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美容功效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任清 李守勉 +2 位作者 李丽娜 刘永国 董银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5,109,共4页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银耳干品中提取银耳多糖,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提取条件:料水质量比1∶50、pH=9、90℃提取6 h。通过结晶紫法、体内测水合率和水分散失率法以及体外测水分散失率法证明银耳多糖具有较好的保湿能力和一定...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银耳干品中提取银耳多糖,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提取条件:料水质量比1∶50、pH=9、90℃提取6 h。通过结晶紫法、体内测水合率和水分散失率法以及体外测水分散失率法证明银耳多糖具有较好的保湿能力和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用于化妆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银耳多糖 保湿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昌涛 王双 +2 位作者 潘妍 黄鹏 董银卯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0年第10期32-35,49,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分数保湿剂的皮肤水分含量(MMV)值和经表皮水分散失(TEWL)值,研究了保湿功效评价方法。研究得到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湿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保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啫哩配方中的基质成分主要是水,能够准确地测定出添加保...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分数保湿剂的皮肤水分含量(MMV)值和经表皮水分散失(TEWL)值,研究了保湿功效评价方法。研究得到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湿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保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啫哩配方中的基质成分主要是水,能够准确地测定出添加保湿剂的保湿功效;而乳液配方中的基质含有保湿成分,测定保湿剂与基质复合的保湿功效。结果表明,通过测定MMV和TEWL评定化妆品保湿性具有准确度高和灵敏度好且易操作等特点,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化妆品保湿功效,是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保湿 MMV TEW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双 王昌涛 都晓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4,共5页
利用微波法提取诃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对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温度53.6℃,时间3min,料液比1∶19(m∶V)的条件下,产物抗氧化活性即Trolox浓度为63081μmol/L。产物对DPPH自... 利用微波法提取诃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对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温度53.6℃,时间3min,料液比1∶19(m∶V)的条件下,产物抗氧化活性即Trolox浓度为63081μmol/L。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44,1.01,0.64mg/mL,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曲霉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诃子 抗氧化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粉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娟 李楠 王昌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44,共6页
采用水浴回流和闪式提取两种方法对牡丹花粉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两种提取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抗氧化测试法对两种工艺的提取粗产物进行了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水... 采用水浴回流和闪式提取两种方法对牡丹花粉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两种提取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抗氧化测试法对两种工艺的提取粗产物进行了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水浴回流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溶剂100%乙醇,提取时间60 min,水浴温度90℃,料液比1∶20(g/mL),总黄酮得率为8.28%;闪式提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2 min,料液比1∶25(g/mL),提取转速4 000 r/min,总黄酮得率为7.89%;两种方法黄酮得率相近。另外两种方法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性数据显示,闪式提取是一种不改变提取物活性、高效率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粉 黄酮 闪式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双 王昌涛 韩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2-229,共8页
