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
38
1
作者
张晓燕
朱海涛
+4 位作者
王林
李晓婷
史燕杰
朱汇慈
孙应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6-932,共7页
目的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肠镜活检证实为原发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前MRI提示为局部进展性直肠癌的患者407例,300例...
目的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肠镜活检证实为原发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前MRI提示为局部进展性直肠癌的患者407例,300例作为训练组,107作为独立验证组。分别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行2次MR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真值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验证。采用影像组学方法,分别提取新辅助治疗前后的肿瘤与最大淋巴结的特征,构建了4个模型,用于预测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淋巴结有无转移,分别为模型1(术前肿瘤特征+术前手动测量指标)、模型2(术前最大淋巴结特征+术前手动测量指标)、模型3(术前最大淋巴结特征+术前肿瘤特征+术前手动测量指标)、模型4(术前和基线最大淋巴结特征+术前和基线肿瘤特征+术前和基线手动测量指标)。筛选预测效能最佳的淋巴结再评价模型。利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的净获益情况。 结果训练组中4个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709、0.753、0.835,模型4的诊断效果最优。利用模型4在独立验证组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5、0.813、0.693、0.531和0.89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94~0.896、0.647~0.911、0.582~0.786、0.361~0.621和0.792~0.952。模型4在独立验证组中的决策曲线示,当风险阈值为17%~80%时,采用影像组学方法预测病理学淋巴结转移(N+)的方法优于将所有患者都看作N+,也优于将所有患者看作淋巴结无转移(N-)。模型4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状态有明确临床获益。 结论与单独使用术前肿瘤、术前最大淋巴结或术前肿瘤+最大淋巴结等模型相比,包含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淋巴结特征的组学模型能更好地预测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影像组学
淋巴结再评价
新辅助放化疗
原文传递
胃癌保功能手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2
作者
邢继尧
苗儒林
+1 位作者
陕飞
李子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胃癌保功能手术是一种以改善术后功能为核心目标的治疗策略, 在确保肿瘤学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保留贲门、幽门和迷走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以及消化、分泌、排空和抗反流等关键功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随着新...
胃癌保功能手术是一种以改善术后功能为核心目标的治疗策略, 在确保肿瘤学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保留贲门、幽门和迷走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以及消化、分泌、排空和抗反流等关键功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随着新辅助治疗模式的广泛应用和抗肿瘤药物疗效的不断提高, 保功能手术的应用前景和适应证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拓展。本文从胃癌保功能手术的主要类型、新辅助治疗后的应用以及新技术探索等方面阐述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保功能手术
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胃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
6
3
作者
季加孚
李沈
+1 位作者
陕飞
李子禹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5,共4页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提示:我国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各分期肿瘤分布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医学中心数据记录也存在差异。因此,推行胃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建立规范化的胃癌数据库,促进...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提示:我国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各分期肿瘤分布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医学中心数据记录也存在差异。因此,推行胃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建立规范化的胃癌数据库,促进全国范围内胃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非常重要。为此,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起草并制订《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其中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胃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术后质量管控等。笔者针对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淋巴结检出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及数据库建设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规范化诊疗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数据库建设
原文传递
残胃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子禹
王胤奎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1-497,共7页
残胃癌与原发胃癌的预后是否相同.目前存在一定争议。考虑到残胃癌在诱发因素、治疗策略及淋巴结转移特点等方面与原发胃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将其与原发胃癌区别对待。整体而言,原发疾病性质、残胃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浸...
