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外部群体建筑抗爆安全风险评估
1
作者 张博骞 马东辉 王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4,共11页
为了准确、快速地判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厂界外部群体建筑物的抗爆安全风险,首先,从城市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与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出发,综合考虑爆炸危险性、爆炸易损性、抗爆安全能力和抗爆应急能力四个评估维度,建立群体建筑物抗爆安全风险... 为了准确、快速地判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厂界外部群体建筑物的抗爆安全风险,首先,从城市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与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出发,综合考虑爆炸危险性、爆炸易损性、抗爆安全能力和抗爆应急能力四个评估维度,建立群体建筑物抗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构建基于可拓联系云的抗爆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消除多种风险信息交叉融合产生的不确定性,定量评估群体建筑物的抗爆安全风险等级;最后,评估流程应用于某市爆炸类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外部群体建筑物,结合可视化方法系统评估了群体建筑的抗爆安全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评估群体建筑物的抗爆安全风险水平,可靠直观地反映群体建筑物抗爆性能的薄弱环节,为重大危险源企业外部群体建筑物的抗爆安全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危险源 抗爆安全风险 风险评估 群体建筑 可拓联系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2 位作者 马东辉 郭小东 王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5-10,共6页
为了研究城市面临的地震灾害风险,笔者在充分考虑地震灾害风险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网格的划分原则,分析并总结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相关的工程易损性分析方法,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人员死亡数量... 为了研究城市面临的地震灾害风险,笔者在充分考虑地震灾害风险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网格的划分原则,分析并总结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相关的工程易损性分析方法,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人员死亡数量和经济损失为标度的地震灾害风险计算方法,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以厦门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分为例进行了风险区划网格划分,并计算了不同网格的地震灾害风险,找出了厦门市地震风险严重的区域,为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震防灾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震 风险 区划 抗震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供水管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1 位作者 王威 邢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为评价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性,保障其正常运行,笔者基于多元分类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在对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影响因素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供水管网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因素集与评价模型,通过对有限的经验数据的学习,建... 为评价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性,保障其正常运行,笔者基于多元分类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在对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影响因素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供水管网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因素集与评价模型,通过对有限的经验数据的学习,建立供水管网安全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仿真模拟,通过与实际安全等级及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安全等级之间的对比表明:基于LS-SVM的供水管网安全性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正确分类率可以达到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供水安全 安全评价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人工神经网络(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了保障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灾安全,探讨了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相应层面重点解决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编制体系现状,将综合防灾规划分为防灾战略研究、总体... 为了保障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灾安全,探讨了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相应层面重点解决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编制体系现状,将综合防灾规划分为防灾战略研究、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以及单灾种防灾规划4个过程,并重点针对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灾 总体规划 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近郊村镇抗震韧性设计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小东 安群飞 苏经宇 《城市与减灾》 2017年第4期35-40,共6页
山地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约二分之一,由于其地理条件特殊,山地城市在地震灾害影响下与平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特征:多灾种叠加性;灾害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道路、公共开敞空间等避灾和救灾空间缺乏、安全性较差。
关键词 城市近郊 山地城市 设计策略 公共开敞空间 韧性 抗震 村镇 灾害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尺度下城市医疗系统震后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韧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子艺 郭小东 +1 位作者 王志涛 刘朝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6-205,共10页
震后受伤人员的救援与救治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医疗系统震后救援的能力是伤员救治结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文中从城市区域层面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震后影响医疗系统救援的相关要素,对比分析震后受伤人员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震后受伤人员的救援与救治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医疗系统震后救援的能力是伤员救治结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文中从城市区域层面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震后影响医疗系统救援的相关要素,对比分析震后受伤人员对医疗资源的需求程度以及医疗设施本身的供给能力。同时考虑道路通行能力对医疗救援的影响,结合人口伤亡模型、道路通行模型等,以此评估震后医疗系统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后以某市为例,利用GIS平台构建基础数据库,运用以上方法,实现基于供需平衡分析、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分析的灾后应急模拟,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韧性提升对策。文中对城市应急医疗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医疗系统 韧性 应急救援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医疗系统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费智涛 郭小东 +1 位作者 刘朝峰 马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1-440,601,共11页
