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检察院聘用制辅助人员现状探析
1
作者 赵建韬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第6期326-327,共2页
聘任制辅助人员,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用人制度。其主要承担书记员的部分职责与工作内容。我院自2013年招录合同制书记员(2016年改为"聘用制辅助人员")以来,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状况,使检察人员配置更加优化,保证检察官... 聘任制辅助人员,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用人制度。其主要承担书记员的部分职责与工作内容。我院自2013年招录合同制书记员(2016年改为"聘用制辅助人员")以来,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状况,使检察人员配置更加优化,保证检察官从简单、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专业化法律工作,为检察官更好的落实司法责任制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近年来,聘任制检察辅助人员呈现出流动性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聘用制书记员 现状 改革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景山区检察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几点做法
2
作者 王宏芬 《中国人大》 1999年第22期30-31,共2页
"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监督,是改进和加强检察工作,促进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这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党组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几年来,石景山区检察院把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作为最高形式的监督,高度... "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监督,是改进和加强检察工作,促进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这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党组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几年来,石景山区检察院把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作为最高形式的监督,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自觉、主动、虚心地接受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真心实意地依靠人大代表做好检察工作。一、提高认识,严格要求院党组对各科室和每名检察干警提出要求:要充分认识人民对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自觉主动地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人大代表的检查、监督要高度重视,不得置之不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检察机关 人大监督 检察院 石景山区 检察工作 高度重视 队伍建设 人大常委会 实施监督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反贪人才培养机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雷 王立君 《法制与经济》 2014年第6期98-100,102,共4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从检察人才建设这个根本抓起,向素质要检力,向培养要素质,检察机关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学界和检察实务界对反贪部门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还不是很系统,笔者希望通过对北京市石景山区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从检察人才建设这个根本抓起,向素质要检力,向培养要素质,检察机关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学界和检察实务界对反贪部门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还不是很系统,笔者希望通过对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反贪人才建设和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地区检察机关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一套较为适合检察机关反贪人才的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反贪人才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诉讼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作者 贾淑鑫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9-30,共2页
检察诉讼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贾淑鑫检察诉讼档案是国家重要专业文书的一部分,是人民检察院检察活动的真实记录。检察机关的档案工作起步较晚,在最近10个年头里,检察诉讼档案工作虽然有章可循且不断发展,但某些管理环... 检察诉讼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贾淑鑫检察诉讼档案是国家重要专业文书的一部分,是人民检察院检察活动的真实记录。检察机关的档案工作起步较晚,在最近10个年头里,检察诉讼档案工作虽然有章可循且不断发展,但某些管理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档案 检察机关 问题及解决 保管期限 档案人员 检察院 档案管理部门 鉴定工作 卷内文件 侦查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公私权冲突问题研究
5
作者 宗栩晗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7-69,共3页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公私权冲突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诉讼模式、权力属性、权力使用三方面,其在实践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灵活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终止审查等多种监督方式调整公私权冲突是一个简便且...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公私权冲突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诉讼模式、权力属性、权力使用三方面,其在实践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灵活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终止审查等多种监督方式调整公私权冲突是一个简便且可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政检察权 公私权冲突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王春风 韩哲 +1 位作者 关振海 李杉杉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1-76,共6页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具有督促和推进作用。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系统中处于"后置"地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展开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具有督促和推进作用。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系统中处于"后置"地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展开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基本原则、路径和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机关 地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监督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王立君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8-29,共2页
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的监督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案监督、诉讼监督,还有审判监督。笔者试从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及诉讼监督的现状,探究如何更好的发挥检察机关的自侦职能,确保自侦案件的侦办准确、高效,切实达到党和人民对检察机... 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的监督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案监督、诉讼监督,还有审判监督。笔者试从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及诉讼监督的现状,探究如何更好的发挥检察机关的自侦职能,确保自侦案件的侦办准确、高效,切实达到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反腐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自侦案件 监督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办理民事申诉案件新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8
作者 刘京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4-86,共3页
新民事诉讼法首次将"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情形作为检察机关对民事案件提起抗诉的事由之一。检察机关应当在正确把握新证据的本质、分类、要件,并综合考虑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环境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新证据启动民事... 新民事诉讼法首次将"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情形作为检察机关对民事案件提起抗诉的事由之一。检察机关应当在正确把握新证据的本质、分类、要件,并综合考虑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环境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新证据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新证据 审查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检察院组织法典评介
9
作者 丁志鹏 薛伟宏 《中国检察官》 2014年第9期43-46,共4页
检察院组织法特别是其中的检察院组织法典是检察法的脊梁和不可或缺内容,也是检察制度得以产生、发展、变革甚至中(终)止的"种子"和"母胎"。因此,从法制生成逻辑上看,没有检察院组织法或其法典,就难有检察制度或其检察院及其检察... 检察院组织法特别是其中的检察院组织法典是检察法的脊梁和不可或缺内容,也是检察制度得以产生、发展、变革甚至中(终)止的"种子"和"母胎"。因此,从法制生成逻辑上看,没有检察院组织法或其法典,就难有检察制度或其检察院及其检察人员诸要素的产生与客观存在。而时值我国《检察院组织法》欲修正的当下,研究国外检察院组织法,特别是其中的检察院组织法典的现实和深远意义,不言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院组织法 法典 国外 评介 检察制度 检察人员 法制
