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进培训基地效能提升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地建设为例
1
作者 王云阁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5年第9期12-15,共4页
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区域教育系统中长期从事教师培训的重要机构,在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师培训、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指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培训 效能提升 大兴区 北京市 教育改革与发展 实践 教育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研修共同体建设,促进骨干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以北京市大兴区小学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例
2
作者 柳立新 李颖 刘学燕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1期4-11,共8页
骨干班主任是班主任队伍的中坚力量,但在专业发展上常常会遇到瓶颈,一般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其专业水平再提升的需求。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就共同话题使群体进行平等对话与合作,从而不断对骨干班干部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进行有效反思和整... 骨干班主任是班主任队伍的中坚力量,但在专业发展上常常会遇到瓶颈,一般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其专业水平再提升的需求。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能够就共同话题使群体进行平等对话与合作,从而不断对骨干班干部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进行有效反思和整合,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小学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例,在区域骨干班主任培训中,探索研修共同体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实施“众筹互动”的研修策略,引领骨干班主任不断实现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修共同体 骨干班主任 专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方舟——北京市大兴区校本培训内容、形式的探索与研究
3
作者 王云阁 《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4年第1期39-41,共3页
“十二五”时期,大兴区结合新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以及国家课程改革需要,为加快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目标;在全区开展了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校本培训,... “十二五”时期,大兴区结合新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以及国家课程改革需要,为加快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目标;在全区开展了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校本培训,并初步形成了“三级联动、三位一体”的助推式培训模式,有效开发了“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培训 教师专业成长 大兴区 内容 北京市 方舟 国家课程改革 需求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兴实验小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春雷 王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逐渐成为建构“三级课程体系”以来实践者的共识。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已逐渐成为部分学校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逐渐成为建构“三级课程体系”以来实践者的共识。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已逐渐成为部分学校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内涵与目标、策略、实践成效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将信息科技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并分享了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信息科技课程 校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北京“体育八条” 推进“1+2+3”分层走班制教学
5
作者 李明新 王小庆 +1 位作者 张翠 程金鹏 《体育教学》 2025年第3期26-27,共2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要求体育中考选项增加至22项,学校每周安排5节体育课,对于三个年级各有8个教学行政班、8名体育教师的现实情况,2~3名教师任教一个年级、每个教师任教3~4个班体育课的教学安排已不能满足新义考... 《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要求体育中考选项增加至22项,学校每周安排5节体育课,对于三个年级各有8个教学行政班、8名体育教师的现实情况,2~3名教师任教一个年级、每个教师任教3~4个班体育课的教学安排已不能满足新义考、新课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八条” 分层走班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现状与思考——基于五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6
作者 王晓东 田娟 《基础教育课程》 2015年第11期52-57,共6页
五年级英语学科是2013年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测试的科目之一。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按照《北京市2013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手册》提出的五年级英语学科评价内容和标准,在全市范围内科学抽取相应学校的... 五年级英语学科是2013年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测试的科目之一。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按照《北京市2013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手册》提出的五年级英语学科评价内容和标准,在全市范围内科学抽取相应学校的学生,对北京市五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质量 监控评价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指导标准的新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以大兴区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云阁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第3期17-22,共6页
新教师入职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于2017年11月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在加强教师培训的课程建设、分层施训、有效评价等... 新教师入职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于2017年11月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在加强教师培训的课程建设、分层施训、有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引领价值和启示。重点探讨基于课程指导标准的小学语文新教师"会诊式"培训模式的运行方式及实践路径,为同仁们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师培训 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小学语文 实践导向 教师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8
作者 侯国辉 《教师》 2024年第24期78-80,共3页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助推教育教学朝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当前,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必须结合新时代特征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明确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助推教育教学朝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当前,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必须结合新时代特征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明确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基于此,文章以“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为立足点,阐述了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义,并深入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小学教师 信息化教学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兵 梁吉涛 吴少东 《体育教学》 2020年第5期33-35,共3页
结合对新冠疫情的思考,梳理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健康教育的政策依据,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应该加强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三项重视"和"五条加强"。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体育与健康 课程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监测在大兴区中小学体育课堂运动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明新 韩志超 韩起峋 《体育教学》 2019年第3期30-31,共2页
