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ad-β-cat复合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林香春 吴静 +4 位作者 王沧海 魏南 寇炜 姬瑞 路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3687-369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t,β-cat)复合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2001年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标本6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E-cad和β-ca...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t,β-cat)复合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2001年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标本6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E-cad和β-cat复合体测定,结合病理学特征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E-cad和β-cat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P=0.039,0.006,0.020),风险度分别为2.675,3.077,2.958.而E-cad和β-cat不可作为独立的因子.结论:食管癌患者E-cad和β-cat复合体异常表达和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且后者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素,其中分化程度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Β-连环素 食管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Pokemo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鹏飞 吴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7例大肠癌患者癌、癌旁组织、癌以远大肠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分...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7例大肠癌患者癌、癌旁组织、癌以远大肠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3例大肠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okemon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5),而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深度无关;Pokemon表达阴性的大肠癌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Poke-mon在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并对大肠癌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且可能成为大肠癌治疗中有效的新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KEMON 结直肠肿瘤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方秀统 丁立祥 +3 位作者 陈迎春 姚琦 张亘瑷 沈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531-2532,共2页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并发症 病死率 高龄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置钉或间隔置钉矫治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方秀统 李明 +4 位作者 赵颍川 谢阳 陶凤华 王传峰 沈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对比后路间隔置钉或连续置钉矫治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手术方法为后路矫形侧连续置入椎弓根螺钉进行矫形(连续置... 目的:对比后路间隔置钉或连续置钉矫治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手术方法为后路矫形侧连续置入椎弓根螺钉进行矫形(连续置钉组);另一组手术方法为后路矫形侧均间隔一个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进行矫形(间隔置钉组)。记录所有患者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术前侧凸Cobb角、术后侧凸Cobb角、术后侧凸矫正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神经脊髓损伤。胸椎侧凸冠状面、矢状面Cobb角连续置钉组术前分别为62.7°±12.7°、28.3°±11.6°;术后分别为14.5°±6.9°、20.5°±10.7°;间隔置钉组术前分别为63.9°±10.9°、28.1°±10.8°,术后分别为14.7°±6.4°、21.0°±10.3°;连续置钉组和间隔置钉组术前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缘的距离分别为-3.3±6.1cm、-4.4±4.8cm,术后分别为1.4±3.3cm、0.9±3.0cm。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冠状面、矢状面侧凸Cobb角及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缘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隔置钉和连续置钉矫正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 LenkeⅠ型 连续置入椎弓根螺钉 间隔置入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秋强 丁立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陈旧性跟腱断裂 急性跟腱断裂 诊治 手术禁忌 陈旧性断裂 中年人群 体育活动 急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术后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寇炜 赵晋 +2 位作者 吴静 窦春江 顾巧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47-2648,共2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Pim-3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将其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Pim-3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将其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TNM分期、Pim-3表达、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Pim-3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以病理分级和Pim-3表达最为重要。结论 Pim-3的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IM-3 S-P法 Kaplan-Meier COX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霞 张能维 +4 位作者 朱斌 路夷平 胡江 刘玉德 王桐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总结腋乳入路下腔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经验。方法 33例甲亢患者,经腋乳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行一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保留残余甲状腺组织6~8g。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 目的总结腋乳入路下腔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经验。方法 33例甲亢患者,经腋乳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行一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保留残余甲状腺组织6~8g。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260min,平均202.1min;术中出血量20~200mL,平均59.4mL。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2例,暂时性声嘶1例,无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近期随访美容效果满意。随访6~12个月,平均8.1个月,3例复发,5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腔镜治疗甲亢技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宁片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路夷平 唐亮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非随机临床试验,口服胆宁片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7 647例,其中男3 382例,女4 265例。结果:经胆宁片治疗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临床症状明显...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非随机临床试验,口服胆宁片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7 647例,其中男3 382例,女4 265例。结果:经胆宁片治疗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超影像学改善率为48.3%(3 023/6 259);血常规改善率为99.02%(6 058/6 117);肝功能改善率为96.91%(5 580/5 7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138/7 653)。结论:胆宁片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片 慢性胆道感染 胆石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诱导人结肠癌SWlll6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寇炜 吴静 +3 位作者 赵晋 兰咏梅 窦春江 王爱勤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研究D-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结肠癌SWlll6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COPADG诱导SWlll6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OPADG处理SWlll6,采用MTT法测定其对SWlll6细胞生长增殖的抑... 目的:研究D-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结肠癌SWlll6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COPADG诱导SWlll6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OPADG处理SWlll6,采用MTT法测定其对SWlll6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SWlll6细胞诱导凋亡的效应.