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体偶联药物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维娇 《癌症康复》 2024年第1期16-17,共2页
近几年来,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逐渐进人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肿瘤的治疗中。那么,ADC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呢?下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ADC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ADC... 近几年来,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逐渐进人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肿瘤的治疗中。那么,ADC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呢?下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ADC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ADC并非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Paul Ehrlich就已经提出了ADC的概念,并将ADC称为“魔法子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妇科肿瘤 诺贝尔医学奖 抗肿瘤药物 德国科学家 DRUG ADC
原文传递
洛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肺鳞癌亚组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叔逵 程颖 +14 位作者 罗林华 李进 石建华 陈振东 刘巍 黄诚 张贺龙 欧阳学农 伍钢 刘文超 郭其森 梁军 于浩 孙旭 周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肺鳞癌亚组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初治III...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肺鳞癌亚组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初治IIIB/IV期肺鳞癌患者的数据,包括TL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洛铂30 mg/m^2静滴,d2)和TC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卡铂AUC=5静滴,d2),两方案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最多治疗6个周期。根据RECIST 1.1版标准和NCI CTC 3.0版标准,分别评估客观疗效和不良事件(AE)。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结果13家研究中心共入组122例肺鳞癌患者,其中TL组58例,TC组64例。有效性指标中,TL组和TC组肺鳞癌患者的中位PFS、中位OS、ORR和DCR分别为5.13个月和4.73个月(P=0.0669),14.53个月和12.17个月(P=0.6735),37.04%和34.92%(P=0.8484),81.48%和76.19%(P=0.5079)。安全性方面,TL组和TC组AE总体发生率和3、4级AE发生率分别为92.86%和100.00%(P=0.0447),60.71%和78.13%(P=0.0467)。生活质量方面,TL组EQ-VAS指标在化疗第4、5、6周期,肺癌问卷13总分在化疗第6周期和LCSS平均症状负担指数在化疗第2、4周期优于TC组(P<0.05)。结论TL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与TC方案的疗效基本相当,但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可能较优。因此,含洛铂的TL方案可以作为国人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的替代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化学治疗 洛铂 卡铂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老年亚组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秦叔逵 程颖 +14 位作者 罗林华 李进 石建华 陈振东 刘巍 黄诚 张贺龙 欧阳学农 伍钢 刘文超 郭其森 梁军 于浩 孙旭 周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37,共6页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60... 目的进一步比较洛铂联合紫杉醇(TL)方案与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HNCA001)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数据,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专门分析该研究中纳入的60岁以上NSCLC患者数据,包括TL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洛铂30 mg/m^2静滴,d2)和TC组(紫杉醇175 mg/m^2静滴,d1;卡铂AUC=5静滴,d2)。两方案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最多治疗6个周期。根据RECIST 1.1版标准和NCI CTC 3.0版标准分别评估客观疗效和不良事件(AE)。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全国13家中心,入组60岁以上患者共123例,其中TL组59例和TC组64例。有效性指标中,TL组和TC组的中位PFS均为5.50个月,但是两组75%PFS分别为11.93个月和7.60个月;大概7个月后两组的PFS曲线开始明显分开。两组PFS的HR=0.604(95%CI:0.380~0.958,P=0.0304)。TL组和TC组的ORR、DCR和中位OS分别为32.73%和43.75%(P=0.2593),85.45%和81.25%(P=0.6270),14.43个月和13.87个月(P=0.7770)。安全性方面,TL和TC组AE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1.38%和100.00%(P=0.0221),3、4级AE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3.79%和84.38%(P=0.0122),56.90%和82.81%(P=0.0026)。生活质量方面,TL组EQ-VAS评分第2、3、4、6个周期指标均优于TC组(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与TC方案相比,TL方案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更好。因此,含洛铂的TL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化学治疗 洛铂 卡铂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序列MRI纹理分析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学治疗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海蛟 曹崑 +2 位作者 郑虹 朱海涛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序列MRI纹理特征分析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学治疗(NACT)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NACT的宫颈癌患者,于NACT开始前及结束后各行1次盆腔MR,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及无... 目的观察不同序列MRI纹理特征分析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学治疗(NACT)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NACT的宫颈癌患者,于NACT开始前及结束后各行1次盆腔MR,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及无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于治疗前MR T2WI、DWI及增强图像上分别勾画ROI,获得纹理参数,每组图像共采集106个纹理特征,比较2组参数差异。