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志 郭春海 +2 位作者 安宏超 崔宏力 刘建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94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按低钙血症分为实验组(发生,5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42例),对两组患者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 目的:探究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94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按低钙血症分为实验组(发生,5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42例),对两组患者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低钙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低白蛋白血症、高速酸血症、D-二聚体以及25-(OH)-D_3多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比例、手术时间、二次手术比例、甲状腺癌比例、淋巴结全清扫比例、术后甲状旁腺素含量、降钙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范围大小、手术次数、甲状腺恶性程度、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甲状旁腺素含量为低钙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二次手术、甲状腺癌、淋巴结全清扫以及甲状旁腺素减少为术后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低钙血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
2
作者 李宗倍 安宏超 +2 位作者 吴畏 许臣 李华志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未合并器官衰竭)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4例,合并器官衰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PCT、CRP、P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发生的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PCT、白细胞介素-6(IL-6)、CRP、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MAP组,PA水平低于MA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升高、PCT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A降低、D-D升高均是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P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789、0.757、0.953,灵敏度分别为0.750、0.708、0.708、0.958,特异度分别为0.853、0.824、0.271、0.912(均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升高、PCT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A降低、D-D升高均是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PCT、CRP、PA水平联合检测预测SAP的发生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后三角入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安宏超 徐宏征 崔宏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44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前入路组),另44...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44例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LC(前入路组),另44例行经胆囊后三角入路LC(后入路组)。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中转开腹率等;检测术前1 h和术后24 h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消化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结果 后入路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前入路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入路组心率、血压和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P<0.05)。手术前后,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患者GI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和前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后三角入路能够缩短LC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应激行为较少,术后并发症较少,该手术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前三角入路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安宏超 徐宏征 崔宏力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与观察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与观察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状态、炎症因子水平、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状态、炎症因子水平、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状态、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 治疗效果 应激反应状态 炎症因子水平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吴畏 崔宏力 +2 位作者 徐宏征 吴永哲 郭春海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x2=-2.289,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日均小于或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t=17.443,t=50.511,t=9.679,t=14.103;P<0.05)。结论: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优势明显,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岁以上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腹腔镜下手术方式 被引量:7
6
作者 崔宏力 刘建东 +3 位作者 安宏超 李华志 徐宏征 吴永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368-636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LSC)治疗老年复杂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该院8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27例)及 LSC组(56例)。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LSC)治疗老年复杂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该院8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27例)及 LSC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手术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SC组急诊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LC组;LS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LC组( P<0.05)。 LSC组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 LC组( P<0.05)。结论只要掌握适当的胆囊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和技巧,采用LSC治疗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防止胆道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血清CEA、CA199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安宏超 崔宏力 +1 位作者 李华志 杨志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478-480,共3页
探讨腹腔镜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9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腹腔镜尾侧入路法)47例、B组(腹腔镜中间入... 探讨腹腔镜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9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腹腔镜尾侧入路法)47例、B组(腹腔镜中间入路法)4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术后血清CEA、CA199水平。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切除标本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并发症率(8.51%)低于B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较中间入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同时可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尾侧入路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叩背排痰的护理常规对老年人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春营 秦博文 吕瑞芳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研究将监督叩背排痰制定为护理常规,对老年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次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执行医嘱及常规术后护理,简单告知患者及家属扣背排痰,未进行护理干... 目的:研究将监督叩背排痰制定为护理常规,对老年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次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执行医嘱及常规术后护理,简单告知患者及家属扣背排痰,未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除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外,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由护士严格按规定时间为患者叩背、排痰。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肺部感染7例,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有效的叩背排痰机制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定 扣背排痰 护理常规 预防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最佳剂量筛选及机制研究:随机对照实验方案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志民 崔宏力 刘国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8-422,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局部应用屏障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方法。前期实验已经制备了有专利的防粘连材料——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这种胶液状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因其具有流动性和可压性,能够随着器官的蠕动而漫布于整个... 背景:研究发现局部应用屏障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方法。前期实验已经制备了有专利的防粘连材料——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这种胶液状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因其具有流动性和可压性,能够随着器官的蠕动而漫布于整个腹腔,起润滑作用,将肠管和腹膜隔开,减少组织粘连。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1建立新西兰兔腹膜粘连模型,创面置入不同浓度及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与未置药物组比较腹膜粘连百分率,筛选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抗腹膜粘连的最佳浓度及剂量。2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抗粘连的机制研究,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及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 PA)和纤维蛋白原。讨论:实验结果将为临床应用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提供实验依据,也为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抗粘连机制探索提供可行思路。