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低氧血症 被引量:6
1
作者 孟琪 王红 侯晓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评价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心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48h内出现低氧血症且氧合指数〈200的成年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 目的评价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心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48h内出现低氧血症且氧合指数〈200的成年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37~82岁,平均(61.9±8.2)岁。中心随机法分为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组(研究组)和面罩高浓度氧疗组(对照组),各60例,疗程6h。收集人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入组前即刻、治疗3h和6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超声心动结果等;记录ICU滞留时间、住院日、机械通气使用和30天内死亡;观察并发症和评价耐受性。通过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比较各项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氧合指数升高(144.35±24.43对201.35±52.97,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0.5383±0.0844对0.5540±0.0844,P〈0.05);呼吸频率[(22.60±5.08)次/min对(18.53±4.13)次/min,P〈0.05]和休克指数(0.85±0.35对0.75±0.15,P〈0.05)降低;机械通气被迫使用率及ICU滞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67%对28.33%,41.0(25.0,67.5)h对49.5(32.5,90.8)h,P〈0.05],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可安全用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有效提高氧合指数,改善心功能,减少ICU滞留时间和机械通气被迫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罩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心脏外科手术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股静脉-股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经皮穿刺与手术切开置管比较:回顾性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呈龙 王晓朦 +8 位作者 郝星 杜中涛 江春景 邢智辰 徐博 辛萌 郭冬 崔永超 侯晓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与手术切开2种置管方式在建立成人股静脉-股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时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股静脉-股动脉ECMO辅助的276例成人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与手术切开2种置管方式在建立成人股静脉-股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时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股静脉-股动脉ECMO辅助的276例成人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皮穿刺置管62例(经皮穿刺组)、手术切开置管214例(手术切开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校正混杂因素后,共52对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7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6±13.0)岁。对匹配前后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与手术切开组相比,经皮穿刺组的ECMO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8.8%对48.1%)及住院病死率(42.3%对67.3%)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CMO建立后的起始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8)。两组ECMO辅助后24 h血乳酸水平均较辅助前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的股静脉-股动脉ECMO置管方式。与手术切开置管相比,经皮穿刺与较低的ECMO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经皮穿刺置管 手术切开置管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急诊心血管手术预后分析
3
作者 于岩 刘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心血管急诊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接受急诊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返回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治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新...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心血管急诊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接受急诊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返回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治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将患者分为新型冠状感染组(22例)和非新型冠状感染组(21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与非新型冠状感染组相比,新型冠状感染组患者术后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ALT、AST显著升高(P<0.05),术后新发房颤、肝功能异常、住ICU时间显著增加(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行心血管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患者ICU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