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预约进站配额优化研究
1
作者 朱亚迪 张晓迪 +1 位作者 杨晓 孙颖 《交通工程》 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通勤时段客流激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过度拥挤,安全风险较大.除站外限流外,采用线上预约、快速进站制度可以使乘客合理规划出行时间,提升系统效能.作为1种新解决方案,预约进站制度中,预约时段选择以及预约配额设置仍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 通勤时段客流激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过度拥挤,安全风险较大.除站外限流外,采用线上预约、快速进站制度可以使乘客合理规划出行时间,提升系统效能.作为1种新解决方案,预约进站制度中,预约时段选择以及预约配额设置仍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为此,本研究基于智能卡数据分析通勤高峰时期乘客出行特征,确定预约时段;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进站时间特征,利用排队论以最小化非预约乘客站外排队时间为目标的预约配额优化模型.以北京地铁沙河站为例,分别采用数值算法以及仿真模型实现并验证了提出模型的适用性,为城市轨道交通预约进站制度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预约系统 预约配额 排队论 排队时间递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有权网络相继故障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峰 胡映月 +1 位作者 李小红 陈培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和车站因其所承载客流量多少不同在网络结构的地位也不同,仅从网络结构来评价可靠性可能会产生误判.本文根据地铁网络智能卡数据构建了网络权重矩阵,结合网络结构确定了无权、有权网络的复杂网络参数,并基于有无权... 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和车站因其所承载客流量多少不同在网络结构的地位也不同,仅从网络结构来评价可靠性可能会产生误判.本文根据地铁网络智能卡数据构建了网络权重矩阵,结合网络结构确定了无权、有权网络的复杂网络参数,并基于有无权重两个网络分别定义了4种相继故障的策略参数及网络可靠性评价模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实例系统性分析有无权重两个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可操作性强,弥补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的不足,加载了客流的网络脆性更明显,站点重要性排序也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靠性 复杂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 有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竖向设计反应谱谱值研究
3
作者 司明非 江辉 +3 位作者 陈良江 高日 周勇政 卢文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竖向地震动对高烈度区桥梁等结构存在严峻威胁,且与水平向地震动之间关系复杂。然而当前我国GB 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未对竖向设计反应谱做出专门规定;其他部分规范仅规定竖向反应谱取水平谱的某一固定比值,... 竖向地震动对高烈度区桥梁等结构存在严峻威胁,且与水平向地震动之间关系复杂。然而当前我国GB 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未对竖向设计反应谱做出专门规定;其他部分规范仅规定竖向反应谱取水平谱的某一固定比值,可能使对竖向地震动的估计不可靠。因此,在我国现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亟需修编的大背景下,选取了国内外的4350条地震动记录,按场地类别和震级分类,进行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谱比值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竖向与水平向反应谱比普遍超过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现行规范给出的定值0.65,且受场地类别和地震烈度的影响显著。因此,建议引入竖向场地系数表征竖向地震动作用,通过试算并与JTG/T 2231-01—202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对比,确定了适用于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竖向场地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不同场地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峰值比,给出了竖向场地系数的建议取值。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竖向加速度设计谱谱值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抗震设计 竖向地震动 加速度反应谱 反应谱比 竖向场地系数 加速度峰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客流数据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演变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志刚 贾慧慧 +1 位作者 陈峰 王子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131,135,共7页
构建了考虑乘客异质性的客流分配方法和基于信息熵的均衡度模型。选取北京城市轨道交通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等跨度10年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经过客流分配得到全网早高峰时刻断面客流量;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其... 构建了考虑乘客异质性的客流分配方法和基于信息熵的均衡度模型。选取北京城市轨道交通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等跨度10年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经过客流分配得到全网早高峰时刻断面客流量;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其可视化,并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情况,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近10年的线网客流演变。分析显示: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量、断面客流量均在2009—2012年迅速增长,在2015年略有下降,而在2015—2018年又恢复增长;最大客流量出现的位置基本稳定,仅个别位置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场信息的地铁车站智能疏散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鹏程 孙颖 +1 位作者 丁时政 朱亚迪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火灾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影响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科学合理的安全疏散方案是突发火灾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地铁车站火灾疏散方案中的疏散路线难以根据火场情况动态调整。