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壤修复的旱区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综述
1
作者 张海强 李奥云 +3 位作者 朱国平 尹书乐 杨志青 刘琪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旱区沙化土壤的修复和重建是保护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现阶段旱区沙化土壤地力提升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仍有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围绕土... 旱区沙化土壤的修复和重建是保护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现阶段旱区沙化土壤地力提升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仍有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围绕土壤物理、化学修复与生物修复3个层面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总体而言,生物质材料还田是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微生物菌群耐旱性和活性差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故筛选出高效与耐旱的功能微生物组对旱区生物质材料修复沙化土壤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筛选出适应干旱半干旱环境且稳定性强的无害“土著功能微生物”群落,结合生物质材料自身优势,构建生物质材料和土著功能微生物资源可协同修复沙化农田土壤技术体系,进而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本文明确了现阶段旱区沙化土壤地力提升与生态修复技术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侧重方向,可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考虑旱区沙化土地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可被引入建设工程损毁土地的复垦,有助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肥 功能微生物 生态修复 土壤改良 沙化土壤 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内生真菌对苇状羊茅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张毓松 张晓旭 +1 位作者 周良彬 常智慧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本研究通过比较带内生真菌(E+)、不带内生真菌(E-)和带菌率为50%(M)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和表型变化,探究内生真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苇状羊茅内部生理机制、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常... 本研究通过比较带内生真菌(E+)、不带内生真菌(E-)和带菌率为50%(M)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和表型变化,探究内生真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苇状羊茅内部生理机制、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常温)条件下苇状羊茅在E+处理与E-处理下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2)随着温度降低,E+处理的APX、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E-处理(P<0.05);0℃时,E+处理比E-处理的上述七项生理指标分别提升了14.2%、88.6%、38.0%、63.3%、54.8%、62.8%、11.0%。3)在5℃恒温培养条件下,E+处理的株高和叶长始终显著高于E-处理(P<0.05),培养60 d后E+处理的分蘖数和鲜草产量显著高于M和E-处理(P<0.05)。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下内生真菌可以提高苇状羊茅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苇状羊茅生长,增强其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苇状羊茅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物质 生长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7
3
作者 丁新辉 刘孝盈 +2 位作者 刘广全 朱毕生 王炜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778-5786,共9页
由于构成材料、规格形状以及自然风向和地貌形态的多样性,不同沙障固沙技术的固沙效果有较大差异,如何科学客观的筛选沙障固沙技术,是保证沙障固沙技术长期稳定发挥其最大作用的重要基础。针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效果评价问题,建... 由于构成材料、规格形状以及自然风向和地貌形态的多样性,不同沙障固沙技术的固沙效果有较大差异,如何科学客观的筛选沙障固沙技术,是保证沙障固沙技术长期稳定发挥其最大作用的重要基础。针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效果评价问题,建立了沙障固沙技术评价的方法体系,明确了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权重以及沙障固沙技术评价面临的问题。在沙障固沙技术与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前提下,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相宜性、技术效益、技术推广潜力5个方面共筛选出1项判断性指标、4项准则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障固沙技术 层次分析法 文献频次法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丰台区亚林西居住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红丽 蔡兴国 +2 位作者 高文元 朱令兰 王炜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236-237,共2页
以北京市丰台区亚林西居住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该类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该项目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两方面:拆迁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及"七通一平"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在对土... 以北京市丰台区亚林西居住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该类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该项目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两方面:拆迁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及"七通一平"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在对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此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一级开发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保椰纤维植被毯在生态治理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申新山 高泗强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5期84-85,共2页
边坡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兴起,不仅对技术工艺有着比较高层次的要求,而且应加大力度开发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文章对环保型椰纤维植被毯作用和优势进行阐述,并对椰纤维植被毯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治理 椰纤维植被毯 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北京昌平区裸露地治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余晓燕 段洪伟 +1 位作者 高文元 李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0期48-49,51,共3页
