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以北京市拒马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慧智 李红 +1 位作者 王植 周连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21,125,共6页
研究以北京市境内拒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3-2008年逐年增强,到2008年流域整体达到中等可持... 研究以北京市境内拒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3-2008年逐年增强,到2008年流域整体达到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其中,流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水平较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水平其次,前3者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中等水平;而流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较弱。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流域各乡镇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流域内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相对缺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且存在较大地域差异、农民生活仍不富裕、产业结构失衡以及旅游业迅速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是拒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中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获得的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 综合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循环农业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爱玲 周连第 文化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9期176-180,共5页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实践,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构建了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测...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实践,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构建了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循环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测算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其次是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应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和加大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循环农业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土地综合整理效益评价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翠红 李红 +1 位作者 李广泳 贾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6022-16023,共2页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案,从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小城镇土地综合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指标的原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案,从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小城镇土地综合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指标的原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5年大兴区14个乡镇的土地综合整理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效果显著区包括亦庄镇、西红门镇、瀛海镇、旧宫镇,集中在市区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显著、经济状况和基础设施状况良好;效果良好区包括长子营镇、黄村镇、庞各庄镇、北臧村镇、榆垡镇,主要位于永定河沿岸,耕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效果一般区包括魏善庄、青云店镇、安定镇,区位优势不明显;效果不显著区包括礼贤镇、采育镇,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情况、资源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土地综合整理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废弃物现状调查及综合利用对策:以北京市平谷区西柏店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7-220,共4页
为了探明农村种养殖业为主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开展循环农业试点的北京市平谷区西柏店村为典型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调查方法,调查此类村庄种植业、养殖业和人居环境三... 为了探明农村种养殖业为主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开展循环农业试点的北京市平谷区西柏店村为典型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调查方法,调查此类村庄种植业、养殖业和人居环境三部分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循环农业开展情况,剖析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利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改进对策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废弃物 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等级评价 被引量:77
5
作者 姜菲菲 孙丹峰 +1 位作者 李红 周连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30-337,共8页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1018个采样点的Cr、Ni、Cu、Zn、As、Cd、Pb、Hg8种重金属进行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运用指示克里格方法绘制污染风险概率分布图...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1018个采样点的Cr、Ni、Cu、Zn、As、Cd、Pb、Hg8种重金属进行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运用指示克里格方法绘制污染风险概率分布图,对整个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已达到中度和低度,低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风险等级的样点比例分别为42.63%、34.97%、18.57%、3.83%,8种金属中Cd和Hg元素污染风险最高,Cr、Ni、Zn元素生态风险较低,风险概率图显示城区周围、大兴、通州、密云等地风险等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风险评价 Hakanson指数 指示克里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状态评价 被引量:42
6
作者 霍霄妮 李红 +2 位作者 孙丹峰 李保国 周连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标准,对比分析了农业土壤中Cr、Ni、Cu、Zn、As、Cd、Pb、Hg8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累积情况,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土壤存在着一定的Cr、Cu、Zn... 以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标准,对比分析了农业土壤中Cr、Ni、Cu、Zn、As、Cd、Pb、Hg8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累积情况,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土壤存在着一定的Cr、Cu、Zn、As、Cd累积趋势,其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3.61、21.95、65.42、9.14、0.125mg·kg-1,比相应的背景值高79.9%、17.4%、13.8%、28.9%、5.0%;Ni和Pb的累积则不明显,平均值比相应的背景值低7.9%、29.2%,分别为24.84和19.04mg·kg-1;而Hg含量的平均值与背景值一致,为0.08mg·kg-1。从单因子评价结果来说,Cr污染指数在1.06~2.93之间,所有的样点都处于轻度或中度污染状态;As、Cu、Zn、Cd的污染指数相对较小,平均值分别为1.29、1.17、1.13、1.05,有50%以上的样点处于轻度污染状态;而Ni、Pb、Hg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有60%以上的样点处于清洁或尚清洁状态,污染较轻。若从综合评价结果来说,综合污染指数处于0.96~2.16之间,平均值为1.45,几乎所有的土壤样点都属于轻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农业土壤 重金属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预警管理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蒋红群 王彬武 +3 位作者 刘晓娜 张微微 李红 孙丹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1-746,共16页
区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环境质量风险预警研究是区域土壤重金属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在镇域尺度上建立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和重金属年累积率模型,计算2006年北京市各乡镇Cr、Ni、Zn、Hg、Cu、As、Cd、Pb八种重... 区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环境质量风险预警研究是区域土壤重金属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在镇域尺度上建立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和重金属年累积率模型,计算2006年北京市各乡镇Cr、Ni、Zn、Hg、Cu、As、Cd、Pb八种重金属的通量和累积量。以2006年作为基期年,采用指示克里格法预测北京市未来30 a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和环境质量风险。研究表明,在当前发展趋势下,未来30a北京市Pb、Cr和Ni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较小,含量均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下;Cu、As和Zn最高达到中警级别,Hg和Cd的污染风险变异较大,各预警级别均有出现,但概率大小不等,其中Cd的环境风险最为严重,高风险区部分位于北京市东部,呈带状分布;Hg的环境高风险区域随城市的扩张而蔓延。采用地统计学与区域物质流通量模型结合的方法,可为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宏观预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管理 通量模型 指示克里格 风险预警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区域景观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同 李红 +1 位作者 孙丹峰 周连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113-6125,共13页
