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力农短期小剂量给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熊鑫 刘领 +2 位作者 何彦侠 赵惠敏 薛兵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2719-2722,2763,共5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短期小剂量给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米力农短期小剂量给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脑利钠肽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PaCO2、脑利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脑利钠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短期(≤7 d)、小剂量泵入给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高龄患者较单独使用无创呼吸机疗效好,但可能存在诱发心肌梗死风险,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高龄老人 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抗原125在常见非恶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彦侠 薛兵 赵淑敏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0期48-50,共3页
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最初被人们认识为产生于卵巢上皮细胞并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CA125不仅可以在卵巢、输卵管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表达,还可以在胸膜、心包、腹膜产生,此外,正常人的气... 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最初被人们认识为产生于卵巢上皮细胞并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CA125不仅可以在卵巢、输卵管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表达,还可以在胸膜、心包、腹膜产生,此外,正常人的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肺癌细胞亦可表达CA125。随着对CA125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抗原 大分子糖蛋白 卵巢上皮 肺癌细胞 结核性浆膜炎 呼吸疾病 活动性肺结核 恶性积液 支气管黏膜 痰菌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呼吸科门诊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业 刘领 薛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并针对焦虑、抑郁患者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3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并针对焦虑、抑郁患者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3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测评,针对焦虑、抑郁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的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SAS评分(42.87±10.33)分,焦虑症状检出率26.0%;SDS评分(44.81±10.51)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外出工作、自费、睡眠障碍与居家、非自费、无睡眠障碍的患者发生焦虑的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出工作、自费、月收入<6000元与居家、非自费、月收入≥6000元患者在发生抑郁患者的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外出工作(OR=2.439,95%CI=1.726~4.543,β=0.917,P=0.007)、自费(OR=2.073,95%CI=1.234~3.250,β=0.728,P=0.005)是疫情期间呼吸科门诊患者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自费(OR=2.087,95%CI=1.527~3.780,β=1.073,P=0.012)、月收入<6000元(OR=2.395,95%CI=1.459~4.512,β=0.837,P=0.021)是疫情期间呼吸科门诊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高,疫情期间外出工作和自费增加焦虑风险,而自费、月收入<6000元增加抑郁风险,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这部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早识别并重视相关易感因素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门诊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忠竹 刘领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573-573,共1页
随着无创呼吸机的不断改进及医疗仪器精确度的增加,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明显提高。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对23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加常规治疗,并与14例仅... 随着无创呼吸机的不断改进及医疗仪器精确度的增加,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明显提高。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对23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加常规治疗,并与14例仅常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对上机时机、压力范围的选择及疗效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评价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患者 常规治疗 医疗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对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薛兵 徐建军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尽早应用BIPAP呼吸机对临床预后有何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常规给以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荆、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尽早应用BIPAP呼吸机对临床预后有何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常规给以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荆、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每天持续应用BIPAP呼吸机大于2小时,至少应用5~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平均住院时间、达到插管上机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PH值无明显变化,治疗后PaO2均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前后PaC02变化不明显,而治疗组后PaCO2明显改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6±ll天和23±9天,病情好转时问分别为5.1±1.3和3.2±1.1天,达到插管上机例数分别为3例和0例。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尽早应用BIPAPA呼吸机能缩短病情好转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插管上机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BIPAP呼吸机 COPD 急性加重期 预后 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呼吸科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类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春荣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9期1563-1564,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检测出的263株多重耐药菌进行药敏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检测出263株多重耐药菌中G+菌占40.00%,G-菌占60.00%。G+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G-菌主...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检测出的263株多重耐药菌进行药敏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检测出263株多重耐药菌中G+菌占40.00%,G-菌占60.00%。G+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G-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分析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及相关因素,以便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呼吸内科病房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多重耐药菌 感染相关因素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陈兴 吴文杰 +1 位作者 沙欣 薛兵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44例)和联合治疗组(41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基础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_(2))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环境、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维度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领 吴文杰 +3 位作者 杨霁 赵惠敏 熊鑫 薛兵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凝血状态及其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同年龄健康对照组包括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凝血状态及其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同年龄健康对照组包括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在内的凝血纤溶指标及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内的炎症因子水平。观察凝血纤溶指标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APTT、PT及TT均显著缩短,FBG、D-二聚体均增高,TNF-α显著增高而IL-10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FBG、D-二聚体增高,APTT缩短(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APTT、PT及TT与TNF-α呈负相关,而与IL-10呈正相关,FBG、D-二聚体与TNF-α呈正相关,而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尤其是处于急性加重期,存在血栓前状态特点,其与COPD系统性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彦侠 薛兵 +1 位作者 赵淑敏 刘领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50-852,共3页
