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晋西黄土区典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各层次化学计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詹紫馨
冯天骄
梅柏寒
王平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黄土丘陵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与养分循环特征 |
王彬
魏天兴
刘钊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3
|
乌拉山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的近自然植被空间配置模式 |
张泽宇
吴晓静
梁一鹏
张晓霞
查同刚
|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4
|
基于刺槐年轮重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年径流输沙研究 |
刘春月
信忠保
李宗善
买尔当·克依木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5
|
澜沧江源区高山柏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赵国清
信忠保
柳金昊
刘亚玲
黄艳章
李宗善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北方土石山区冻融与水力复合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杨浩宇
马岚
陈仕媛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土壤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的影响 |
王鑫
王若水
陈梨
王莉莎
熊常
张萌
代厚帅
张彦勤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8
|
不同水热调控方式对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土壤温度和根系分布的影响 |
罗成威
王若水
王莉莎
熊常
王鑫
代厚帅
万倩
肖婉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黄土残塬沟壑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黄艳章
信忠保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5
|
|
10
|
滴灌水肥调控对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李超楠
王若水
周宣
郑成浩
刘文治
李永红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1
|
不同地表粗糙度坡面流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张旖璇
马岚
薛梦华
孙旭
王福星
李浩玉
宋天翼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2
|
黄土丘陵区第三副区人工牧草SCS-CN值率定研究 |
邹伟婷
信忠保
秦瑞杰
张满良
刘晓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1986-2018年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水文年水沙变化 |
刘春月
信忠保
秦瑞杰
张满良
刘晓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4
|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对降雨再分配变化的响应 |
龚世豪
查同刚
张晓霞
张恒硕
高连炜
于洋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5
|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
黄靖涵
毕华兴
赵丹阳
王宁
刘泽晖
张荣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晋西黄土区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贾亚倢
杨建英
张建军
胡亚伟
张犇
赵炯昌
李阳
唐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2000—2020年青海河湟谷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李小宇
信忠保
杨俊柳
柳金昊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8
|
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典型植物蒸腾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
党彩宇
马岚
崔永生
邹春蕾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整地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
朱洪盛
赵炯昌
池金洺
王子涵
王丽平
王正泽
于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红壤坡面水力与重力复合作用下的土壤侵蚀过程 |
张晓韩
马岚
郁重
武志伟
王洁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