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关红辉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模型、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依从性。结果:比较两组的模型的覆合、模型的覆盖、尖牙间宽度和第一磨牙间宽度,观察组改善程度要更为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上中切牙SN角、上-下中切牙角变化情况,观察组各指标变化要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本文中采用t检验分别从生理疼痛、功能受限、生理功能障碍、社交能力受限、心理障碍、肢体运动残障、内心交流能力等几个方面对比了两组患者正畸后OHRQOL量表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量表评分显著性大于对照组的量表评分(P<0.05)。同时还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对比了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χ^2=4.367,P<0.05)。最后,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对比了两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χ^2=5.262,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更好,能提高口腔健康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更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疗效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磨牙V型根管的CBCT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秦琨 祝旭 +1 位作者 张东坡 王琳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采用CBCT探讨下颌前磨牙V型根管的发现率及牙根和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回顾148例患者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影像,采用Vertucci(1984)提出的分类方法,诊断出V型根管的下颌前磨牙,计算发现率,研究... 目的:采用CBCT探讨下颌前磨牙V型根管的发现率及牙根和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回顾148例患者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影像,采用Vertucci(1984)提出的分类方法,诊断出V型根管的下颌前磨牙,计算发现率,研究牙根和根管系统形态特征及其对称性。结果:下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V型根管的发现率分别为14.58%(42/288)和1.83%(4/218)。46颗V型根管下颌前磨牙中有根面沟36颗(78.26%),根面沟多发生在近中面偏舌侧。根管分歧发生于根中1/3的占91.30%。根管分布绝大多数为颊舌向双根。18颗下颌前磨牙的根管构型对称性分布。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V型根管的发现率远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多数牙根有根面沟并且与双根管构型有一定关系。根管分歧大多数发生在根中1/3处。根管构型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磨牙 牙根形态 V型根管系统 CBCT 根面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磨牙牙根形态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秦琨 祝旭 +1 位作者 张东坡 王琳丹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回顾148例患者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影像,分析牙根和根管系统形态,采用Vertucci等提出的分类法对根...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回顾148例患者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影像,分析牙根和根管系统形态,采用Vertucci等提出的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结果 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牙285颗,双根牙2颗。三根牙1颗;根管Ⅰ型占77.78%,Ⅱ型0.34%,Ⅲ型2.08%,Ⅳ型0.69%,Ⅴ型14.58%,Ⅶ型1.04%,Ⅹ型0.69%,C型2.78%。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全部为单根;根管Ⅰ型占98.17%,Ⅴ型占1.83%。结论下颌前磨牙大多数是单根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类型主要是Ⅴ型,C型根管的检出率也较高。而下颌第二前磨牙多根管的发生率远低于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的分歧发生在根中或根尖1/3处。CBCT可用于下颌前磨牙复杂根管形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磨牙 牙根形态 根管系统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烤瓷冠与金属冠磁共振成像伪影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秦琨 张东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烤瓷冠和铸造冠在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上产生伪影的大小。方法在临床随机选取的右侧上颌第二磨牙模型制作钴铬烤瓷冠、钴铬金属冠、镍铬烤瓷冠、镍铬金属冠各一个,并以丙烯酸树脂冠作为对照,采用1.5 T MRI扫描仪对5个...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烤瓷冠和铸造冠在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上产生伪影的大小。方法在临床随机选取的右侧上颌第二磨牙模型制作钴铬烤瓷冠、钴铬金属冠、镍铬烤瓷冠、镍铬金属冠各一个,并以丙烯酸树脂冠作为对照,采用1.5 T MRI扫描仪对5个牙冠进行扫描,观察不同材料牙冠成像伪影的大小。结果同一序列中不同材料试件所产生伪影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材料试件两两比较,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钴铬金属冠产生的伪影面积最大,镍铬烤瓷冠产生的伪影面积最小。结论 4种牙冠对MRI的影响不同,口腔金属修复体产生的伪影与材料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伪影 镍铬合金 钴铬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重建修复 被引量:5
5
作者 秦琨 祝旭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一次性咬合重建,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诊,调查患者主观感觉、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 目的: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一次性咬合重建,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诊,调查患者主观感觉、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以及是否有颞颌关节不适。结果:患者咬合升高1.5mm-2.5mm。随访6个月,患者无不适,咀嚼功能改善明显,对义齿的美观和功能都满意。结论:对于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病例可以尝试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骀)垫式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MA脱敏剂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重症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祝旭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重症牙本质过敏症前应用Gluma脱敏剂减少术后敏感性的有效性。