对每组选取诊断效能较高且相关性小的纹理特征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综合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各序列单因素及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并对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T2WI、DWI和增强图像纹理特征中,分别有22、13和36个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T2WI、DWI和增强图像单个纹理特征预测宫颈癌NACT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9~0.839、0.745~0.813及0.552~0.786,综合模型预测疗效的AUC分别为0.839、0.885及0.766。结论不同序列MRI纹理分析预测NACT对于宫颈癌的疗效具有较高价值,以DWI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化疗 局部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炎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海红 李小凡 王建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炎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宫颈癌接受放射治疗至少6个月但不足2年的患者粪便样本,通过临床放射性肠炎诊断、改良的炎症性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及Vaizey问卷... 目的:探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炎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宫颈癌接受放射治疗至少6个月但不足2年的患者粪便样本,通过临床放射性肠炎诊断、改良的炎症性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及Vaizey问卷的评估,将患者分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轻微毒性组(mild,M)和症状较重的严重毒性组(severe,S)。用16S rRNA测序方法对粪便样本提取的DNA进行测序及生物统计学分析,分析指标包括α多样性、β多样性、分类学组成分析、分类等级树图及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效应量(LDA effect size,LEfSe)。结果:从物种多样性来看,M组α多样性大多数指标高于S组,尽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也一定程度地表明了物种多样性低与肠道症状较严重之间的相关性。两组之间β多样性在分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表明两组之间微生物特征的不同。从物种组成来看,在菌门的水平上M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66.5%(M)vs.56.0%(S)]更高,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1%(M)vs.13.9%(S)]更低。在菌属的水平上两组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志贺氏菌属(Shigella)2.7%(M)vs.8.5%(S)、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7.0%(M)vs.2.7%(S)、毛螺菌科-梭菌属(Lachnospiraceae_Clostridium)1.3%(M)vs.4.7%(S)。通过LEfSe也进而发现了一些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M组中嗜胨菌属(Peptoniphilu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放线菌属(Actinomyces)这些物种丰度显著较高,而在S组中韦荣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这些物种丰度显著较高。分类等级树图也在空间上直观地表现出了两组在各分类水平物种组成上的差别。结论: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特征与组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慢性放射性肠炎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启示——2010 ASCO年会淋巴瘤临床治疗进展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军 《中国处方药》 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
利妥昔单抗2年维持治疗用于免疫化疗有效的初治高瘤负荷滤泡淋巴瘤 1.背景与方法 由于滤泡淋巴瘤(FL)是惰性淋巴瘤,目前的临床观点多数认为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否可通过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无进展生存(PFS)从而改善总生存... 利妥昔单抗2年维持治疗用于免疫化疗有效的初治高瘤负荷滤泡淋巴瘤 1.背景与方法 由于滤泡淋巴瘤(FL)是惰性淋巴瘤,目前的临床观点多数认为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否可通过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无进展生存(PFS)从而改善总生存(OS)?答案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淋巴瘤 临床治疗 初治 解读 年会 患者 利妥昔单抗 完全缓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7
作者 张璐 陆静钰 +2 位作者 黄小桐 王荃 陆海军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确定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手术后发生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复发的回归模型并初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OS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目的确定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手术后发生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复发的回归模型并初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OS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个体预后指数模型,确定最佳截断点,并依此分成低危组和高危组。结果共纳入161例患者,其中男108例、女53例,年龄27~85岁,3年无瘤生存率为63.5%。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质量指数、白蛋白、口腔卫生、临床分期、肿瘤分化、脉管癌栓、神经侵犯、T分期、N分期及行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显著(均P<0.05),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牙列缺失、颈部淋巴结清扫及肌肉浸润对术后复发的影响不显著。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低、临床分期Ⅳ期、分化程度较差、存在脉管癌栓、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后指数模型区分的低危组与高危组预后不同(P<0.05),并可以较好地区分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程度。结论白蛋白水平、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术后辅助治疗与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指数模型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注意对高危患者的密切随访,早期发现潜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 预后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8
