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课程“三表”存在的问题、归因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辉 常鑫 车廷菲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3期12-16,共5页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表、1901个班级课程表和课后服务项目表的分析发现,存在国家课程实施欠规范、三类课程界限不清、课程设置基础不牢等问题。使用实践逻辑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其造成原因是:课程新政策新要求导致场域规则变化,...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表、1901个班级课程表和课后服务项目表的分析发现,存在国家课程实施欠规范、三类课程界限不清、课程设置基础不牢等问题。使用实践逻辑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其造成原因是:课程新政策新要求导致场域规则变化,而学校课程管理者重视不够;自身课程理论素养缺失导致资本存量匮乏,而学校课程管理者意识不到;以陈旧的工作实施方式方法惯习应对新要求新变化,学校课程管理者应对不力等。突破学校课程“三表”存在的问题,需要增强学校课程管理者政策意识,提高课程实施者课程素养,创新课程实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表 课后服务项目表 课程表 课程方案 课程实施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真实情境的创设和实施中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以“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情境改进为例
2
作者 武维民 冯佳圆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4-6,10,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了数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的价值,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有些情境的设计仅停留在“浅层次”,或是在热闹的情境活动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了数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的价值,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有些情境的设计仅停留在“浅层次”,或是在热闹的情境活动中“走过场”。文章以“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情境改进为例,深入分析创设不同情境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质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体会情境的体验性、结构性与延展性,进而有效打通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课堂实施 深度理解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尔维亚青少年“网球+体能”之六:多站点组合练习
3
作者 潘建芬 尤军 《体育教学》 2020年第9期69-70,共2页
本节60分钟的青少年网球体能专项训练课,介绍每个站点的组合动作方法和练习方法,三个大组合、每个组合12个站点的流水线实施模式,网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结合循环训练法、功能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的另一种模式,以强化青少年网球运动中... 本节60分钟的青少年网球体能专项训练课,介绍每个站点的组合动作方法和练习方法,三个大组合、每个组合12个站点的流水线实施模式,网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结合循环训练法、功能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的另一种模式,以强化青少年网球运动中的力量和爆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球+体能 站点组合 力量+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中历史自制教具的使用价值
4
作者 张文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第10期35-36,共2页
在多媒体教学充满课堂,人们无不为其欢欣鼓舞的同时,笔者有些困惑,我们过去传统的东西就一无是处了吗?过去曾经"疯狂"过的自制教具还有没有存在价值,我们怎么看待自制教具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它与多媒体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笔者就新... 在多媒体教学充满课堂,人们无不为其欢欣鼓舞的同时,笔者有些困惑,我们过去传统的东西就一无是处了吗?过去曾经"疯狂"过的自制教具还有没有存在价值,我们怎么看待自制教具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它与多媒体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笔者就新课程下自制教具在多媒体课堂上的使用,提出个人的看法。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教具 历史教学 价值 课改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堂 辅助手段 无不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
5
作者 武维民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第6期7-8,共2页
提到学生的差异.老师们想到的大都是学生水平的差异.其实还有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必然会造成思维方法的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不同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种不同.使学生... 提到学生的差异.老师们想到的大都是学生水平的差异.其实还有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必然会造成思维方法的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不同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种不同.使学生的差异互相补充完善.必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这是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个片段.咱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利用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水平 课堂教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思维方式 学习习惯 生活环境 思维方法 性格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探究“银饰在空气中变黑的原因”
6
作者 王梓佳 刘洋 +1 位作者 刘文芳(指导) 朱燕(指导) 《高中数理化》 2019年第23期78-78,共1页
银制饰品佩戴久了会变成黑色,有人说黑色物质是氧化银,有人说黑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微量的硫化氢溶于汗液形成电解质,与银和空气中的氧气构成了原电池,空气中的氧气将银氧化为正一价的银离子,再与硫化氢提供的负二价硫离子结合形成硫化银... 银制饰品佩戴久了会变成黑色,有人说黑色物质是氧化银,有人说黑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微量的硫化氢溶于汗液形成电解质,与银和空气中的氧气构成了原电池,空气中的氧气将银氧化为正一价的银离子,再与硫化氢提供的负二价硫离子结合形成硫化银而产生的.本文对银饰在空气中变黑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发现黑色物质是硫化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微量的硫化氢直接侵蚀银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物质 硫化银 氧化银 原电池 银饰 银离子 硫化氢 离子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本质原因探究