方法重症牙本质过敏症患者68例,共118颗磨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60颗磨牙,用GLUMA脱敏剂脱敏治疗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34例,58颗磨牙,用光...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重症牙本质过敏症前应用Gluma脱敏剂减少术后敏感性的有效性。方法重症牙本质过敏症患者68例,共118颗磨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60颗磨牙,用GLUMA脱敏剂脱敏治疗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34例,58颗磨牙,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即刻和1个月,3个月后的疗效对照分析。结果在3次复查时,治疗组有5例出现术后敏感症状。而对照组有21例出现术后敏感症状。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重症牙本质过敏症前使用GLUMA脱敏剂脱敏治疗可有效减少充填术后牙齿敏感症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症 GLUMA脱敏剂 复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年轻恒牙外伤脱位的再植 被引量:7
7
作者 祝旭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探讨年轻恒牙外伤脱位再植前处理、牙髓治疗时机、固定方法及固定时间。方法60例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在离体20 min~3h内植入,均未进行牙髓处理,再植后采用正畸托槽及不锈钢片段弓丝固定,固定时间2-3周。结果 60例再植的年轻恒牙中... 目的 探讨年轻恒牙外伤脱位再植前处理、牙髓治疗时机、固定方法及固定时间。方法60例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在离体20 min~3h内植入,均未进行牙髓处理,再植后采用正畸托槽及不锈钢片段弓丝固定,固定时间2-3周。结果 60例再植的年轻恒牙中,成功58例,占96.7%;无效2例,占3.3%。成功58例中,显效54例,占90%;有效4例,占6.7%。结论对因外伤导致脱落的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高,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外伤脱位 牙再植 牙髓治疗 固定方法 固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元英 赵强 +2 位作者 楚德国 徐健 王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7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三种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航空总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的40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齿,将其分为双氧水组、碘伏组、双氧水+碘伏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三种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航空总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的40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齿,将其分为双氧水组、碘伏组、双氧水+碘伏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例。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或根面平整后,双氧水组、碘伏组、双氧水+碘伏组分别使用双氧水、碘伏、双氧水+碘伏行牙周袋内冲洗,生理盐水组采用0.9%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周冲洗1次,连续4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分析各组牙周检查指数[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牙周袋深度(PD)]。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的GI、BI、AL及P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双氧水+碘伏组AL和PD均低于双氧水组、碘伏组、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GI和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龈下冲洗液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疗效,其中双氧水和碘伏合用对辅助治疗牙周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龈下冲洗 碘伏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亲子间颅颌面形态的遗传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宁振娟 王建国 +1 位作者 马佳君 苍松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亲子之间的不同颅颌面结构的遗传度研究,探讨遗传因素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及其父母拍摄头颅侧位片,选取29个测量标志点,26个测量项目,分... 目的通过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亲子之间的不同颅颌面结构的遗传度研究,探讨遗传因素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及其父母拍摄头颅侧位片,选取29个测量标志点,26个测量项目,分别用均父母-子代回归系数法和单亲一子代回归系数法估算不同测量项目的遗传度。结果均父母-子代回归系数法显示,亲子之间颅骨、上下颌骨有很高的遗传度,达到70%~90%,角度的遗传度高于线距的遗传度,代表牙齿和软组织的大部分测量项目的遗传度都在30%-40%左右。单亲.子代回归系数法显示,硬组织和软组织中母子的遗传度大于父子的遗传度,性别在亲子间的遗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亲代的颅颌面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子代颌骨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遗传度 颅颌面形态 先证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矫治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对其侧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宁振娟 吕康波 王琳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究拔牙矫治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对其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拔牙组(49例)和非拔牙组(31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 目的:探究拔牙矫治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对其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拔牙组(49例)和非拔牙组(31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拔牙组接受拔牙矫治,非拔牙组接受非拔牙矫治。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影像学检测、软组织测量值、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结果:治疗后,两组下颌骨长度较治疗前延长,拔牙组长于非拔牙组;PNS-UPW、SNA较治疗前升高,拔牙组高于非拔牙组;SNB、ANB较治疗前降低,拔牙组低于非拔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上中切牙倾角、下中切牙倾角、UL-LL较治疗前降低,非拔牙组上中切牙倾角、下中切牙倾角升高,拔牙组低于非拔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Sn-UL、LL-Sm、SPP-SPPW较治疗前升高,拔牙组高于非拔牙组(P<0.05)。治疗后,拔牙组H-FH、H-MP较治疗前升高,非拔牙组H-FH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非拔牙矫治,拔牙矫治可改善头影像测量指标及上气道形态,并可提高成年女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侧貌软组织的协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拔牙矫治 错[牙合]畸形 侧貌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修复粘接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丹 张振庭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322-325,共4页
