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转介机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喜亭 刘立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1,共2页
转介对控制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转介机制,包括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工作职能的行使、心理危机干预转介知识的宣传教育、多层级心理危机干预转介的实现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转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 被引量:9
2
作者 赵雷 陈红敏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7,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价值主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运用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测量问卷,对各地区大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价值主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运用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测量问卷,对各地区大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包含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心理成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同度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在具体的心理成分上,情感认同度最高,认知认同度居中,行为认同度最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已经从认知层面进入到情感层面,但尚未在行为层面表现出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政治面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认同 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37,共2页
加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是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是大学学生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廉洁教育内涵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增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为... 加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是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是大学学生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廉洁教育内涵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增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生干部 廉洁教育 廉洁认识 廉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立新 夏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大学生心理需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这些心理需求的满足对于他们完成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性危机、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应注重需求内涵的全面性,对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相关性... 大学生心理需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这些心理需求的满足对于他们完成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性危机、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应注重需求内涵的全面性,对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相关性做实验研究,并与大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紧密结合,从已有的危机干预模式转变为全员成长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需求 自我同一性 心理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沉浸与大学适应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斐 许燕 张宏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借鉴应激-易感模型,探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沉浸与大学适应的作用。方法整群取样大一新生2083人,采用自尊(SES)、社会支持(PSSS)、大学适应(CCSA 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抑郁(BD I)和沉浸量表进行团体问卷调... 目的借鉴应激-易感模型,探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沉浸与大学适应的作用。方法整群取样大一新生2083人,采用自尊(SES)、社会支持(PSSS)、大学适应(CCSA 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抑郁(BD I)和沉浸量表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关系。结果①研究变量间均存在及其显著的相关(r=0.602,P≤0.01);②沉浸做自变量,大学适应做中介变量的模型D与数据的拟合结果最好(χ2=428.380,NF I=0.989,RF I=0.922,CF I=0.989,RM SEA=0.261)。结论①自尊、社会支持和沉浸能够显著预测大学新生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沉浸的预测效力大于自尊和社会支持;②大学适应是自尊、社会支持、沉浸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大学适应部分中介自尊和沉浸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大学适应完全中介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中介作用 问卷法 大学新生 沉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大学生心理援助对象的有效评估体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宏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75-77,共3页
尽管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地开展了心理普测和筛查工作,但能否通过心理普测和筛查有效识别心理援助的对象却备受质疑。文章将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建立一个有效评估心理援助对象的工作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包括心理援助对象的界定... 尽管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地开展了心理普测和筛查工作,但能否通过心理普测和筛查有效识别心理援助的对象却备受质疑。文章将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建立一个有效评估心理援助对象的工作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包括心理援助对象的界定和分类、评估体系的具体步骤和流程以及建构和实施有效评估体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 心理筛查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金冬梅 杜蕾 刘立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3,共4页
实习是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在更加强调其联结大学和职场的功能。本研究针对目前大学生实习评价不客观、不全面以及对大学生实习活动指导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建构新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模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实... 实习是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在更加强调其联结大学和职场的功能。本研究针对目前大学生实习评价不客观、不全面以及对大学生实习活动指导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建构新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模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实习单位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大学生的实习表现;另一部分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建模理论基础,以实习指导教师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实习对学生自我的促进,评价指标为促进工作适应、促进职业发展和促进就业,评价方法为关键事件法。模型两个部分的评价成绩依权重合并,形成最终评价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实习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雷 陈红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考试、生活适应、学业前途、异性交往、自我实现和亲友支持等七大类。从发生频率来看,负性生活事件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障碍、考试失败、学习问题和失恋等方面。大三学生的...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考试、生活适应、学业前途、异性交往、自我实现和亲友支持等七大类。从发生频率来看,负性生活事件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障碍、考试失败、学习问题和失恋等方面。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负性事件最多,大一学生的生活适应负性事件最多。高校应积极、主动地采用多种方式,以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负性生活事件 质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2,共2页
加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学生干部具有大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双重属性,因此,在大学学生干部中开展廉洁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大学学生干部廉洁的内涵和实质意义。要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廉洁教育,必须通过学习和练习... 加强大学学生干部廉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学生干部具有大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双重属性,因此,在大学学生干部中开展廉洁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大学学生干部廉洁的内涵和实质意义。要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廉洁教育,必须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大学学生干部的廉洁信念;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大学学生干部的廉洁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养成大学学生干部的廉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生干部 廉洁教育 廉洁认识 廉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心理健康援助”工作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立新 林永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88,共3页
文章在总结归纳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的内容、方法、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上,提出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的理论观点,以期对高校... 文章在总结归纳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的内容、方法、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上,提出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的理论观点,以期对高校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一个新的理念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援助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以某工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平 王培 +1 位作者 杜玉春 陈红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98-102,共5页
