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均衡化视角下乡村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基于北京市房山区34所乡村小学的调研 被引量:1
1
作者 曲小毅 黑岚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教育均衡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呼唤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在乡村小学的普及和提升。调研发现北京市房山区乡村小学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中存在教育目标定位有偏差、对周边资源的教育价值把握不到位、课程开发与校本文化脱节、没有将研学旅行... 教育均衡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呼唤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在乡村小学的普及和提升。调研发现北京市房山区乡村小学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中存在教育目标定位有偏差、对周边资源的教育价值把握不到位、课程开发与校本文化脱节、没有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教师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有所欠缺;远郊区缺乏比较成熟的研学旅行基地;学校与第三方机构间协作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尚不成熟。建议学校要作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研学旅行活动的保障机制;教师要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生长点,提升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加强多方合作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引入高端智库开发基地课程;通过学校主导、第三方机构协同的方式,形成校内外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促成课程开发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 研学旅行 活动课程 教育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编程教育中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年第10期80-82,91,共4页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及价值追求。编程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师更多地关注了计算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编程教育能很好地体验和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文章以编程语言...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及价值追求。编程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师更多地关注了计算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编程教育能很好地体验和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文章以编程语言Python和数字化环境Jupyter Notebook的选择和应用为例,详细解析了从评估和选择数字化工具、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和协同创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来践行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引导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通过编程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程教育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PYTHON语言 Jupyter Notebook数字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捷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第9期21-23,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核心算法的突破、算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教育信息化正在从以往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各类具备人工智能特征的教育产品开始涌现,为适应时代发展,为学...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核心算法的突破、算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教育信息化正在从以往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各类具备人工智能特征的教育产品开始涌现,为适应时代发展,为学生更好适应未来智能化社会提供支持,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内涵也需发生改变,教师的信息素养需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素养 中小学教师 人工智能 学科教学 技术 现状 大数据分析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机器人比赛热看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4
作者 陈捷 《教育家》 2020年第1期34-36,共3页
新闻链接近日,Robo Genius 2019全球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总决赛落幕,覆盖中小学生6000余人;已举办19届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每年能吸引全国25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各省选拔赛……目前,我国国内机器人赛事多达10余种,机器人比赛的热潮... 新闻链接近日,Robo Genius 2019全球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总决赛落幕,覆盖中小学生6000余人;已举办19届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每年能吸引全国25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各省选拔赛……目前,我国国内机器人赛事多达10余种,机器人比赛的热潮引发人们思考:机器人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有何关联?机器人比赛能否成为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主要方式?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的建立有何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机器人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课程 机器人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中小学劳动教育期刊综述
5
作者 邸磊 叶一粟 《管理观察》 2020年第26期108-109,112,共3页
本文梳理了2014年至2019年国外劳动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英文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培训、技术教育、家政学、公民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国外研究以跨学科研究及量化研究为主,擅用统计数据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实操技术和心理变化等方面;... 本文梳理了2014年至2019年国外劳动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英文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培训、技术教育、家政学、公民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国外研究以跨学科研究及量化研究为主,擅用统计数据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实操技术和心理变化等方面;在家政学等领域,更关注课程和技术等中微观方面;在技术教育、公民教育等领域,更关注学校整体教学和学生长远发展等宏观方面。这些多视角的研究方式值得国内劳动教育学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中小学 劳动教育 期刊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促进山区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于晓雅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年第9期12-15,共4页
STEM教育是当前变革教与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我国山区校在师资、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以在某山区校开展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提炼出在山区校开展STEM教育的路径与具体策... STEM教育是当前变革教与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我国山区校在师资、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以在某山区校开展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提炼出在山区校开展STEM教育的路径与具体策略,并指出STEM课程设计应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做到因地制宜。这些路径与策略为山区学校实施STEM教育、设计STEM课程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也为山区校实施科技教育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山区学校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技术对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影响——北京市延庆第二中学的课堂结构变革的可行性
7
作者 李秋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第12期82-85,共4页
