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Cr(Ⅵ)离子的吸附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茹霞 钟文彬 +2 位作者 谢林华 谢亚勃 李建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400,共16页
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发利用多孔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一直是材料、环境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结构多样、比表面积大、孔径可... 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发利用多孔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一直是材料、环境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结构多样、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孔表面特征易设计调控等特点,在气体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高稳定MOF材料的构筑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大量研究工作探索了这类材料在水中的应用,包括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Cr(Ⅵ)离子是一类毒性大、分布广的重金属离子,不同条件下存在形态多样,其吸附去除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MOF材料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的研究工作,并将这些材料归属为:(1)高稳定的锆基MOF、(2)阳离子框架型MOF、(3)后修饰的MOF及(4)MOF基复合材料4类;也对这些材料的Cr(Ⅵ)离子吸附机理、吸附量、材料再生性等进行了概括;最后分析了MOF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去除实际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重金属污染 六价铬Cr(Ⅵ) 吸附去除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捕捉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沐紫 贾国伟 +2 位作者 赵砚珑 张鑫 李建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5-379,共15页
随着全球暖化研究的深入,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非二气体)日益受到重视,其温升效应大,寿命长,能够带来巨大的温室效应,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对非二气体的高效捕捉是目前面临的难点和新挑战。多孔材料吸附捕捉是一种低能耗的气... 随着全球暖化研究的深入,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非二气体)日益受到重视,其温升效应大,寿命长,能够带来巨大的温室效应,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对非二气体的高效捕捉是目前面临的难点和新挑战。多孔材料吸附捕捉是一种低能耗的气体捕集分离技术,关键在于高效的吸附剂开发。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因其结构多样,孔道的高度可调控性能,以及具有丰富的开放金属位点等特点为非二气体的分离和捕捉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此为主题,总结了近年来MOF材料在非二气体分离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材料的分离机理与性能,展望了未来MOFs材料在非二气体分离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吸附捕集 吸附容量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体制备条件对Pd(OH)_(2)/C催化剂氢解脱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南俊平 王瑜凌 +6 位作者 宋建伟 卫改霞 陈云 丁鑫磊 戴恒玮 白广梅 邱文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8-1146,共9页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合成过程中氢解脱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d用量,本研究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采用球磨/碳化方法制备了炭载体,实验主要探索了葡萄糖酸钠的碳化温度、升温速率及助剂等因素对炭载体结构及相应氢氧化...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合成过程中氢解脱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d用量,本研究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采用球磨/碳化方法制备了炭载体,实验主要探索了葡萄糖酸钠的碳化温度、升温速率及助剂等因素对炭载体结构及相应氢氧化钯碳(Pd(OH)_(2)/C)催化剂在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和四乙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DB)氢解脱苄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氮气等温吸附(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元素分析及程序升温脱附(TPD)对炭载体的孔结构、颗粒形貌、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制备炭载体的较佳碳化温度为700℃,升温速率为10℃·min^(-1),引入助剂NaHCO_(3)可调变葡萄糖酸钠碳化过程中的膨化程度。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炭载体具有丰富多级孔结构和适量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相应Pd(OH)_(2)/C催化剂在HBIW和TADB氢解脱苄反应中显示出优异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氢解脱苄 Pd(OH)_(2)/C催化剂 炭载体结构 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互穿的阴离子型In(Ⅲ)金属有机骨架用于选择性检测水中Fe^(3+)离子
4
作者 Alamgir 赵砚珑 +5 位作者 Khalid Talha 谢亚勃 王璐 谢林华 张鑫 李建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7-1824,共8页
作为一类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常被开发作为荧光传感器用来监测水中的污染物,开发稳定且易制备的MOFs材料实现选择性检测有毒的Fe^(3+)仍具有较高挑战。本工作中,我们报道一例水稳定的二重穿插In基MOF:(NH_(2)Me_(2))[In(fdc... 作为一类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常被开发作为荧光传感器用来监测水中的污染物,开发稳定且易制备的MOFs材料实现选择性检测有毒的Fe^(3+)仍具有较高挑战。本工作中,我们报道一例水稳定的二重穿插In基MOF:(NH_(2)Me_(2))[In(fdc)_(2)]·2H_(2)O(BUT-205,BUT代表北京工业大学,H_(2)fdc=呋喃-2,5-二羧酸)。BUT-205的构筑采用生物质衍生配体,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立。这个材料可作为高效的水相Fe^(3+)离子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限达到1.3μmol·L^(-1),低于美国环保局规定的饮用水中安全标准(15.7μmol·L^(-1)),并且该传感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至少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阴离子框架 荧光检测 金属阳离子 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甲烷管控技术研究进展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国伟 许邦 邵壮壮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2,共9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国内外甲烷管控技术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分别收集了2011-2021年间的24358篇和50020篇文献,从文献的发文数量、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甲烷管控技术... 为了更好地掌握国内外甲烷管控技术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分别收集了2011-2021年间的24358篇和50020篇文献,从文献的发文数量、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甲烷管控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甲烷管控技术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增长了2.2倍;中国和美国发文数量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据甲烷管控研究领域的第一梯队位置;甲烷管控技术研究主要围绕煤炭、油气、农业、废弃物处置等行业领域开展,其中煤矿瓦斯的穿层钻孔、卸压增透、厌氧发酵、产甲烷菌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出现频次;生物燃料产甲烷、微生物种间电子转移、甲烷重整将是甲烷管控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各国研究的侧重点呈现多元化。研究结果揭示了甲烷管控研究的知识基础、热点及前沿趋势,可为开展甲烷管控技术研究和支撑碳减排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管控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CITESPACE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在纳米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课程群建设探索
6
作者 严勇 安丽 李钒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针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培养环节的课程群建设,本文结合纳米材料、环境、能源等方向的特点,从基础的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到专业基础的固体结构分析和专业方向的纳米材料制备,打通适应学科发展的三门课程。在统一优化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培养环节的课程群建设,本文结合纳米材料、环境、能源等方向的特点,从基础的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到专业基础的固体结构分析和专业方向的纳米材料制备,打通适应学科发展的三门课程。在统一优化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原课程设置的重复内容进行协调统一。笔者通过课程间的融合,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侧重问题导向的实际案例学习,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现效益最大化,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这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集中备课促进双语教学,以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笔者通过典型教案的集中剖析,以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研究方法 纳米材料 课程群 国际化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