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美红 孙永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74-376,共3页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氢质子驰豫时间的分析,实现对样品中被检测项目定性或定量的检测,该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对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水分检测、微生物快速检测、...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氢质子驰豫时间的分析,实现对样品中被检测项目定性或定量的检测,该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对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水分检测、微生物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掺假识别的研究进行阐述,以推进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更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辨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食品安全 无损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施显赫 武彦文 +1 位作者 侯敏 欧阳杰 《现代仪器》 CAS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分子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分子荧光光谱4大类,这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的优势,广泛应用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本文综述分子光谱在检测食品掺假、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农药残留以及微... 分子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分子荧光光谱4大类,这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的优势,广泛应用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本文综述分子光谱在检测食品掺假、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农药残留以及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分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在线学习云平台应用架构
3
作者 陈婷 刘清珺 +1 位作者 张旭 孙畅 《中国标准导报》 2016年第8期58-63,共6页
利用云计算架构搭建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在线学习平台,为分析测试人员提供直观、规范的方法标准操作和分析仪器使用在线学习课件,提升对方法标准的应用能力。分析了我国方法标准的组成结构特点,提出了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标准在线学习课件设... 利用云计算架构搭建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在线学习平台,为分析测试人员提供直观、规范的方法标准操作和分析仪器使用在线学习课件,提升对方法标准的应用能力。分析了我国方法标准的组成结构特点,提出了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标准在线学习课件设计模式,搭建了在线学习云平台,探讨了平台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采用本文提出的架构方案在很短的时间制作出了食品安全近100项方法标准在线学习课件,分析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访问平台(http://chinatt315.e-learning.ac.cn)进行学习。以本文提出的架构方案进行方法标准在线学习课件制作,能够节省课件制作成本,提高课件制作效率;平台采用多媒体演示和个性化学习的模式进行方法标准应用学习,能够提升分析测试人员对方法标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测试 方法标准 在线学习 云计算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相关联用技术在食品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40
4
作者 祖文川 汪雨 +4 位作者 李冰宁 任敏 刘聪 武彦文 陈舜琮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凭借其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元素分析。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物理、化学、营养、毒理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元素形态分析已经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凭借其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元素分析。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物理、化学、营养、毒理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元素形态分析已经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工作对近年来ICP-MS技术与各种分离手段联用,在食品中砷、硒及锡等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ICP-MS相关联用技术应用于食品元素形态分析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食品 形态分析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魏晓晓 刘伟丽 +7 位作者 池海涛 李琴梅 沈上圯 董海峰 黄雯雯 段艳 高峡 张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323-3328,共6页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同时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分子...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同时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分子量及其分布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机械性能法等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可行性。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塑料 掺杂 回收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及代谢物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慧娟 刘艳 +4 位作者 贾丽 曹沅 丁奇 汪雨 张经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广谱、高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防治疾病,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进行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残留的市场风险筛查时发现,基本无法检出残留量。头孢菌素可能以代谢物的形式存...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广谱、高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防治疾病,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进行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残留的市场风险筛查时发现,基本无法检出残留量。头孢菌素可能以代谢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而部分代谢物具有杀菌活性、致敏性及细菌耐药性,一旦为人体摄入,甚至可能产生肝肾毒性,由此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动物源性食品基质复杂,且其中残留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代谢物含量甚微,因此,开展新型、快速的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以及灵敏、准确、高通量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代谢物的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对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代谢物残留分析检测现状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深入持续相关研究、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代谢物 残留 样品前处理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北京油鸡中2种头孢菌素及其代谢物的消解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慧娟 刘艳 +3 位作者 汪雨 高丽娟 贾丽 张经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4期8236-8241,共6页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分析北京油鸡中2种头孢菌素及其代谢物的消解趋势。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4:1,V:V)提取,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分析北京油鸡中2种头孢菌素及其代谢物的消解趋势。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4:1,V:V)提取,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给药后0.5 h内,头孢匹林在北京油鸡体内迅速代谢为去乙酰基头孢匹林,二者均可在停药后48 h内消除。头孢噻肟进入北京油鸡体内,在4 h内转化为去乙酰基头孢噻肟;头孢匹林可在停药后48 h内消除;停药后120 h仍可检测到胸肌肉和肾脏中去乙酰基头孢噻肟浓度为27.2和14.5μg/kg。结论在原药代谢较快,不易检出的情况下,检测主要一级代谢物可作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残留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 头孢匹林 头孢噻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给药实验 北京油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架构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婷 刘清珺 +1 位作者 张旭 孙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8-265,共8页