针对地铁车站疏散路径固定单一的弊端,基于... 火灾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影响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科学合理的安全疏散方案是突发火灾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地铁车站火灾疏散方案中的疏散路线难以根据火场情况动态调整。针对地铁车站疏散路径固定单一的弊端,基于地铁车站内的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人员分布信息和火灾发生位置,建立空间拓扑模型,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规划出耗时最短且转弯次数较少的疏散路线,实现站内乘客更科学高效的疏散,最后通过3个场景的案例应用验证本文所提疏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计算机视觉 人员分布 路径规划 智能疏散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卡数据的轨道与公交复合网络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子甲 贾慧慧 +1 位作者 朱亚迪 陈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3,共7页
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公交网络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乘客在两网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协同运营。然而,以往的研究通常只对单个网络出行进行研究,未考虑到出行完整性。针对此不足,基于多源数据... 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公交网络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乘客在两网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协同运营。然而,以往的研究通常只对单个网络出行进行研究,未考虑到出行完整性。针对此不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轨道与公交网络拓扑融合,提出乘客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上的完整出行提取方法;复杂网络中方式选择的本质是路径选择,因此在构建耦合换乘站点的公共交通复合网络基础上,建立5种考虑多种因素组合的多项Logit选择模型,以分析在复合网络中对乘客出行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组合;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某工作日的公共交通网络及刷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完整出行的选择模型优于基于出行阶段的选择模型;通勤者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与考虑在车时间、候车时间、换乘时间、换乘次数的出行总时间及票价因素显著相关,且出行总时间的影响更大;换乘、候车时间对通勤乘客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中方式选择的影响较低,通勤者更加偏好出行总时间短的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轨道与公交的协同程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方式选择 多项Logit模型 数据融合 复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下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减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江辉 宋光松 +4 位作者 刘展铄 郭辉 卢文良 周勇政 曾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5,共11页
以我国某主跨400 m的铁路钢桁架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低频速度脉冲叠加高频记录底波的方法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开展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的响应特性及纵、横桥向减震技术。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强震作用下,各构件... 以我国某主跨400 m的铁路钢桁架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低频速度脉冲叠加高频记录底波的方法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开展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的响应特性及纵、横桥向减震技术。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强震作用下,各构件的响应较未考虑脉冲效应时明显增大,交界墩墩底及横梁、引桥墩墩底等截面破坏严重,支座破坏严重,梁台存在碰撞风险。全桥布置摩擦摆支座可降低主拱应力,但无法有效控制桥墩弯矩响应,且会放大梁端位移;“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的纵桥向减震方案可使主拱应力、交界墩底弯矩、梁端位移分别下降28.53%,63.23%,22.52%,减震效果明显;横桥向增设防屈曲支撑可大幅减小桥墩横梁地震响应,交界墩下、中横梁弯矩降幅分别达58.89%, 62.48%。采用上述组合减震措施可提升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可供同类型桥梁的减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地震响应特性 减震技术 摩擦摆支座 黏滞阻尼器 防屈曲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置式轨道在垂向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振动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亮 钟阳龙 +1 位作者 梁淑娟 侯博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121,共8页
