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杜荣贞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5期26-35,共10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新引擎,而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终价值指向。北京市海淀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提出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致力于发展“一中枢两新三提升三覆盖”的...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新引擎,而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终价值指向。北京市海淀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提出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致力于发展“一中枢两新三提升三覆盖”的服务生态;并以海淀区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为样本,系统阐释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以环境、应用、数据等关键要素为抓手,打造集约高效的支撑体系、提供丰富适用的学习资源、实施点面结合的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内涵丰富的模式探索、建设特色个性的智慧校园、创新先进高效的数据治理服务等。通过分析海淀智慧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先发劣势”“数字代沟”“协同育人”等现实挑战,从教育资源配置、技术教学融合、人才培养范式、特需学生、辐射输出五个方面,对海淀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区域发展 教育治理 服务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增效实现迭代发展问题导向推进数据应用创新——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平台融通及教育大数据服务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杜荣贞 吴颖惠 刘大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突破智慧教育建设瓶颈,解决数据“卡脖子”问题,海淀区教委进行前瞻性布局,抓好顶层设计和底层搭建,通过海淀区智慧教育软件服务支撑平台对全区已建软件系统进行系统整合和数据融合,探索教育数据应用模式,在教育大数据服务创新方面... 为了突破智慧教育建设瓶颈,解决数据“卡脖子”问题,海淀区教委进行前瞻性布局,抓好顶层设计和底层搭建,通过海淀区智慧教育软件服务支撑平台对全区已建软件系统进行系统整合和数据融合,探索教育数据应用模式,在教育大数据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数据融合 教育大数据 模式创新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1
3
作者 陆云泉 刘平青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59,共6页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政府主导下的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教育集团化办学带来了教育组织管理的创新。北京市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主要是统筹开展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动课程共研与共享、搭建教育资源统筹使用平...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政府主导下的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教育集团化办学带来了教育组织管理的创新。北京市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主要是统筹开展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动课程共研与共享、搭建教育资源统筹使用平台、促进先进理念和特色文化的融合共生、促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海淀区集团化办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种办学类型,建立了三种治理模式;同时,存在着集团规模日益扩大带来管理难度增加、行政授权不清晰运行机制不规范、外部性政策保障机制缺乏、持续性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影响集团创新绩效的因素。借鉴组织管理和创新的相关理论,未来,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办学方面要保持教育集团的适度规模,建立权责明确的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关注集团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集团化办学 组织创新
原文传递
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报告
4
《基础教育参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历经十年课改.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课程重复、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为了适应学生发展需求,让校园生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起来,从根本上实现减负增效.北京市海淀区把目光聚焦在课程... 历经十年课改.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课程重复、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为了适应学生发展需求,让校园生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起来,从根本上实现减负增效.北京市海淀区把目光聚焦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确定14所小学率先开展“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把排课的自主权交给学校,把课程整合后节省出的时间充分、有效地利用.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海淀区 课程整合 中小学生 学生发展 实验报告 自主权 排课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学校课程结构变革的区域探索——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彦祥 《基础教育课程》 2014年第9期27-32,共6页
在基础教育领域,小学所占的时间、空间和人群都是最大的;从人的成长角度来讲,年龄越低,教育所能施加的影响也越大。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的变革对于奠基学生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结构变革 北京市海淀区 课程整合 学校课程 实验 排课 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淀区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大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第6期30-32,共3页
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大区,北京市海淀区始终注重发挥教育信息化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并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和"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随着&... 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大区,北京市海淀区始终注重发挥教育信息化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并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和"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推进,不断完善升级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加强顶层规划和制度建设海淀区以“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为杨6理念,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概念并进行了顶层设计,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从数字化教育向更高阶的形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教育 教育改革发展 智慧教育 教育变革 顶层设计 教育网络 建设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推动教育变革与发展——海淀区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机制与建设模式分析
7
作者 刘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2期10-12,共3页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探索通过信息化重构学校运作方式。同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国家和各省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任务,给教育信息...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探索通过信息化重构学校运作方式。同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国家和各省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任务,给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项改革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变革与发展 融合创新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海淀区 信息化工作 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分析
8
作者 许民美 《安全》 2000年第3期4-7,共4页
关键词 北京 海淀区 中小学生 非正常死亡事故 安全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淀区中小学及幼儿园领导体检结果分析
9
作者 杨巧玲 邬盛鑫 赵雪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3-1144,共2页
关键词 体格检查 脂肪肝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10
作者 陆云泉 《中国教师》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命题,指出了新方向。新的时代征程即将开启,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基础教育高地,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领会党中央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聚焦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在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命题,指出了新方向。新的时代征程即将开启,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基础教育高地,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领会党中央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聚焦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办好更加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海淀区 教育强区 均衡化 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 教育方针 教育领域 学有所教
原文传递
学习品质评价:教育质量评价的“海淀模式”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云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2,共4页
