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丰台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高维 郭蓉娟 +11 位作者 王建伟 李阳 王嘉麟 邢佳 贺立娟 朱晓晨 吴业清 吴海涛 张志军 张永顺 吴浩 肖建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40~9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对2012-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常住人口进行多中心、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共筛查40~90岁居民10920名,采集人口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检查结果,分...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40~9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对2012-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常住人口进行多中心、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共筛查40~90岁居民10920名,采集人口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M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四诊信息,并采用因子分析提取M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结果本筛查共计10920人,MS患者6046例,检出率为55.4%。MS高发于60~80岁人群,>50岁的女性MS发病率高于男性,口味偏油可增加MS患病率,常食水果、奶制品可降低MS患病率。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显示,MS与气虚、阴虚、火、痰湿相关性较高,病位以脾、肝、肾、心为主,常见证型为气虚型、阴虚火旺型和痰湿型。结论 MS的发病或与年龄、性别、饮食特点有关,防治MS应益气化痰、健脾除湿,并重视从肝论治,应舒畅情志,清淡饮食,适当增加水果和奶制品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证候要素 北京市丰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兴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7期177-178,共2页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社区接受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社区接受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糖尿病管理相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较好,合理控制了患者血糖水平,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将其在临床优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社区护理干预模式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国家基本降糖药物覆盖率调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敏 窦京涛 +10 位作者 东黎光 阮丹杰 丁静 张永顺 田勇 赵继红 巫继东 付亚军 黄兴华 王淑玉 陆菊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区域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4种降糖药(国家基本降糖药:动物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格列本脲口服普通剂型)的覆盖率及血糖达标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3月对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区域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4种降糖药(国家基本降糖药:动物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格列本脲口服普通剂型)的覆盖率及血糖达标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3月对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苹果园、月坛、龙山和花乡社区)的904例T2DM患者进行现状问卷调查和抽血化验。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社区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覆盖率。结果(1)4种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中二甲双胍普通剂型覆盖率最高,达40.5%(366/904),4个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P〈0.05);龙山社区最高为48.6%(121/249),月坛社区最低为36.2%(75/207)。(2)格列吡嗪普通剂型覆盖率为3.1%(28/904),4个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4,P〈0.05);花乡社区最高为14.3%(16/112),龙山社区最低为0。(3)格列本脲覆盖率0.6%(5/904),4个社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4)动物胰岛素覆盖率0.2%(2/904);花乡社区为1.8%(2/112),其余3个社区均为0。(5)患者总体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lc)〈7%]为33.2%(300/904),4个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9,P〈0.05);月坛社区最高为55.1%(114/207),其次为苹果园社区33.0%(111/336)、龙山社区24.1%(60/249)、花乡社区13.4%(15/112)。结论北京市社区T2DM患者中,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使用覆盖率偏低,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达标率不高,但较早实行社区医疗管理结合医院转诊模式的月坛和苹果园社区的血糖达标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管理 血糖控制 降糖药物
原文传递
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国家基本降糖药物治疗更改原因的调查研究
4
作者 陈敏 窦京涛 +10 位作者 庄晓明 东黎光 阮丹杰 丁静 张永顺 田勇 赵继红 巫继东 付亚军 黄兴华 王淑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8-781,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区域社区T2DM患者在血糖达标治疗过程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降糖药物(下称“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使用现状及更改原因,为推进社区T2DM患者管理的进程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T2DM患者9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区域社区T2DM患者在血糖达标治疗过程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降糖药物(下称“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使用现状及更改原因,为推进社区T2DM患者管理的进程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T2DM患者900例。以HbA1c〈7%为目标,随访1年后分析其对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使用状况及更改的原因。结果随访1年后,7种国家基本降糖药物更改原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76,P=0.396),原因主要为血糖控制不佳(63.6%)和个人因素(28.9%);随访1年后,磺脲类药物被更改的比例最高(51.1%)。结论北京社区T2DM患者更改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佳,但也易因个人因素更改,依从性欠佳。磺脲类药物更易被患者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国家基本降糖药物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阿卡波糖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消渴丸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凤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9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消渴丸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收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消渴丸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收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消渴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30 min后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OGTT 30 min)、OGTT 120 min、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BG、HbA1c、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BG、HbA1c及FB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OGTT 30 min、OGTT 120 min、HOMA-IS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GTT 30 min、OGTT 120 min及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IS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消渴丸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消渴丸 2型糖尿病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社区高血压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凤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6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治疗前2组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及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ALT、AST、BUN、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社区高血压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涛 张允岭 +16 位作者 赵晖 周春宇 张志辰 高芳 陈宝鑫 杨玲 杨秀泉 张志军 张永顺 吴浩 姬少珍 谢玉晗 王建伟 杨阳 姚婷 贾蓓 郝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7 284例,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7 284例,将患者分为从未吸烟组和吸烟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根据吸烟指数将吸烟组患者分为轻度吸烟、中度吸烟及重度吸烟3个亚组,观察吸烟时间、吸烟量等因素下不同亚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与未吸烟组相比,吸烟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与吸烟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34、0.125,P<0.05);在吸烟组各亚组间,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依次增高(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发生率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22、0.09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指数、体育锻炼很少或轻体力劳动、明显超重等与颈动脉硬化相关。