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对于土地流转在景观方面的研究尚比较匮乏,而土地权属对于景观影响的重要性在近些年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印证。因此全面考量土地流转在景观上的影响,能为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北京... 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对于土地流转在景观方面的研究尚比较匮乏,而土地权属对于景观影响的重要性在近些年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印证。因此全面考量土地流转在景观上的影响,能为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土地流转后所形成的流转经营权类型与尚未发生流转的农户家庭经营权类型、集体经营权类型以及它们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景观格局上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明显偏向经济较发达区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有所提高,但建设性地类的大量分布也导致部分土地零碎化;流转后土地斑块整体上较为方正,但粮食作物用地依然有大量狭长斑块;流转后建设性地类斑块呈现分散布局特征,而农业性地类的斑块连片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昌平区农村土地流转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土地的经营规模,但流转后大量土地的非粮化、非农化的利用,影响了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其次建设用地等非农用地的斑块导致农田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在降低了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经营权类型 权属边界 景观格局 北京市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与公共产品投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陈俊红 吴敬学 周连第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2,共4页
本文根据DIY式抽样调查,得出北京市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先后顺序依次为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教育和科技、农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据此提出应加大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农村公路、农民终身教育等公共产品建设项目投入,依据不同区... 本文根据DIY式抽样调查,得出北京市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先后顺序依次为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教育和科技、农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据此提出应加大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农村公路、农民终身教育等公共产品建设项目投入,依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设置投资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投资方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投资需求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兴区土壤养分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士伟 李红 +1 位作者 孙丹峰 张微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为了揭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指导土壤培肥管理,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基于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大兴区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克里格插值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标准化处理;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取了大兴区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即全... 为了揭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指导土壤培肥管理,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基于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大兴区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克里格插值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标准化处理;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取了大兴区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即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所占空间比例分别为0.32,0.25,0.23,0.03,0.17;最后对土壤养分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大兴区土壤中氮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较高,钾含量较低,磷含量极低,整体上大兴区土壤养分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区域;主要与大兴区土壤类型、质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结构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结构 主成分分析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张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自然和农业景观的影响——以昌平区三镇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黄宝荣 张慧智 王学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756-6766,共11页
城乡结合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是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自然和农业景观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能够为相关规划的编制和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以北京市三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乡镇为例,通... 城乡结合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是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自然和农业景观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能够为相关规划的编制和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以北京市三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乡镇为例,通过对1999、2004和2010年三期SPOT遥感影像的解译,获取三镇三个时期土地利用/覆盖(Land Use/Land Cover,LULC)数据。在此基础上,借助Arc GIS空间叠加功能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1999—2010年三镇LUL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空间自相性和景观连通性分析,研究近十年来三镇建设用地的空间聚集特征以及自然和农业景观空间连通性的变化,分析城市扩张对三镇自然和农业景观格局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三镇自然和农业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9—2010年三镇经历了剧烈的LUCC过程,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大幅增加,伴随的是农业用地和水域面积的急剧减少。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转移,特别是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以及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明显。新增建设用地大多通过侵占原有建设用地周边的农业用地和林地,而实现"成片蔓延式"扩张;并造成了三镇自然和农业景观连通性的急剧下降,危及到该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政策等共同决定着三镇LUCC的结构、规模和空间分布,是三镇自然和农业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自然和农业景观 景观连通性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均 陈俊 +1 位作者 王乐乐 曹庆昌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9-544,共6页
对北京市板栗产业的生产、布局、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科技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板栗种植规模较大,优势区域布局明显,但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废弃物利用率及优良品种采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为... 对北京市板栗产业的生产、布局、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科技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板栗种植规模较大,优势区域布局明显,但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废弃物利用率及优良品种采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板栗对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应采取措施实现栗林的适度集中经营,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板栗产业开发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板栗产业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征分析*——以北京市场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利 覃多贵 +1 位作者 钟春艳 张斌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1,共5页