梳理了系统论、复杂性科学以及复杂城市系统理论脉络,对比分析了一般系统论、复杂系统理论下的韧性框架内容,总结了基于网络的复杂性系统视角下的评估指标。在系统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基于网络化系统和韧性特征的5项指标,并使用ArcGIS平台... 梳理了系统论、复杂性科学以及复杂城市系统理论脉络,对比分析了一般系统论、复杂系统理论下的韧性框架内容,总结了基于网络的复杂性系统视角下的评估指标。在系统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基于网络化系统和韧性特征的5项指标,并使用ArcGIS平台、Python语言实现指标数据量化计算,以北京市六环路内189个街道(办事处)为研究区,对其医疗系统进行韧性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内街道韧性呈现圈层式衰减的空间分布模式;按区(县)对医疗系统的地震韧性汇总表明,东、西城区医院密度分别为1.41和1.25个/km^2,远高于其他区(县),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空间,促进城乡医疗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韧性 韧性评估与指标 医疗系统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罗颖 王志涛 +1 位作者 马东辉 郭小东 《低温建筑技术》 2013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了保障地震后灾民基本生活,有利于城市救灾和恢复重建,建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结合某城市古徐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案例,从城市对古徐广场的防灾需求、场地本身避险功能现状、防灾避险功能规划及... 为了保障地震后灾民基本生活,有利于城市救灾和恢复重建,建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结合某城市古徐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案例,从城市对古徐广场的防灾需求、场地本身避险功能现状、防灾避险功能规划及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地对目前公园绿地在防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公园 防灾改造 平灾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雨洪韧性量化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宋钦滢 张博骞 +1 位作者 马东辉 王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9,共8页
近年来随着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雨洪灾害对社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新理念,韧性成为城市防洪减灾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社区雨洪韧性有助于提升社区应对突发雨洪灾害冲击的能力,减少灾... 近年来随着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雨洪灾害对社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新理念,韧性成为城市防洪减灾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社区雨洪韧性有助于提升社区应对突发雨洪灾害冲击的能力,减少灾后损失。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阐释社区雨洪韧性的概念与内涵,辨析其与雨洪风险概念,明确两者评估的目的和侧重点;梳理社区雨洪韧性量化评估的重点,分别对社区雨洪风险、基础设施韧性和社区雨洪韧性综合框架量化的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并比较主要模型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总结现有研究,发现社区雨洪韧性评估的内容更加丰富,量化的方法趋于复杂,但仍存在社区应对雨洪灾害的风险动态研究较少、基础设施系统间关联和耦合研究不足等问题。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以丰富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为导向,结合社区防洪减灾规划和发展目标,推动雨洪韧性评估方法科学化和动态化,因地制宜地改进评估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雨洪韧性 雨洪风险 韧性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街区海绵设施管控方案效能评估
10
作者 董书畅 马东辉 +2 位作者 张博骞 王娜 王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2-771,808,共11页
为精准评估海绵设施内涝防控效能,探究海绵设施合理建设规模,增强城市街区雨洪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SWMM降雨径流动态模型,并设计多重现期降雨情景和多水准管控情景,全面分析了海绵设施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依据历史内涝灾害情况、内涝... 为精准评估海绵设施内涝防控效能,探究海绵设施合理建设规模,增强城市街区雨洪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SWMM降雨径流动态模型,并设计多重现期降雨情景和多水准管控情景,全面分析了海绵设施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依据历史内涝灾害情况、内涝风险现状选定三个研究街区,选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作为雨水管控措施,对多水准情景的交叉模拟结果,从防控能力衰减指数及参量削减率两方面,类比分析降雨径流的控排关系,量化评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各管控措施方案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结果表明:(1)海绵设施管控方案具有控制街区内涝风险的作用,对低重现期降雨效果良好,但在面对高重现期降雨时存在管控缺口,需补充其他防治手段;(2)高布设率管控方案的雨洪防控效果提升并不大,针对各参量的防控能力衰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能评估 内涝风险 海绵设施 城市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城乡防灾体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经宇 马东辉 王志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3,共3页
为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的防灾能力,探讨了具有两道防线的城乡防灾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初步构建了城乡防灾体系框架,研究了城乡救灾空间布局的模式。
关键词 城乡 防灾体系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学校建筑抗震防灾的思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小东 马东辉 +1 位作者 田杰 王志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次地震中学校建筑的震害情况和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物震害的分析,从设防标准、结构体系两方面分析了学校建筑物破坏严重的原因,提出今后新建学校建筑设计的抗震防灾思路和在役学校建筑的抗震加固对策。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学校 建筑物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地震灾害的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评价及减灾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小东 李晓宁 王志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4,89,共5页