作者 高敏 《癌症康复》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约60万,死亡人数34万;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5.9万。宫颈癌防治形势严峻,不容乐观。随着对宫颈癌发病原因的深入探索,...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约60万,死亡人数34万;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5.9万。宫颈癌防治形势严峻,不容乐观。随着对宫颈癌发病原因的深入探索,现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Hausen也因此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致病因素 诺贝尔医学奖 人乳头瘤病毒 死亡人数 德国科学家 宫颈癌 新发病例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circ-BCAR3通过调控miR-145-5p/VEGFR-2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熊燕鹃 柳永 +2 位作者 彭会琴 徐咏 郭婷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4年第6期577-583,共7页
目的分析环状RNA-BCAR3(circ-BCA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探讨沉默circ-BCAR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irc-BCAR3的表达,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rc-BCAR3表达... 目的分析环状RNA-BCAR3(circ-BCA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探讨沉默circ-BCAR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irc-BCAR3的表达,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rc-BCAR3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将干扰小RNA(siRNA)-阴性对照(si-NC)与si-circ-BCAR3分别转染至胃癌BGC823细胞,记作si-NC组和si-circ-BCAR3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胃癌NCI-N87、AGS、BGC823、HS-746T、SGC7901细胞和永生化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中circ-BCAR3基因表达。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利用Circinteractome在线网站预测circ-BCAR3与miR-145-5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BCAR3和miR-145-5p的靶向关系。利用UCSC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中circ-BCAR3和miR-145-5p表达的关系。免疫印迹法检测BGC823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VEGFR-2(p-VEGFR-2)、磷酸化磷脂酶C-λ(p-PLC-λ)、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irc-BCAR3相对表达水平(8.04±2.3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3±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irc-BCAR3低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率高于circ-BCAR3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N87、HS-746T、AGS、BGC823、SGC7901细胞中circ-BCAR3相对表达水平(5.05±0.36、3.50±0.21、2.87±0.38、6.80±0.29、3.77±0.53)均高于GES-1细胞(1.02±0.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NC组和si-circ-BCAR3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26.70±21.78)、(44.89±8.33)个,侵袭细胞数分别为(53.81±5.92)、(24.91±4.5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irc-BCAR3中的AACUGGA序列与miR-145-5p中的UUGACCU序列靶向结合。野生型circ-BCAR3(WT-circ-BCAR3)+miR-145-5p组荧光素酶活性(0.26±0.03)低于WT-circ-BCAR3+miR-NC组(1.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变型circ-BCAR3(MUT-circ-BCAR3)+miR-145-5p组荧光素酶活性(1.07±0.12)和MUT-circ-BCAR3+miR-NC组(1.00±0.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circ-BCAR3表达和miR-145-5p表达呈负相关(R=0.82,P<0.01)。si-circ-BCAR3组BGC823细胞中VEGFR-2信号通路蛋白p‐VEGFR‐2、p‐PLC‐λ、p‐Erk、p‐P38相对表达水平(1.08±0.21、1.50±0.21、3.01±0.25、0.46±0.10)均低于si-NC组(5.22±0.17、5.56±0.19、6.63±0.31、4.24±0.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和细胞中circ-BCAR3表达升高,沉默circ-BCAR3可能通过调控miR-145-5p/VEGFR-2信号通路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状RNA-BCAR3 微小RNA-145-5p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原文传递
MRI动态增强成像参数直方图分析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化疗后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34
10
作者 赵博 曹崑 +4 位作者 李晓婷 李小凡 郑虹 朱海涛 孙应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化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7月至2014年3月,经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且临床分期为ⅠB~Ⅳ期无法手术而接受完整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化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7月至2014年3月,经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且临床分期为ⅠB~Ⅳ期无法手术而接受完整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75例患者。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前行盆腔常规MRI及DCE-MRI扫描,获得4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和信号增强比率(SER)。在后处理软件中以T2WI图像为基准图勾画全肿瘤区域ROI然后匹配至DCE-MRI及参数图中,采用直方图软件计算各病灶的动态增强参数平均值、中位值、最大值、最小值、第10百分位、第90百分位值、峰度值及偏度值。随访时间2.1~9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7个月。采用Cox单因素分析对连续变量分析筛选放化疗远期效果预后相关危险因素(P<0.1),然后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筛选出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排除有相关性的参数,其余参数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变量是否为独立预后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生存情况。结果75例ⅠB~Ⅳ期同步放化疗子宫颈癌患者中,死亡16例、转移3例、1例病变持续进展。MSI的中位值、平均值、第90百分位值及第10百分位值,PEI的偏度值、最小值、峰度值是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无疾病生存的影响因素(P<0.1)。采用MSI中位值及PEI最小值、偏度值、峰度值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宫颈癌PEI峰度值是宫颈癌无疾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为1.658,P=0.001)。结论PEI峰度值是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无疾病生存独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远期疗效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原文传递