结果:COPADG能抑制SWlll6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COPADG能诱导结肠癌SWlll6细胞凋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图谱;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COPADG在体外可显著诱导结肠癌SWlll6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细胞凋亡 SW11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丹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以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2011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以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2011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脑梗死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脑梗死高危因素个数、付费方式、年龄和药费。结论降低住院天数、药费及控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是减少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南京 杨水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于本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为CTO病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析血脂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侧支循环(CC)形成情况的关系.结...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于本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为CTO病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析血脂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侧支循环(CC)形成情况的关系.结果 研究共纳入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男性19例(63.7%),平均年龄(64.5&#177;11.5)岁.30例患者存在CTO病变血管32条,2例患者为双闭塞病变.其中CC良好组15例(男性11例,73.3%),平均年龄(69.6&#177;12.0)岁,CC不良组15例(男性8例,53.3%),平均年龄(59.3&#177;8.5)岁.CC不良组性别、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钾离子水平以及血小板数量、D-Dimer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与CC良好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CC不良组年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与CC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均不是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既往是否应用他汀药物治疗与CC形成及Rentrop血流情况的关系.结论 TC、TG和LDL-C水平及年龄对高尿酸血症患者CTO侧支循环的形成存在影响,HDL-C水平对侧支循环形成无显著影响,但是上述因素均不是影响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Rentrop血流情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水平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侧支循环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智善 孟然 +3 位作者 冯兴中 曾现伟 贾建平 吉训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比较这2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按照症状体征演进过程进行分型,将本组215例大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非进展性大灶梗死和进展性大灶梗死2组,比较这2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根据脑缺血灶的解剖部位将患者分4组:脑干、皮层各叶、基底节区及小脑,比较各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6.74%)高于腔隙性脑梗死(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7.72%)高于非进展性大灶脑梗死(7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病灶位于脑干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3.53%)高于缺血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各叶(48.99%)、基底节区(22.22%)及小脑(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类型和部位相关,脑心综合征提示脑梗死进展或累及脑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秀统 李明 +4 位作者 赵颍川 谢阳 陶凤华 王传峰 沈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2例随访2年以上资料完整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分布及疼痛缓解率,对侧凸术前及术后Cobb’s角、后凸角、前倾角、矫正率进行影像学评估,...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2例随访2年以上资料完整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分布及疼痛缓解率,对侧凸术前及术后Cobb’s角、后凸角、前倾角、矫正率进行影像学评估,分析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疗效。[结果]需要持续治疗的严重或中度疼痛的患者从术前的16%下降到4%,在年龄较大(大于40岁)组患者中,疼痛的改善是明显的;胸椎、腰椎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56%,胸椎侧凸、胸腰段或腰段侧凸度数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而矫正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矢状面平衡的改善是明显的,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均恢复到正常生理角度范围之内,但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40岁以上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疼痛是患者要求手术的重要原因,术后疼痛的改善是明显的;另一方面,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冠状面Cobb’s角矫正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矢状面后凸角、前倾角矫正率与年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与动静脉畸形对放疗的不同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宇希 胡志强 +3 位作者 苏海洋 申俊峰 杨敏 屠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 探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s)与动静脉畸形(AVMs)的结构差异和对于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不同.方法 实验样本共33例,包括放射外科治疗后的CMs 3例,放射外科治疗后的AVMs 3例,未经照射的CMs 6例,未经照射的AVMs 17例和健康对照4例.... 目的 探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s)与动静脉畸形(AVMs)的结构差异和对于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不同.方法 实验样本共33例,包括放射外科治疗后的CMs 3例,放射外科治疗后的AVMs 3例,未经照射的CMs 6例,未经照射的AVMs 17例和健康对照4例.取材后立即处理,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组间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 CMs显示管腔直径与血管壁的厚度较大而且缺乏内皮下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CMs放射外科治疗后形成部分蛋白质凝块(管腔的19% ~22%),在放射治疗后长达6年后也未出现完整的血管闭塞.AVMs观察到由纤维蛋白血栓组成永久性的血栓,使血管完整的闭塞(管腔的91% ~ 98%).照射诱导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发生神经元丢失和神经原纤维变性.结论 CMs与AVMs的血管结构及细胞成分的不同导致它们对放射外科治疗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畸形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人类 放射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人脑动静脉畸形与鼠模型颈动静脉畸形的组织学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海洋 侯宇希 +3 位作者 申俊峰 杨敏 胡志强 屠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 对比动物模型动静脉畸形(AVM)和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形态特征,证明大鼠模型AVM与人脑AVM血管形态学上的相似性。方法此次观察研究了17例人类动静脉畸形的标本和71只动静脉畸形的大鼠模型的标本,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血管... 目的 对比动物模型动静脉畸形(AVM)和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形态特征,证明大鼠模型AVM与人脑AVM血管形态学上的相似性。方法此次观察研究了17例人类动静脉畸形的标本和71只动静脉畸形的大鼠模型的标本,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血管的大体结构,同时利用流量探针测量并比较两组血管的血流量。结果大鼠动静脉畸形模型和的人脑动静脉畸形标本中都能够观察到不连续的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中断,内皮细胞有大量丝状伪足、窗孔形成、溶酶体、胞质囊泡及空泡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大鼠动静脉畸形的血流速度较正常明显加快,并于第42d时达到峰值(P〈0.05)。结论 大鼠动静脉畸形模型与人类动静脉畸形具有相似的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因此为利用此模型研究AVM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血流 内皮 超微结构 血管
原文传递
细胞黏附分子CD_(44)V_5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寇炜 吴静 《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V5测定,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中,CD44V5阳性39例,其3年生存率为15.4%;CD44V5阴性11例,其3年生... [目的]探讨CD44V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V5测定,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中,CD44V5阳性39例,其3年生存率为15.4%;CD44V5阴性11例,其3年生存率为45.5%(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D44V5阳性表达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44V5的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D44V5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