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现状研究 |
何暄
苗霁阳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
2
|
|
2
|
远程支教社区平台设计与开发——以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支教社区平台为例 |
张宝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1 |
1
|
|
3
|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策略的选择 |
张汉林
|
《基础教育参考》
|
2007 |
3
|
|
4
|
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区域推进与校本实施 |
朱洪秋
|
《中小学德育》
|
2011 |
2
|
|
5
|
新课程理念下“楞次定律”的教学探索 |
常青
杨蕾
|
《中学物理》
|
2015 |
2
|
|
6
|
可贵的积淀 |
李佟慧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我校私家车接送同学上下学情况的调查——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
李易彤
曹乾
孙思媛
张昀
李丹钰
李北方
赵雯彦(指导教师)
黄旭升(点评)
|
《网络科技时代》
|
2006 |
0 |
|
8
|
Focusky思维导图功能的实现和应用 |
张宝
陈颖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17 |
4
|
|
9
|
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建设初探 |
张绍武
崔佳佳
|
《中小学校长》
|
2011 |
0 |
|
10
|
利用移动端提高课堂互动效率的技术实现 |
张宝
张红艳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18 |
3
|
|
11
|
研究心理过程,尊重客观规律——教研员听课随感 |
边境
|
《语文教学研究》
|
2011 |
0 |
|
12
|
准确选择 稳步推进 持续发展 |
景华
|
《基础教育课程》
|
2006 |
0 |
|
13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张亚玲(执教)
舒卉(点评)
|
《小学语文》
|
2012 |
0 |
|
14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九年一贯制课程构建与思考 |
刘继忠
|
《中小学校长》
|
2018 |
1
|
|
15
|
借助软件轻松制作和编辑更实用的微课 |
张宝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18 |
0 |
|
16
|
基于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的学习性评价实践研究 |
武欣欣
金娜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2020 |
0 |
|
17
|
一位教研员的网络研修生活体验 |
刘克臣
|
《中国教师》
|
2009 |
0 |
|
18
|
“理解教育”初探 |
徐云知
|
《中国教师》
|
2019 |
0 |
|
19
|
网络研修的实践模式 |
陈漪明
|
《北京教育(普教版)》
|
2007 |
0 |
|
20
|
高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落地——从函数应用到函数建模 |
王霞
钟竺
李梁
|
《中国教师》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