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领 赵淑敏 +5 位作者 卢青 薛兵 李秀业 吴文杰 杨霁 赵晓静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826-828,共3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对于无创正压通气(nCPAP)的反应。方法选择多导联睡眠监护(PSG)证实为OSAS的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15例无OSAS的健康者为对照组,观...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对于无创正压通气(nCPAP)的反应。方法选择多导联睡眠监护(PSG)证实为OSAS的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15例无OSAS的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清晨血浆hsCRP与IL-6差异,观察实验组血浆hsCRP、IL-6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的关系、nC-PAP治疗1个月后的变化。结果OSAS患者血浆hsCRP、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sCRP、IL-6与睡眠AI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P均<0.05),但与IL-6不同,OSAS患者清晨与夜间睡前CR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nCPAP治疗后OSAS患者血浆hsCRP与IL-6浓度均显示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OSAS患者血浆hsCRP、IL-6水平明显升高,且可通过nCPAP治疗得到降低,相比IL-6、hsCRP更能反映OSAS患者慢性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无创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浅快指数与N端脑钠素前体结合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刘领 吴文杰 +5 位作者 王艳新 杨霁 熊鑫 赵惠敏 陈杨 薛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浅快指数(RSBI)与N端脑素前体(NT-proBNP)结合对于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78例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呼吸机初次... 目的探讨浅快指数(RSBI)与N端脑素前体(NT-proBNP)结合对于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78例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呼吸机初次撤离结局分为撤离成功组(61例)及失败组(17例),比较两组达脱机条件时RSBI与NT-proBNP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RSBI、NT-proBN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于指导COPD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意义。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的RSBI分别为(81.25±10.12)、(110.01±20.13)次/(min·L),成功组与失败组的NT-proBNP分别为(299.26±131.62)、(1286.29±256.16)pg/ml。成功组的RSBI与NTproBNP均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RSBI、NT-proBNP及两者联合对于成功指导呼吸机撤离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5.236、2.762及6.785(P<0.05),两者联合预测呼吸机撤离价值更高。结论结合分别衡量呼吸肌储备功能的RSBI与评估心功能状态的NT-proBNP可提高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机撤离 浅快指数 N端脑钠素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领 吴文杰 +4 位作者 耿艳杰 熊鑫 杨霁 赵惠敏 薛兵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8期1543-1544,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退休工程师,于2014年8月19日因发热1月伴厌油1周住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发热以下午及夜间明显,最高达39℃,通常波动在38℃左右,伴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多汗、盗汗,自行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退休工程师,于2014年8月19日因发热1月伴厌油1周住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发热以下午及夜间明显,最高达39℃,通常波动在38℃左右,伴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多汗、盗汗,自行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未重视。10天后仍有发热,于7月29日去当地社区医院就诊,行胸部透视检查提示“肺炎”,患者自服莫西沙星每日一片,共8天,发热仍未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胸部透视 当地社区 退热药物 尖后段 支气管血管束 咳痰 团片状 结节影 右上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愈后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薛兵 杨霁 +2 位作者 李秀叶 赵淑敏 刘领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对2006年2月~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38例。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将体重指数<21Kg/m2的COPD病人分为A组,将体重指数>21Kg/m2的COPD病人分...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对2006年2月~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38例。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将体重指数<21Kg/m2的COPD病人分为A组,将体重指数>21Kg/m2的COPD病人分为B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死亡人数,出院至复发时间。结果发现A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死亡人数明显多于B组,A组出院至复发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低体重指数(BMI)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重指数 愈后 肺外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Th1/Th2平衡失调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领 赵淑敏 +3 位作者 杨霁 李秀业 吴文杰 熊鑫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9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h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特点。方法分别于56例患者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测定反映Th1淋巴细胞功能的IFN-γ及反映Th2淋巴细胞功能的IL-4血清水平,比较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并将其与同年龄...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h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特点。方法分别于56例患者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测定反映Th1淋巴细胞功能的IFN-γ及反映Th2淋巴细胞功能的IL-4血清水平,比较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并将其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COPD患者IL-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IFN-γ显著增高(P<0.05)。而急性期COPD患者IL-4及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与稳定期相比,急性期血浆IL-4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IFN-γ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Th1淋巴细胞功能亢进,而急性加重期Th1/Th2平衡有向Th2漂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h1淋巴细胞 Th2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卢青 刘领 +4 位作者 赵淑敏 薛兵 杨霁 李秀业 吴文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6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并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开始2h、24h、48h两组同期血气及临床等改...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并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开始2h、24h、48h两组同期血气及临床等改变情况。观察轻中重度肺性脑病无创正压通气效果。结果观察组同期血气、神志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轻中度肺脑无创通气效果好于重度患者。结论无创通气对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尤其是轻中度患者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球麻痹并肺部感染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领 白勇涛 +5 位作者 赵淑敏 薛兵 卢青 杨霁 李秀业 吴文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5期632-633,共2页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喂食组及鼻饲组,喂食组又分为常规吸痰组(A1组)及震痰器排痰吸痰组(A2)组,鼻饲组又分为非气管插管组(B1组)及气管插管组(B2组),...