针对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目前存在的检测需求对接难、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数据分析工作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食品安全技术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以实验室检测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管理所需信息/数据快速... 针对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目前存在的检测需求对接难、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数据分析工作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食品安全技术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以实验室检测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管理所需信息/数据快速获取、二次利用与安全访问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架构方案。通过建立实验室检测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可以实现检测项目在线查询、检测业务全流程跟踪、检测数据自动采集、质量体系即时监控、检测数据分析评价、人员绩效量化考核等服务功能。最终达到通过流程化信息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业务运转效率;通过数据汇集与数据提取,提升检测需求对接能力;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创新检测业务服务模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分析食品中的矿物油污染物 被引量:18
9
作者 武彦文 王颖 +3 位作者 李冰宁 王欣欣 汪雨 祖文川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145-2150,共6页
矿物油是碳数为10~50的直链、支链和烷基取代的环状饱和烷烃与芳香烃的混合物,其化学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食品中的矿油油污染问题受到持续关注,主要原因是食品包装涉及使用回收纸和再生纸,其残留印刷油墨中的大量工业级矿物油造成与... 矿物油是碳数为10~50的直链、支链和烷基取代的环状饱和烷烃与芳香烃的混合物,其化学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食品中的矿油油污染问题受到持续关注,主要原因是食品包装涉及使用回收纸和再生纸,其残留印刷油墨中的大量工业级矿物油造成与其接触食品的污染。调查显示:几乎所有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矿物油。目前,国内对于食品中矿物油的分析方法还仅局限于定性鉴别。欧洲对矿物油的定量研究较多,陆续开发出在线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器检测法(HPLC-GC-FID)、离线固相萃取法(SPE-GC-FID)以及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等定量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中矿物油污染物的最新分析技术、操作步骤以及定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目的是通过借鉴,研发出适用于我国食品中矿物油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展市售食品调查,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矿物油饱和烃 矿物油芳香烃 在线液相-气相色谱联用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静雯 刘清珺 +4 位作者 杜美红 赵瑞雪 万宇平 吴小胜 冯月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9-1416,共8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核心检测体系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化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核心检测体系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微生物用时短、成本低,但特异性识别方法和检测的灵敏度有待提升,新型的发光体系、发光放大方法、可替代抗体的识别分子以及相关的前处理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微生物检测 前处理 发光放大 识别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技术在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祖文川 汪雨 +1 位作者 武彦文 陈舜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EcHG)是原子光谱仪发展的一种实用气态进样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电化学发生池内的电极反应代替传统化学还原的方法来生成氢化物和汞蒸气.与传统的化学法硼氢化钾(钠)-酸氢化物发生体系相比,EcHG技术仅需要支持电...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EcHG)是原子光谱仪发展的一种实用气态进样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电化学发生池内的电极反应代替传统化学还原的方法来生成氢化物和汞蒸气.与传统的化学法硼氢化钾(钠)-酸氢化物发生体系相比,EcHG技术仅需要支持电解质,氢化物(汞蒸气)在阴极室内发生后直接导入原子光谱仪的原子化器,在降低分析成本和溶液配制时间的同时,分析过程引入的空白值也大大降低,更加绿色环保.近年来,EcHG原子光谱分析已经从单一的元素总量测定发展到元素形态分析,从微量元素分析发展到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发生元素涵盖了砷、硒、铅、镉、锡、锑、锗和汞,应用范围涉及食品、环境、烟草、饲料等实际样品.EcHG技术应用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特征元素检出限能够达到0.1 μg/L级(汞为ng/L级);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适用元素检出限能够达到μg/L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回收率在90% ~ 110%之间.EcHG技术相关的机理研究也已经起步,这为该技术在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EcHG技术的分析范围目前仅限于部分元素的无机态,对元素的有机形态分析是本领域发展的难点之一.本文提出,关于电化学氢化物发生的机理研究、电化学流通池结构的优化、形态分析范围的拓展等将成为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类激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立利 刘艳 +2 位作者 贾丽 冯月超 范筱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847-856,共10页
近年来,食品中激素的残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糖皮质类激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生长,常用于畜牧生产中。然而动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这些激素,会导致激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影响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糖皮质类激素及其对... 近年来,食品中激素的残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糖皮质类激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生长,常用于畜牧生产中。然而动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这些激素,会导致激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影响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糖皮质类激素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总结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类激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利用振荡提取、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液液分配、加压溶剂萃取等提取和净化方法,以及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检测糖皮质类激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类激素 动物源性食品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脂分析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佳 武彦文 +1 位作者 李冰宁 欧阳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6,共6页