伦理批准:研究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2006年科技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及2009年《Ethical issues in animal experimentation》相关动物伦理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粘连 透明质酸 羧甲纤维素钠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 腹膜粘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畏 崔宏力 +2 位作者 黄晓强 徐宏征 吴永哲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0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9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最大肿瘤直径大小将其分为小肝癌组(肿瘤直径≤5 cm,43例)和大肝癌组(肿瘤直径5~8 cm,26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9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最大肿瘤直径大小将其分为小肝癌组(肿瘤直径≤5 cm,43例)和大肝癌组(肿瘤直径5~8 cm,26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功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率、新发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经微波消融治疗1周后,小肝癌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t=-2.06,P<0.05);小肝癌组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高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t=4.13,t=5.54;P<0.05);小肝癌组患者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随访6~24个月,小肝癌组复发和新发率明显低于大肝癌组,小肝癌组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42,x^2=18.01;P<0.01)。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效果较大肝癌效果好,对于大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应寻求多种治疗方式联合,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原发性肝癌 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艳芳 崔宏力 王洪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92-79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宏力 刘建东 +3 位作者 安宏超 李华志 徐宏征 吴永哲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来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复杂性胆囊炎患者,观察分析LC和LSC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LSC组... 目的:通过研究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来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复杂性胆囊炎患者,观察分析LC和LSC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LSC组急诊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LC组;LS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例数、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LC组(P<0.05)。LSC组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LC组(P<0.05)。结论采用LSC治疗复杂性胆囊炎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防止胆道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及心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曾艳芳 崔宏力 刘青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及心理障碍恢复的有效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功能独立测定评分、...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及心理障碍恢复的有效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功能独立测定评分、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情绪状态量表检测。结果经过平均1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功能独立评分、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中的个性、表现/社会接纳程度、恢复能力/稳定性、自主性、存在价值评分及总分明显提高(P<0.05),情绪状态量表中紧张-焦虑、愤怒-敌对、疲劳-无力评分及总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障碍、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脑梗死 运动障碍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肛门疾病合并贫血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安宏超 李华志 +1 位作者 叶芳 崔宏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结直肠肛门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高,主要分为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其中良性疾病分为炎症、息肉、腺瘤、痔、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恶性疾病分为结直肠癌、肛管癌、恶性间质瘤、淋巴瘤以及罕见的黑色素瘤等.其中,良性疾病多为痔病,据... 结直肠肛门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高,主要分为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其中良性疾病分为炎症、息肉、腺瘤、痔、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恶性疾病分为结直肠癌、肛管癌、恶性间质瘤、淋巴瘤以及罕见的黑色素瘤等.其中,良性疾病多为痔病,据统计,国内发病率约为46.3%,在所有的肛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约占肛肠疾病总人数的63.5%[1],为临床上的多发病、高发病.由于对疾病的不够重视,临床上常出现伴有贫血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治疗增加了困难;恶性疾病多为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在发达地区已接近或达到高发国家水平[3].虽然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提高,但对结直肠癌的预防、诊治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4],结直肠癌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疾病 治疗 贫血 结直肠癌 恶性疾病 良性疾病 肛肠疾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凯松 洪宇明 黄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胆道损伤21例,13例行二期手术,3例因并发症三次手术。结果:本组1例二次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死亡5例在二三次术后偶感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胆道损伤21例,13例行二期手术,3例因并发症三次手术。结果:本组1例二次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死亡5例在二三次术后偶感间断性上腹痛,1例有轻微粘连性肠梗阻症状,其余患者恢复顺利。结论: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解剖,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解剖关系,正确处理胆囊管,必要时中转开腹及胆道造影,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肠系膜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伴阑尾黏液囊肿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刚 蔡辉 +4 位作者 徐红兰 王丽宁 马郁琳 李华志 张新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3,共2页
患者男性,50岁,因"腹部外伤24 h"急诊以"腹部闭合性损伤"收入院。查体:腹平坦,全腹压痛阳性,伴有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其中以右下腹压痛为主;右下腹可触及1质硬包块,4 cm×4 cm大小,无压痛。
关键词 肠系膜肿瘤 纤维瘤病 阑尾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术联合腹腔镜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华志 朱润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术联合腹腔镜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诊断为SAP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 目的:研究内镜术联合腹腔镜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诊断为SAP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腹腔镜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症状、体征、生化指标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腹部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快,两组患者TNF-α、IL-6、IL-8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采用内镜联合腹腔灌洗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肯定,可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血生化指标,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腹腔镜灌洗 急性重症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希琳 冯六泉 +25 位作者 姜国丹 李东冰 李建平 李恒爽 李进军 林林 孙亚玲 谭嗣伟 王晓锋 王霆 王万民 朱慧卿 张书信 张树荣 张淑伶 张卫国 赵燕 孟庆成 崔宏力 冷涛 王芳丽 谢振年 苗春红 周海洋 安宏超 吴宝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1-7,11,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段的肠癌占结直肠癌的70%~80%。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普查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价格低、结果可靠等优势,可用于诊治直肠息肉以及监测结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段的肠癌占结直肠癌的70%~80%。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普查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价格低、结果可靠等优势,可用于诊治直肠息肉以及监测结直肠炎症性疾病等。目前,关于电子乙状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及操作过程等尚无明确、统一的技术规范。为了规范电子乙状结肠镜的应用,更好地辅助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及预防工作,北京肛肠学会组织了21位国内肛肠领域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反复研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形成了《电子乙状结肠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肛肠学会 电子乙状结肠镜 结直肠癌 预防 筛查 技术规范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止血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刚 李宗倍 曹成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32期2866-2872,共7页
出血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伴随情况之一,也是导致患者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腹部手术止血方法多样,如何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术中出血,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每位外科医生.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迅速发展,腹... 出血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伴随情况之一,也是导致患者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腹部手术止血方法多样,如何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术中出血,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每位外科医生.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和更多的止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中.本文就腹部手术止血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止血 腹腔填塞 损伤控制性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插管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永久 赵洪伟 +4 位作者 崔宏力 安宏超 李华志 徐宏征 刘建东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5期713-714,共2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插管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8例患者114例次的肝癌介入治疗资料,并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甲胎蛋白的变化,并评价其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甲胎蛋白明显降低,一至三个月时甲胎蛋白降低者分别...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插管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8例患者114例次的肝癌介入治疗资料,并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甲胎蛋白的变化,并评价其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甲胎蛋白明显降低,一至三个月时甲胎蛋白降低者分别为79%、82%和87%;患者近期有效率逐月增加,第一至三个月有效率分别为29%,95%和9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插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甲胎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超选择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