旨在通过对某工科院校新生开展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适应情况的调查,探索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新生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与大学新生适应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中的以前朋友支持因子及现在朋友支... 旨在通过对某工科院校新生开展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适应情况的调查,探索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新生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与大学新生适应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中的以前朋友支持因子及现在朋友支持因子与大学新生适应显著正相关,大学同学支持在人际关系压力与大学新生适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帮助新生在同伴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对于缓解他们的人际压力和适应大学生活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大学新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年学生生活事件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红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2,共4页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北京5所高校的300名青年学生生活事件资料,结果发现:当前青年学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可以归结为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生活舒适、活动比赛、意外事件、亲友支持8个方面...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北京5所高校的300名青年学生生活事件资料,结果发现:当前青年学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可以归结为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生活舒适、活动比赛、意外事件、亲友支持8个方面。从发生频率来看,积极生活事件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女生比男生更不容易受积极生活事件的影响。大二学年是积极生活事件发生的关键学年。高校应积极、主动地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积极生活事件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积极生活事件 质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的系统论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立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2,86,共4页
本文运用系统论思想,在总结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服务工作内容,充实和完善已有的心理健康维护体系的基础上,从整体性原则出发,对心理健康援助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了概述。试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系统梳理,从而在宏观上形成对... 本文运用系统论思想,在总结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服务工作内容,充实和完善已有的心理健康维护体系的基础上,从整体性原则出发,对心理健康援助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了概述。试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系统梳理,从而在宏观上形成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总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心理健康援助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危机者心理动因的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宏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9,共5页
对于自杀危机者心理层面的理论和研究一直是自杀研究中较有缺憾的一环。本研究通过质性分析方法,提出了自杀危机者的心理动因理论架构,并运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检验,综合理论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最后得到了自杀危机者心理动因的五个维度... 对于自杀危机者心理层面的理论和研究一直是自杀研究中较有缺憾的一环。本研究通过质性分析方法,提出了自杀危机者的心理动因理论架构,并运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检验,综合理论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最后得到了自杀危机者心理动因的五个维度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心理动因 生存意义 绝望 抑郁性沉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版沉浸量表SRRS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宏宇 许燕 《心理研究》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本文考察了简版沉浸量表(Short 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中文版的信效度。首先将SRRS修订成中文版本,以美国流调中心的抑郁问卷(CES-D,Radloff,1977)作为效标问卷,施测于我国1279名大学生。结果发现中文版本的SRRS包括体验性沉浸和... 本文考察了简版沉浸量表(Short 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中文版的信效度。首先将SRRS修订成中文版本,以美国流调中心的抑郁问卷(CES-D,Radloff,1977)作为效标问卷,施测于我国1279名大学生。结果发现中文版本的SRRS包括体验性沉浸和评价性沉浸2个因子,因子负荷在0.300-0.700之间,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67。相关分析显示,沉浸总分与抑郁显著相关(r=0.594,p<0.01),与分心呈负相关(r=-0.200,p<0.01)。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因素模型进行结构效度的验证,其拟合指数分别为,χ2/df=4.7,GFI=0.95,NNFI=0.90,CFI=0.92,RMSEA=0.077,因素负荷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两因素模型拟合指数良好。本研究表明中文版的SRRS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是测量大学生沉浸思维方式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 SRRS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事件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理论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40
16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伍新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关于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均试图从不同生活事件和行为决策关系的角度对个体的影响机制进行解释,但不同理论之间存在争议。行为/经济理论认为人"绝对理性",而平均/累加模型、峰-终定律和心理账户认为... 关于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均试图从不同生活事件和行为决策关系的角度对个体的影响机制进行解释,但不同理论之间存在争议。行为/经济理论认为人"绝对理性",而平均/累加模型、峰-终定律和心理账户认为人"有限理性"。详细比较发现,各理论在解释的视角、研究方法的选择、生活事件的界定等方面均有不同。未来研究应围绕理论之间的鉴别与整合、生活事件属性与个体属性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平均 累加模型 峰-终定律 心理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强度不同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伍新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8-184,共7页
采用系列实验方法探讨不同情感强度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复合生活事件(1高负性+1低负性)为异类时,个体对复合事件的负性感受比单独1高负性事件更低,选择经历前者,出现平均效应;(2)复合生活事件为... 采用系列实验方法探讨不同情感强度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复合生活事件(1高负性+1低负性)为异类时,个体对复合事件的负性感受比单独1高负性事件更低,选择经历前者,出现平均效应;(2)复合生活事件为同类时,其负性感受比单独1高负性事件更高,选择经历后者,出现累加效应;(3)复合事件有明显的时间特点时,其情感和行为选择受事件发生时间影响,符合峰-终定律。结论:人们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加工受其特点的影响,加工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情感反应 行为选择 多重加工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胜任能力特征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倪士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3,共3页
青年教师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编制调查工具收集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法,最终确定了高校优秀教师所应必备的胜任... 青年教师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编制调查工具收集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法,最终确定了高校优秀教师所应必备的胜任特征,分别是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调控能力、职业素质、工作态度、人际沟通、育人能力和成就动机,并提出了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教师 胜任特征 成长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观对弱势大学生心理韧性和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斐 张宏宇 +1 位作者 袁莉敏 许燕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2,96,共7页
目的:探讨在弱势大学生群体中,本土化乐观各成分对心理韧性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问卷调查法,对2011名本科大学生集体施测乐观、心理韧性和抑郁问卷。根据10个危险/压力因素得分,确定弱势大学生521人,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探索... 目的:探讨在弱势大学生群体中,本土化乐观各成分对心理韧性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问卷调查法,对2011名本科大学生集体施测乐观、心理韧性和抑郁问卷。根据10个危险/压力因素得分,确定弱势大学生521人,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探索乐观、心理韧性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乐观转换、努力、积极预期三个子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乐观积极预期、消极预期和接纳三个维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抑郁;抑郁能部分中介乐观积极预期、接纳、消极预期对心理韧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观 弱势大学生 心理韧性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应用思考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雷 陈红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86-88,共3页
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需要对教师的胜任特征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以胜任特征评价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文章在介绍胜任特征和胜任特征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优秀教师甄选的指标体系,探讨此理论对高等院校在教师的... 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需要对教师的胜任特征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以胜任特征评价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文章在介绍胜任特征和胜任特征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优秀教师甄选的指标体系,探讨此理论对高等院校在教师的选拔和聘用、绩效评估和考核、培训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特征 冰山模型 洋葱模型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