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笔谈 |
傅璇琮
邓绍基
张海明
蒋寅
刘石
钱志熙
张晶
左东岭
韩经太
|
《湖南社会科学》
|
2001 |
1
|
|
2
|
诗学与心学中的陈白沙 |
张晶
张振兴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3
|
到“橘园”看悲剧——关于《橘子红了》的对话 |
曾庆瑞
赵遐秋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4
|
审美静观论 |
张晶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5
|
影像是生存的隐喻——电影现象学绪论 |
周月亮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6
|
多重想象的诉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文化隐喻 |
戴清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7
|
“逸”作为审美范畴在唐宋时期的迁替 |
张晶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文化融合与排拒中的金代诗歌 |
张晶
|
《殷都学刊》
|
2002 |
4
|
|
9
|
“天机”论的历史脉络与美学品格 |
张晶
张振兴
|
《天府新论》
|
2001 |
1
|
|
10
|
朱弁“体物”的诗学思想与其诗歌创作 |
张晶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1
|
|
11
|
巫术思维与欲望中介——关于电影功能的抽绎 |
周月亮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2
|
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形象文化解读 |
王黑特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历史生态反思中的当下情怀——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主题解读 |
刘晔原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4
|
酒神精神与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艺术 |
王昕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5
|
“超类型”文本及其人性探寻——关于《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文化研究 |
王昕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6
|
论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神理”说 |
张晶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7
|
试论建安辞赋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 |
秦俊香
|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8
|
论王夫之诗学中的审美主客论 |
刘洁
张晶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9
|
电视文化的跨学科存在及其研究视角 |
隋岩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20
|
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霍夫曼形象 |
陈友军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