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自身抗体的临床及免疫学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云杉 应志涛 +2 位作者 李茹 朱军 栗占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2607-2610,共4页
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抗体(APL)的阳性率及水平,探讨抗磷脂抗体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和免疫学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9例淋巴瘤、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8例类风湿关节炎(RA)、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5... 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抗体(APL)的阳性率及水平,探讨抗磷脂抗体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和免疫学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9例淋巴瘤、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8例类风湿关节炎(RA)、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58名健康对照的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IgG/M/A和抗B:糖蛋白I抗体IgG/M/A,分析其与淋巴瘤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免疫学表型及血栓事件的关系。结果(1)抗磷脂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40.3%(52/129),其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11.6%(15/129),抗p2糖蛋白I抗体阳性率32.6%(42/129)。抗心磷脂抗体及抗β2糖蛋白I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与SLE、RA、pSS组的抗体水平相仿(P〉0.05)。(2)T或NK/T细胞淋巴瘤中抗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B细胞淋巴瘤(P〈0.05)。(3)抗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的淋巴瘤患者中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抗磷脂抗体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短于抗磷脂抗体阴性者。结论抗磷脂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与SLE等自身免疫病患者无明显差别。抗磷脂抗体多见于T或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抗磷脂抗体可能与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磷脂 抗体 抗心磷脂 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病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ORIENT-15):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76
12
作者 鲁智豪 王军业 +28 位作者 束永前 刘连科 孔莉 杨磊 汪步海 孙国贵 姬颖华 曹国春 刘虎 崔同建 李娜 邱文生 李高峰 侯新芳 罗辉 薛丽英 张艳桥 岳文彬 刘峥 王秀问 高社干 潘跃银 Marie-Pierre Galais Aziz Zaanan 马卓 李昊宇 王岩 沈琳 ORIENT-研究团队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2年第8期431-443,共13页
目的评价信迪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顺铂加紫杉醇或顺铂加5-氟尿嘧啶)作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效果。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背景2018年12月14日至2021年4月9日,国内66家研究中心,... 目的评价信迪利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顺铂加紫杉醇或顺铂加5-氟尿嘧啶)作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效果。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背景2018年12月14日至2021年4月9日,国内66家研究中心,国外13家研究中心。受试者659例未曾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成年(≥18岁)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干预受试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每3周接受1次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体重<60 kg者3 mg/kg,体重>60 kg者200 mg)与顺铂75 mg/m2和紫杉醇175 mg/m2的联合治疗。本研究经修订,允许研究者选择顺铂联合紫杉醇或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800 mg/m2,第1~5天连续输注给药)化疗方案。主要结局指标所有患者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联合阳性评分≥10的患者总生存期。结果659例患者随机分配至信迪利单抗(n=327)或安慰剂(n=332)联合化疗组。659例患者中有616例(93%)接受了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与顺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有43例(7%)接受了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与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期中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位总生存期16.7 vs 12.5个月,风险比0.63,95%可信区间0.51~0.78;P<0.001)和联合阳性评分≥10的患者(17.2 vs 13.6个月,0.64,0.48~0.85;P=0.002)中,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总生存期均优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所有患者(7.2 vs 5.7个月,0.56,0.46~0.68;P<0.001)和联合阳性评分≥10患者(8.3 vs 6.4个月,0.58,0.45~0.75;P<0.001)的无进展生存期。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患者人数为321/327例(98%),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为326/332例(98%)。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中,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0%(196/327)和55%(181/332)。结论与安慰剂相比,信迪利单抗联合顺铂加紫杉醇作为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信迪利单抗联合顺铂加5-氟尿嘧啶也显示出类似的获益。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 NCT03748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 安慰剂 顺铂联合 一线治疗 临床试验注册 食管鳞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 可信区间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预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海红 李小凡 +2 位作者 尤静 古小璇 王建六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1-578,共8页
