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星形细胞瘤VEGF表达与动态增强MRI及瘤周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武 冯学彬 +1 位作者 马玉山 曾林群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及瘤周水肿与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5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urbo FLASH)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FP)曲线的最...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及瘤周水肿与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5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urbo FLASH)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FP)曲线的最大斜率(SS)。在MRI计算星形细胞瘤的瘤体体积和瘤周脑水肿体积,从瘤周脑水肿(包括瘤体)体积与肿瘤本身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EI),评估脑水肿的程度。术后取病灶进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将VEGF表达与SS、EI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EGF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或瘤周水肿的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动态增强MRI的SS及瘤周水肿的EI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7和0.831。结论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瘤周水肿的形成。对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曲线分析和MRI上瘤周水肿程度的测定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为评估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和抗血管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瘤周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CT及胰胆管成像对胆总管下端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王建武 冯学彬 +1 位作者 彭如臣 马玉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胆总管病变 胆总管下端 胰胆管成像 诊断价值 术前影像学诊断 超声 CT 术后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