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艺疗法在北京国家植物园景观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李燕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1期170-174,共5页
为提高城市植物景观为人服务的功能,在景观改造中加入园艺疗法的因素。阐述了园艺疗法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园艺疗法园的设计依据,并以北京国家植物园内的园艺疗法福祉园为例,提出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园艺疗法园在原有地区植物特... 为提高城市植物景观为人服务的功能,在景观改造中加入园艺疗法的因素。阐述了园艺疗法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园艺疗法园的设计依据,并以北京国家植物园内的园艺疗法福祉园为例,提出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园艺疗法园在原有地区植物特色的基础上,需具备通畅易达的道路布局、对人有益的植物品种及配置方式、与植物景观融为一体的园艺设施等,最后指出园艺疗法园的构建应具备包容性、私密性、舒适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园艺设施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新参数及其在北京国家植物园的应用
2
作者 陈明辉 沈庆华 +4 位作者 闫帅 卢彦磊 孙猛 石青松 温黎彬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种和竞争等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将参数组合,则可以全面描述林分的水平结构多样性。用修正的遗传绝对距离表达林分结构单元类型的均匀性,用林分结构参数组合数与最大类型数的比值表达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构造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指数(FSDN)。以北京国家植物园两个典型林分为分析对象,以同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其他人工林为比较林分,采用FSDN指数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类型个数的多少及其占比,评价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多样性。【结果】北京国家植物园内两种典型林分虽然在林分类型、树种多少、林分密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差异,但其水平结构多样性非常相似。同地区的侧柏人工林结构多样性更低,但以等级划分时,其等级和国家植物园两个林分的等级相同,均为中等。【结论】北京国家植物园典型林分类型的水平格局多样性处于中等的水平,这与中国同地区或南方地区的人工林相似。新的水平格局多样性指数由结构种类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两部分组成,可量化林分水平不同方面的多样性,也方便综合描述,并明确阐释多样性高低的原因,以及均匀性和复杂性的贡献程度。这将为森林经营,尤其是致力于提升和优化森林结构多样性的经营目标提供更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家植物园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复杂性 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植物文化建设与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飞飞 罗斌圣 +1 位作者 崔夏 龙春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3-1391,共9页
生物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园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现着人类因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形成的植物文化。现代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上虽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其植物文化的建设稍显滞后。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 生物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园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现着人类因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形成的植物文化。现代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上虽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其植物文化的建设稍显滞后。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在此背景下,该文探讨了生物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演化的关系,回顾了早期植物园和我国古典园林中植物文化的体现;通过对全球3085个现代植物园主要功能的分析,发现开展了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植物园占比7.36%,开展了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植物园占比11.18%,制定了植物保护计划的占比17.18%,从而揭示了现代植物园保护功能的提升和文化功能的弱化。基于当前植物园植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中对植物文化建设的需求,该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植物园植物文化建设的不足,主要包括:(1)植物物种多样性信息中植物文化信息数据不足;(2)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传统知识惠益分享的考虑欠缺;(3)缺少以文化展现植物多样性的主题园。在此基础上,该文聚焦国家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目标,从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惠益共享、公众参与3个层面对国家植物园体系中的植物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生态文明特色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文化 传统知识 民族植物学 惠益分享 国家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植物物种的解析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飞飞 郝强 +1 位作者 崔夏 马金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4,共9页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简称《重点名录2023》)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名录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修订背景及概况,比较了《重点名录2023》和其他名录中外来入侵植...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简称《重点名录2023》)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名录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修订背景及概况,比较了《重点名录2023》和其他名录中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的差异,并分析了《重点名录2023》中3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性和扩散程度。《重点名录2023》与4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和《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中的植物物种重合度较高。33种外来入侵植物对我国生态、农业、林业、人畜健康均有严重危害,且扩散范围广,但仍有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详述了《重点名录2023》在分类争议和前期评估上存在的问题和缺口,并对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名录的动态调整和分类管理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分类学研究 影响评估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样性对景观造景的优势研究——以国家植物园(北园)为例
