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问题导向的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俊奇 黄静岩 王文亮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6,共6页
以问题为导向的更新改造生态修复是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分析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所存在困惑和挑战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以... 以问题为导向的更新改造生态修复是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分析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所存在困惑和挑战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以期为建成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成区 问题导向 因地制宜 更新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配套机制保障措施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二松 李俊奇 +1 位作者 刘超 王文亮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2,共6页
科学的机制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探讨了由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五部分组成的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保障体系及其核心内容,以期为全国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机制保障 雨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及产品选择要点简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二松 李俊奇 王文亮 《建设科技》 2016年第1期37-38,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到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短短两年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到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短短两年时间,海绵城市已成为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技术设施 水文循环 地下基础 产品选择 绿色基础设施 工作会议 国务院办公厅 复合城市 前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构建的探讨 被引量:32
4
作者 赵丰昌 章林伟 高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4,共8页
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我国海绵城市是在继承古人智慧,参考国内外实践经验,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探讨以"径流峰值管控"为抓手、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 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我国海绵城市是在继承古人智慧,参考国内外实践经验,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探讨以"径流峰值管控"为抓手、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的方法,并给出如何解决好体系内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内涝防治 径流峰值管控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海绵城市可持续推进长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丰昌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9-83,共5页
构建长效机制是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中存在法律保障、组织管理、技术支撑、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应着重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关键环节提出应对措施,构建海绵城市可持续推进长效机制,为全... 构建长效机制是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中存在法律保障、组织管理、技术支撑、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应着重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关键环节提出应对措施,构建海绵城市可持续推进长效机制,为全国各城市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长效机制 试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用于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案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俊奇 王耀堂 +1 位作者 王文亮 杨正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4,共7页
近年来,大排水系统在城市内涝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仍然缺乏大排水系统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法。进一步梳理了大排水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其与海绵城市相关子系统的衔接关系,提出了大排水系统... 近年来,大排水系统在城市内涝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仍然缺乏大排水系统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法。进一步梳理了大排水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其与海绵城市相关子系统的衔接关系,提出了大排水系统的规划方法与地表径流行泄通道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城市片区内涝防治系统构建为例,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径流行泄通道的设计,以期为我国大排水系统的合理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防治系统 大排水系统 地表径流行泄通道 调蓄设施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水蓄排结合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俊奇 闫霄雯 +2 位作者 王耀堂 王文亮 赵丰昌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98,共7页
公园绿地具有雨水下渗、滞留、调蓄等功能,但作为海绵城市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缺乏与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立联系。在总结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中部分公园绿地的径流控制与调蓄能力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公园绿地布局选址、设计... 公园绿地具有雨水下渗、滞留、调蓄等功能,但作为海绵城市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缺乏与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立联系。在总结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中部分公园绿地的径流控制与调蓄能力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公园绿地布局选址、设计层面较少考虑雨水控制等问题,提出已建公园改造和新建公园规划的思路,以及干式和湿式两类公园绿地基于雨水蓄排结合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城市片区生态防涝体系构建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增强海绵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管理 蓄排结合 公园绿地 源头减排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生态停车场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侯嘉琳 李俊奇 +2 位作者 王文亮 刘超 任艳芝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转变传统停车场径流雨水以排为主的设计理念,在生态停车场建设中纳入低影响开发技术,合理布置及优化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够有效...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转变传统停车场径流雨水以排为主的设计理念,在生态停车场建设中纳入低影响开发技术,合理布置及优化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停车场自身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生态停车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落地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3