培训理念的创新、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发式成长是新一轮教学能力提升的课题和方向。本文通过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市延庆第二中学“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的行动研究,探索通过新技术FEG系统的掌握应用、教学... 培训理念的创新、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发式成长是新一轮教学能力提升的课题和方向。本文通过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市延庆第二中学“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的行动研究,探索通过新技术FEG系统的掌握应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的再造,以奠基——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突破——再造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三部曲的方式,实践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促成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G系统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 途径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82
8
作者 于晓雅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75,共6页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面临巨大挑战。人工智能视域下中小学教师面对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虚拟信息世界构成的四元世界,必须具备人机共存、虚实并行的知识、能力、素养...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面临巨大挑战。人工智能视域下中小学教师面对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虚拟信息世界构成的四元世界,必须具备人机共存、虚实并行的知识、能力、素养和人格的全方位综合素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包括实践应用导向的技术和理论学习,延伸与拓展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能力养成,技术赋能的教与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三类内容,STEM教育是实现提升目标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素养 标准框架 STEM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素质培养视角下STEM课程的特征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沙沙 王芳 于晓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年第20期47-50,55,共5页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提升STEM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实效性,文章深入分析了STEM课程的发展特征,并研究了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支撑条件。围绕科学素质培养,国内的STEM课程目前在课程定位、内...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提升STEM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实效性,文章深入分析了STEM课程的发展特征,并研究了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支撑条件。围绕科学素质培养,国内的STEM课程目前在课程定位、内容发展趋势、课程文化形成等方面逐渐呈现出独特性,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会向基础课程下沉、突出科学理性与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形成基于技术贯穿的课程结构等方向有所突破。STEM课程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策、课程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多角度支撑,并将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要求,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课程文化 科学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学生新中考科目选择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有限理性选择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山艳 邸磊 赵静涛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6-32,共7页
对北京市439名农村初三学生中考科目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非常重视中考科目选择,但同时认为选考比较困难,尤其成绩较差学生认为难度更大,最大的困难是缺乏选考指导和信息资源。影响农村学生中考科目选择的外显因素有"学... 对北京市439名农村初三学生中考科目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非常重视中考科目选择,但同时认为选考比较困难,尤其成绩较差学生认为难度更大,最大的困难是缺乏选考指导和信息资源。影响农村学生中考科目选择的外显因素有"学科兴趣与思维特长""外在支持和影响""未来专业和职业"及"任课教师";内隐因素指学生信息获取和计算能力、自我意识能力、选择后的认知协调和责任担当意识较弱。建议加强农村学生选择能力培养,丰富农村学生选考信息资源,加强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农村中学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农村学生 有限理性选择理论 新中考 科目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任教师专业成长:评价体系建构与培养模式分析——以北京“启航杯”评价引领、展示互学模式为例
11
作者 李涛 邸磊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年第3期16-21,共6页
新任教师在教学理论技能方面受到的现实冲击最显著,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引领,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还原论的方法解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明确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行为要素,建构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将... 新任教师在教学理论技能方面受到的现实冲击最显著,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引领,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还原论的方法解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明确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行为要素,建构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将《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要求转换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启航杯"新任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引领北京市各区新任教师培训,形成"成果导向,三级联动"促进新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展示模式,新任教师在课标分析、学情分析、导入技能、讲解技能、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任教师 评价体系 培养模式 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改革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伟 张明 +1 位作者 胡淑均 刘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亟需对传统的部分工科课程进行改革以顺应行业发展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调研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CDIO能力要求,明确以贯穿大工程概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亟需对传统的部分工科课程进行改革以顺应行业发展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调研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CDIO能力要求,明确以贯穿大工程概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教师的CDIO能力为原则,以“丰富课程,改进教学,精细考核”为改革思路,将传统理论知识和当前数字化资源有效结合,特别是借助百度AIStudio人工智能教学实训平台,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CDIO模式 教学改革 百度AI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旅行课程化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30
13
作者 曲小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6,共3页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是研学旅行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要以课程论的观点为指导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设定教育目标,以主题为统领整合教育资源、组织探究活动、设计评价体系,并形成规范的课程方案。为破解当前课程开发中存...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是研学旅行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要以课程论的观点为指导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设定教育目标,以主题为统领整合教育资源、组织探究活动、设计评价体系,并形成规范的课程方案。为破解当前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学校要树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意识,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备课的方式实现课程设计落地;要建立健全实施机制;还要建立三级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课程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曲小毅 王晓玲 《教师发展研究》 2021年第2期102-109,共8页