5
作者 张钰箫 张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45-46,82,共3页
植物园是集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园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在物种收集与展示工作上紧紧围绕植物多样性开展。该文通过对国家植物园花海、立体花坛、花境等经典景观的案例分析,总结植物多样性在景观营造方面的... 植物园是集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园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在物种收集与展示工作上紧紧围绕植物多样性开展。该文通过对国家植物园花海、立体花坛、花境等经典景观的案例分析,总结植物多样性在景观营造方面的优势,旨在研究植物多样性对景观造景的优势影响,分析其在景观造景中有着防风固土遮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产生更好的科普教育和游客体验、形成更丰富的生态系统等重要作用,以期通过加强植物展示应用技术研究,更好地利用植物多样性创造出美丽丰富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景观造景 植物园 植物收集与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革 包峥焱 +2 位作者 张袆 李岩 李心竹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对国家植物园引种的6种箬竹属植物的竹鞭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开展了竹鞭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生长势处于上升阶段,箬叶竹、箬竹和髯毛箬竹生长势处于下降阶段,善变箬竹生长势处于衰弱阶段。对于生长处于下降阶段... 对国家植物园引种的6种箬竹属植物的竹鞭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开展了竹鞭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生长势处于上升阶段,箬叶竹、箬竹和髯毛箬竹生长势处于下降阶段,善变箬竹生长势处于衰弱阶段。对于生长处于下降阶段或衰弱阶段的竹种,需要尽早进行人工干预,加强抚育管理。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箬竹属植物的栽培管理及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属 竹鞭 繁殖 国家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植物在北京地区的抗寒性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王金革 包峥焱 +3 位作者 李心竹 李岩 张袆 朱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为了探索竹类植物在北京地区的抗寒性及园林应用前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北京植物园60种竹类植物进行了抗寒性分析与评价。评价模型由适应性、更新能力和观赏性3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1个评价因子构成。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竹类植物在北京地区的抗寒性及园林应用前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北京植物园60种竹类植物进行了抗寒性分析与评价。评价模型由适应性、更新能力和观赏性3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1个评价因子构成。结果表明:评价等级为Ⅰ级竹类植物28种,包括安吉金竹、阔叶箬竹、金镶玉竹、早园竹、鹅毛竹等,占总数的46.7%,这类植物抗寒性强,在北京地区可广泛推广应用;Ⅱ级竹类植物11种,包括白哺鸡竹、善变箬竹、髯毛箬竹等,占总数的18.3%,这类植物有一定抗寒性,可适当推广应用;Ⅲ级竹类植物17种,包括黄槽斑竹、美丽箬竹等,这类植物抗寒性一般,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应用;Ⅳ级竹类植物4种,包括白纹东根笹、对花竹、黄皮绿筋竹等,这类植物抗寒性差,可在特定条件下小面积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植物 极端低温 层次分析法 抗寒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种形态特征及出笋成竹规律
8
作者 王金革 李心竹 +3 位作者 李岩 张祎 包峥焱 杨涓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箬竹属植物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的生长习性,科学栽培管理和应用,对阔叶箬竹、善变箬竹、箬竹、髯毛箬竹、箬叶竹和美丽箬竹6个箬竹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竹种的出笋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 为进一步了解箬竹属植物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的生长习性,科学栽培管理和应用,对阔叶箬竹、善变箬竹、箬竹、髯毛箬竹、箬叶竹和美丽箬竹6个箬竹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竹种的出笋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其中箬叶竹出笋最晚,为4月中旬;竹种高生长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美丽箬竹分枝时间在7月中旬,其它竹种分枝时间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初;善变箬竹展叶时间最早,为4月下旬,阔叶箬竹展叶时间最晚,为5月下旬。分枝和展叶从植株下部的几节开始,逐节向上,分枝数量和叶片数量因竹种而不同,箬竹的分枝和叶片数量均最大,分枝为9个/株,叶片数量为132片/株,其它竹种的分枝均在5个/株以下、叶片数量均在30片/株以下,而且箬竹的株型与其它5种相比差异较大。在园林应用中,可根据各竹种的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各竹种的形态特征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属 生长规律 形态特征 园林应用 国家植物园(北园)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应用
9
作者 仇莉 袁媛 陈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92-98,共7页