乳糜胸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临床疾病,病因复杂,如治疗不当,可导致人体代谢功能紊乱,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进一步认识这种少见疾病对于临床工作者至关重要。本文就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最近研究做一... 乳糜胸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临床疾病,病因复杂,如治疗不当,可导致人体代谢功能紊乱,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进一步认识这种少见疾病对于临床工作者至关重要。本文就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最近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假性乳糜胸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孢子菌肺炎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乔建勤 童朝晖 +4 位作者 尹玉东 王臻 曹彬 王亚杰 龚娟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 ia,PCP)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导致PCP的高危因素与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19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3%(5/19)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 ia,PCP)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导致PCP的高危因素与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19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3%(5/19)的PCP患者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73.4%(14/19)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19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1.53±9.22岁。起病急骤7例,起病缓慢12例。11例患者肺呼吸音正常或稍粗,6例患者肺底闻及局限湿啰音,2例患者肺底闻及爆裂音(考虑与肺纤维化有关)。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网状阴影、片絮影、斑片影。7例患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六胺银染色找到包囊,1例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六胺银染色找到包囊,7例患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检出PC病原体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和结合临床特征而诊断,其余4例为临床诊断。100%患者服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TMP-SMZco)和84.2%(16/19)患者合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14例存活,5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随着HIV感染越来越多,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如器官移植肿瘤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PCP在临床上已不属于少见病。因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病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尤其对高危人群应考虑使用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非HIV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19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彦侠 吴文杰 +3 位作者 熊鑫 李秀业 薛兵 葛洪霞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确诊为FOP 1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灶是否≥3 cm以及是否找...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确诊为FOP 1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灶是否≥3 cm以及是否找到继发病因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FOP,分别分析不同大小病灶以及特发/继发性FOP的临床特点。结果 FOP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3 cm与≥3 cm的FOP患者相比,临床症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周肺野分布、多边形、与胸膜宽基底接触、密度不均、周边模糊等有利于≥3 cm FOP的诊断,但<3 cm FOP具有肺癌常见的边缘清晰、空泡征、毛刺征等特点,初始误诊率较高。19例FOP中,找到继发病因5例:3例考虑与感染有关;1例手术活检显示抗酸染色阳性,1例因病灶存在动态增大,手术切除见到腺癌细胞。14例特发性FOP较继发性FOP病程长,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症状较少见。结论临床症状无助于FOP诊断;依据胸部CT,大病灶FOP具有一定特点,但<3 cm FOP难以与肺癌鉴别;FOP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但病理诊断FOP后注意查找继发病因,并应密切监测胸部CT变化,防止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诊断 病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MWT与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彦侠 薛兵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35例COPD患者,出院前进行6MWT及肺功能检查,检测6 min步行距离(6MWD)及6MWT中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同时记录6MWT结束时Borg...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35例COPD患者,出院前进行6MWT及肺功能检查,检测6 min步行距离(6MWD)及6MWT中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同时记录6MWT结束时Borg呼吸困难指数,依据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pre)是否>50%,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与重/极重度两组,出院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3年内死亡为预后不良。分析两组6MWD、LSO2及Borg指数与FEV1%相互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6MWD、LSO2及Borg指数预示预后不良的警戒值。结果在COPD轻/中度组,FEV1%pre与LSO2、6MWD及Borg指数无相关或仅轻度相关;而在COPD重/极重度组,FEV1%pre与上述指标相关性均明显增加;LSO2与6MWD及Borg呼吸困难指数相关性在重/极重组亦较轻/中度COPD患者明显增高(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6MWD<282 m、LSO2<75%、Borg呼吸困难指数>7提示患者3年内死亡风险明显大。结论与轻中度COPD患者相比,FEV1%pre及6MWT对于重/极重度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预后提示价值,6MWD<282 m、LSO2<75%、Borg指数>7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6分钟步行试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六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鑫 刘领 +2 位作者 吴文杰 何彦侠 薛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ulmonary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IM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例曾被误诊的PIMA患者资料。结果6例中误诊为肺结核、重症...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ulmonary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IM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例曾被误诊的PIMA患者资料。结果6例中误诊为肺结核、重症肺炎各2例,肺脓肿及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各1例,误诊时间2周~2年。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3例(伴呼吸衰竭2例、咳白色泡沫痰1例),咳嗽、咳痰伴胸痛1例,气短、呼吸困难1例,无症状1例。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型病变4例,孤立型病变2例。3例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2例由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1例由胸腔穿刺病理检查确诊。6例确诊后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各1例,放弃治疗2例,转院1例。化疗者随访1年,仍在治疗中,病情相对稳定;靶向治疗者随访3个月,病情基本稳定;手术切除者随访2年,病情平稳,无复发;转院者失访;放弃治疗者1月余后死亡。结论PIM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当遇到胸部CT检查提示存在实变合并支气管充气征的难治性或无反应肺炎,以及存在囊液性或空泡型卫星灶患者时应考虑到PIMA可能,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以避免或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误诊 肺结核 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彦侠 吴文杰 +1 位作者 薛兵 葛洪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我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FOP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咳嗽...