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在评估肝细胞肝癌消融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张琪 王坤 +4 位作者 曹佳颖 经翔 严昆 董怡 王文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在评估肝细胞肝癌(HCC)消融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及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消融治疗的HCC患者77例,随机分为CEUS组46例(46个...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在评估肝细胞肝癌(HCC)消融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及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消融治疗的HCC患者77例,随机分为CEUS组46例(46个病灶)和CEUS联合MRI导航组31例(31个病灶),分别于消融前1 d及消融后30 d行CEUS或CEUS联合MRI融合导航检查。以消融后30 d普美显增强MRI为标准,比较两组消融疗效情况。结果CEUS组46个病灶中,39个完全消融,其中32个病灶达到安全边界;CEUS联合MRI导航组31个病灶中,27个完全消融,且均达到安全边界,两组消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CEUS组中,7个未完全消融,CEUS准确诊断5个;CEUS联合MRI导航组中,MRI诊断3个未消融完全,CEUS联合MRI导航技术诊断4个未消融完全。CEUS联合MRI导航融合成功率为100%。位于特殊位置(距离肝包膜、大血管旁、胆囊旁、膈肌<5 mm)的病灶中,CEUS组中79.3%(23/29)的病灶达到安全边界,CEUS联合MRI导航组中88.2%(15/17)的病灶达到安全边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消融前二维超声呈等回声或边界不清晰的病灶中,CEUS组中80.0%(20/25)的病灶达到安全边界,CEUS联合MRI导航组中88.9%(16/18)病灶达到安全边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EUS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有助于准确判断HCC消融的安全边界,尤其对位于特殊位置的病灶及二维超声呈等回声或边界不清晰的病灶消融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MRI 融合成像 肝细胞肝癌 消融治疗 安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积分法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煜 段钟平 +4 位作者 王宝恩 陈敏华 钱林学 贺文 陈光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6-237,共2页
探讨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行B超、CT检查及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将超声、CT图象特征同病理组织学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随纤维化分期的加重 ,综合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等 5项参数的... 探讨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行B超、CT检查及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将超声、CT图象特征同病理组织学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随纤维化分期的加重 ,综合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等 5项参数的超声总积分值逐渐升高。以超声总积分大于 10分为界值 ,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86 1% ,特异性为 95 5 %。肝脏CT图象的形态学观察诊断肝硬化患者的特异性为 10 0 % ,敏感性为 4 8 5 %。综合多项超声参数而成的超声总积分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诊断早期肝硬化虽然特异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积分法 肝硬化 早期诊断 影像学特征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郝艳红 陈武 陈敏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17-520,共4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指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其侵袭性非常强,症状隐匿,预后往往较差。ICC的诊断往往需要结合病史,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ICC的早期...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指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其侵袭性非常强,症状隐匿,预后往往较差。ICC的诊断往往需要结合病史,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ICC的早期诊断,尤其术前定性诊断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本文回顾性分析ICC常规及造影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探讨两种超声检查技术及其联合应用在诊断IC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常规超声 胆管上皮细胞 ICC 原发性肝癌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纳米药物治疗肿瘤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安娜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射频消融(RF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肿瘤的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20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治疗较大肿瘤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纳米技术进步,纳米载体药物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降低不良反应,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并... 射频消融(RF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肿瘤的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20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治疗较大肿瘤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纳米技术进步,纳米载体药物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降低不良反应,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并在与RFA联合应用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综论了纳米药物在肿瘤RFA中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脂质体载药、纳米胶束载药、纳米微球载药、碳纳米管载药及纳米金颗粒载药系统,并展望新的研究方向,以提高RFA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射频消融 纳米颗粒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泡造影剂增强超声调制激光回馈成像对比度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博睿 谈宜东 +2 位作者 沈学举 朱开毅 鲍丽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6-175,共10页