高端农业是以生产高端农产品、满足高端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本文将农产品分为一般性农产品和特殊农产品,并以我国首都——北京市高端群体为研究对象,设计调研问卷,研究农产品的需求特征,对产地变化、销售渠道、消费偏好等需求特征进行分... 高端农业是以生产高端农产品、满足高端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本文将农产品分为一般性农产品和特殊农产品,并以我国首都——北京市高端群体为研究对象,设计调研问卷,研究农产品的需求特征,对产地变化、销售渠道、消费偏好等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为探索高端农业创新发展路径及高端农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农产品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下的北京市板栗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翠红 李红 +1 位作者 霍霄妮 张微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75-1677,共3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根据板栗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北京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9个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获得北京市板栗的一、二级种植适宜面积共计278 150.9 hm2,占...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根据板栗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北京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9个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获得北京市板栗的一、二级种植适宜面积共计278 150.9 hm2,占北京市农用地面积的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板栗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鄢丰霞 陈俊红 +1 位作者 孙明德 黎东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2-426,432,共6页
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板栗产业融合5种发展路径及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显示,北京板栗融合存在着科技推广普及率不高、加工技术落后、物流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强化板栗... 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板栗产业融合5种发展路径及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显示,北京板栗融合存在着科技推广普及率不高、加工技术落后、物流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强化板栗科技推广、提高板栗深加工技术、完善板栗物流体系、健全板栗市场体系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北京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北京 板栗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同 李红 +2 位作者 孙丹峰 姜宛贝 周连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96-1502,共7页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分为流转发生及流转后土地非农化发生等两个变化过程。分别采用传统Logistic和Aut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流转发生前、后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流转景观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用地是推动...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分为流转发生及流转后土地非农化发生等两个变化过程。分别采用传统Logistic和Aut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流转发生前、后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流转景观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用地是推动土地流转发生最为重要的利用方式,但同时城镇用地也加速了流转后的土地由农业利用向非农利用的转变;在尺度上,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流转发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5 km的中尺度上,对流转土地非农化发生的影响则体现在0-1 km的小尺度上;相比较传统的Logistic模型,考虑了空间自相关效应的Autologistic模型具有更高的解释精度,因此在对土地流转进行驱动力分析时不能忽视空间自相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区域土地利用方式 Autologistic回归模型 北京市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俊红 孙明德 余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433-2437,共5页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测算了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程度,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较高,市场因素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测算了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程度,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较高,市场因素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最后,提出创新旅游业与乡村旅游融合方式、依靠科技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乡村旅游的"软环境"建设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业融合 灰色关联分析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调研的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俊红 易芷娟 曹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8,共7页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山区发展的新探索,沟域建设模式是实现沟域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夜谷、四季花海、南窖三条典型沟域经济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沟域经济建设充分体现了促进农民增收、...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山区发展的新探索,沟域建设模式是实现沟域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夜谷、四季花海、南窖三条典型沟域经济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沟域经济建设充分体现了促进农民增收、强化政府与社会投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沟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内涵,而沟域自身产业结构、科技与文化要素投入是塑造沟域模式特色的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沟域经济 建设模式 典型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市蔬菜流通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鹏 郝利 任爱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2-404,共3页
针对北京市人口众多、蔬菜自给率低的特点,从蔬菜流通效率的角度来研究提高北京市蔬菜供应保障能力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在蔬菜流通中的权重,并对评价结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给出排位次序的原因及对策... 针对北京市人口众多、蔬菜自给率低的特点,从蔬菜流通效率的角度来研究提高北京市蔬菜供应保障能力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在蔬菜流通中的权重,并对评价结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给出排位次序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流通效率 评价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古板栗资源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兰彦平 刘建玲 +3 位作者 刘金海 姚砚武 刘国彬 孙明德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为清查北京市怀柔区现有古板栗树情况,并给进一步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该区古栗树集中分布的区域——九渡河镇进行了古栗树资源调查。在对怀柔区九渡河镇的古板栗树存量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100 a以上的611株古... 为清查北京市怀柔区现有古板栗树情况,并给进一步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该区古栗树集中分布的区域——九渡河镇进行了古栗树资源调查。在对怀柔区九渡河镇的古板栗树存量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100 a以上的611株古板栗树进行重点调查。对古板栗树树高、胸径、树态、生长状况、栽培方式与管护水平等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古板栗树在该镇现存约28 995株,呈散生或群状分布;大多数古树主干不明显,表现出古老博大、千姿百态;总体生长势较强,但也有部分植株处于濒死状态;胸径、冠幅、产量、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产量变幅最大,变异系数达到50.56%。从古树认定、加强管理、开发文化内涵、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该镇古板栗树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古树 资源调查 保护 怀柔区九渡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