目的比较4种修复粘接材料-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I)、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RelyX^(TM) Luting)、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 C&B)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同时制备各材料样品,浸入α-MEM... 目的比较4种修复粘接材料-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I)、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RelyX^(TM) Luting)、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 C&B)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同时制备各材料样品,浸入α-MEM培养基制取材料浸提液。分别将各材料的浸提液与第4代人牙髓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人牙髓细胞在4种修复粘接材料浸提液作用下,细胞相对增值率(RGR)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浸提液浓度组,细胞毒性由低到高排序均为:聚羧酸锌水门汀<Fuji I<Super-Bond C&B<RelyX^(TM)Lutmg。结论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I)、树脂类粘接剂(Super-BondC&B)具有轻度细胞毒性。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RelyX^(TM)Luting)具有中度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修复粘接材料 MTT检测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露髓牙一次性根管充填并即刻纤维桩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瑞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外伤露髓牙一次性根管充填并即刻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致前牙露髓经过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侧压法根管充填,要求即刻修复的30例患者的49颗患牙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于2年后回访,评价其疗效。结... 目的观察外伤露髓牙一次性根管充填并即刻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致前牙露髓经过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侧压法根管充填,要求即刻修复的30例患者的49颗患牙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于2年后回访,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24 h内有5颗患牙出现中度疼痛;2年后回访,3颗患牙出现根尖牙周膜增宽,1颗患牙出现纤维桩折断。结论外伤露髓牙一次性根管充填并即刻纤维桩修复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露髓牙 一次性根管充填 纤维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充材料根管充填术后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洁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比较Cortismol根充糊剂和常用根管充填剂即氧化锌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后临床疗效。方法 280个患者计368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Cortismol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对照组用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观察两... 目的比较Cortismol根充糊剂和常用根管充填剂即氧化锌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后临床疗效。方法 280个患者计368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Cortismol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对照组用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根管充填。观察两组根管充填术后的疗效。结论 Cortismol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率优于氧化锌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ismol糊剂 根管治疗术 牙髓病 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斌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24颗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充填Vitapex糊剂,随访12~2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24颗患牙14颗成功,8颗好转,2颗失败,有效率92%.结论 Vitapex糊剂是具有理想效果的根尖诱导药物...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24颗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充填Vitapex糊剂,随访12~2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24颗患牙14颗成功,8颗好转,2颗失败,有效率92%.结论 Vitapex糊剂是具有理想效果的根尖诱导药物,细胞毒性小、安全、便于操作,合理使用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PEX 糊剂 根尖诱导成形术 龋坏牙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材料冠修复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瑞洁 王德厚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6期269-270,共2页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和Vita In-Ceram全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1个烤瓷冠,根据冠的种类分为4组,镍铬合金烤瓷冠组48个,含钛镍铬合金烤瓷冠组50个,金合金烤瓷冠组46个,Vita In-Ceram全瓷冠组47个。修复18...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和Vita In-Ceram全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1个烤瓷冠,根据冠的种类分为4组,镍铬合金烤瓷冠组48个,含钛镍铬合金烤瓷冠组50个,金合金烤瓷冠组46个,Vita In-Ceram全瓷冠组47个。修复18个月后观察、记录并比较各组修复体的颜色、边缘着色、颈缘适合性、瓷折裂和牙龈健康状况。结果修复体颜色、颈缘适合性、颈缘着色在镍铬合金组和含钛镍铬合金组间、金合金组和全瓷冠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镍铬合金组和金合金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铬合金组与含钛镍铬合金组间、金合金组与全瓷冠组间牙龈炎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镍铬合金组与金合金组牙龈炎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合金烤瓷冠、Vita In-Ceram全瓷冠的修复体颜色满意度高、颈缘适合性优良,较少发生边缘着色、瓷折裂和牙龈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合金 镍铬合金 钛合金 烤瓷冠 全瓷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铁铭 楚德国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0期4089-4093,共5页