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喂食组及鼻饲组,喂食组又分为常规吸痰组(A1组)及震痰器排痰吸痰组(A2)组,鼻饲组又分为非气管插管组(B1组)及气管插管组(B2组),比较各组肺部感染7d有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1、A2、B1及B2组7d有效率分别为52.27%、56.25%、73.77%及89.66%,住院天数分别为(21.19±7.41)、(20.15±4.36)、(16.13±5.40)及(13.52±3.21)天。A1与A2组7d有效率及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2组7d有效率高于B1组,而住院天数少于B1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尤其是B2组疗效好于A组(P<0.05)。结论及早鼻饲及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有益于脑梗死后球麻痹并肺部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肺部感染 常规治疗 脑梗死 球麻痹 死后 平均住院天数 非气管插管 肺部感染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淑敏 刘领 +3 位作者 薛兵 杨霁 李秀业 吴文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27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观察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COPD合并肺部感染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13%)、肠杆菌属(14.50%)、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27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观察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COPD合并肺部感染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13%)、肠杆菌属(14.50%)、流感嗜血杆菌(13.74%)、肺炎克雷伯杆菌(12.21%)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次为链球菌、金葡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26.71%),真菌占11.45%。亚胺培南、衣替米星、头孢吡肟等都有较好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未显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有增高趋势(耐药率31.0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与头孢他啶相近。结论 COPD并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等有较高敏感性。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增加,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显示一定的优越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感染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领 赵淑敏 +4 位作者 卢青 薛兵 李秀业 杨霁 吴文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对43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同期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观察IL-5/IL-10与FEV1%、... 目的探讨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对43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同期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观察IL-5/IL-10与FEV1%、PEE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增高而IL-10浓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比缓解期增高,而IL-10浓度低于缓解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IL-5/IL-10与FEV1%、PE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25和-0.5147(P值均<0.05)。结论IL-5、IL-10水平变化参与了哮喘发病,其检测有助于哮喘气道炎症状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TNF-α、TGF-β及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领 吴文杰 +3 位作者 杨霁 李秀业 熊鑫 薛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检测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住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检测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住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TNF-α、TGF-β及IL-10水平,并将其与COPD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肺功能水平分级AECOPD患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对AECOPD患者进行CAT评分,比较不同CAT评分组上述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TNF-α、TGF-β显著性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而IL-10显著性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TNF-α、TGF-β及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功能水平患者TGF-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AT评分组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TGF-β的升高及IL-10的降低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可能TNF-α主要与气道炎症的急性加重有关,TGF-β主要与气道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评分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及急性加重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领 赵淑敏 +3 位作者 熊鑫 杨霁 赵慧敏 吴文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1期50-51,56,共3页
目的探讨CAT评分对于反映COPD患者病情及评估急性加重的意义。方法选取88例COPD-AE患者,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前进行CAT评分,并于住院后行肺功能检测,比较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CAT分值差异,比较低CAT评分组及高评分组FEV1%pred及急性加重频... 目的探讨CAT评分对于反映COPD患者病情及评估急性加重的意义。方法选取88例COPD-AE患者,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前进行CAT评分,并于住院后行肺功能检测,比较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CAT分值差异,比较低CAT评分组及高评分组FEV1%pred及急性加重频率的区别,观察稳定期CAT值与FEV1%pred及此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CAT评分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高CAT评分组FEV1%pred明显低于低CAT评分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多于低CAT评分组(P<0.05)。稳定期CAT评分与FEV1%pred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此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r=0.72,P<0.05)。结论结合CAT评分可更好反映COPD疾病全貌,CAT评分可增加COPD-AE诊断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结石症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惠敏 刘领 +1 位作者 杨霁 赵淑敏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51-151,共1页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主因“发热10天,胸痛1天”收入院。患者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9℃,下午及晚上发热明显,伴咳嗽、咳黄脓痰,量多,无咯血。自服抗生素(具体不详)1周仍发热,遂至门诊静脉点滴“头孢唑...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主因“发热10天,胸痛1天”收入院。患者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9℃,下午及晚上发热明显,伴咳嗽、咳黄脓痰,量多,无咯血。自服抗生素(具体不详)1周仍发热,遂至门诊静脉点滴“头孢唑肟2.0g Bid”2天,症状无缓解,并于1天前出现左侧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石症 左侧胸痛 头孢唑肟 静脉点滴 发热 抗生素 患者 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振荡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忠竹 刘领 吴文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评价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对296例COPD缓解期患者(COPD组)和171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包括脉冲振荡法(IOS)及常规肺通气在内的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IOS测试结果,评价IOS与常规肺通气... 目的评价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对296例COPD缓解期患者(COPD组)和171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包括脉冲振荡法(IOS)及常规肺通气在内的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IOS测试结果,评价IOS与常规肺通气检测的一致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IOS测试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差异呈频率依赖性。