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译 杨伯钢 +4 位作者 刘宇 余永欣 武润泽 许天豪 杨旭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4,共7页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本文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边界优化校核研究,在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小...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本文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边界优化校核研究,在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小班数据等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分级分类,提出了对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其他单元的边界优化校核处理方法,并基于ArcGIS平台,针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度、现势性、完整性、协调性及边界一致性情况进行分析校核及优化,使生态保护红线达到1∶1万成图精度,实现红线精准落图、落地。该研究为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落地、钉桩、管控及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提供了基础底图,研究方法同时适用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红线 边界校核 高精度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崔亚君 顾娟 +3 位作者 王淼 武润泽 杨旭东 王永国 《时空信息学报》 2023年第3期442-449,共8页
开展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全面掌握首都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是优化首都功能、打造和谐宜居生态之都的重要支撑及实现新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依据。遥感生态指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环境指数,能够快速监测与评... 开展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全面掌握首都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是优化首都功能、打造和谐宜居生态之都的重要支撑及实现新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依据。遥感生态指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环境指数,能够快速监测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但目前针对北京市的遥感生态指数分析以区域性变化研究为主,缺少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趋势分析和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验证分析。本文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分析了北京市2013~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利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行了研究验证。结果表明:2013~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变好,特别是2017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明显,其中,2017~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转优速度明显,增加幅度约为2013~2017年的2~3倍;平原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步由差、较差向中等、良转变;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由中等、良向优转变,等级为优的区域明显扩大。遥感生态指数的大小能够用来快速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背景下国土调查和国情监测实践方法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武润泽 《工程勘察》 2022年第9期55-59,共5页
从具体作业实践角度提出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环节,基于实践分析总结工作开展中的资源投入、质量把控和技术结构上的不足,提出需要优化任务管理和业务模式统筹的必要性。从任务管理角度和业务统筹角度可分别发... 从具体作业实践角度提出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环节,基于实践分析总结工作开展中的资源投入、质量把控和技术结构上的不足,提出需要优化任务管理和业务模式统筹的必要性。从任务管理角度和业务统筹角度可分别发挥不同层面的作用,通过对具体作业实践的总结,分析研究优化路径,提出通过优化作业队伍、强化成果质量和分析业务脉络、提升数据计算分析能力,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常规监测与专项监测之间的关系进行透彻分析,使两者有效对接,对降低工作量、提高生产率,以及对今后的工作实践将起到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任务管理体系 业务统筹模式 计算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