通过对3种大孔吸附树脂的比较,选择DA201-C树脂对燕麦ACE抑制肽进行纯化。纯化后的燕麦肽产物的ACE抑制率达到92.86%,利用HPLC测得纯化后燕麦ACE抑制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在240.10~1292.11D之间,这部分物质在整个纯化产物中占99.82%。采用S... 通过对3种大孔吸附树脂的比较,选择DA201-C树脂对燕麦ACE抑制肽进行纯化。纯化后的燕麦肽产物的ACE抑制率达到92.86%,利用HPLC测得纯化后燕麦ACE抑制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在240.10~1292.11D之间,这部分物质在整个纯化产物中占99.82%。采用SephadexG-15凝胶分离燕麦ACE抑制肽得到D峰,其IC50为0.103mg/mL,分子质量545D。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及凝胶层析法能够较好地分离纯化燕麦ACE抑制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ACE抑制肽 大孔吸附树脂 凝胶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酵素抑菌功效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董银卯 于晓艳 +2 位作者 潘妍 刘永国 任清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液体培养法,对两种微生物酵素抑菌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膏状酵素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三种痤疮病原菌(014、015、016)的抑制率分别为19.21%、33.20%、38.01%、50.07%、97.35%、98.46%,粉状酵素分别为33.... 采用液体培养法,对两种微生物酵素抑菌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膏状酵素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三种痤疮病原菌(014、015、016)的抑制率分别为19.21%、33.20%、38.01%、50.07%、97.35%、98.46%,粉状酵素分别为33.15%、0、5.02%、67.65%、32.43%、0。通过对使用酵素洗面奶前后人面部菌的分离培养也可以看出,膏状酵素和粉状酵素都有一定的抑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酵素 抑菌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酵素美白抗衰老功效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任清 于晓艳 +3 位作者 潘妍 刘杰 胡英杰 董银卯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8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和人体实验两种方法,对酵素的美白抗衰老功效进行研究。酵素酪氨酸酶抑制实验中,浓度为1%、2%和5%的膏状酵素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88.41%、96.35%和99.87%,粉状酵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负值;利用黑色素和血红素测定... 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和人体实验两种方法,对酵素的美白抗衰老功效进行研究。酵素酪氨酸酶抑制实验中,浓度为1%、2%和5%的膏状酵素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88.41%、96.35%和99.87%,粉状酵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负值;利用黑色素和血红素测定仪定期测定受试者涂抹区域黑色素变化,实验证明,添加膏状酵素和粉状酵素凝胶均有美白作用,且膏状酵素美白作用优于粉状酵素。抗氧化实验证明膏状酵素有好的抗氧化能力。皮肤纹理度实验说明二者都有一定的抗衰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酵素 美白 抗衰老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油的提取及精炼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清 游思远 +2 位作者 魏征 张晓平 董银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188-10190,共3页
[目的]为燕麦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燕麦油,以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脱胶、脱酸和脱色对燕麦粗油进行精制。[结果]3个因素对燕麦油提取率的影... [目的]为燕麦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燕麦油,以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脱胶、脱酸和脱色对燕麦粗油进行精制。[结果]3个因素对燕麦油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脱胶燕麦油得率约为91%,脱酸燕麦油得率约为80%,脱色后精制燕麦油得率约为64%。燕麦油在精制前后酸价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碘价和皂化值基本不变,密度、比重、黏度和折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利用石油醚从燕麦麸皮中提取燕麦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油 提取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高效美白剂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项雨 任清 刘永国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0年第10期28-31,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市场常见的皮肤美白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体外抑制率。结果表明:体外美白效果最好的为光甘草定,其次是AA2G,再次为熊果苷,它们的美白功效均优于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提取液。同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到一种高...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市场常见的皮肤美白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体外抑制率。结果表明:体外美白效果最好的为光甘草定,其次是AA2G,再次为熊果苷,它们的美白功效均优于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提取液。同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到一种高效的皮肤美白剂复配组合,复配组合的皮肤美白剂添加量分别为:光甘草定0.05%,AA2G1%,烟酰胺1%,芦荟粉0.3%。此复配组合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高达98.97%。由此得到的一款美白乳液,pH值为6.6,通过稳定性实验,其结果符合QB/T2286—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酪氨酸酶 皮肤美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诱变芦荟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清 李守勉 +1 位作者 姚彬 王潇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36-138,共3页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茎段浸泡和秋水仙素培养基2种方法对库拉索芦荟进行诱变,结果表明,茎段浸泡秋水仙素法诱导四倍体葡萄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素培养基法,0.2%的秋水仙素处理4 d变异效果最好,诱变率达到最高值41.5%。