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组织光学检测技术,在癌症的早期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该技术在信噪比和成像对比度方面存在不足.在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高灵敏度的激光回馈技术提出了超声调制激光回馈技术,建... 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组织光学检测技术,在癌症的早期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该技术在信噪比和成像对比度方面存在不足.在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高灵敏度的激光回馈技术提出了超声调制激光回馈技术,建立了含微泡介质的蒙特卡罗光子传输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超声调制激光回馈成像对比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透明溶液中,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以增强超声调制激光回馈信号,并产生谐波调制,通过检测回馈基波和谐波信号增强量的方法可提高成像对比度;而在仿生物组织环境中,超声微泡造影剂可显著衰减超声调制激光回馈信号,通过检测回馈基波和谐波信号衰减量的方法可提高成像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成像 激光回馈 包膜微泡 对比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肝癌诊治标准被首届《国际肝脏超声造影指南及临床应用指导》制定会议立项应用
6
作者 吴薇 杨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7,共1页
2010年12月3~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陈敏华教授及杨薇医生应邀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由世界医学与生物学超声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 及欧... 2010年12月3~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陈敏华教授及杨薇医生应邀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由世界医学与生物学超声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 及欧洲医学与生物学超声联合会( Europe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EFSUMS) 共同组织的首届世界超声造影诊断及局部消融治疗应用指南制定会议,会议确定了各国专家在该领域的研究结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指导应用指南。来自欧美、亚洲的10多个国家的30余位代表出席,经过2天认真讨论完成该项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超声造影 临床应用 指南 会议 EUROPEAN 立项 国际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消融治疗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敏华 严昆 杨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消融治疗已被国内外确定为小肝癌根治手段,多数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经皮对肿瘤靶向定位,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凝固灭活肿瘤组织。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治疗、高功率超声聚...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消融治疗已被国内外确定为小肝癌根治手段,多数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经皮对肿瘤靶向定位,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凝固灭活肿瘤组织。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治疗、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HIFU)、激光消融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影像引导手段包括超声(US)、CT和MRI等;有些不宜经皮消融治疗的肿瘤在开腹下进行,也常在手术切除中联合应用,故消融治疗在现代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治疗 小肝癌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 肿瘤组织 超声聚焦 影像引导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消融治疗肝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经翔 陈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64-566,共3页
影像引导的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肝癌治疗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值得关注。热消融治疗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胆系并发症、胃肠穿孔、感染、胸膈并发症等,任何一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都将对治疗后临床生存... 影像引导的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肝癌治疗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值得关注。热消融治疗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胆系并发症、胃肠穿孔、感染、胸膈并发症等,任何一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都将对治疗后临床生存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充分认知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热消融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规范化消融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敏华 《肝癌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近年来影像指导下消融治疗的普及推广,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肝癌治疗水平得以提高,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其中,尤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 近年来影像指导下消融治疗的普及推广,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肝癌治疗水平得以提高,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其中,尤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因创伤小、易操作、疗效显著等优点,可有效局部凝固灭活肿瘤,使肝癌治疗效果取得了进展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1,2]。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RFA仅对灭活3 cm以内的小肝癌有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治疗 适应证 生存期 RFA 手术切除 肝癌患者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消融后液气胸伴皮下气肿一例
10
作者 翁勰 王凇 +1 位作者 杨薇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4-555,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发现肝占位病变3个月余就诊。患者诉自幼患有乙肝,后HBsAg 阴转,2013年3月29日我院查 HBsAg(-),丙肝抗体(-)。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饮酒30余年,以白酒为主。吸烟30年,平均20...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发现肝占位病变3个月余就诊。患者诉自幼患有乙肝,后HBsAg 阴转,2013年3月29日我院查 HBsAg(-),丙肝抗体(-)。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饮酒30余年,以白酒为主。吸烟30年,平均20支/d,未戒烟。2013年4月我院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提示肝S4近膈结节(2.0 cm ×1.7 cm),性质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并发症 液气胸 皮下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消融治疗为肝癌根治性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昆 《肝癌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8-9,共2页