9
作者 王文亮 李俊奇 +3 位作者 车伍 林翔 马京津 杨擎柱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9,共9页
径流污染控制和开发前自然水文状态恢复是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出发点,径流体积控制是关键途径。总量控制包括径流体积和径流污染物总量,工程设施的工作原理不同,影响实际工程落地效果的因素包括降雨间隔时间与雨型、汇水面不透水率、设... 径流污染控制和开发前自然水文状态恢复是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出发点,径流体积控制是关键途径。总量控制包括径流体积和径流污染物总量,工程设施的工作原理不同,影响实际工程落地效果的因素包括降雨间隔时间与雨型、汇水面不透水率、设施排空时间与规模等。设施规模的确定基于降雨统计分析和模型连续计算,应根据降雨数据精度与方法各自的特点进行选择。实践中应考虑经济性、极端暴雨影响等,因地制宜地确定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目标的考核方式包括施工图审核与工程踏勘和模型连续计算。期望为我国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更科学、有效地落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总量控制 目标确定 落地效果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的几大困惑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毅 李俊奇 王文亮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1,共5页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专业、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在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惑与问题,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运作的问题、工程技术性问题、制度建设问题和既有建成区改造等。针对以...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专业、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在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惑与问题,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运作的问题、工程技术性问题、制度建设问题和既有建成区改造等。针对以上几方面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期望能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决策、规划设计及建设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困惑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美国雨水径流控制技术导则讨论及其借鉴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俊奇 李小静 +3 位作者 王文亮 刘超 FANG Xing 袁冬海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12,62,共8页
介绍美国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EISA)第438条基本情况,438条文实施的技术导则的核心理念是要求项目开发采取原位滞留雨水的"绿色基础设施"或"低影响开发",以渗透、蒸发/蒸腾、... 介绍美国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EISA)第438条基本情况,438条文实施的技术导则的核心理念是要求项目开发采取原位滞留雨水的"绿色基础设施"或"低影响开发",以渗透、蒸发/蒸腾、储存回用的途径来减少雨水径流外排量,以恢复开发前的水文状态为目标,从而缓解项目开发带来的系列水环境问题,这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致。在介绍第438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美国环保署发布的"关于实施联邦项目执行EISA 438条文的雨水径流减排技术导则"中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介绍了美国其他联邦部门及地区根据438条文对雨水管理设计标准进行的补充规定,旨在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 EISA438条文 低影响开发 雨水源头控制 技术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困惑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毅 王文亮 李俊奇 《建设科技》 2016年第7期134-135,137,共3页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即源头径流控制系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境,需要对一些决策、管理、实施及运维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行进一步明确。文章基...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即源头径流控制系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境,需要对一些决策、管理、实施及运维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行进一步明确。文章基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背景,针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国内推广的困境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困惑 策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新城公园低影响开发改造工程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坤 宫永伟 +3 位作者 陈世杰 任心欣 李俊奇 王文亮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0-378,共9页
暴雨管理模型用于评价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新城公园低影响开发改造工程的径流控制效果.采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场次径流总量削减率、径流峰值削减率、峰现时刻延后时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影响因素.模... 暴雨管理模型用于评价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新城公园低影响开发改造工程的径流控制效果.采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场次径流总量削减率、径流峰值削减率、峰现时刻延后时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当以2~50 a一遇的短历时设计降雨事件进行模拟时,改造后的径流过程线相对平缓,径流峰值削减率为30.4%~47.2%,峰现时刻延后了17~26 min;当以监测场次降雨事件和连续多年降雨事件作为模型输入时,改造后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为70.7%~94.8%和79.8%.研究表明,深圳新城公园低影响开发改造工程对高频降雨条件下产生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具有良好的削减作用,对低频降雨条件下产生的径流总量及峰值削减效果有限,新城公园低影响开发设施长期运行工况下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依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径流 雨水管理 低影响开发 暴雨管理模型 率定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生物滞留带削减雨水径流的实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静岩 李俊奇 +3 位作者 宫永伟 王文亮 陆利杰 张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通过对深圳市某道路生物滞留设施进行雨水径流监测试验,研究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削减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降雨总量为3.3~76.7 mm、平均雨强为0.03~0.67 mm/min时,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场次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 通过对深圳市某道路生物滞留设施进行雨水径流监测试验,研究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削减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降雨总量为3.3~76.7 mm、平均雨强为0.03~0.67 mm/min时,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场次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5%~100%,峰值流量削减率为53.4%~100%,滞峰时间可以达到2 min以上。