7
作者 王润 刘铭研 +1 位作者 刘文芳(指导) 朱燕(指导) 《高中数理化》 2019年第21期77-78,共2页
本文对铜和浓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呈绿色的原因进行了多组实验探究,发现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在铜过量时呈蓝色,在浓硝酸过量时呈绿色,呈绿色的本质原因是由于过量氢离子的存在,导致二氧化氮溶于酸性溶液呈黄色,再与蓝色水合铜离子... 本文对铜和浓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呈绿色的原因进行了多组实验探究,发现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在铜过量时呈蓝色,在浓硝酸过量时呈绿色,呈绿色的本质原因是由于过量氢离子的存在,导致二氧化氮溶于酸性溶液呈黄色,再与蓝色水合铜离子混合后呈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浓硝酸 氢离子 酸性溶液 原因探究 实验探究 本质原因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相似形”中证明线段成比例(初二、初三)
8
作者 崔淑霞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4年第6期10-10,共1页
在相似形一章中,有大量的题目是证明线段成比例,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
关键词 相似形 线段成比例问题 数学 初中 解法 平面几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尊重和智慧创建友善课堂——谈吴正宪老师的教学特色
9
作者 袁玉霞 刘茂 +1 位作者 武维民 许淑一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第7期4-6,共3页
策划人语:不同的名师,在性格特质、职业追求、教学风格、科研方向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个性特色.大批风格迥异的名师成就了现今鲜活灵动、生机勃发的小学教学,形成了小学教学百花齐放的春天。下面《小学教学研究》杂志带你去领略几位名... 策划人语:不同的名师,在性格特质、职业追求、教学风格、科研方向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个性特色.大批风格迥异的名师成就了现今鲜活灵动、生机勃发的小学教学,形成了小学教学百花齐放的春天。下面《小学教学研究》杂志带你去领略几位名师的教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特色 《小学教学研究》杂志 名师 吴正宪 老师 课堂 友善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
10
作者 刘宇新 高淑一 《中国教师》 2015年第5X期18-19,共2页
自21世纪初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可喜成绩。然而,在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方面,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 自21世纪初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可喜成绩。然而,在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方面,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以来,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整合和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足等深层次问题正逐步得到认识和解决。房山区为了"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不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北京市教委 经典文学作品 改进意见 层次问题 实施课程 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目的 阅读量
原文传递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知识、解决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淑苹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39,33,共2页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 学生 探究教学 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初中 政治课 学生主体性 迁移 实效性 教学资源开发 能力培养
原文传递
寓德育于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
12
作者 张淑芳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组织学 理论联系实际 中小学德育工作 为人民服务 学生调查 道德素质 规章制度 课堂教学
原文传递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的思考
13
作者 蔡永志 《中国德育》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误区 学校教育 家长 社会教育 德育工作
原文传递
基于乡土基地开发地理实践活动
14
作者 宁惠兰 付娟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第7期76-77,共2页
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地理实践活动不仅是获取情景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运用地理技能解决问题与培养地理观念的过程。
关键词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技能 地理课程 情景化 地理观念 解决问题
原文传递
用尊重和智慧创建友善课堂——谈吴正宪老师的教学特色
15
作者 武维民 许淑一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13年第20期33-35,共3页
听过吴老师课的人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如此兴奋、主动?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思维活跃、思考深刻?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那么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仔细品味吴老师"既好吃... 听过吴老师课的人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如此兴奋、主动?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思维活跃、思考深刻?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那么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仔细品味吴老师"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课堂教学,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吴老师用尊重、友善、智慧营造了一个幸福的磁场.吴老师经过40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学观、教学评价观、教师观.这些系统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吴老师多年研究的成果,又在吴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实践检验,使吴老师的教学特色更加鲜明和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