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玲 朱昀 张福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分析共病及其他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人选老年内科住院患者205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筛查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同时收集年龄、性别...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分析共病及其他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人选老年内科住院患者205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筛查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同时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职业、体育锻炼、居住情况、体质指数等一般情况,记录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所有患者抽血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动脉彩超测量颈动脉及下肢动脉斑块大小或狭窄程度,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探索各因素(包括共病)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态、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03、0.000、0.001、0.031、0.036、0.043、0.03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文化程度低、无配偶、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共病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OR=2.756、0.354、8.267、3.768、2.856、1.446,均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娴状况、糖尿病病史、脑血管病史、共病有关,其中年龄增加、文化程度低、无配偶、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共病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社区医务人员对于老年综合评估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鸣雷 刘晓红 +2 位作者 刘谦 刘喆 肖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从医务人员的评价角度,探讨社区医务人员开展老年综合评估(CGA)的可行性,分析社区开展CGA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608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CGA相关培训;调查参加培训者开展CGA的情况及对CGA的评价。结果在社区培训前,接受过正规老年医学... 目的从医务人员的评价角度,探讨社区医务人员开展老年综合评估(CGA)的可行性,分析社区开展CGA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608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CGA相关培训;调查参加培训者开展CGA的情况及对CGA的评价。结果在社区培训前,接受过正规老年医学培训的人员仅占16.6%,对于CGA及部分老年综合征掌握普遍较差。在培训及社区开展CGA工作后,对93名社区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社区进行CGA大多耗时20~30 min,94.5%的社区医务人员认为CGA对其工作有帮助,87%的人赞同CGA丰富了老年医学工作内容,限制社区开展CGA的因素主要为评估花费时间长、缺乏上级医院指导、缺乏开展评估的技能。结论在社区开展CGA能够得到社区医务人员的认可、并在实践中进行干预;进一步的培训、上级医院的支持、以及适合的评估干预策略,有望提高社区CGA的效率、落实具体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况指标 社区卫生工作者 在职培训 可行性研究 老年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刘园梅 傅义程 +2 位作者 郝靖欣 张福春 刘慧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目的: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postoperative heart failure, PHF)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5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 目的: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postoperative heart failure, PHF)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5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岁)纳入研究,以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开发队列,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验证队列,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HF的预测因素,并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内外部验证。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开发队列共944例患者,其中54例(5.7%)住院期间发生PHF;验证队列共469例患者,其中18例(3.8%)住院期间发生PHF。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1, 95%CI:1.019~1.127,P=0.008)、合并心脏病史(OR=5.360, 95%CI:2.808~10.234,P<0.001)、术前血红蛋白(OR=0.979, 95%CI:0.960~0.999,P=0.041)、术前血肌酐(OR=1.007, 95%CI:1.001~1.013,P=0.015)、髋关节置换术(OR=2.513, 95%CI:1.259~5.019,P=0.009)和全身麻醉(OR=2.024, 95%CI:1.053~3.890,P=0.034)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HF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4个术前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外部验证的AUC值分别为0.818(95%CI:0.768~0.868)、0.873(95%CI:0.805~0.929),显示其预测效能良好。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内部验证χ^(2)=9.958,P=0.354;外部验证χ^(2)=5.477,P=0.791)显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DCA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HF的风险,有助于早期识别PHF高危患者,优化围手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心力衰竭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喆 王海宁 +2 位作者 王峥嵘 朱昀 张福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20例老年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存糖尿病组(联合患病组)。收集年龄、体质指数、性别、吸烟、血压、脉压及平均动脉压,测定血清空腹...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20例老年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存糖尿病组(联合患病组)。收集年龄、体质指数、性别、吸烟、血压、脉压及平均动脉压,测定血清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并应用COLIN-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人选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以评价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联合患病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对照组baPWV值分别为(2165.9±479.9)cm/S、(2158.6±386.9)cm/s、(1881.2±383.8)cm/S和(1667.2±279.3)cm/s,联合患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的baPWV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73,P〈0.05),联合患病组与糖尿病组的baPW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与糖尿病组及联合患病组的baPW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患病组脉压、超敏C反应蛋白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脉压、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baPWV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是老年人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影响因素,而高血糖对老年人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血糖、平均动脉压、脉压、超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高血压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营养状态评估及对住院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征 姜玲 +3 位作者 朱昀 张福春 郭静萱 郭晓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简易营养评价精简法(MNA-SF)进行营养评估的可行性和价值,并评价营养状态对住院日等治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入选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MNA-SF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5例及营养不...