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媛媛 徐向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它们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9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它们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9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11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为50.42%(60/119),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0/10;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缺氧状态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耐受缺氧,促进乳腺癌的转移。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减少150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春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了解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选择血液科门诊150例白细胞减少患者,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及完善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白细胞减少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包括:①药物因素(抗结核药,抗甲状腺药,抗癫痫药,精神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β... 目的分析、了解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方法选择血液科门诊150例白细胞减少患者,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及完善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白细胞减少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包括:①药物因素(抗结核药,抗甲状腺药,抗癫痫药,精神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②肝炎后肝硬化;③酒精性肝硬化;④假性白细胞减少; ⑤系统性红斑狼疮; ⑥类风湿性关节炎;⑦流行性感冒;⑧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 ⑨多发性骨髓瘤;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瑏瑡再生障碍性贫血;瑏瑢急性白血病;瑏瑣放射性物质;瑏瑤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结论了解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对于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免疫因素 药物因素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萍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3-203,共1页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异常,其减少程度及发病缓急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病因多以原发于血液系统的疾病为主,也可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妊娠后期、尿毒症透析过程及晚期肿瘤等,发病隐匿,临床中需仔细排查以免漏诊及误诊。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12例分析
4
作者 蔡春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5期6274-6274,共1页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诊断 紫癜 过敏性/治疗 人类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分析
5
作者 蔡春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974-297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分别予以糖皮质激素、达那唑、丙种球蛋白、长春新碱、脾切除治疗。结果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恢复正常者13例,糖皮质激素加用人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者6例,血小板...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分别予以糖皮质激素、达那唑、丙种球蛋白、长春新碱、脾切除治疗。结果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恢复正常者13例,糖皮质激素加用人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者6例,血小板恢复至大于50×109/L者4例,其中有3例加用达那唑口服。激素加用长春新碱共用5例,2例有效。2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脾切除,血小板恢复至50×109/L以上。结论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抗体一方面与血小板结合被吞噬细胞破坏,另一方面抗体还可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使之产板发生障碍,治疗首糖皮质激素,可与人丙种球蛋白、达那唑、长春新碱联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