与不吸烟组相比,轻度吸烟组OR=1.549(P<0.01),中度吸烟组OR=1.7 6 7(P<0.01),重度吸烟组OR=2.147(P<0.01)。结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吸烟是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发生呈正相关,吸烟时间、吸烟量等因素与颈动脉硬化发生亦呈正相关,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是累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危人群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部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敏 窦京涛 +11 位作者 庄晓明 东黎光 阮丹杰 丁静 张永顺 田勇 赵继红 巫继东 付亚军 黄兴华 王淑玉 陆菊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部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用药情况,了解不同版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降糖药物(简称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覆盖情况.方法 纳入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900例,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为... 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部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用药情况,了解不同版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降糖药物(简称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覆盖情况.方法 纳入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900例,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为目标控制血糖,随访1年后比较不同版本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使用覆盖率的变化.结果 (1)基线时:应用2012年版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比例(91.4%)明显高于应用2009年版目录药物的比例(42.9%)(x2=481.09,P<0.05).7种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中,阿卡波糖(48.9%)、二甲双胍(40.7%)和重组人胰岛素(31.1%)的覆盖率较高(x2=1519.65,P<0.05).(2)1年后随访:总人群HbA1c达标率(53.6%)较基线时(32.3%)提高(x2 =77.26,P< 0.05).应用2012年版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比例(85.5%)仍明显高于应用2009年版目录药物的比例(37.4%)(x2=376.367,P<0.05).阿卡波糖(49.7%)、二甲双胍(36.3%)和重组人胰岛素(30.4%)的覆盖率仍较高(x2 =1320.70,P<0.05).结论 2012年版的国家基本降糖药物较2009年版可更好地满足北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糖尿病 2型 基本药物 社区医学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祖玉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9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尿微量蛋白/尿肌酐(ACR)、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SBP、DBP、AASI、ACR、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BP、DBP、AASI、ACR、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硬化情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祖玉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173-173,176,共2页
目的:研究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采用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采用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5.0%)优于对照组(80.0%),干预后,研究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效果中采用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 老年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活动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预防方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兴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8期190-191,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活动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预防方法。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血糖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低...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活动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预防方法。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血糖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活动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预防方法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运动指导等,应用效果较好,患者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低血糖症状 预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法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瘀证识别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玥 张允岭 +12 位作者 金香兰 陈建新 卢朋 刘西 王嘉麟 周春宇 郭蓉娟 陈志刚 张志辰 杨秀泉 张志军 吴皓 张永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3-1727,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瘀证识别模式,并比较两者异同。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 113例缺血性脑卒中、812例TIA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方法从筛选出的中医四... 目的:初步建立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瘀证识别模式,并比较两者异同。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 113例缺血性脑卒中、812例TIA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方法从筛选出的中医四诊信息中分别提取血瘀证识别规律,形成识别模式,据此比较两者识别模式的异同。结果:舌暗、舌下络脉迂曲、舌有齿痕经筛选进入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对该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81.6%,准确率为79.1%。舌暗、头重如裹、肢倦身重、苔薄,经筛选进入TIA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对该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敏感度为66.3%,特异度为81.2%,准确率为74.1%。收益及指数图显示两者模型均具备良好性能。结论:决策树模型可基于中医四诊信息数据清晰、直观地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与TIA患者血瘀证的识别;舌诊在以上两种疾病血瘀证识别模式中均具重要意义;舌暗为所共见的首要症状,皆可直接用于血瘀证判定,TIA患者病机多为正气渐衰,脾虚湿聚,待发展至缺血性脑卒中阶段正气已衰,脾虚则成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ID决策树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瘀证 识别模式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不伴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姬少珍 张允岭 +13 位作者 张志辰 赵晖 寿好长 高芳 王朝歆 王建伟 李涛 杨阳 贾蓓 郝颖 张志军 杨秀泉 张永顺 吴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7,72,共6页
目的分析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既往有脑卒中(含TIA)病史的1 78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将其分为非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外动脉狭窄组,比较2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中... 目的分析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既往有脑卒中(含TIA)病史的1 78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将其分为非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外动脉狭窄组,比较2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结果非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TIA患者比例、锻炼少或轻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组。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脑卒中患者比例、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吸烟比例高于非颅外动脉狭窄组(P<0.05或P<0.01)。2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中医症状分布方面,口唇紫暗、肢体笨拙、小便清长等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发生相关。脑卒中(含TIA)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火、气虚、阴虚、血瘀、痰、阳虚为主,颅外动脉狭窄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动脉狭窄 脑卒中 TIA 脑卒中高危因素 中医证候要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