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种、隶属于50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 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种、隶属于50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不同季节花境的景观层次,并基于此进行了菊科专类植物花境的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宜增加多年生菊科花卉的应用,营造长效花境景观,一、二年生菊科花卉适当配置,为景观增色;应进一步开发利用菊科野生花卉,筛选更多适生的菊科乡土植物和新优植物,使菊科花卉成为节约型花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花卉 国家植物园(北园) 花境 观赏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余应鹏 章容杰 +4 位作者 袁茜 陈学达 万路生 邢震 张毓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目的:为了解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以藏东南色季拉山地区为例,对色季拉山海拔3000~4600 m范围内的手参属植物进行深入调查。方法:通过设置样线和样地,详细记录手参属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伴生植物种类、植被类型、郁闭度等基础... 目的:为了解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以藏东南色季拉山地区为例,对色季拉山海拔3000~4600 m范围内的手参属植物进行深入调查。方法:通过设置样线和样地,详细记录手参属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伴生植物种类、植被类型、郁闭度等基础生态信息,并利用GPS设备精确记录地理坐标和海拔。结果:在5个不同海拔点共发现5个手参属植物自然种群,经鉴定包含西南手参和短距手参;2种手参属植物植株花色丰富,形态变异较大,喜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环境;在特定海拔区域内2种手参同域分布,种群内个体呈散点和斑块状分布,受人为采挖活动影响明显;此外,对手参属植物的生境类型和伴生植物种类进行分析整理。结论:色季拉山手参属植物种质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保护该珍贵的自然资源刻不容缓。该研究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手参属植物野生资源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属 种质资源 资源调查 色季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名国家植物园的选址布局对推进中国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借鉴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欣 《园林》 2023年第9期14-20,共7页
随着中国国家植物园的揭牌,植物园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植物园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平台,具有传承和延续的功能,已经融入到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通过梳理植物园的演变历史,整理出世界上几个国家植物... 随着中国国家植物园的揭牌,植物园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植物园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平台,具有传承和延续的功能,已经融入到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通过梳理植物园的演变历史,整理出世界上几个国家植物园的选址资料,针对选址所涉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情况、未来发展空间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选址从城市(首都)、水资源、科研、地貌、经济实力等因素综合考虑为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选址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植物园 选址 城市发展 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温室大戟属多肉植物栽培发展现状
12
作者 杨涓 马腾 +5 位作者 郭佳琪 杨芷 何宇飞 孙皓明 于天成 成雅京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7期57-58,63,共3页
该文介绍了北京地区温室栽培大戟属多肉植物的现状,通过调查和采集相关数据,对温室内多肉大戟的生长状况、环境适应性及产量进行了分析,为北京地区大戟属多肉植物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旨在推动北京地区多肉大戟的可持续高效生产。
关键词 温室多肉 栽培技术 生长状况 产量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园夜谈(上)
13
作者 杨涓(文/图) 《地球》 2023年第4期58-61,共4页
植物园是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园艺展示、游憩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是战略生物资源的储备库,是都市生态文明的象征。天黑了,植物园里空无一人,植物们终于可以聊聊天、吐吐槽了。... 植物园是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园艺展示、游憩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是战略生物资源的储备库,是都市生态文明的象征。天黑了,植物园里空无一人,植物们终于可以聊聊天、吐吐槽了。人类依靠网络互通消息,植物们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交流网——同种和不同种的植物们通过根部接触土壤中无处不在的庞大的菌丝网来传递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网络互通 生物资源 科学传播 生物多样性保护 科学研究 储备库 植物迁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园夜谈(下)
14
作者 杨涓(文/图) 《地球》 2023年第5期64-67,共4页
上回说到狼尾草花粉探访了干岁兰、海椰子等植物后,在温室中飘荡。忽然,漂浮在空气中的狼尾草的花粉被一阵恶臭吸引了。它向散发臭味的方向望去,看到了一“朵”奇异的花。这“朵”花有多奇异呢?它的个头巨大,花序竟然高达数米。
关键词 狼尾草 椰子 温室 植物园 花粉 花序 奇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丰台区花卉市场年宵花新品种市场调研及应用
15
作者 杨涓 何宇飞 +8 位作者 马腾 杨芷 郭佳琪 高晓宇 孙皓明 李梦华 王萌 安琪 成雅京 《花卉》 2024年第8期196-198,共3页
2024年初对北京丰台区3个花卉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年宵花的新品种、应用形式及数量。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初北京丰台区花卉市场的植物新品种较为丰富,花卉染色技术的突破提升了花卉观赏价值,并令价格走高,但也存在个别植物品种价格不... 2024年初对北京丰台区3个花卉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年宵花的新品种、应用形式及数量。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初北京丰台区花卉市场的植物新品种较为丰富,花卉染色技术的突破提升了花卉观赏价值,并令价格走高,但也存在个别植物品种价格不统一、养护管理技术不透明、植物名称混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观赏花卉 新品种 花卉市场 年宵花 国家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兰科植物三蕊兰根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
16
作者 王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8-1238,共11页