上颌后牙缺失,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是该区域种植手术需要解决的难题。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的主要方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包括两种术式,即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创伤大、术后反应... 上颌后牙缺失,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是该区域种植手术需要解决的难题。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的主要方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包括两种术式,即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创伤大、术后反应重、需要使用抗生素、患者不易接受,但其提升幅度较大。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肿胀轻,但提升高度有限。目前,许多学者致力于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案的研究。动物实验研究是口腔种植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重要的临床前参考资料。开发和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人体组织进行模拟实验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动物模型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妍妍 《中外医疗》 2012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介绍精密附着体义齿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评价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redent SG Vario Snap系统为12例肯氏Ⅰ类、肯氏Ⅱ类、肯氏Ⅲ类牙列缺损病例设计制作精密附着体。结果经0.5~3年的观察,12例与以前的修复设计相比,均明显感... 目的介绍精密附着体义齿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评价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redent SG Vario Snap系统为12例肯氏Ⅰ类、肯氏Ⅱ类、肯氏Ⅲ类牙列缺损病例设计制作精密附着体。结果经0.5~3年的观察,12例与以前的修复设计相比,均明显感觉较以前舒适,咀嚼功能好,稳固、摘戴方便,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精密附着体对各类复杂的牙体、牙列缺损具有良好、广泛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附着体 牙列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妍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在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颗需行桩冠修复的前牙、前磨牙、磨牙,用玻璃纤维桩制作桩核,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患者随访1~2年,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治疗成功98颗,失败2颗,出现松动、龈炎。结论玻璃纤维桩在...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在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颗需行桩冠修复的前牙、前磨牙、磨牙,用玻璃纤维桩制作桩核,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患者随访1~2年,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治疗成功98颗,失败2颗,出现松动、龈炎。结论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操作方便,性能优良等特点,能达到良好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修复体 玻璃纤维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龈瓣移植加宽种植体颊侧角化黏膜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楚德国 吕铁铭 +3 位作者 杨雯琦 王琳丹 姚竹 赵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游离龈瓣移植加宽种植体颊侧角化黏膜临床效果。方法 8例患者共植入14颗种植体,种植二期时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处角化黏膜宽度均小于2mm,共进行8例游离龈瓣移植,游离龈瓣均取自硬腭。结果 8例移植龈瓣均成活。术前种植体颊... 目的评估应用游离龈瓣移植加宽种植体颊侧角化黏膜临床效果。方法 8例患者共植入14颗种植体,种植二期时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处角化黏膜宽度均小于2mm,共进行8例游离龈瓣移植,游离龈瓣均取自硬腭。结果 8例移植龈瓣均成活。术前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处角化黏膜宽度0~1.5mm,平均0.32±0.64mm。游离龈瓣移植后复诊时间2~9个月,平均4.50±2.33个月。复诊时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处角化粘膜宽度2~8mm,平均4.29±1.82mm。结论游离龈瓣移植可有效加宽种植体颊侧角化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龈瓣移植 角化黏膜宽度 种植二期 种植体
原文传递
Embrace树脂和LuxaCoreZ-Dual树脂在纤维桩全冠修复牙冠严重缺损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乔佳 郑遥 +2 位作者 肖丹 刘亚男 孟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2期2307-2309,共3页
目的:比较Embrace树脂和Luxa Core Z-Dual树脂在纤维桩全冠修复牙冠严重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16颗牙冠严重缺损的患牙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60颗(前牙39颗,后牙21颗)采用Embrace树脂及纤维桩全冠修复。B组56颗(前牙33颗,后牙23颗... 目的:比较Embrace树脂和Luxa Core Z-Dual树脂在纤维桩全冠修复牙冠严重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16颗牙冠严重缺损的患牙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60颗(前牙39颗,后牙21颗)采用Embrace树脂及纤维桩全冠修复。B组56颗(前牙33颗,后牙23颗)采用Luxa Core Z-Dual树脂及纤维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牙的修复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3-12月,A组58颗牙修复体完好,失败2颗,成功率为96.66%,其中前牙失败2颗,成功率为94.87%,而后牙成功率为100%;B组54颗牙修复体完好,2颗失败,成功率为96.43%,其中前牙失败2颗,成功率为93.94%,而后牙成功率为100%,两组患牙修复体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颗修复体的失败均因纤维桩松动脱落所致。结论:Embrace树脂和Luxa Core Z-Dual树脂在纤维桩全冠修复牙冠严重缺损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Embrace树脂临床操作上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牙冠缺损 Embrace树脂 LuxaCore Z-Dual树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