Fres、R5-R20、R5、X5等IOS值同FEV1%、FEV1/FVC、PEF、FEF50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脉冲振荡法与常规通气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反映早期气道阻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振荡法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兵 赵淑敏 +1 位作者 刘领 宿守利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1431-1432,共2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肺功能均为(COPDⅡ~Ⅳ级)。将BMI<18.5kg/m2分为A组;BMI18.5~23.9kg/m2分为B组;BM...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肺功能均为(COPDⅡ~Ⅳ级)。将BMI<18.5kg/m2分为A组;BMI18.5~23.9kg/m2分为B组;BMI24~27.9kg/m2分为C组。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时的上臂肌周长、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气分析、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后复查三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发现A组患者住院时MAMC,TSF,FEV1,MVV及6MWT明显偏低,治疗后肺功能及6MWT改善不明显。结论低体重指数COPD的患者呼吸肌肌力及耐力下降,导致其通气功能下降,及活动耐力下降;由于骨骼肌的萎缩进一步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重指数(BMI)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相关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晔华 王文科 +1 位作者 胡益民 赵惠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美国Pub 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试...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美国Pub 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试验,并用CMA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初检出76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20项试验进行分析,共85 2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组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合并RR=1.308,Z=5.438,P<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风险可能与低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相关。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25羟维生素D 脑血管病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皮质激素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领 陈晓燕 +4 位作者 赵淑敏 杨霁 吴文杰 薛兵 赵慧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3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短程全身皮质激素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短程全身皮质激素治疗组及标准激素治疗组,短程组给予甲泼尼松龙40 mg,1次/d,静脉滴注,疗程5 d,标准组给予... 目的:观察短程全身皮质激素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短程全身皮质激素治疗组及标准激素治疗组,短程组给予甲泼尼松龙40 mg,1次/d,静脉滴注,疗程5 d,标准组给予泼尼松30 mg,1次/d,口服,疗程10~14 d,之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CAT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随访并比较两组一年内再次急性加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餐后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程度、治疗成功率及一年内再次急性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组CAT评分、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标准组,且住院时间更短,治疗结束后餐后血糖更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d短程全身皮质激素疗法安全有效,可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激素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短程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碳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领 郭忠竹 +5 位作者 徐建军 卢青 孙春荣 陶静 吴文杰 李秀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碳酸血症的价值。方法58例COPD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开始2小时、24小时、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碳酸血症的价值。方法58例COPD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开始2小时、24小时、7天两组同期血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同期血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应用无创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症状,提高PO2降低PCO2,对COPD高碳酸血症患者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碳酸血症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Th1/Th2平衡失调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领 李秀业 +4 位作者 杨霁 吴文杰 熊鑫 何彦侠 薛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Th1/Th2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激素治疗组(n=60)、非激素治疗组(n=19)。比较两组急性加重期(治疗前...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Th1/Th2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激素治疗组(n=60)、非激素治疗组(n=19)。比较两组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及缓解期(治疗后)反映Th1淋巴细胞功能的血清IFN-γ及反映Th2淋巴细胞功能的血清IL-4水平。结果非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FN-γ、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的IFN—γ、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后的IL-4水平显著低于非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端漂移的特点,激素可改善这种平衡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甲型H1N1流感1例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领 杨霁 +3 位作者 赵淑敏 薛兵 李秀业 吴文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5期740-740,共1页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危重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 传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h1/Th2平衡失调与糖耐量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领 陈晓燕 +4 位作者 杨霁 吴文杰 李秀业 熊鑫 薛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2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糖耐量状况及其与Th淋巴细胞平衡失调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86例稳定期COPD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FPG)及2 h后血糖(2 h PG),将其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测...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糖耐量状况及其与Th淋巴细胞平衡失调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86例稳定期COPD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FPG)及2 h后血糖(2 h PG),将其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反映Th1淋巴细胞功能的γ干扰素(IFN-γ)及反映Th2淋巴细胞功能的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水平,将其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IFN-γ及IL-4与FPG及2 h PG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平均FPG及2 h 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IL-4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IFN-γ与FPG及2 h PG呈正相关(r=0.4237、0.5316,P〈0.05);IL-4与FPG及2 h PG呈负相关(r=-0.3891、-0.3625,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糖耐量受损现象,Th1/Th2平衡失调与此种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耐量试验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