生物滞留设施对场次降雨量小且平均降雨强度小的道路径流削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城市雨水 道路径流 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生物滞留设施对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的削减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珊 李俊奇 +1 位作者 李小静 孙瑶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径流热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生物滞留是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不同填料的生物滞留实验,在人工模拟均匀降雨的条件下,探究了在不同降雨特征下不同填料生物滞留设施对城市... 径流热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生物滞留是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不同填料的生物滞留实验,在人工模拟均匀降雨的条件下,探究了在不同降雨特征下不同填料生物滞留设施对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滞留设施热负荷削减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炉渣、石英砂、陶粒、沸石;径流温度越高,所携带的热量越大,生物滞留设施的径流热污染负荷削减率也越高;体积削减对生物滞留设施削减雨水径流热污染的贡献大于热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雨水径流 热污染 城市雨水管理
原文传递
雨水径流污染削减与源头体积控制之间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俊奇 姜昱丞 李小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02-109,共8页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问题的逐步解决,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在水环境中的占比正逐步增大。城市雨水径流在形成过程中,经历大气、下垫面和管道三阶段的污染物冲刷与积累,其中前两个阶段初期冲刷效应明显,理论上源头控制设施可以获得更好的污...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问题的逐步解决,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在水环境中的占比正逐步增大。城市雨水径流在形成过程中,经历大气、下垫面和管道三阶段的污染物冲刷与积累,其中前两个阶段初期冲刷效应明显,理论上源头控制设施可以获得更好的污染物控制效果。以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雨水桶作为源头体积控制的典型设施,以耦合控制模块搭建的末端截流调蓄池作为末端体积控制的典型设施,进行了不同情景的场次与多年模型模拟,并使用MV控制比对场次模拟结果进行处理。模拟结果显示,与雨水桶和调蓄池相比,具有下渗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和透水铺装的污染物控制效果更佳;对于雨水桶、调蓄池等调蓄类设施,其污染物控制效果主要由设施规模与排放规则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 源头体积控制 SWMM MV控制比 雨水管理
原文传递
雨水径流热污染的危害及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俊奇 张珊 +1 位作者 李小静 孙瑶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8,共7页
在城市化地区,雨水径流往往携带大量不透水下垫面富集的热量汇入受纳水体,从而对其造成热污染。目前,针对雨水径流热污染危害的研究及其控制标准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缺失。阐述了雨水径流热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环境... 在城市化地区,雨水径流往往携带大量不透水下垫面富集的热量汇入受纳水体,从而对其造成热污染。目前,针对雨水径流热污染危害的研究及其控制标准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缺失。阐述了雨水径流热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环境的影响,对评价热污染负荷的常用参数、控制径流热污染的政策标准和技术手段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雨水设施、项目或片区径流热污染负荷削减控制的量化计算方法,对目前我国常用雨水源头减排设施对径流热污染的控制效能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我国实情给出了雨水径流热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径流温度 热污染 城市雨水管理
原文传递
北方严寒地区LID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思思 任朝阳 +3 位作者 王文亮 苏毅 袁冬海 孙喆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共7页
由于北方严寒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海绵城市的建设尤其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及维护,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通过分析严寒气候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影响,并依据国内外研究经验,对严寒地区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计算、结构优化、维护管理等方... 由于北方严寒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海绵城市的建设尤其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及维护,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通过分析严寒气候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影响,并依据国内外研究经验,对严寒地区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计算、结构优化、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加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在严寒地区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低影响开发设施 优化策略 运行维护
原文传递
美国雨水收费制度设计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涂楠楠 王建龙 +1 位作者 席广朋 李俊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0,共6页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雨水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收益低、公益性强等特点。目前大多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雨水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收益低、公益性强等特点。目前大多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以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针对城市化过程中雨水管理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美国采用雨水收费的办法,为雨水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并在推动雨水设施的建设方面发挥了激励奖惩和筹集资金的双重作用,但如何制定有效的雨水收费制度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系统分析了美国的雨水收费模式、激励政策以及雨水收费计算方法等,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收费 海绵城市 制度设计 PPP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