我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后对承担应急医疗救护任务的救灾医院需求巨大。基于此,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评价方法,并提出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优化设计或改造策略,从而为我国医院应... 我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后对承担应急医疗救护任务的救灾医院需求巨大。基于此,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评价方法,并提出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优化设计或改造策略,从而为我国医院应对灾害的防御能力和应急救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综合医院 救灾 安全性评价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滑坡治理方案客观自主式智能优化求解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涛 王威 +1 位作者 郭小东 刘朝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为合理评价并优选滑坡治理方案,采用位置加权向量规划模型和蛙跳算法,研究滑坡治理方案客观自主式智能优化求解算法。使用该方法时,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的绝对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以此为诱导分量,按照IOWA算子的思想将各评价对象的评价指... 为合理评价并优选滑坡治理方案,采用位置加权向量规划模型和蛙跳算法,研究滑坡治理方案客观自主式智能优化求解算法。使用该方法时,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的绝对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以此为诱导分量,按照IOWA算子的思想将各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重新排序;然后,利用蛙跳算法优化求解评价指标的位置加权向量和评价值向量;最后,对评价值矩阵进行集结,通过向量夹角和最小法求得各评价对象的最优评价值向量。实例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优选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治理方案 自主式评价 客观自主式评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汶川地震谈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志涛 曾德民 +2 位作者 苏经宇 马东辉 郭小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城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灾极其困难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抗震能力的若干问题,以期提高城乡整体抗震减灾水平。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抗震设防 防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hfinder模拟的教学楼出入口与楼梯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涛 李轶杰 《安全》 2020年第4期15-21,共7页
教学楼人员在紧急状态疏散过程中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合理设置教学楼出入口与楼梯宽度是保障人员快速安全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采用Pathfinder软件平台以某高中教学楼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通过变换出入口位置,改变楼梯梯段宽度等... 教学楼人员在紧急状态疏散过程中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合理设置教学楼出入口与楼梯宽度是保障人员快速安全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采用Pathfinder软件平台以某高中教学楼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通过变换出入口位置,改变楼梯梯段宽度等方式设计调整教学楼疏散场景,设置不同场景,模拟了不同场景下教学楼出入口和各楼层楼梯处的人员疏散情况。根据对疏散过程及疏散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出入口数量、方式及增加楼梯梯段宽度可有效提升人员疏散速度,且仅通过增加出入口并不能显著增加疏散速度,需同步考虑出入口与楼梯宽度之间的协调。以期为该类建筑紧急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楼 疏散仿真 PATHFINDER 出入口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汶川地震谈学校建筑的抗震防灾
17
作者 马东辉 郭小东 +1 位作者 苏经宇 王志涛 《小城镇建设》 2010年第12期84-86,共3页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次地震中学校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和对汶川地震中学校类建筑物震害的分析,从设防标准、结构体系两方面分析了学校类建筑物破坏严重的原因,提出今后新建学校建筑设计的抗震防灾思路和在役学校建筑的抗震加固对策。
关键词 学校建筑 抗震防灾 地震 汶川 建筑物破坏 设防标准 结构体系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馆应急医疗功能转换的可行性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梦苑 郭小东 王志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161,共7页
为高效实现体育馆建筑的应急医疗功能转换,建立城市应急医疗体系,在探讨相关案例和体育馆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规划选址、室外空间、主体建筑、基础设施、应急响应能力5个方面建立体育馆应急医疗功能转换的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并采... 为高效实现体育馆建筑的应急医疗功能转换,建立城市应急医疗体系,在探讨相关案例和体育馆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规划选址、室外空间、主体建筑、基础设施、应急响应能力5个方面建立体育馆应急医疗功能转换的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以某市体育中心为例验证评估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合理反映城市体育馆应急医疗功能的差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建筑 应急医疗 功能转换 可行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抗震防灾应急供水保障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志涛 郭小东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1,20,共5页
城市应急供水是震后人民生命安全保障和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构建应急供水体系并实施防灾保障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具有两道防线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的基本思想,进一步对城市应急供水体系的构成、应急... 城市应急供水是震后人民生命安全保障和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构建应急供水体系并实施防灾保障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具有两道防线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的基本思想,进一步对城市应急供水体系的构成、应急供水防灾目标、防灾关键管网布局以及防灾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应急供水保障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系统 抗震防灾 应急供水
原文传递
城镇要害系统综合防灾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靖岩 袁沙沙 +4 位作者 韦雅云 郭小东 朱立新 郭春雨 李振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随着城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产业与财富都高度集中,人们对城镇安全和防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镇建设综合防灾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综合防灾技术效果不明显,对城镇重要功能节点研究较少,缺乏一体化防... 随着城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产业与财富都高度集中,人们对城镇安全和防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镇建设综合防灾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综合防灾技术效果不明显,对城镇重要功能节点研究较少,缺乏一体化防灾减灾信息化平台。鉴于此,提出重点研究城镇应急保障和处置规划的关键技术,分析重要功能节点的防灾减灾问题,构建城镇灾害防御与应急处置协同工作平台,以提高城镇建筑和脆弱群体抵御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对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害系统 综合防灾 规划 评估 应急平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