弯曲振动是浮置式轨道的主要振动模态。细致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对优化轨道隔振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浮置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采用谐响应法,分析谐振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在频域内的结构响应,... 弯曲振动是浮置式轨道的主要振动模态。细致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对优化轨道隔振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浮置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采用谐响应法,分析谐振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在频域内的结构响应,并以隔振效率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探讨轨道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推导一阶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浮置式轨道在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振动有不同程度放大,一阶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放大较明显,在本文参数条件下振动可放大1.69倍;增大板厚、减小板长及减小板下刚度,可明显减小振动放大效应;板厚大于0.55m或板长小于3.6m时,可不考虑轨道弯曲振动导致的振动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式轨道 弯曲振动模态 隔振效率 谐响应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桥隧相连区域轨道结构温度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博文 赵闻强 +3 位作者 高亮 蔡小培 郄录朝 徐旸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严苛的服役环境给桥隧相连区域轨道选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明确复杂艰险山区铁路桥隧相连区轨道服役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艰险山区桥隧相连区轨道-下部基础空间精细化分析模型,并同时考虑了隧道内外的温度荷载特征,分析不...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严苛的服役环境给桥隧相连区域轨道选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明确复杂艰险山区铁路桥隧相连区轨道服役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艰险山区桥隧相连区轨道-下部基础空间精细化分析模型,并同时考虑了隧道内外的温度荷载特征,分析不同轨道结构在桥隧相连区域的温度适应性,提出相应的选型建议。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口存在的纵向温度梯度荷载使得钢轨纵向位移峰值出现在温度过渡区内;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后,受多层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变形协调关系影响,线路中存在中短波长的不均匀垂向变形,且道床板与底座间可能存在离缝,最大离缝量可达1.6 mm,对线路平顺性造成影响;桥上铺设有砟轨道后,有效减小了钢轨的温度应力,线路整体变形分布更为均匀。结合复杂艰险山区地区可能存在的大跨悬索桥、大跨钢桁拱桥等特殊桥梁结构,建议在艰险山区桥隧相连区域桥上铺设有砟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 无砟轨道 有砟轨道 桥隧相连区域 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昭苏县草甸土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10
作者 冯瑞玲 吴立坚 +1 位作者 王鹏程 张益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7-445,共9页
由于目前对草甸土的工程性质了解甚少,一方面引起了草甸土与草炭土、泥炭等的混淆,另一方面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不知如何选择相应的处治措施。鉴于此,以新疆伊犁昭苏县草甸土层为研究对象,参照一般土体的室内土工试验方法,测试了草甸土... 由于目前对草甸土的工程性质了解甚少,一方面引起了草甸土与草炭土、泥炭等的混淆,另一方面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不知如何选择相应的处治措施。鉴于此,以新疆伊犁昭苏县草甸土层为研究对象,参照一般土体的室内土工试验方法,测试了草甸土的比重、重度、烧失量、渗透系数、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并将试验结果与国内外草炭土、泥炭、泥炭质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有机质含量分类,新疆昭苏县草甸土属于泥炭质土;其含水率处于泥炭质土的低限附近,而重度则高于一般泥炭和泥炭质土的重度,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很高的压缩性;草甸土中的草根可以显著提高土体的黏聚力,但对内摩擦角的影响不明显;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中草甸土未发生类似于一般黏土的剪切破坏,而是产生了很大的压缩变形和鼓胀变形;草甸土在受荷载后主固结沉降完成很快,其主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线性减小;当固结压力超过100 k Pa时,草甸土的主固结比较小,说明此时草甸土的次固结变形量不容忽视,地基沉降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草甸土 物理性质 抗剪强度 次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的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海 贾智磊 +2 位作者 白明洲 张晔 孙子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0-1120,共11页
为揭示铁路周边覆盖型岩溶土洞扩展的动态演化规律和细观致塌机理,以京沪高铁(江西段)某典型岩溶塌陷点为依托,通过颗粒流(PFC^(2D))压缩试验对塌陷土体的强度参数进行标定,引入接触黏结模型,建立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流固耦合模型,从细... 为揭示铁路周边覆盖型岩溶土洞扩展的动态演化规律和细观致塌机理,以京沪高铁(江西段)某典型岩溶塌陷点为依托,通过颗粒流(PFC^(2D))压缩试验对塌陷土体的强度参数进行标定,引入接触黏结模型,建立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流固耦合模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动态演化过程与变形特征,探究不同溶洞开口大小、覆盖层厚度、地下水位高度对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变形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表沉降、土体孔隙率等随塌陷演化发展而逐渐增大;地下水位高度越高,土洞扩展越快,地表沉降越明显,塌陷也越易发生;溶洞开口越大,地面沉降深度和范围随之增大,塌陷越易发生;覆盖层厚度越小,地表沉降变化越明显;从细观角度可知,塌陷过程中颗粒间接触力变化过程近似为“应力平衡-应力拱形成-应力拱破坏-应力再次平衡-…-应力拱断裂”的规律。研究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岩溶地面塌陷演化的全过程,可为高速铁路建设、运营期周围环境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 土洞扩展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建设的探索
12
作者 田亚护 钟阳龙 王涛 《大学教育》 2024年第5期27-29,35,共4页