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下降是近年来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体育课作为中学生锻炼身体、学习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教育载体,对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8所中学、10所小学共41节体育课为调查对象... 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下降是近年来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体育课作为中学生锻炼身体、学习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教育载体,对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8所中学、10所小学共41节体育课为调查对象,运用生理数据监控法、数理统计法,对41节课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运用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对学生运动时心率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可以统计学生运动强度、练习密度,并且能够分析整堂课的运动量分布、运动负荷安排的整体情况,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锻炼效果,为大兴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监测 运动强度 练习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认识误区 借力课标实施——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提升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兵 郭淑华 梁吉涛 《体育教学》 2013年第5期44-46,共3页
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引导体育教师走出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认识误区,探讨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基础知识 体育教师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教学设计
12
作者 赵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5期26-28,共3页
创新整合点1.学科赋能,学科互补本课通过中英文“双师课堂”的活动,以语文学科赋能英语学科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在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概念进行语言表达时能准确提取上位概念,在语文实用类微写作和英语写作中找到相交点,进行学科互补。
关键词 微写作 学科互补 相交点 教学设计 写作教学 上位概念 语文学科 关键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课程资源丰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13
作者 刘海涛 韩起峋 汪巧琴 《体育教学》 2025年第3期28-29,共2页
“体育八条”指出: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拔河、跳竹竿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飞盘等新兴运动不少于10个项目轮换活动。关于课间15分钟,本文观点如下。
关键词 “体育八条” 器材应用 项目设置 场地设置 锻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策略--以血液循环模型的建构为例
14
作者 王春喜 刘锐 《基础教育课程》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是“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下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的教学为例,探讨依托建模教学开展初中生物学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即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 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是“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下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的教学为例,探讨依托建模教学开展初中生物学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即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确定活动主题和建模教学要素,引导学生建构概念模型与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评价、修正完善,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促进建模、批判性、创造性等科学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跨学科实践 血液循环系统 建模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标准的创新实验设计——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例
15
作者 王春喜 李禄 《中学生物学》 2025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四)植物的生活”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尝试设计探究环境条件影响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创新实验,以期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呼吸作用 课程标准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师“课堂会诊式”培训方式的探究
16
作者 王云阁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课堂会诊式"培训对新教师顺利度过适应期、实现专业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研部门要通过团队引领和临床学习等运作方式,通过专家"问诊"、集体"会诊"寻找和分析新教师教学的问题,而后对新教师找出具体... "课堂会诊式"培训对新教师顺利度过适应期、实现专业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研部门要通过团队引领和临床学习等运作方式,通过专家"问诊"、集体"会诊"寻找和分析新教师教学的问题,而后对新教师找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会诊",促进新教师的反思和提升。对新教师进行"课堂会诊式"培训既实现了工作现场的转移,深化了课堂观察的效果,也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引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新教师 “课堂会诊式”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新教师“六个一”培训行动实践探索
17
作者 胡峰光 梁吉涛 何红梅 《体育教学》 2023年第8期56-58,77,共4页
初入教师行业的前两年是新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段充满困难、考验和挑战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经验直接关系教师今后的发展。在新教师培训中应关注体育学科特点、关注体育新教师的特殊问题和挑战等,创设“上好一节体育课... 初入教师行业的前两年是新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段充满困难、考验和挑战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经验直接关系教师今后的发展。在新教师培训中应关注体育学科特点、关注体育新教师的特殊问题和挑战等,创设“上好一节体育课”“教好一项运动项目”“写好一份单元教学设计”“跟好一位实践师傅”“讲好一个关键教育事件”“办好一次看课活动”六大任务的体育新教师培训行动,帮助体育新教师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尽快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教学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教师 六个一 培训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生理论的“临床型”新教师培训探究
18
作者 王云阁 《成才》 2019年第8期26-28,共3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自我。所谓教师的专业自我,主要指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对自身专业工作所抱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师专...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自我。所谓教师的专业自我,主要指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对自身专业工作所抱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师专业领域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潘海燕教授及其团队创建的基于'自我经验'与'专业共同体'的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和模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师培训 临床型 实践智慧 专业共同体 校本研修 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入职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参训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带薪脱产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9
作者 王云阁 《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1年第6期33-35,共3页
2008年以来,作为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意见》规定的“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的实际举措,北京教育学院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带薪脱产培训。该项目要求参训教师在17周内,完成68... 2008年以来,作为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意见》规定的“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的实际举措,北京教育学院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带薪脱产培训。该项目要求参训教师在17周内,完成680学时的培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培训模式 “十一五”时期 实践 继续教育工作 北京教育学院 2008年 教育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师“课堂会诊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王云阁 《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3年第5期37-40,共4页
“课堂会诊式”培训模式是基于课堂实践中间题的解决,通过发挥“集体会诊”的作用,以解决新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课堂会诊式”培训模式创建的背景、内涵与价值、运作方式、操作步骤、主要成效等的实践研究,为我区新... “课堂会诊式”培训模式是基于课堂实践中间题的解决,通过发挥“集体会诊”的作用,以解决新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课堂会诊式”培训模式创建的背景、内涵与价值、运作方式、操作步骤、主要成效等的实践研究,为我区新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方式。一、“课堂会诊式”培训模式创建的现实背景近几年,我区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引入的新教师数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模式 课堂实践 会诊 新教师 模式创建 教师教学 操作步骤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