【目的】开展三蕊兰(Neuwiedia singapureana)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能研究,为发掘我国海南地区三蕊兰内生真菌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三蕊兰为材料,通过分离培养,结合ITS测序及分析开展... 【目的】开展三蕊兰(Neuwiedia singapureana)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能研究,为发掘我国海南地区三蕊兰内生真菌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三蕊兰为材料,通过分离培养,结合ITS测序及分析开展三蕊兰根内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检测。将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原球茎进行共培养,检测其对2种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三蕊兰根细胞内分布的真菌菌丝。共获得三蕊兰根内生真菌24个OTUs,分属于9科14属,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分离概率最高;Nectriaceae科5个属(如Cylindrocarpon和Gliocephalotrichum等)真菌分离率次之。其中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溶磷能力,为Apiotrichum sp.(Neu242),Cylindrocarpon spp.(Neu83和Neu154),Gliocladiopsis sp.(Neu245)和Mucor sp.(Neu123)属真菌。菌株Mucor sp.Neu123和Apiotrichum sp.Neu242对铁皮石斛和多花脆兰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三蕊兰根内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出具溶磷能力的兰科促生真菌,可为兰科植物的人工繁育提供促生菌株资源,也为兰科菌根共生磷营养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蕊兰 内生真菌 溶磷真菌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17
作者 崔夏 郝强 李飞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1,共9页
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文献,结合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分布和各类考证,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出中国北方构成入侵的外来植物25科64属109种(含国外来源入侵种108种... 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文献,结合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分布和各类考证,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出中国北方构成入侵的外来植物25科64属109种(含国外来源入侵种108种和国内来源入侵种1种)。分析总结了北方109种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原产地、分布及进入途径、时间和危害方式,并讨论了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侵情况、防治及管理措施和有关的经验教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中国北方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十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会议介绍
18
作者 马金双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4年第5期487-494,共8页
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是全世界植物学工作者的最大盛会。成立一百多年来,国际植物学大会以植物分类学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植物系统与进化为主的广义植物系统学为核心,包括相关的植物地理学、分布学和区... 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是全世界植物学工作者的最大盛会。成立一百多年来,国际植物学大会以植物分类学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植物系统与进化为主的广义植物系统学为核心,包括相关的植物地理学、分布学和区系学等有关学科,而成为世界性著名植物学会议①。她由国际植物和菌物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tanical and Mycological Societies,IABMS)授权,在国际植物分类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lant Taxonomy,IAPT)的领导下,每六年在不同的大陆轮流举行。目前大会的排序以1900年为首届,其中第十九届2017年于中国深圳举行,第二十届2024年于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第二十一届将于2029年在南非开普敦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学 植物分类学 菌物学 植物系统学 植物学 命名法 西班牙马德里 南非开普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带给我们的思考
19
作者 崔夏 《科技视界》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不断引入各类不同地域的物种。当然,这些物种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求,同时也带来危害!人类不仅要合理地使用外来植物,同时也要防范其成为外来入侵植物。文章以我国10种外来入侵植物为例,介绍了其生活型、原产地、生境...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不断引入各类不同地域的物种。当然,这些物种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求,同时也带来危害!人类不仅要合理地使用外来植物,同时也要防范其成为外来入侵植物。文章以我国10种外来入侵植物为例,介绍了其生活型、原产地、生境、引入时间和引入方式等信息,阐明外来入侵植物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入侵植物的防治等需要从源头入手,并引以为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入侵植物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20
作者 杜超群 董雷鸣 +3 位作者 许业洲 袁慧 王瑞珍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在对表型值空间变异进行矫正的基础上开展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利用估算的无性系育种值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罗田垂枝杉无性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指数变异丰富,且变异系数呈现出材积指数>胸径>树高的规律;多点联合分析发现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重复力为0.60~0.79,处于较高水平;3个试验点之间的B型遗传相关系数在0.41~0.65之间,参试无性系的生长差异主要来自于钟祥和阳新、钟祥和咸宁之间;利用材积指数无性系育种值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排序,5号和22号在3个试验点表现良好,为稳定高产型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到28.31%,比实生对照提高25.00%。[结论]罗田垂枝杉生长性状表型变异丰富,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对无性系生长性状产生了极显著影响,22号和5号这两个系号为高产、稳定的优良无性系,适宜在鄂东南区域配套短周期小径材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无性系 互作效应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