北京市海淀区历经十年探索,建立了兼顾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小学生学习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了新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文化。学习品质评价是一种"为学习"的评价,它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 北京市海淀区历经十年探索,建立了兼顾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小学生学习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了新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文化。学习品质评价是一种"为学习"的评价,它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涵盖学习全过程,具体包括学习认知与体验评价、学习动力评价、学习能力与方法评价、学习意志力与学习投入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五方面九大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品质评价 教育质量评价 “9L”评价指标体系 学业评价 非学业评价 学习动力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晶 赵建国 +5 位作者 李长富 马萃 方新林 李琪 吴夕 王凯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2月底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所小学2241名8~9岁小学生,对其进行屈光检查、体格测量及有父母参与的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2月底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所小学2241名8~9岁小学生,对其进行屈光检查、体格测量及有父母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1206/2241),其中男生近视检出率为52.3%,女生5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频数多(OR=0.879,95%CI:0.798~0.968,P=0.009)是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学习日平均每天上课外辅导班时间长(OR=1.408,95%CI:1.142~1.736,P=0.001)、父亲近视(OR=1.464,95%CI:1.204~1.78,P<0.001)、母亲近视(OR=1.667,95%CI:1.365~2.035,P<0.001)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影响因素 8~9岁 小学生
原文传递
探寻学校领导力建设的新途径——北京市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年第7期51-55,共5页
2005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与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多次磋商,决定引进“海淀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英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学校的领导力建设,逐步构... 2005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与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多次磋商,决定引进“海淀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英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学校的领导力建设,逐步构建一种以领导力建设为中心的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我们可以理性地说,学校发展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学校领导力的建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发展 合作项目 领导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实施过程 教育委员会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智慧教育助推海淀教育现代化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屠永永 刘杰 孔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27,共4页
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重视各个层面的科学研究,从2013年提出由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跃升,即智慧教育1.0时代,主要完成了智慧教育管理机构改革、制定了智慧教育顶层... 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重视各个层面的科学研究,从2013年提出由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跃升,即智慧教育1.0时代,主要完成了智慧教育管理机构改革、制定了智慧教育顶层规划设计、建立了智慧教育科学管理体系、促进了智慧教育环境均衡发展、有效提升了智慧教学能力。2018年,随着《海淀区智慧教育2.0时代发展战略》发布,海淀智慧教育进入2.0时代,全面构建优质、均衡、开放、创新的海淀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海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淀区 智慧教育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发展重在转变思维模式——北京市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经验分析
15
作者 孙鹏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2,共3页
2005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引进了“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英项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校长了解英国的中小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校领导力的目的;二是改进学校管理,... 2005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引进了“海淀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英项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校长了解英国的中小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校领导力的目的;二是改进学校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六年来,我们共选择了30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规模的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分两批进行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发展计划 北京市海淀区 合作项目 经验分析 思维模式 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委员会 新教育理念
原文传递
小荷才露尖尖角——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16
作者 胡新懿 吴颍惠 亓效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年第4期4-8,共5页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后,我们在校园中看到这样的标语:“综合素质评价,给优秀的学生以感动,给顽皮的学生以感悟,给自卑的学生以自信,给‘期待成功’的学生以自强。”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北京市海淀区 评价改革 中考 初中毕业生 学生 校园 感悟
原文传递
学校教育创新力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裴娣娜 孙鹏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20,共7页
学校教育创新力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学校教育创新力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审视,揭示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与本质特征,探讨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基本要素,从而确立科学的质量意识、特色意识,提升学校教育的创新能力,使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学校教育创... 学校教育创新力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学校教育创新力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审视,揭示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与本质特征,探讨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基本要素,从而确立科学的质量意识、特色意识,提升学校教育的创新能力,使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数的构建,将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创新 校长 创新力 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区制新改革: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陆云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学区制改革是北京市海淀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重拳"之一。海淀区学区制是介于区域教育治理与学校治理之间的一种新型教育治理模式,是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治理体系变革。学区... 学区制改革是北京市海淀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重拳"之一。海淀区学区制是介于区域教育治理与学校治理之间的一种新型教育治理模式,是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治理体系变革。学区内设置学区委员会和学区管理中心。在总结羊坊店学区和温泉苏家坨学区先行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海淀区开始全面推进学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教育综合改革 学区制改革 学区委员会:学区管理中心 教育治理 资源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公平发展高等教育
19
作者 高峰 高雅娟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年第5期76-78,共3页
从教育公平视野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公平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需要法律保障,明确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职责,优化教育结构,建立教育资源配制平衡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就业保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平 发展 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凤华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共4页
小学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基础,对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奠基性作用。北京市海淀区小学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较高,办学特色突出,但是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等问题。基于此,海淀区小学... 小学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基础,对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奠基性作用。北京市海淀区小学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较高,办学特色突出,但是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等问题。基于此,海淀区小学教育追求内涵式发展,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实现区域小学教育新的突破:以规范为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以特色为导向,提升办学品质;以质量为根本,促进内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海淀区 区域教育 小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