借鉴北京市昌平区原生态环境的特征,选用人工湿地治理的方式来恢复被多年破坏扰动的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功能,不仅可以美化视觉景观,增加绿地面积,同时净化水体,减少污水处理用地,符合北京近年来生态治理的大趋势。
关键词 昌平区 裸露地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就与展望
7
作者 张莉 刘立平 +1 位作者 陈国亮 李焰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期87-87,104,共2页
该文主要介绍了"十一五"以来,房山区累计治理小流域51条,提高了471km^2土地的治理标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房山区实现了水源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和管理经验进行... 该文主要介绍了"十一五"以来,房山区累计治理小流域51条,提高了471km^2土地的治理标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房山区实现了水源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和管理经验进行了概述。下一步工作中,房山区将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布局,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各项措施持续发挥效益。提升科技水平,开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 小流域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智勇 解宜兴 +5 位作者 刘懿 王丞 刘梦云 马骏 王朋冲 付意成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111-117,129,共8页
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 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确定河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区河流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健康,分项评价指标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指数、河岸稳定性未达到健康水平。提出需要将修复保护区河流纵向连通性、恢复河流生态基流作为管理与治理重点,同时对澧水北源、中源等涉及山区河段河流采取生态化的防洪治理模式,既满足防洪标准又尽量减少人为扰动,为野生大鲵生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优良的河流底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澧水干流 澧水支流 RHS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评价研究——以成都市东部新区海螺河为例
9
作者 王朋冲 周继明 +6 位作者 邓治容 高泗强 袁浩 杨志青 周良彬 朱令兰 肖建波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5期21-22,共2页
以成都市东部新区海螺河为研究对象,采用逐项评价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方面评价其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在逐项评价法中河流综合评价等级为健康,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河流隶属... 以成都市东部新区海螺河为研究对象,采用逐项评价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方面评价其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在逐项评价法中河流综合评价等级为健康,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河流隶属于亚健康。海螺河在物理结构、水质、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提出改善措施及保护对策,以保障海螺河水环境、水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螺河 河流健康 逐项评价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阳 乔杰 +5 位作者 王保平 冯延芝 周海江 崔令军 王炜炜 杨代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40,共9页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2个干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关系。形数与4个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遗传和表型负相关关系。削度与胸径、主干高、接干高/苗干高的遗传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胸径、总材积的表型正相关关系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依据建立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选择出适宜在南方丘陵区栽培的4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609、204、302和207,入选率17%。与CK相比,入选群体的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削度和形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93%、5.75%、21.84%、13.18%、5.72%和-0.45%,实际增益分别为5.40%、16.75%、30.04%、34.35%、28.34%和-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生长 干形 多性状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K检验的黄旗海湖面面积退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付意成 赵进勇 +2 位作者 朱国平 全占军 李春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84,共6页
黄旗海具有农牧交错带闭塞湖泊的一般演变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面面积不断波动,总体上呈萎缩趋势。为寻求黄旗海湖面面积变化与降水量、入湖水量、区域经济社会用水、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关系,采用M-K检验方法对黄旗海湖面面积1975-... 黄旗海具有农牧交错带闭塞湖泊的一般演变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面面积不断波动,总体上呈萎缩趋势。为寻求黄旗海湖面面积变化与降水量、入湖水量、区域经济社会用水、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关系,采用M-K检验方法对黄旗海湖面面积1975-2012年数据系列趋势进行分析,寻求突变点和突变时段,深度剖析湖面面积变化原因。1999年前后的湖面面积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按1975-1999年和1999-2012年两个时段借助相关性分析判定主要影响因子:(1)1975-1999年时段,气候较湿润以及人类活动不剧烈,湖水面积主要受降雨、温度等气候因素变化的控制;(2)1999-2012年时段,气候条件(降水和温度)变化不显著,湖水面积缩小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地下水位变化等一系列人类用水活动控制。M-K检验证实了黄旗海湖面面积退化是多种成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退化 M-K检验 成因分析 黄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林网系统内小麦产量对光合有效辐射分布的响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阳 乔杰 +5 位作者 王炜炜 王保平 周海江 崔令军 段伟 苏凌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655,共9页