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简易营养评价精简法(MNA-SF)进行营养评估的可行性和价值,并评价营养状态对住院日等治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入选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MNA-SF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5例及营养不良组41例。研究对象又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8例,非糖尿病组48例。同时获取血脂、尿酸、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MNA-SF评分对营养评估的一致性。并以MNA-SF评分作为营养状态的量化指标,观察其与住院日的相关性。结果与营养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组跌倒风险、住院天数明显升高[(11.14±6.31)分vs(7.91±4.68)分,P<0.05;(17.49±7.01)d vs(12.93±4.37)d,P<0.05],白蛋白和MNA-SF评分明显降低[(37.57±5.11)g/L vs(40.01±3.79)g/L,P<0.05;(9.07±2.05)分vs(12.87±1.04)分,P<0.0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跌倒风险和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NA-SF评分与住院日呈负相关(r=-0.614,P=0.000),回归方程为:住院日=36.459-0.614×MNA-SF评分。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白蛋白水平降低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营养不良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并且导致住院日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住院病人 住院时间 营养状况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29
6
作者 邱萌 朱昀 张福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34例进行动脉僵硬度检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表示血压变异性,根据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实测值超过标准值的百分比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34例进行动脉僵硬度检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表示血压变异性,根据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实测值超过标准值的百分比分为动脉正常组(n=44)、动脉轻度硬化组(n=72)、动脉中度硬化组(n=78)、动脉重度硬化组(n=40),比较四组血压监测数据、血压变异性、血生化指标并分析与ba PWV的相关性。结果:1四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小时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舒张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标准差、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baP WV增高的百分比与患者年龄、24小时收缩压的标准差、24小时舒张压的标准差、昼间收缩压的标准差、昼间及夜间舒张压的标准差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10、0.373、0.315、0.306和0.184;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78;P<0.01)。3患者年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24小时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昼间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为baP 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达标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邱萌 朱昀 +1 位作者 张福春 张帆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达标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住院治疗并治疗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对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3组:杓型血压...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达标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住院治疗并治疗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对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3组:杓型血压组(n=48)、非杓型血压组(n=91)和反杓型血压组(n=73)。比较各组间基础资料、血压监测数值、生化指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杓型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杓型血压组比较,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年龄[(78.96±6.86)vs(82.59±5.85)vs(75.75±7.43)岁]更高、体质量指数(BMI)[(25.23±3.57)vs(25.01±3.76)vs(22.43±2.62)kg/m^2]更大、有脑血管病史(17.6%vs 35.6%vs 14.6%)的患者更多、夜间平均收缩压[(123.04±15.67)vs(137.19±19.11)vs(111.31±12.30)mm Hg(1 mm Hg=0.133 k Pa)]和夜间平均舒张压[(64.88±8.02)vs(69.18±9.76)vs(61.38±7.48)mm Hg]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血压组比较,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肌酐清除率[(57.59±12.89)vs(48.59±13.86)ml/min]显著降低(P<0.05)。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中有颈动脉斑块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90.1%vs 97.3%vs 72.9%,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95%CI:1.35~5.95,P=0.006)、BMI(95%CI:1.43~5.91,P=0.003)、颈动脉斑块(95%CI:1.25~5.12,P=0.010)为影响杓型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压治疗达标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仍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杓型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昀 周玲 +2 位作者 张帆 张福春 郭静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5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45例)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110例) ,比较两组患者2 4h血压监测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等浓度,用多元逐步... 目的 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5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45例)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110例) ,比较两组患者2 4h血压监测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等浓度,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肥厚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年龄、体重指数、体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高血压病程、2 4h平均脉压、平均收缩压及纤维蛋白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4h平均脉压升高可能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伴发左心室肥厚是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脉压增大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武东 王征 +1 位作者 刘慧琳 张帆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收治高龄老年人, 其中确诊下肢DVT患者106例, 男性58例(54.7%), 女性48例(45.3%), 年龄80~9... 目的分析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收治高龄老年人, 其中确诊下肢DVT患者106例, 男性58例(54.7%), 女性48例(45.3%), 年龄80~99岁。单纯DVT患者91例(85.9%), 合并肺栓塞15例(15.2%), 随访半年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症状45例(42.5%), 无症状61例(57.6%)。