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形势下心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龙 张宏家 《中国医药》 2015年第6期904-906,共3页
心脏外科是一门相对年轻的临床学科.能够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手术,人类也只不过是在近百年内实现的[1].被后世尊为"外科之父"的奥地利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1829-1894)曾经为心脏外科下过这样一个"魔咒"似的... 心脏外科是一门相对年轻的临床学科.能够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手术,人类也只不过是在近百年内实现的[1].被后世尊为"外科之父"的奥地利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1829-1894)曾经为心脏外科下过这样一个"魔咒"似的评语:"在心脏上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研究生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升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海洋 姜文剑 张宏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00-803,共4页
升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结构破坏、强度减弱,主动脉壁在血流压力下发生瘤样扩张或膨出的一种高危性疾病,最终可因主动脉瘤壁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发生破裂[1]。目前,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 升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结构破坏、强度减弱,主动脉壁在血流压力下发生瘤样扩张或膨出的一种高危性疾病,最终可因主动脉瘤壁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发生破裂[1]。目前,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者一致认为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变化是胸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YAP 信号传导通路 升主动脉瘤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Hippo-YAP信号通路作用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文剑 兰峰 张宏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共4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凋亡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新近发现的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的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回顾现有的关于主动脉血...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凋亡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新近发现的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的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回顾现有的关于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凋亡和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主动脉夹层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孕期主动脉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愚勇 黄琦 +5 位作者 姜文剑 王晓龙 朱俊明 刘永民 孙立忠 张宏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 回顾孕期主动脉疾病病例,探讨孕期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10例孕期主动脉疾病患者,年龄(30.4±4.4)岁,身高(170.7±8.8) cm,体质量(66.7±10.9)kg,身高体质量指数... 目的 回顾孕期主动脉疾病病例,探讨孕期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10例孕期主动脉疾病患者,年龄(30.4±4.4)岁,身高(170.7±8.8) cm,体质量(66.7±10.9)kg,身高体质量指数(22.8±3.2) kg/m2.术前超声心动图和主动脉CTA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合并马方综合征、高血压和累及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各1例,孙立忠细化分型均为A2C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例,合并马方综合征1例,高血压病2例,累及全胸腹主动脉1例,孙立忠细化分型B1S型3例,B3C型1例;主动脉根部瘤2例;主动脉根部瘤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例,细化分型为B1C型.根据具体分型及患者临床特点,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分别在术前、术中或术后行剖宫孕及引产术.结果 术后死亡2例,均为A2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Bentall加孙氏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康复出院.2例在本次入院前行剖宫产,1例在主动脉手术的同时行剖宫产,1例主动脉术后行剖宫产,胎儿均生存,1例术后继续妊娠.4例在主动脉手术前行剖宫取胎或人工流产手术,1例在主动脉手术的同时行剖宫取胎术,胎儿均死亡.结论 孕期主动脉疾病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腔内修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种治疗适应证需要根据孕期临床状况综合判断,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预后最差.胎儿的处理需要根据孕周和主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主动脉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腔内修复治疗
原文传递
温度梯度分级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小乐 王晓龙 +6 位作者 刘愚勇 贡鸣 李海洋 关欣亮 郭东 黄琦 张宏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停循环温度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尤其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停循环温度,同时找出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6例...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停循环温度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尤其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停循环温度,同时找出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6例,低温停循环下行Sun’s手术。依据术中停循环期间鼻咽温度分3组(Ⅰ组:18~20℃,Ⅱ组:20.1~23℃,Ⅲ组23.1~25℃)。测定患者术前、停循环期间、复温至36℃时、术后4 h、术后24 h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蛋白含量;术前和术后第7天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3组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S-100蛋白含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术后常见神经系统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分析,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流量顺行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18~25℃C停循环温度范围内,温度差异对患者脑损伤程度无显著影响。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较多,体外循环时间在本研究中构成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温停循环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史不是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雷 葛翼鹏 +4 位作者 朱俊明 刘永民 刘巍 里程楠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史是否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共384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6例术前有心脏手术史:Bentall手术16例,升主动...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史是否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共384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6例术前有心脏手术史:Bentall手术16例,升主动脉替换术7例,Wheat手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Bentall加二尖瓣手术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将可能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孙氏术后院内死亡共31例,占8.07%。有心脏手术史患者36例中共死亡3例,占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为术前危险因素;体外循环时间超过300min,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需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术中危险因素。将此4种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P=0.038,OR=2.43)、体外循环超过300min(P〈0.001,OR=12.05)为孙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手术史不是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术后住ICU时间(2.09±1.89)天,首次手术患者(2.71±3.01)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术后机械通气(30.09±33.42)h,首次手术(33.86±40.98)h,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1)。有心脏手术史患者术后因出血导致二次开胸率3.03%,首次手术1.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心脏手术史不是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显著增加。对于有心脏手术史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该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心脏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孙氏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