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我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FOP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咳嗽、发热、喘息、咯血及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初根据临床症状及胸部CT检查结果,误诊12例(63.2%),其中8例误诊为肺癌,3例误诊为肺脓肿,1例误诊为真菌感染。病程中19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一例活检提示机化性肺炎;8例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中5例假阳性。最终1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但2例通过外科手术活检分别提示为肺结核及肺腺癌;8例经外科手术活检确诊。结论 FOP临床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纯依赖临床症状及胸部CT检查结果极易误诊;临床医师需不断加强对FOP临床特点的认识,熟知其影像学特点,了解各种相关检查方法的优劣性,并排查本病继发病因,以减少临床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误诊 肺肿瘤 肺脓肿 肺疾病 真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彦侠 薛兵 赵淑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38岁,病程20~60 d。结果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38岁,病程20~60 d。结果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主要发生于年轻患者,多免疫力正常,临床症状较轻,结核典型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相对少见;CT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上肺,合并空洞较少,但可有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并存,痰液及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低,肺穿刺活检可见肉芽肿性病变,发现抗酸染色阳性细菌,此类患者及时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免疫力正常的年轻患者且胸CT以反晕征为主要影像特点,尤其合并小叶中心结节及树芽征,应警惕肺结核并及时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反晕征 胸部高分辨CT 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领 吴文杰 +4 位作者 杨霁 赵惠敏 熊鑫 李秀业 薛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状态的改变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比较自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1年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与同年龄健康人群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imeride,D-Ⅱ)等指标的差异。观察AECOPD患者以上指标...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状态的改变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比较自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1年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与同年龄健康人群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imeride,D-Ⅱ)等指标的差异。观察AECOPD患者以上指标与肺功能分级、CAT分组及血气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ECOPD组APTT、PT及TT均显著缩短,FBG及D-Ⅱ均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随着肺功能分级增加、CAT评分增加及血气分析变差,凝血及纤溶指标异常越明显(P均〈0.05)。结论 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加重期存在血栓前状态特点,凝血功能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凝血功能 肺功能 CAT评分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楠 王俊文 +2 位作者 薛兵 陆红柳 夏文斌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2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2015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住院病房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中分离出的12 092株革兰阴性菌(鲍曼...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2015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住院病房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中分离出的12 092株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2 545株、大肠埃希菌3 528株、肺炎克雷伯菌3 056株、铜绿假单胞菌2 963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频度,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细菌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0—2015年本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药频度(201.75、331.25、312.25、554.75、585.75、703.80)与鲍曼不动杆菌(74.51%、77.82%、77.23%、84.81%、87.62%、87.80%)、肺炎克雷伯菌(2.07%、6.33%、6.04%、8.11%、9.10%、24.47%)、铜绿假单胞菌(19.75%、22.23%、23.43%、29.88%、27.64%、31.28%)对其的耐药率呈明显正相关(r=0.982,P=0.000;r=0.833,P=0.040;r=0.971,P=0.001)。结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频度与部分革兰阴性菌对其耐药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四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秀业 杨霁 赵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6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例误诊为其他疾病DILD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40%。4例均出现咳嗽、气短及喘息症状,2例查体可闻及爆裂音,1例出现发热;误... 目的探讨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例误诊为其他疾病DILD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40%。4例均出现咳嗽、气短及喘息症状,2例查体可闻及爆裂音,1例出现发热;误诊为肺炎2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及支气管哮喘各1例。4例均给予对症处理,患者症状无好转。经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用药史,完善胸部CT检查后考虑为DILD,其中胺碘酮引起的DILD 2例,奥卡西平、紫杉醇引起的DILD各1例。患者均停用相关药物,3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对症观察。4例均症状改善,胸部影像学改变吸收。结论DILD临床不少见,临床医师要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熟知其影像学特点,拓宽诊断思维,从而避免或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 误诊 肺炎 哮喘 胺碘酮 奥卡西平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鑫 刘领 孙永昌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8期18-20,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进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风险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评估 慢性炎症反应 气流受限 急性加重 进行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早期不典型心力衰竭误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鑫 刘领 薛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早期不典型心力衰竭(心衰)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门、急诊及社区转诊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早期心衰52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52例均因...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早期不典型心力衰竭(心衰)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门、急诊及社区转诊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早期心衰52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52例均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炎18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9例、支气管炎7例、低蛋白血症导致胸腔积液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5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误诊时间2 d~2年。入院后排除引起咳嗽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后,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明确心衰诊断,给予强心、利尿、扩管及控制液体出入量等抗心衰治疗后,29例症状在3 d内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15例症状3~7 d好转,8例症状7 d后好转,1例症状好转后新发急性脑梗死。结论老年早期心衰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咳嗽可能为唯一症状,尤其是夜间咳嗽,导致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心衰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临床警惕性,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咳嗽 误诊 肺炎 支气管炎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