累及下肢近端深静脉(腘静脉及以上静脉)28例(26.4%), 仅累及远端深静脉78例(73.6%)。除高龄外, 其他DVT危险因素为肺部感染60例(56.6%)、卧床(>3 d)58例(54.7%)、2型糖尿病50例(47.2%)、脑梗死46例(43.4%)、心力衰竭37例(34.9%)、活动性恶性肿瘤28例(26.4%)。静脉血栓评分高风险80例(75.5%), 出血高风险68例(64.2%)。74例接受抗凝治疗(69.8%), 与抗凝组(32例, 30.2%)患者比较, 未抗凝组卧床、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脑梗死的患病率及全因死亡率高(P<0.05或P<0.01)。未抗凝患者出血高风险高于抗凝患者(P<0.01)。抗凝患者合并肺栓塞、近端深静脉受累比率及复查好转率高于未抗凝患者(P<0.05或P<0.01)。抗凝患者中, 26例接受住院期间短期的低分子肝素抗凝, 48例(45.3%)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3个月时抗凝治疗率为31.1%(33例), 6个月为24.5%(26例)。抗凝患者4例发生非致死性出血, 但与未抗凝患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应警惕肺部感染、卧床、脑梗死、恶性肿瘤等DVT危险因素;高龄内科住院患者出血高风险比例较高, 接受规律抗凝治疗比例偏低, 需全面评估患者抗凝治疗的风险及获益, 给予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药 老年人 80岁以上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晓斌 陶立元 +3 位作者 刘慧琳 李学宇 杨洋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及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257例,采集年龄、既往疾病史、吸烟史和运动史等一般资料,并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颈动脉彩色超声、血生化检测等检查。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及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257例,采集年龄、既往疾病史、吸烟史和运动史等一般资料,并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颈动脉彩色超声、血生化检测等检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可疑危险因素(P<0.001),且回归系数极大(15.105~22.065)。血清游离T3水平每升高1 pg/m L和体质量每增长1 kg,研究对象被判定为痴呆的风险平均降低71%~78%和4%,成为保护因素。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可疑危险因素;而血清游离T3水平和体质量下降是痴呆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老年人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MMSE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邱萌 李明慧 +1 位作者 朱昀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共201例,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GDS-15)筛查。GDS-15评分≤5分为无抑郁组,评分...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共201例,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GDS-15)筛查。GDS-15评分≤5分为无抑郁组,评分>5分为抑郁症状组,比较两组间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别,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抑郁症状组血清总蛋白[(60.7±4.3) g/Lvs.(63.5±5.6) g/L]和血红蛋白[(121.6±20.1) g/L vs.(129.7±19.4) g/L]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均P<0.05);无抑郁组和抑郁症状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蛋白是GDS-15评分的预测因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42,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总蛋白低是抑郁症状的可疑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抑郁症状 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 血清总蛋白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佳 杨钧 贾晓炜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22-825,共4页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临床上无或仅有少许甲减症状,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TSH水平和人种、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不同研究报道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5%-10%,...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临床上无或仅有少许甲减症状,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TSH水平和人种、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不同研究报道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5%-10%,但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达8%-1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血管系统 认知功能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介导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昀 周玲 +1 位作者 张帆 郭静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旨在研究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的作用。方法 :5 4名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 3组 :静脉普通肝素组、皮下普通肝素组、皮下低分子肝素组 ,3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 目的 :旨在研究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的作用。方法 :5 4名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 3组 :静脉普通肝素组、皮下普通肝素组、皮下低分子肝素组 ,3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血浆H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浓度。结果 :静脉应用普通肝素后 ,可引起血浆HGF快速、明显的升高 ,用药 10min后达高峰 ,约为用药前的 4 8倍 ;皮下应用肝素后 ,亦可引起血浆HGF快速、明显的升高 ,用药 2~ 3h达高峰 ,与用药前相比分别为 :普通肝素组约为 4倍 ,低分子肝素组约为 5倍。结论 :肝素应用可引起血浆HGF明显升高 ,这证实了肝素抗凝作用以外的生物学作用 ,通过HGF的升高 ,对心血管疾病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介导 老年人 冠心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干预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晓斌 汤淑鸿 王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0-921,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进行综合干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24例,观察采取综合干预治疗前后,主要照顾者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认知水平、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6个月...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进行综合干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24例,观察采取综合干预治疗前后,主要照顾者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认知水平、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6个月内发生相关感染的天数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治疗后,主要照顾者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所改善;营养状况均得以明显改观;发生相关感染的次数和天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对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吞咽功能障碍 综合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强化培训在老年医学住院医师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慧琳 张帆 朱昀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77-79,共3页