微创是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经过20余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肝癌最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在肝癌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肝癌治疗进程。适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微创是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经过20余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肝癌最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在肝癌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肝癌治疗进程。适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特通过此文梳理与回顾肝癌消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治疗 根治性治疗 局部消融治疗 治疗肿瘤 局部治疗 介入治疗后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胸水技术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膈顶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韩玥 于雷 +6 位作者 郝玉芝 杨敏 刘姗 邓颖冰 贺连芳 蔡建强 陈敏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胸水技术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膈顶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肝脏膈顶恶性肿瘤患者43个病灶采用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术建立人工胸水,使右肺与肝脏膈顶分离,然后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 目的探讨人工胸水技术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膈顶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肝脏膈顶恶性肿瘤患者43个病灶采用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术建立人工胸水,使右肺与肝脏膈顶分离,然后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共实施34次胸腔穿刺置管术,注入生理盐水(1606.3±485.9)ml(1000-2500m1)。有1例2个病灶的肝癌患者,人工胸水后仅显示1个病灶,终止射频治疗。有31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经皮消融治疗,其中经过膈肌穿刺完成消融22例,经皮经肝途径完成消融9例。完全消融29例,完全消融率为93.5%。全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发生气胸1例,膈肌出血2例,皮下水肿2例。结论对位于超声盲区的肝脏膈顶恶性肿瘤,实施人工胸水有助于肿瘤的显示,减少肺损伤的发生,并能提供经过膈肌的穿刺路径,可安全有效的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导管消融术 人工胸水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辅助注入等渗盐水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玥 郝玉芝 +5 位作者 蔡建强 杨敏 刘姗 贺连芳 于雷 陈敏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外周性恶性肿瘤中辅助注入等渗盐水技术以分离肿瘤与外周脏器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肝脏外周性恶性肿瘤,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入等渗盐水的辅助技术,分离肝脏肿瘤局部区域和邻近脏器,完成经皮射频...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外周性恶性肿瘤中辅助注入等渗盐水技术以分离肿瘤与外周脏器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肝脏外周性恶性肿瘤,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入等渗盐水的辅助技术,分离肝脏肿瘤局部区域和邻近脏器,完成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疗效。结果24例肝脏恶性肿瘤中邻近右肾6例、邻近结肠6例、邻近胃5例、邻近心膈4例、邻近胆囊3例。23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22G细针经由肝组织穿刺达肿瘤近旁肝外,注入等渗盐水80~390ml,形成0.8~2.5cm盐水分隔带,继而完成经皮根治性射频消融治疗。其中5例邻近胃、结肠的肿瘤在消融中需要继续辅助注入等渗盐水。另1例由于有手术切除病史,局部粘连不能分离,辅助注入等渗盐水未能成功,行姑息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平均住院4d,无一例发生周围脏器结构损伤、出血,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术后1个月肝脏增强CT/MRI检查显示,辅助注入等渗盐水成功的23例中22例获得完全消融,有效率为95.7%(22/23);无一例针道转移。结论邻近肝脏外缘的恶性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采用辅助注入等渗盐水策略,使癌灶与重要邻近脏器分隔,可安全有效地消融肿瘤,从而拓展经皮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射频消融 辅助注水
原文传递
肝超声造影应用指南(中国)(2012年修改版) 被引量:57
14
作者 陈敏华 严昆 +18 位作者 戴莹 吴薇 徐辉雄 杨薇 丁红 王文平 谢晓燕 武金玉 于晓玲 王金锐 经翔 吕珂 姜玉新 罗燕 郑荣琴 唐缨 李安华 周翔 董宝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6-722,共27页
第二代超声造影能够显示肝血供及微循环,借助专用成像技术及动态增强模式,实现对肝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定量化诊断。建立有效的方法及诊断流程,制定中国超声造影(CEUs)应用指南,将为提高我国肝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指导,而成为超... 第二代超声造影能够显示肝血供及微循环,借助专用成像技术及动态增强模式,实现对肝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定量化诊断。建立有效的方法及诊断流程,制定中国超声造影(CEUs)应用指南,将为提高我国肝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指导,而成为超声领域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血供 中国 指南 应用 动态增强模式 成像技术 量化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射频消融阻断肝癌血供的评价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金玉 林淑芝 +2 位作者 陈敏华 吴薇 杨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1期37-41,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阻断肝癌血供的效果以及指导RFA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71例肝癌患者共75个病灶,均为富血供肝癌,均因不宜行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或T...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阻断肝癌血供的效果以及指导RFA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71例肝癌患者共75个病灶,均为富血供肝癌,均因不宜行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或TACE疗效不佳拟行RFA。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71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消融阻断荷瘤血管(PAA)+褂1A组与单纯RFA组2组。PAA+RFA组38例患者共39个病灶,首先行CEuS确认肿瘤荷瘤血管及浸润范围,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PAA;即刻行CEUS评估肿瘤区域灌注及荷瘤血管阻断程度,并指导沿肿瘤外周区域及血供区域行肿瘤整体消融。单纯RFA组33例患者共36个病灶,于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消融,按计算方案及定位模式治疗,先消融肿瘤深部或临近其他脏器区域。治疗后1、3、6个月对2组患者行增强CT评价疗效。应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消融病灶个数差异,应用矿检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6个月肿瘤病灶灭活率差异。结果PAA+RFA组患者PAA后即刻CEUS显示31个病灶(79.5%,31/39)瘤内灌注缺失范围超过70%,其中13个病灶(33.3%,13/39)显示肿瘤整体灌注缺失呈边界清晰规整的“日全食”征;8个病灶(20.5%,8/39)灌注缺失范围达40%~70%。PAA+RFA组38例患者共39个病灶PAA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42支主荷瘤血管良好显示;PAA后即刻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35支(83.3%,35/42)荷瘤血管被阻断,3支(7.1%,3/42)血管血流信号明显减少。PAA+RFA组每个肿瘤平均消融(3.18±1.42)个球灶,较单纯RFA组每个肿瘤平均消融(4.32±1.56)个球灶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4,P=0.015)。治疗后1个月PAA+RFA组肿瘤病灶灭活率为92.3%(36/39),高于单纯RFA组的66.7%(24/3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64,P=0.001)。结论CEUS证实PAA可成功阻断或减少荷瘤血供,增大射频凝固坏死区,有效降低富血供大肿瘤RFA复发率;重视CEUS指导PAA下RFA治疗,可减少消融病灶数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消融技术
