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时机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卫峰 陈喆 +1 位作者 史淑静 刘秋旻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18-302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时机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41例,氧合指数(PaO2/FiO2)达到20...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时机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41例,氧合指数(PaO2/FiO2)达到200~250 mmHg后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41例,持续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对82例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预后情况、通气时间评估.结果呼吸及循环指标:24 h、48 h呼吸及循环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PaO2/FiO2达到200~250 mmHg后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既可缩短通气时间,还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通气机 机械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间质性肺病皮肌炎患者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颜卫峰 陈喆 +1 位作者 许文兵 郭军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分析合并间质性肺炎(ILD)的皮肌炎(DM)患者出现呼吸衰竭(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治疗的DM合并ILD患者104例,其中发生RF者42例作为观察组,余62例未发生RF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合并间质性肺炎(ILD)的皮肌炎(DM)患者出现呼吸衰竭(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治疗的DM合并ILD患者104例,其中发生RF者42例作为观察组,余62例未发生RF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含吸烟与否、年龄、皮疹分布、性别、吞咽困难、雷诺现象、皮肤溃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发生率、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发生率等]、实验室指标[包含循环免疫复合物、外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D4/CD8 T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IgG、抗Jo-1抗体及抗核抗体等]和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对有差异的数据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ottron征比例、PMN发生率、CADM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抽烟比例、V-neck征、Shawl征、吞咽困难、关节痛/关节炎、皮肤溃疡及雷诺现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DH、AST含量、PLR及NL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ALT、CK、球蛋白、血红蛋白、WBC含量、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实变影、胸膜下线、小叶间隔变厚、条索影、胸膜变厚、网格影、支气管扩张及蜂窝影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磨玻璃影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磨玻璃影、CADM及高AST含量为DM合并ILD患者出现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M合并ILD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需关注CADM、磨玻璃影、血清AST含量等临床指标,便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间质性肺炎 呼吸衰竭 炎性指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支气管哮喘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可爱华 史淑静 +3 位作者 郭军 孙爱华 王文婷 颜卫峰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6期72-76,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2021年7月院内接治的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吸... 目的探究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2021年7月院内接治的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参考组静脉滴注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增加呼吸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分别为(85.79±6.53)mmHg、(95.84±3.65)%,高于参考组;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为(45.12±7.13)mmHg,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5、5.841、8.984,P<0.05)。治疗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指标分别为(3.57±0.79)L、(2.77±0.51)L和(78.86±5.13)%,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6、3.686、5.585,P<0.05)。研究组时间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参考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结论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气管哮喘 呼吸机 肺功能 血气指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叶青 田瑞雪 +1 位作者 侯洪颜 颜卫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67-71,76,共6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5例需长期氧疗的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呼吸支持模式分为长期家庭氧疗(LTOT)组、无创通气(NIV)组、H...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5例需长期氧疗的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呼吸支持模式分为长期家庭氧疗(LTOT)组、无创通气(NIV)组、HFNC组,每组15例。比较3组患者出院后一般情况、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状况、生活质量及步行试验结果。结果随访期内,HFNC组、NIV组住院次数、急性加重次数均少于L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3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低于出院前,动脉血氧分压[p_(a)(O_(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高于出院前,且HFNC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大于NIV组、L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12个月,3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逐渐降低,6 min步行距离(6MWD)均逐渐增加,且HFNC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大于NIV组、L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可有效减轻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还可提升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碳酸血症 家庭氧疗 无创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抗肿瘤药物性间质性肺炎导致肿瘤患者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颜卫峰 孙爱华 +2 位作者 陈喆 郭军 史淑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在抗肿瘤药物性间质性肺炎(ILD)导致肿瘤患者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间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80例抗肿瘤药物性ILD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在抗肿瘤药物性间质性肺炎(ILD)导致肿瘤患者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间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80例抗肿瘤药物性ILD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面罩低流量氧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FN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ICU治疗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气管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aCO2低于参照组,PaO2和SPO2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和R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参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气管插管率(2. 5%)低于参照组(20.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 0%)低于参照组(25. 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FNC应用于抗肿瘤药物性ILD导致肿瘤患者呼吸衰竭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吸氧 化疗药物 间质性肺炎 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指标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呼吸科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龚春雨 李迎春 刘思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分析呼吸科慢性疾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研究其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2024年1月-2024年11月某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慢性病患者为实验对象,按照其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 分析呼吸科慢性疾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研究其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2024年1月-2024年11月某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慢性病患者为实验对象,按照其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呼吸科特殊护理干预),患者的人数均是40例,经过2周的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体力明显提升、相关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对比变化更明显,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呼吸科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护理干预 慢性疾病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可爱华 史淑静 +2 位作者 孙爱华 王文婷 颜卫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临床治疗措施,分别为常规组(40例,行常规治疗)、康复组(4...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临床治疗措施,分别为常规组(40例,行常规治疗)、康复组(40例,常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更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且康复组更优(P<0.05)。治疗前组间血气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且康复组更优(P<0.05)。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康复组指标更优(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肺疾病 心功能不全 肺功能 血气指标 心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了“咳嗽季”,小心慢阻肺
8
作者 张丽萍 王巍伟 《家庭用药》 2023年第11期64-65,共2页
门诊上,我们经常遇见这样一些患者——每逢换季着凉就咳嗽、咳痰,一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这不,天气开始转凉,李大爷的“咳嗽季”就开始了。这次,李大爷明显感觉到自己“一走路就上不来气儿”,最终被确诊为“慢阻肺”。要知道:慢阻肺的... 门诊上,我们经常遇见这样一些患者——每逢换季着凉就咳嗽、咳痰,一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这不,天气开始转凉,李大爷的“咳嗽季”就开始了。这次,李大爷明显感觉到自己“一走路就上不来气儿”,最终被确诊为“慢阻肺”。要知道:慢阻肺的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爷 咳痰 死亡率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