变异株叶片肥厚,...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茎段浸泡和秋水仙素培养基2种方法对库拉索芦荟进行诱变,结果表明,茎段浸泡秋水仙素法诱导四倍体葡萄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素培养基法,0.2%的秋水仙素处理4 d变异效果最好,诱变率达到最高值41.5%。变异株叶片肥厚,叶色深绿,叶片表皮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发酵液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探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丹 曹玉峰 +5 位作者 丁文玉 王昌涛 史豆豆 虞旦 张佳婵 李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145,196,共6页
通过对玫瑰发酵液的抗氧化和美白功效及皮肤安全性进行评价,探究美白机理。利用酿酒酵母发酵玫瑰获得玫瑰发酵液,检测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其美白机理,采用人体斑贴试验评估其皮... 通过对玫瑰发酵液的抗氧化和美白功效及皮肤安全性进行评价,探究美白机理。利用酿酒酵母发酵玫瑰获得玫瑰发酵液,检测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其美白机理,采用人体斑贴试验评估其皮肤安全性。结果表明,玫瑰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对细胞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比,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合成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玫瑰发酵液能够抑制黑色素瘤通路上游的NGF和FGF2基因表达;人体斑贴试验显示玫瑰发酵液未引起阳性刺激反应。玫瑰发酵液具有较高的皮肤安全性,同时具有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生成的功效,其通过抑制NGF和FGF2的表达发挥美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发酵 美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靓丽与科学美白
12
作者 董银卯 任清 广丰(摄影)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 2006年第10期82-83,共2页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容颜靓丽的第一体现者。拥有健康、白皙、富有弹性的的皮肤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东方女性对白皙美丽的皮肤尊爱有加,我国女性历来崇尚"肤如雪、凝如脂",白净细嫩的肌肤一直是东方人衡量女性...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容颜靓丽的第一体现者。拥有健康、白皙、富有弹性的的皮肤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东方女性对白皙美丽的皮肤尊爱有加,我国女性历来崇尚"肤如雪、凝如脂",白净细嫩的肌肤一直是东方人衡量女性的重要标准,在我国民间就有"一白遮九丑"的说法。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化妆品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化妆品销售额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飞速增长,其中,美白类化妆品占了一半以上,这充分说明了美白是我国化妆品永恒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老化 美白产品 科学 黑色素抑制剂 人体健康 化妆品公司 人体皮肤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豆豆 李萌 +3 位作者 苏宁 孙啸涛 何如霞 王昌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726-1729,1758,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且对粗提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0.02 g/m L的蔗糖酯作表面活性剂、乙醇体积分... 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且对粗提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0.02 g/m L的蔗糖酯作表面活性剂、乙醇体积分数5%、提取温度70℃、料液比1∶70(g∶m L)、提取时间1.5 h,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1.6%。黄酮粗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叶 黄酮 表面活性剂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的利与弊
14
作者 张鹏 王琪 《北京日化》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美拉德反应的反应过程、原理,以及反应的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了美拉德反应产物在食品、医疗卫生上的应用与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蛋白的提取及其酶解产物ACE抑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清 张晓平 +2 位作者 刘丫丫 刘永国 兰社益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78,共4页
以荞麦粉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荞麦蛋白。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最佳蛋白提取工艺:料液比1∶20,温度50℃,pH11,时间3h,蛋白的提取率可达44.2%。荞麦蛋白经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中性蛋白酶Neutr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单独或联合水解... 以荞麦粉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荞麦蛋白。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最佳蛋白提取工艺:料液比1∶20,温度50℃,pH11,时间3h,蛋白的提取率可达44.2%。荞麦蛋白经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中性蛋白酶Neutr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单独或联合水解,以获得具有ACE抑制活性的短肽。结果表明:单酶反应时,由Alcalase酶解1h得到的产物对ACE的抑制率可达83.60%,而由3种酶共同水解所获得的产物ACE抑制活性明显提高,抑制率可达9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蛋白 提取 酶解 ACE抑制肽