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在油脂氧化过程监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FTIR相关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FTIR快速、环保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加... 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在油脂氧化过程监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FTIR相关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FTIR快速、环保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加有效和广泛的应用,逐步在油脂质量监控与加工生产领域替代传统方法。FTIR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化学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立利 王胜楠 +4 位作者 许雯 杨志超 丁奇 观文娜 贾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758-764,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成为了分析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电位滴定法由于操作简便,特异性好,且容易自动化,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电位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成为了分析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电位滴定法由于操作简便,特异性好,且容易自动化,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装置组成,重点讨论了其在食品中碘、二氧化硫残留量、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C、脂肪酸值等的测定中的应用,以期为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并促进自动电位滴定仪在国标方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 食品安全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与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杜美红 赵瑞雪 李静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457-461,共5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在微生物检测与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MALDI-TOF MS分析技术微生物检测原理...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在微生物检测与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MALDI-TOF MS分析技术微生物检测原理、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鉴定、分型、溯源分析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检测鉴定方法相比,MALDI-TOF MS分析技术表现出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易于操作等显著的技术优势。随着微生物质谱数据库以及分析方法的逐渐完善,该技术将成为微生物实验室致病菌快速检测鉴定的重要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分型鉴定 微生物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食用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婷 刘清珺 +2 位作者 武彦文 彭思龙 姜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36-842,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品质食用油快速分类的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方法不同品质的食用油在化学组分上是存在差异的,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全面反映和整体把握食用油的化学成分信息,并借助主成分分析(PCA)结合马氏距离法对食用油的中红外光谱图进行... 目的建立不同品质食用油快速分类的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方法不同品质的食用油在化学组分上是存在差异的,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全面反映和整体把握食用油的化学成分信息,并借助主成分分析(PCA)结合马氏距离法对食用油的中红外光谱图进行预处理,提取其特征信息,然后通过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相应分类模型,运用模型自动鉴别不同品质的食用油类别属性。结果实验通过从市场上随机抽取食用油样本,选取了3种不同品牌的大豆油、花生油共60个样本进行测试,分类正确率达到了100%。结论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食用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品质食用油的快速分类鉴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中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8
17
作者 马向南 杜美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828-1833,共6页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快速检测仪器以其简便、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食品快速初筛检测的需求,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快速检测仪器分为实验室、在线和现场快速检测三大类,通过对免疫法、...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快速检测仪器以其简便、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食品快速初筛检测的需求,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快速检测仪器分为实验室、在线和现场快速检测三大类,通过对免疫法、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PCR技术等与快速检测仪器相应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的阐述,综述了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产业发展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另外,鉴于实验室快速检测仪器和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两类仪器的优势与劣势,移动实验室这一新型模式也将成为我国快检仪器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大豆原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2 位作者 汪雨 祖文川 欧阳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344-3349,共6页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建立大豆原油-棕榈油二元掺伪体系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42个大豆原油、21个精炼油、88个掺伪油的FIIR谱图为模型样本,预处理方法选用标准正态变量(SNV),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建立大豆原油-棕榈油二元掺伪体系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42个大豆原油、21个精炼油、88个掺伪油的FIIR谱图为模型样本,预处理方法选用标准正态变量(SNV),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特征变量,随机选取60个掺伪油样组成校正集,28个掺伪油样组成验证集,以PLS方法建立大豆原油的掺伪定量模型。结果 PCA可将大豆原油及精炼油分成独立的2类。经PCA分析,大豆原油中掺入棕榈油的掺伪检测限为5%。PLS校正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926,校正误差均方根RMSEC为1.8121。预测模型的R2为0.9823,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2.8189。同时得到的预测结果的偏差在1.3909%~3.1019%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模型可行。结论 FTIR-PLS模型能够实现大豆原油的掺伪定量分析,分析速度快,能够满足大豆原油入库要求,是一种可行的大豆原油掺伪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原油 棕榈油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鉴别 掺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与责任主体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向南 杜美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167-3171,共5页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与风险总是协调统一、动态存在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更侧重于风险监测,只有正确识别、监测、评估和预防风险,才能将食品安全事件扼制在初始状态。本文通过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与风险总是协调统一、动态存在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更侧重于风险监测,只有正确识别、监测、评估和预防风险,才能将食品安全事件扼制在初始状态。本文通过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识别出我国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因素,找到可能引起风险的责任主体,并将责任主体划分为人、物和管理3个方面。从分析中可以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风险,人的因素是第一责任主体。最后列举出我国辨析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3处难点:责任主体及责任大小较难界定、监管权限分工不明和掺杂感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因素 责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光谱分析食品中有毒元素的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伯言 武彦文 欧阳杰 《现代仪器》 CAS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综述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各种前处理方法,包括干法灰化法、湿法消化法、微波消解法、直接固体进样法、悬浮液进样法、稀释法与水浴蒸干法等在食品中有毒元素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此外,还介绍超声波辅助提取、同位素稀释法、紫外光解... 本文综述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各种前处理方法,包括干法灰化法、湿法消化法、微波消解法、直接固体进样法、悬浮液进样法、稀释法与水浴蒸干法等在食品中有毒元素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此外,还介绍超声波辅助提取、同位素稀释法、紫外光解法等新方法的进展。引用文献5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有毒元素 原子光谱分析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