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痤疮105例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长江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 痤疮 辨证分型治疗 年发病率 对照分析 常见病 皮肤科 分布区 皮脂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扁平疣55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长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9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疗效观察 扁平疣 病毒性皮肤病 抗病毒药物 治疗药物 阿昔洛韦 青少年 聚肌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长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3-403,共1页
关键词 痒疹 结节性 中药 卤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消风散联合青鹏软膏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阴囊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长江 《河北中医》 2012年第7期1022-1023,共2页
慢性阴囊湿疹是湿疹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阴囊部皮肤潮红、肿胀、渗液及瘙痒,易反复发作,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给患者工作及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08-01—2011-09,在均予疾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笔者采用四物消风散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慢性... 慢性阴囊湿疹是湿疹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阴囊部皮肤潮红、肿胀、渗液及瘙痒,易反复发作,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给患者工作及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08-01—2011-09,在均予疾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笔者采用四物消风散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慢性阴囊湿疹患者30例,并与单纯外用青鹏软膏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中药疗法 四物消风散 青鹏软膏 血虚风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利湿热、解毒止痛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长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80-981,共2页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45例。两组病人均服用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外用酞丁安乳膏,治疗组加用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观...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45例。两组病人均服用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外用酞丁安乳膏,治疗组加用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中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肯定,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肝经郁热 中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清热凉血清斑汤治疗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长江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清热凉血消斑汤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及维生素C,2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均以...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清热凉血消斑汤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及维生素C,2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均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2.11%,对照组为68.75%,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治疗组平均皮疹消退时间为(8.36±1.44)天,对照组为(12.23±1.56)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热凉血消斑汤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风热蕴肤型玫瑰糠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清热凉血消斑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