分析了老年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不足,简单说明老年医学的特点,讲明初始强化培训体系在老年内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提高中的实际作用,具体讲明初始强化培训体系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及临床带教)及具体操作,提出在... 分析了老年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不足,简单说明老年医学的特点,讲明初始强化培训体系在老年内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提高中的实际作用,具体讲明初始强化培训体系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及临床带教)及具体操作,提出在老年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初始强化培训体系的模式是其必然趋势,并探讨将其引入到老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认为初始强化培训体系在老年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中可以使得住院医师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临床技能以及医患沟通的掌握方面更为全面、优势更加显著,有助于住院医师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老年医学 住院医师 临床能力 初始强化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敬先 鲁胜楠 +2 位作者 蒋艳芳 姜玲 王健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2-906,共5页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以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6月所有术前进行了肺功能检查的肩袖损伤手术患者,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围术期病历资料及肺功能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分析性别、年...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以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6月所有术前进行了肺功能检查的肩袖损伤手术患者,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围术期病历资料及肺功能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无吸烟史、损伤时间长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因素对围术期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9例肩袖损伤患者,其中1例报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报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均否定呼吸疾病病史,且无呼吸道相关症状。所有患者的平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为79.2%±5.9%,VAS评分均值为3.66±1.26。入组患者中,超过半数动态肺功能FVC及FEV1低于预计值,2/3患者的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低于预计值。三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正常组(18 kg/m^(2)<BMI<24 kg/m^(2))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间的TL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损伤时间组(≥1年和<1年)患者FVC和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性别及年龄外,损伤时间、疼痛程度及是否超重/肥胖可能会影响老年肩袖手术患者的肺功能结果。术前肺功能情况可以作为围术期患者呼吸训练和康复的基础评估指标之一,可针对性地对肺功能各影响因素进行提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矫形外科手术 呼吸功能试验 疼痛测定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功能指数和时相应变在老年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学宇 李卫虹 +3 位作者 张福春 朱昀 王晓毅 张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的左心房时相应变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比老年窦性心律者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方法入选我院老年内科就诊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患者98例,其中窦性心律者(窦性心律...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的左心房时相应变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比老年窦性心律者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方法入选我院老年内科就诊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患者98例,其中窦性心律者(窦性心律组)7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25例,根据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数据计算LAFI,储存动态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方法获得左心房时相应变指标,即峰值心房纵向应变(PALS)、峰值心房收缩应变(PACS)和上述两项指标的差值(PALS-PACS),分析LAFI与左心房时相应变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房颤组体质量指数、左心房内径及左心房面积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LAFI及PALS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P<0.01)。窦性心律组LAFI与PALS、PALS-PACS明显相关(r=0.254,P=0.034;r=0.257,P=0.032),与PACS无明显相关性(r=0.194,P=0.110);房颤组LAFI与PALS明显相关(r=0.558,P=0.004)。多重线性回归显示,PALS是LAFI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04,P=0.023)。结论LAFI与二维斑点追踪方法获得的反映左心房存储及管道功能的应变指标明显相关;老年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存储功能明显低于窦性心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功能 心律失常 窦性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混合性高脂血症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晓斌 谭秀娟 张福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298-299,30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中调脂药物低剂量联合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辛伐他汀或吉非贝齐单一药物治疗 98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4周 ;选择血脂指标未全面达到正常标准者 41例 ,应用低剂量药物联合治疗 ,疗程为 12周。采用自身...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中调脂药物低剂量联合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辛伐他汀或吉非贝齐单一药物治疗 98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4周 ;选择血脂指标未全面达到正常标准者 41例 ,应用低剂量药物联合治疗 ,疗程为 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 ,观察 2种方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  结果 联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调控 ,达标率为 60 98% ,仅 1例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他汀类和贝特类的低剂量联合应用能够安全地、更全面、更有效地调节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蛋白血症V型 辛伐他汀 吉非贝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晓斌 张福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清尿酸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晓斌 张福春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33例行CAG患者的空腹血清UA、CRP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按临床表现和CAG结果分为CHD组(包括UAP组、SAP组、AMI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HD组的年龄、男性患者的比例、糖... 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33例行CAG患者的空腹血清UA、CRP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按临床表现和CAG结果分为CHD组(包括UAP组、SAP组、AMI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HD组的年龄、男性患者的比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空腹血清UA、T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高血压的患病率、BMI、血清TG、CRP的水平明显高于UAP组,但血清UA的水平与UAP组无明显差异;在冠心病组中,冠脉三支病变者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者。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UAP 对照组 空腹 CAG CRP 吸烟 水平 正相关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