残胃癌与原发胃癌的预后是否相同.目前存在一定争议。考虑到残胃癌在诱发因素、治疗策略及淋巴结转移特点等方面与原发胃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将其与原发胃癌区别对待。整体而言,原发疾病性质、残胃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原发灶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治疗因素影响残胃癌的预后。因目前关于残胃癌的研究样本量均相对有限,未来仍需大样本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胃癌外科
5
作者
李浙民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胃癌治疗和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潜心耕耘终结硕果。过去5年,我国学者在微创外科、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精准智能诊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改善了胃癌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手术创伤,产出了国际一流的学术...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胃癌治疗和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潜心耕耘终结硕果。过去5年,我国学者在微创外科、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精准智能诊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改善了胃癌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手术创伤,产出了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同期的全球癌症生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胃癌生存改善幅度领先于其他国家。本文梳理我国胃癌外科领域的研究脉络,总结阶段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创手术
临床研究
新辅助化疗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
38
1
作者
张晓燕
朱海涛
王林
李晓婷
史燕杰
朱汇慈
孙应实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暨
北京市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医学影像科
、恶性肿瘤
发病
机制及
转化
研究
教育
重点
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6-9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41170)
首都特色临床应用研究专项(Z171100001017102)
文摘
目的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肠镜活检证实为原发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前MRI提示为局部进展性直肠癌的患者407例,300例作为训练组,107作为独立验证组。分别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行2次MR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真值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验证。采用影像组学方法,分别提取新辅助治疗前后的肿瘤与最大淋巴结的特征,构建了4个模型,用于预测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淋巴结有无转移,分别为模型1(术前肿瘤特征+术前手动测量指标)、模型2(术前最大淋巴结特征+术前手动测量指标)、模型3(术前最大淋巴结特征+术前肿瘤特征+术前手动测量指标)、模型4(术前和基线最大淋巴结特征+术前和基线肿瘤特征+术前和基线手动测量指标)。筛选预测效能最佳的淋巴结再评价模型。利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不同风险阈值下的净获益情况。 结果训练组中4个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709、0.753、0.835,模型4的诊断效果最优。利用模型4在独立验证组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5、0.813、0.693、0.531和0.89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94~0.896、0.647~0.911、0.582~0.786、0.361~0.621和0.792~0.952。模型4在独立验证组中的决策曲线示,当风险阈值为17%~80%时,采用影像组学方法预测病理学淋巴结转移(N+)的方法优于将所有患者都看作N+,也优于将所有患者看作淋巴结无转移(N-)。模型4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状态有明确临床获益。 结论与单独使用术前肿瘤、术前最大淋巴结或术前肿瘤+最大淋巴结等模型相比,包含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淋巴结特征的组学模型能更好地预测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影像组学
淋巴结再评价
新辅助放化疗
Keywords
Rectal neoplasms
Radiomics
Lymph node, re-evaluation
Neoadjuvant therapy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3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胃癌保功能手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2
作者
邢继尧
苗儒林
陕飞
李子禹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暨
北京市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胃肠
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
发病
机制及
转化
研究
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文摘
胃癌保功能手术是一种以改善术后功能为核心目标的治疗策略, 在确保肿瘤学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保留贲门、幽门和迷走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以及消化、分泌、排空和抗反流等关键功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随着新辅助治疗模式的广泛应用和抗肿瘤药物疗效的不断提高, 保功能手术的应用前景和适应证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拓展。本文从胃癌保功能手术的主要类型、新辅助治疗后的应用以及新技术探索等方面阐述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关键词
胃肿瘤
保功能手术
新辅助治疗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Functional preservation surgery
Neoadjuvant therapy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胃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
6
3
作者
季加孚
李沈
陕飞
李子禹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暨
北京市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胃肠
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
发病
机制及
转化
研究
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5,共4页
基金
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DFL20181103)。
文摘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提示:我国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各分期肿瘤分布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医学中心数据记录也存在差异。因此,推行胃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建立规范化的胃癌数据库,促进全国范围内胃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非常重要。为此,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起草并制订《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其中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胃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术后质量管控等。笔者针对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淋巴结检出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及数据库建设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
胃肿瘤
规范化诊疗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数据库建设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management
Databas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残胃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子禹
王胤奎
季加孚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暨
北京市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胃肠
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
发病
机制及
转化
研究
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1-497,共7页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胃癌专业(ZYLX201701)
科技部支撑计划(2014BA109802)
文摘
残胃癌与原发胃癌的预后是否相同.目前存在一定争议。考虑到残胃癌在诱发因素、治疗策略及淋巴结转移特点等方面与原发胃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将其与原发胃癌区别对待。整体而言,原发疾病性质、残胃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原发灶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治疗因素影响残胃癌的预后。因目前关于残胃癌的研究样本量均相对有限,未来仍需大样本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残胃癌
预后
影响因素
Keywords
Gastric stump cancer
Prognostic
Factor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胃癌外科
5
作者
李浙民
李子禹
季加孚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暨
北京市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胃肠
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
发病
机制及
转化
研究
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371)。
文摘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胃癌治疗和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潜心耕耘终结硕果。过去5年,我国学者在微创外科、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精准智能诊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改善了胃癌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手术创伤,产出了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同期的全球癌症生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胃癌生存改善幅度领先于其他国家。本文梳理我国胃癌外科领域的研究脉络,总结阶段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创手术
临床研究
新辅助化疗
人工智能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Surgical procedures,minimally invasive
Clinical tri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状态的研究
张晓燕
朱海涛
王林
李晓婷
史燕杰
朱汇慈
孙应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8
原文传递
2
胃癌保功能手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邢继尧
苗儒林
陕飞
李子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3
胃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
季加孚
李沈
陕飞
李子禹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原文传递
4
残胃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李子禹
王胤奎
季加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5
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胃癌外科
李浙民
李子禹
季加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