原文传递
微生物酵素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昕悦 李萌 +1 位作者 李荣耀 尹玮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7期664-667,共4页
酵素是指醋酸菌、酵母菌等多菌种复合发酵果品、蔬菜或中药而形成的包含多种生物酶、多酚类、益生菌、益生元、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功效成分的微生态整体。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酵素的保健功能、美容功能以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 酵素是指醋酸菌、酵母菌等多菌种复合发酵果品、蔬菜或中药而形成的包含多种生物酶、多酚类、益生菌、益生元、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功效成分的微生态整体。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酵素的保健功能、美容功能以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现存的几点问题,对今后酵素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能对微生物酵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酵素 功能 保健 问题
原文传递
高端保湿润肤新资源——Fungus-TFP 被引量:1
17
作者 来吉祥 董银卯 +1 位作者 何聪芬 广丰 《中国化妆品》 2009年第4期90-94,共5页
银耳:拉丁学名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别名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 银耳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由许多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 银耳:拉丁学名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别名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 银耳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由许多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银耳含有较多的胶质,能吸收大量水分.干燥后强烈收缩,呈角质状.硬而脆.呈白色或米黄色,当它吸水后又能恢复原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润肤 保湿 真菌类 拉丁学名 银耳 白木耳 子实体
原文传递
专家解读——植物与有机化妆品
18
作者 董银卯 《中国化妆品》 2010年第12期71-71,共1页
如今,“有机”正在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发展方向,并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接受“有机”,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有机化妆品中所含的植物成分必须要由有机植物所得,即在未受过任何有... 如今,“有机”正在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发展方向,并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接受“有机”,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有机化妆品中所含的植物成分必须要由有机植物所得,即在未受过任何有毒物质或金属污染的环境下,不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杀虫剂、抗生素及荷尔蒙来种植的植物;同时产品中不能添加人工香料、色素、硅灵及石化生产的成分,其中所添加的防腐剂及界面活性剂都须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制造过程中不能使用动物实脸及利用放射线杀菌。所以有机化妆品简单来说指的是一种尊重自然环境、追求安全单纯及重视皮肤健康的概念,它也称为天然化妆品。有机化妆品最大特点是安全、有效,即使最敏感肌肤也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化妆品 植物成分 解读 专家 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 皮肤健康 界面活性剂
原文传递
薏苡仁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晓 董银卯 +1 位作者 何聪芬 王昌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147,共4页
以薏苡仁为原料进行蛋白质的水提,以时间,温度,pH,物料比为单因素进行实验,根据单因素结果进行响应面设计实验,运用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选用温度、pH、物料比做了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温... 以薏苡仁为原料进行蛋白质的水提,以时间,温度,pH,物料比为单因素进行实验,根据单因素结果进行响应面设计实验,运用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选用温度、pH、物料比做了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温度、pH、料液比均有利于蛋白质的浸提,但增加浸提时间无法有效增加浸提率。在以浸提率为响应值时各因素影响:料液比>温度>pH,即料液比对浸提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水提 浸提率 响应面分析
原文传递
皮肤本态研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易帆 李丽 +3 位作者 何一凡 郭苗苗 董银卯 孟宏 《中国化妆品》 2021年第5期108-113,共6页
皮肤本态研究是对人体真实、客观的皮肤状态所进行的相关研究。通过皮肤本态研究可以发掘更多消费者的皮肤特征、肌肤问题成因及护肤需求。本文对皮肤本态研究及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创新应用进行论述。介绍了基于皮肤本态的化妆品功效原... 皮肤本态研究是对人体真实、客观的皮肤状态所进行的相关研究。通过皮肤本态研究可以发掘更多消费者的皮肤特征、肌肤问题成因及护肤需求。本文对皮肤本态研究及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创新应用进行论述。介绍了基于皮肤本态的化妆品功效原料开发过程的整体流程,以及基于皮肤本态研究开发植物保湿组合物的实例;并对整个化妆品行业内各部分主体,如政府科学监管、企业研发以及消费者诉求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行业 原料开发 科学监管 问题成因 创新应用 保湿 皮肤特征 整体流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