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铁道工程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铁道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 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铁道工程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铁道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组通过分析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T系统的地质构造三维成像技术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白明洲 田岗 +3 位作者 王成亮 师海 聂一聪 沈宇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84-2693,共10页
TRT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来实现对灾害体的辨识,利用震源点与接收点共同组成的随时间变化的共焦椭球体来实现对灾害体的定位.根据TRT成果图像异常区域与隧道实际灾害的对应情况,将TRT图像异常区域划分为集群异常区、单体异常区、错... TRT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来实现对灾害体的辨识,利用震源点与接收点共同组成的随时间变化的共焦椭球体来实现对灾害体的定位.根据TRT成果图像异常区域与隧道实际灾害的对应情况,将TRT图像异常区域划分为集群异常区、单体异常区、错断异常区、互层异常区四种类型.针对TRT技术自身存在的直达波速计算不准确、背景波速取定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一方面通过计算出直达波在隧道洞身的实际传播的最小轨迹,求得震源点到接收点的实际直达波速;另一方面根据实际直达波速的分布特征,求出正态分布条件下,实际直达波速在置信水平为1-a的置信区间,并将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值作为背景波速录入TRT系统,得出两组TRT成果图像,这样就改变了人工取定背景波速所存在的单一性与盲目性,使得改进后的灾害预测有了一定的区间考量.通过实例验证,发现改进后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改进前采用人工取定背景波速时的预测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灾害漏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TRT技术 地震波 椭球体 异常区 背景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法的铁路道砟级配对道床动力特性影响的离散元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旸 高亮 +2 位作者 蔡小培 侯博文 赵云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3,156,共8页
铁路碎石道床的道砟级配对道床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道砟颗粒的形状特征进行了获取及分析,并提出了基于道砟外形重建结果的离散元颗粒数值模型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循环荷载道砟箱数值模型。以此研究... 铁路碎石道床的道砟级配对道床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道砟颗粒的形状特征进行了获取及分析,并提出了基于道砟外形重建结果的离散元颗粒数值模型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循环荷载道砟箱数值模型。以此研究在高速及重载线路条件下,道砟级配对散体道床动力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角度分析了道床的沉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营条件下铁路碎石道床的沉降机理有所不同。道砟颗粒间的相互错动是引发重载铁路道床沉降主要原因。而对于高速铁路,道床沉降还会受到高频荷载作用下颗粒自身转动的影响。因此,建议在规范中针对不同的线路条件提出不同的道砟级配曲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有砟道床 道砟级配 离散元法 道床沉降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垫层动力影响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9
15
作者 辛涛 张琦 +2 位作者 高亮 赵磊 曲建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垫层位置的不同设置方案,运用自主开发的FORSYS仿真平台,建立高速列车—CRTSⅢ型无砟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谐响应分析方法,对减振垫层不同设置位置条件下钢轨、轨道板及路基的位移导...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垫层位置的不同设置方案,运用自主开发的FORSYS仿真平台,建立高速列车—CRTSⅢ型无砟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谐响应分析方法,对减振垫层不同设置位置条件下钢轨、轨道板及路基的位移导纳进行分析;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列车高速通过时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垫层的动力影响及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垫层的动力影响主要体现在轨道板和路基上;在自密实混凝土和底座板下设置减振垫层均可以起到减振作用,减振效果主要体现在振动频率为100~200Hz的范围内,而且减振垫层设置在底座板下时减振效果更优;综合考虑减振效果和变形控制2个方面,建议减振垫层的刚度取值为50~80MP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层 无砟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分析 动力影响 结构优化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液限粉土填料掺盐抑制冻胀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宇鹏 汤天笑 +2 位作者 刘建坤 田亚护 蔡小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99,共7页
采用室内单轴冻结试验,对比封闭条件下神朔重载铁路低液限粉土填料掺盐前后水分迁移和冻胀特性,并分析不同类型盐分、含盐量下抑制土体冻胀效果。结果表明:(1)低液限粉土的起始冻结温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掺入NaCl后起始冻结温度明... 采用室内单轴冻结试验,对比封闭条件下神朔重载铁路低液限粉土填料掺盐前后水分迁移和冻胀特性,并分析不同类型盐分、含盐量下抑制土体冻胀效果。结果表明:(1)低液限粉土的起始冻结温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掺入NaCl后起始冻结温度明显降低,有效抑制了土体的水分冻结;Na2SO4也能降低起始冻结温度,但效果不如NaCl。(2)随着盐含量增加,土体水分迁移量减少;加入NaCl后,冻结深度减小,冻结锋面含水率降低;加入Na2SO4后冻结深度无明显改变。(3)掺盐可有效抑制土体冻胀,且冻胀量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NaCl抑制土体冻胀效果强于Na2SO4。建议该地区优先掺入NaCl来抑制路基冻胀,且掺入量控制在1.5%~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液限粉土 冻胀 水分迁移 起始冻结温度 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含砂粉土冻胀率和融沉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宇鹏 刘越 +2 位作者 邰博文 汤天笑 田亚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8-126,共9页