原文传递
论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优先性——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广三 庄乾龙 《法治研究》 2012年第2期22-31,共10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采提示性列举的方式规定特殊侦查措施的种类,包括控制下交付、电子监听与特工行动及其他特殊侦查措施。职务犯罪侦查主体享有优先选择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而特殊侦查手段产生的原因与最后手段性原则对其限制的无效...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采提示性列举的方式规定特殊侦查措施的种类,包括控制下交付、电子监听与特工行动及其他特殊侦查措施。职务犯罪侦查主体享有优先选择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而特殊侦查手段产生的原因与最后手段性原则对其限制的无效及可能产生的矛盾是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具有优先性的根本原因。《公约》对追查腐败犯罪鼓励使用特殊侦查手段的态度,意在表明国际联合侦查层面特殊侦查措施的优先性。我国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立法缺失与履行国际义务的现实要求立法应构建契合我国国情并能与《公约》相衔接的职务犯罪特殊侦查制度。通过明确职务犯罪原则性适用特殊侦查手段规定,排除最后手段性原则与重罪原则的限制性规定,以保障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优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特殊侦查手段 优先性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锋志 豆忠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28,共4页
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的认定问题,应结合立法目的、惩治重点,从实质的角度准确理解、分别把握。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与共同受贿共犯的区别问题,应以国家工作人员有无对贿赂的认识,以及与行贿人之间的具体意思联络内容,结合司法... 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的认定问题,应结合立法目的、惩治重点,从实质的角度准确理解、分别把握。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与共同受贿共犯的区别问题,应以国家工作人员有无对贿赂的认识,以及与行贿人之间的具体意思联络内容,结合司法解释中关于"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的规定分别把握。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对合行为,应以行为人主观行贿意思的具体内容为标准,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区别认定为无罪或行贿罪(未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 主体 共犯 对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精神损害赔偿看附带民事诉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广三 《法治研究》 2010年第7期34-37,共4页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且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也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但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司法解释却允许受害人对民事侵权行为提起...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且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也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但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司法解释却允许受害人对民事侵权行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之诉。上述部门法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从应然的角度来说,法学界对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存在否定说、肯定说和折中说三种意见。本文对上述三种意见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将其纳入动态的法制化进程中作了一个模式化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附带民事诉讼 取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刑制度新探——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敦宁 张静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76-82,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八)》从缓刑的适用条件与执行制度两大方面同时着手,对我国的缓刑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在进行正确的理解与适用的同时,在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未成年人等特殊主体的缓刑适用、社区矫正制度的规范化以及缓刑适用的程序设... 《刑法修正案(八)》从缓刑的适用条件与执行制度两大方面同时着手,对我国的缓刑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在进行正确的理解与适用的同时,在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未成年人等特殊主体的缓刑适用、社区矫正制度的规范化以及缓刑适用的程序设计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刑 刑法修正案(八) 适用条件 执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刑法规范的司法认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哲 关振海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2-53,共2页
在我国,环境犯罪在立法技术层面都采用空白刑法规范的立法模式。补充规范的识别及其与环境犯罪构成要件已有内容的衔接还需要我们探讨。
关键词 环境犯罪 法规 司法 构成要件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在索 吕卫华 张李丽 《检察实践》 2005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暂缓起诉制度 刑事案件 可行性 犯罪嫌疑人 不起诉决定 提起公诉 社会安定 检察机关 考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法律文本中“民间纠纷”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关振海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99-105,共7页
"民间纠纷"一词是我国政法机关化解社会矛盾政策的产物,与调解制度密切相关。民间纠纷在我国宪法乃至所有法律中使用的语境、类型具有同一性,可界定为: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纠纷。延续历... "民间纠纷"一词是我国政法机关化解社会矛盾政策的产物,与调解制度密切相关。民间纠纷在我国宪法乃至所有法律中使用的语境、类型具有同一性,可界定为: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纠纷。延续历史、贯彻政策、总结实践是新《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范围限定为"民间纠纷"的三点因素。在刑事诉讼法律文本中,民间纠纷具有限缩刑事和解范围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刑事和解 民间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旅游行业的集约化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志伟 乜也 《中国商界》 2008年第3期161-161,共1页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略疏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行业 集约化 国内 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 收入水平 市场经济 膳宿供应 旅游消费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改革开放 旅游者 列相关 游客 同仁 设施 旅行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涉案财产价格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兆欣 杨敏 《中国司法鉴定》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在许多刑事案件中,涉案财产价格数额在定罪和适用量刑幅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定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而现实中却总是存在涉案财产鉴定结论的不准确或不稳定,影响着定罪量刑。因此分析其原因,探索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的规范... 在许多刑事案件中,涉案财产价格数额在定罪和适用量刑幅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定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而现实中却总是存在涉案财产鉴定结论的不准确或不稳定,影响着定罪量刑。因此分析其原因,探索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的规范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案例 涉案财产 价格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状况及其对策——以某区流动未成年人常见犯罪为样本 被引量:4
19
作者 翁凯一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10期11-15,23,共6页
2008-2012年流动未成年人常见犯罪类型有盗窃罪、两抢类犯罪、伤害类犯罪、性犯罪,其中侵犯财产类犯罪占54.03%。该类犯罪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02%,反映教育活动中,一是层次化教育及针对低龄未成年人的技能教育缺失,二是管教... 2008-2012年流动未成年人常见犯罪类型有盗窃罪、两抢类犯罪、伤害类犯罪、性犯罪,其中侵犯财产类犯罪占54.03%。该类犯罪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02%,反映教育活动中,一是层次化教育及针对低龄未成年人的技能教育缺失,二是管教人对流动未成年人教育能力不足。为预防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针对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技能型义务教育,保障流动未成年人随父母接受义务教育,强化家长与流动未成年子女的亲情教育,发挥团组织在流动未成年人中的自我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未成年人 犯罪 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定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云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从内涵上看,它包括宽严并用、区别对待、宽严审势三方面内容;从定位上看,它是基本的刑事政策,既是刑事立法政策也是刑事司法政策,还是应然的刑事政策。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基本内涵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