原文传递
肝癌消融后超声及超声造影评价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严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154-2156,共3页
判断肝肿瘤消融疗效通常应用碘增强CT和钆增强MR影像学方法,其价值得到众多专家肯定,是评价消融疗效、有无残存活性及复发的主要影像依据。常规超声评价疗效尚有一定局限性,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价值相似,已成为评价消融治疗肝肿瘤... 判断肝肿瘤消融疗效通常应用碘增强CT和钆增强MR影像学方法,其价值得到众多专家肯定,是评价消融疗效、有无残存活性及复发的主要影像依据。常规超声评价疗效尚有一定局限性,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价值相似,已成为评价消融治疗肝肿瘤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评价 疗效 影像学方法 肝癌 增强CT 诊断价值 增强MR 肿瘤消融
原文传递
肺部病变超声造影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洲 杨薇 严昆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67-268,共2页
长期以来,肺部疾病的诊断依靠X线、CT和气管镜,常规超声主要局限于胸腔积液、临近胸壁的肺外周性病变、肺实变或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的肺部病变的诊断,临床价值有限。随着新一代超声造影剂的出现,能显示实质性脏器组织和病灶内的血管... 长期以来,肺部疾病的诊断依靠X线、CT和气管镜,常规超声主要局限于胸腔积液、临近胸壁的肺外周性病变、肺实变或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的肺部病变的诊断,临床价值有限。随着新一代超声造影剂的出现,能显示实质性脏器组织和病灶内的血管及微血管情况,已应用于各个器官,尤其在肝脏中的应用甚至优于增强CT和MRI[1-2],但在肺部疾病中的诊断研究不多,在此对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重点阐述超声造影在肺部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对肺穿刺活检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肺部病变 常规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指导不同大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郝艳红 陈敏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指导不同大小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45例HCC患者,其中A组27例肿瘤最大径≤3.0 cm,B组18例肿瘤最大径3.1~5.0 cm,根据超声造影确认的肿瘤浸润范围制定RFA方案,CECT或CEMR...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指导不同大小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45例HCC患者,其中A组27例肿瘤最大径≤3.0 cm,B组18例肿瘤最大径3.1~5.0 cm,根据超声造影确认的肿瘤浸润范围制定RFA方案,CECT或CEMRI判断病灶灭活情况。分析两组病灶完全消融率、1年内无瘤生存期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结果超声造影后57.8%(26/45)患者肿瘤最大径增大,但与CEUS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3个病灶完全灭活,A组完全灭活率为96.3%,B组完全灭活率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15例(55.6%)无瘤存活,B组11例(61.1%)无瘤存活,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对短期无瘤生存率有影响(P〈0.05)。 结论超声造影对指导较大肝癌RFA治疗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22年工作总结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 梁萍 +3 位作者 姜玉新 李建初 严昆 于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0-460,F0003,共2页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在主任委员梁萍教授、前任主任委员姜玉新教授、候任主任委员李建初教授及郑元义教授、张梅教授、蒋天安教授、谢明星教授、吴青青教授五位专业组长的带领下,加强组织建设,注重党建工作,认真完成政...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在主任委员梁萍教授、前任主任委员姜玉新教授、候任主任委员李建初教授及郑元义教授、张梅教授、蒋天安教授、谢明星教授、吴青青教授五位专业组长的带领下,加强组织建设,注重党建工作,认真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超声医学 政府委托 党建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 主任委员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评估 被引量:70
20
作者 陈煜 王宝恩 +9 位作者 贾继东 钱林学 王泰龄 陈敏华 陈光勇 贺文 丁惠国 尹珊珊 张岩 董忠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 用超声、CT、血清学等无创性的指标来评价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方法 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超声、CT、血清纤维化指标等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由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5项参数... 目的 用超声、CT、血清学等无创性的指标来评价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方法 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超声、CT、血清纤维化指标等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由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5项参数综合而成的超声总积分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为0.822。经ROC分析,超声总积分大于10分,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95.5%。肝脏CT图象的形态学观察诊断肝硬化患者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48.5%。在变换电压(KV100和KV140)时,肝硬化患者CT值的改变明显低于正常组及非肝硬化组(F=5.805,P<0.01)。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 Ⅳ)除在S_2与S_3组之间、正常组和S_1组之间无差别外,在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经ROC分析,HA以108(μg/L)为界值,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80.3%;CⅣ以188(μg/L)为界值,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78.8%。B型超声和血清学指标结合起来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95.5%。结论 超声总积分尽管对精确区分S_1~S_3期的患者尚有困难,但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CT诊断早期肝硬化患者虽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变换电压肝脏CT值的变化可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无创性评估 超声 CT 血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