以青藏高原东部共(和)—玉(树)高速公路玛多段地基的含砂粉土为研究对象,对含砂粉土在多因素(含水率、压实度、荷载)作用下的冻胀率及融沉系数的变化特征展开研究。在封闭系统条件下开展了三向冻融试验,总结了土样冻胀率及融沉系数的变... 以青藏高原东部共(和)—玉(树)高速公路玛多段地基的含砂粉土为研究对象,对含砂粉土在多因素(含水率、压实度、荷载)作用下的冻胀率及融沉系数的变化特征展开研究。在封闭系统条件下开展了三向冻融试验,总结了土样冻胀率及融沉系数的变化规律;结合麦夸特法及全局优化法进行了优化计算,建立了预测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冻胀率和融沉系数随荷载的增加、压实度的降低、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建立的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因此可用此模型对含砂粉土的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开展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胀率 融沉系数 冻融循环 室内试验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站无砟轨道道岔监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3
18
作者 蔡小培 高亮 +3 位作者 刘超 张成 辛涛 孙国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研究目的:开展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长期监测,可实时感知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劣化行为,确保高速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针对当前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指标多、采集频率高、数据量大的缺点,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管... 研究目的:开展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长期监测,可实时感知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劣化行为,确保高速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针对当前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指标多、采集频率高、数据量大的缺点,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和利用。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高架站42号道岔在线监测工点为背景,研发监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为结构服役状态的实时查询、分析统计、预测与报警提供技术平台。研究结论:(1)基于B/S结构建立了高架站无砟轨道道岔监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无线网络进行监测数据传输,采用内置设计程序将数据转化为统一格式;(2)网络用户可按照传感器编号、监测指标及箱区位置等进行数据查询,还可进行不同结构间多指标历史数据的综合查询;(3)系统的统计报表部分可实现监测数据的同比分析、周报表、月报表和季度报表,可进行各指标监测数据的排序,还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相关数据导出;(4)以监测数据为输入,基于BP网络可实现结构受力、变形的预测功能,参照设定阈值可进行自动预警和报警;(5)该系统应用于铁路工务管理及监测技术领域,可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长期监测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硫酸盐渍土地区沥青路面鼓胀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瑞玲 王随柱 +2 位作者 吴立坚 陆奂材 沈宇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9-1745,共7页
依托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两条公路,在进行公路路面鼓胀病害调查的基础上,选择4个典型病害部位开挖试坑,观察了路面结构层中损坏的情况,同时取样测试了基层及路基填料的含盐量、矿物成分、pH值等,分析了两条公路路面鼓胀病害的产生机理。研... 依托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两条公路,在进行公路路面鼓胀病害调查的基础上,选择4个典型病害部位开挖试坑,观察了路面结构层中损坏的情况,同时取样测试了基层及路基填料的含盐量、矿物成分、pH值等,分析了两条公路路面鼓胀病害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公路A(省道)路面基层中的离子以SO_(4)^(2-)、Ca^(2+)为主,因此发生了钙矾石型硫酸盐侵蚀。公路B(国道)路面基层中Ca^(2+)含量较高,同时含有一定量SO_(4)^(2-)和CO_(3)^(2-),因此发生了硅灰石膏型硫酸盐侵蚀。此外,夏季高温条件、水泥中碱含量超标等都加剧了两种硫酸盐侵蚀的发生。最后,根据两条公路病害产生机理,提出了硫酸盐渍土地区路面鼓胀病害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渍土 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鼓胀变形 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单层均质土固结理论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宇鹏 王云超 +2 位作者 董淑海 金亚伟 王亚琼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基于等应变理论,结合Newman-Carrilo方程,利用分离变量法,提出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单层均质土地基固结度解析解,并得到无井阻和理想井的固结度解析解;编制了便于工程实践的图表。结果表明:通过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单层均质土时,随着时间... 基于等应变理论,结合Newman-Carrilo方程,利用分离变量法,提出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单层均质土地基固结度解析解,并得到无井阻和理想井的固结度解析解;编制了便于工程实践的图表。结果表明:通过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单层均质土时,随着时间因子的增加,固结度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井径比n的增加,固结速率减小;理想井固结与无井阻固结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同一时刻理想井的固结度略大。采用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时,建议排水板的井径比不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式真空预压 分离变量法 固结理论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