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在当前存在如下问题:因缺失一体化、贯通式设计而不具备诊断性;因单纯强调“学员满意度”而止于浅表;因评估问卷信度、效度低而流于形式;因量规非个性化、非定制化而无法触碰实点... 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在当前存在如下问题:因缺失一体化、贯通式设计而不具备诊断性;因单纯强调“学员满意度”而止于浅表;因评估问卷信度、效度低而流于形式;因量规非个性化、非定制化而无法触碰实点;因重评教、轻评学而存在结构性缺失。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成果及笔者的调研结果,提出构建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议:“四位一体”的需求摸底,行为外显的目标转化,找准教师培训评价的逻辑起点;前置、实时、延时测评的一体化贯通实施,确保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全过程覆盖;评估指向多元化、评估方式多样化、评估工具专业化地构建教师培训评价的主体交互系统;分层、分类、分科定制观测实点,把控教师培训评价量规;采用以学定评的“五重转化”模式构建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教育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环节”动态循环模型: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地 被引量:2
15
作者 黑岚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47,共2页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中小学校迫切需要建立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体系,形...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中小学校迫切需要建立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体系,形成普及加选择的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五环节 实施模式 中小学校 循环模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新课改 《指导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晓雅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6,共3页
STEM教育有助于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因此在当前备受各国政府重视。我国的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学教师在STEM项目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跨学科真实情境问题的创设,关注整体知识观的树立,关注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判断力培养... STEM教育有助于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因此在当前备受各国政府重视。我国的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学教师在STEM项目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跨学科真实情境问题的创设,关注整体知识观的树立,关注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判断力培养,关注合作和跨学科的真正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项目学习 跨学科学习 整体知识观 知识判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高阶思维的STEM教师培训模式例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晓雅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年第5期6-11,共6页
以如何把真实世界问题转化为可研究实践的STEM问题为例,展示STEM教师培训过程中,遵循问题连续体“个案示范,感性认识→同类事例,归纳上升→定向应用,检验概念→创新应用,自主设计”的高阶思维形成过程,以具体案例为二级载体,带领学员亲... 以如何把真实世界问题转化为可研究实践的STEM问题为例,展示STEM教师培训过程中,遵循问题连续体“个案示范,感性认识→同类事例,归纳上升→定向应用,检验概念→创新应用,自主设计”的高阶思维形成过程,以具体案例为二级载体,带领学员亲历体验“设计安全自行车道→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偏远山区供水故障诊断修复”三个层层递进的案例,反思归纳出“如何从真实世界问题转化为可研究实践的STEM问题”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定向应用验证后,形成解决STEM项目设计中选题问题的方法,指导自主设计的创新应用,同时参训教师获得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教师培训 真实世界问题 STEM 真实情境问题 问题连续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研学导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应具备的素养、能力及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小毅 孟妍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6-28,共3页
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研学导师应该具备必要的礼仪素养、美学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要具备讲解能力、知识链接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施前要研读并理解活动课程目标... 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研学导师应该具备必要的礼仪素养、美学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要具备讲解能力、知识链接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施前要研读并理解活动课程目标、把握研学旅行的教育资源、熟记研学旅行的活动行程、深入理解过程及结果评价量表。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掌握各种引导方法,如创设情景法、设置悬念法、类比法、任务导向法、虚实结合法等,并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促成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探究欲望的不断迭起、探究行为的持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导师 素养 能力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 3.0时代中小学在线课程实施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晓雅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相较于Web 1.0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授和Web 2.0的师生双向互动交流,Web 3.0时代在线课程的最大特色是在多感官智能交互环境下师生平等合作解决问题。在线课程是实现Web 3.0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成功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积极... 相较于Web 1.0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授和Web 2.0的师生双向互动交流,Web 3.0时代在线课程的最大特色是在多感官智能交互环境下师生平等合作解决问题。在线课程是实现Web 3.0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成功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实施在线课程需要具备无缝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进行学习空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体系化变革。这种要求无论是对物理空间的学校教育还是网络虚拟空间的学生学习具有同样的适用性,并且相互推动形成开放式、混合式的未来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 WEB 3.0 师生关系 未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晓雅 《中国民族教育》 2018年第7期78-80,共3页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但其重要性和价值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今天的创新,明天的成功”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对STEM的定义,或者更进一步,对STEM教育的定义,存在着非常广泛且开放的不同理解...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但其重要性和价值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今天的创新,明天的成功”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对STEM的定义,或者更进一步,对STEM教育的定义,存在着非常广泛且开放的不同理解。随着STEM在世界各国的推进,许多模式用不同的描述解释类似的概念,加剧了STEM教育定义的泛化。美国瓦利市州立大学官网这样定义STEM教育:“STEM教育是关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它运用科学探究过程和工程设计过程,是跨学科的,是关于积极学习的,是关于合作与团队工作的,是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起源 基于项目的学习 国内外 实践 教育改革 学生参与 设计过程 探究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