目的探索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肠道微生物与放疗期间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粪便样本。包括根治性放疗(RR)和术后放疗(PR)患者。根据CTCAE 5.0中腹泻和直肠炎的级别记录症状,... 目的探索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肠道微生物与放疗期间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粪便样本。包括根治性放疗(RR)和术后放疗(PR)患者。根据CTCAE 5.0中腹泻和直肠炎的级别记录症状,任何症状2级及以上记为高症状级别(HG),否则记为低症状级别(LG)。用16S rRNA测序方法对粪便样本的DNA进行测序及生物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α多样性、β多样性、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和MetagenomeSeq分析。结果放疗前LG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高于HG患者(P<0.05)。两组的β多样性也存在差异(stress<0.2)。放疗前HG组患者样本中的Ruminococcus gnavus明显高于LG组患者(P<0.05)。这种微生物有可能成为放疗前预测放射性肠炎的标志物种。另外,根治性放疗(RR)患者与术后放疗(PR)患者相比,放疗前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更高,且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更低。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放疗前根治组中较高(P<0.05),可能与放疗不良反应呈负相关。结论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特征与放疗期间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手术等治疗可能会改变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状态,降低患者的辐射耐受性,使其更容易发生更为严重的放射性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肠炎
原文传递
放化疗顺序对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个体化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静 杨勇 +25 位作者 亓姝楠 吴涛 何侠 张利玲 伍钢 曲宝林 钱立庭 侯晓荣 张福泉 乔学英 汪华 李高峰 朱远 曹建忠 吴君心 朱苏雨 石梅 苏航 张希梅 张会来 黄慧强 张玉晶 宋玉琴 朱军 王颖 李晔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32-1238,共7页
目的分析放疗和化疗顺序对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制定放化疗方案提供量化评估方法。方法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LCG)从全国21家医院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初治的2008例接受放化疗的早期(Ⅰ/Ⅱ期)ENK... 目的分析放疗和化疗顺序对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制定放化疗方案提供量化评估方法。方法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LCG)从全国21家医院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初治的2008例接受放化疗的早期(Ⅰ/Ⅱ期)E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17例,女591例,年龄2~83(42±14)岁。根据放化疗顺序将患者分为先放疗组(388例)和先化疗组(1620例)。生存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和识别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两种疗法的预后预测模型,并使用该模型预测全部患者的个体化死亡风险,以确定适宜每例患者的放化疗方案。结果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4.2%(95%CI:69.6%~79.2%),先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9.7%(95%CI:67.1%~72.4%);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虽然数值上高于先化疗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HR=0.84(95%CI:0.68~1.05),P=0.133]。筛选出年龄、性别、美国东部合作肿瘤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原发肿瘤侵犯(PTI)等6个变量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先化疗组:HR分别为1.01、1.25、2.07、0.77、1.34、1.49,均P<0.05;先放疗组:HR分别为1.02、1.31、1.66、0.78、1.37、1.29,均P>0.05)。全部患者接受先放疗方案的5年期望死亡风险的均值低于接受先化疗方案(26.8%比30.2%,P<0.001)。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和先化疗方案的预测死亡风险存在个体化差异。结论Ⅰ/Ⅱ期ENKTCL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的期望预后优于采用先化疗方案。根据个体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评估放化疗顺序对其死亡风险的差异性影响,有助于临床为该患者制定最佳的放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个体化
原文传递
早期低危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的疗效
15
作者 王晓丹 刘欣 +26 位作者 吴涛 杨勇 亓姝楠 何侠 张利玲 伍钢 曲宝林 钱立庭 侯晓荣 张福泉 乔学英 汪华 李高峰 朱远 曹建忠 吴君心 朱苏雨 石梅 苏航 张希梅 张会来 黄慧强 张玉晶 宋玉琴 朱军 王颖 李晔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5-1113,共9页
目的探讨早期低危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放疗疗效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557例接受放疗的早期低危ENKTCL患者的放疗疗效。全组557例患者中,接受综合治疗427例,单纯放疗130例。采用K... 目的探讨早期低危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放疗疗效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557例接受放疗的早期低危ENKTCL患者的放疗疗效。全组557例患者中,接受综合治疗427例,单纯放疗1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标准化死亡比(SMR)比较ENKTCL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中国健康人群的预期生存,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2%和77.2%。患者治疗生存1年后SMR为匹配健康人群的3.59倍(P<0.001),治疗生存4年后SMR为匹配健康人群的1.50倍(P=0.146)。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比较未能提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0%和87.4%,P=0.961)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1%和80.7%,P=0.129)。全组患者的失败模式以局部失败(11.5%,64/557)和远处失败(10.8%,60/557)为主,区域失败罕见(2.9%,16/557)。全组患者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87.2%,放疗剂量≥50 Gy和<50 Gy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LRC)分别为89.5%和73.7%(P<0.001)。放疗剂量为LR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低危ENKTCL患者放疗的预后较好,局部区域和远处失败均较低,放疗剂量为LRC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早期低危组 放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