本研究以黄淮海平原地区重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2013—2015年系统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连续定位观测及小麦产量的调查,结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的PAR与小麦产量、千粒重、粒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本研究以黄淮海平原地区重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2013—2015年系统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连续定位观测及小麦产量的调查,结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的PAR与小麦产量、千粒重、粒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系统内PAR的分布状况及小麦产量对其的响应。结果表明:PAR、透光率均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 m(约1倍树高)范围内变化显著,10 m之后增加缓慢。在所有生育期、所有测点中,透光率的最小值出现在灌浆成熟期2 m处观测点。单位面积小麦产量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PAR、粒数和小麦扬花期内的PAR、千粒重及小麦灌浆成熟期内的PAR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r=0.918,P=0.000;r=0.926,P=0.000;r=0.922,P=0.000)。扬花期林带对小麦的遮荫直接影响小麦的粒数,灌浆成熟期林带对小麦的遮荫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系统内小麦产量的空间差异性可以通过小麦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来解释。小麦产量(y)与全生育期内PAR(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21 3x+95.117(R2=0.842)。经检验,方程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无显著差异(P=0.609),预测精度达91.8%。可以根据此方程,结合PAR观测值对系统内各点的小麦产量进行预测。本研究结果为建立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生产力的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为优化泡桐林网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林网 小麦 生育期 光合有效辐射 透光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任俊杰 庞新博 +5 位作者 刘昭阳 李静雅 张婉莹 尹书乐 王利兵 李迎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122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性状。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种源的蒙古栎种子进行性状差异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差异较大,各种源千粒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与种宽、单粒重、千粒重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不同种源海拔与种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单粒重、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4)影响种子性状的因素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粒重、千粒重、无霜期、北纬;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1个种源划分为4类,分别为Ⅰ、Ⅱ、Ⅲ和Ⅳ类,其中,黑龙江省黑河市、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抚顺市聚为Ⅰ类,单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种源(P<0.05),为最优种源。【结论】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随地理梯度变异明显,整体呈从东北—西南种源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单粒重和千粒重可以作为快速筛选种源优良与否的优先筛选指标。图1表5参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种源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实现共赢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勇 高泗强 《经济师》 2011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人才瓶颈的重要途径,然而国内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现状显现出诸如能力、权益、文化、信任等冲突问题以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隐蔽违规等风险。文章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冲突和风险分... 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人才瓶颈的重要途径,然而国内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现状显现出诸如能力、权益、文化、信任等冲突问题以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隐蔽违规等风险。文章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冲突和风险分析出发,围绕职业经理人、家族企业、外部环境三个维度提出强化职业经理人自我完善;,把好源头、注重融合和激励,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策略,以化解冲突、规避风险,进而实现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共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职业经理人 融合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法的房山区降水量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骏 朱国平 李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1期47-51,56,共6页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法对房山区20个雨量站1980—2013年降水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山区春、秋、冬降水量变化均呈显著增加态势,降水量增加的趋势自1985年前后开始,该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法对房山区20个雨量站1980—2013年降水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山区春、秋、冬降水量变化均呈显著增加态势,降水量增加的趋势自1985年前后开始,该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变化趋势并不显著,造成区域全年降水量虽呈整体增多趋势,但增加并不显著;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现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递减趋势;区域内降水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在春、秋、冬三季各雨量站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形成以史家营乡为中心的降水增幅高值区,夏季东部平原降水明显减少,以房山、葫芦垡两站降水量下降趋势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时空分布 MANN-KENDAL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反演研究
16
作者 龙芊芊 周仁浩 +4 位作者 岳德鹏 牛腾 毛雪晴 王朋冲 于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9-235,共7页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服务功能,森林作为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组成部分对于水源涵养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森林枯落物直接覆盖于地表,既来自于林冠层也抑制土壤层的水分蒸散,因此枯落物层在水源涵养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和高光...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服务功能,森林作为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组成部分对于水源涵养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森林枯落物直接覆盖于地表,既来自于林冠层也抑制土壤层的水分蒸散,因此枯落物层在水源涵养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和高光谱技术为远距离识别面状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特别在高原地区,遥感是获取地表信息的快速手段。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研究区,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主要树种(高山松、林芝云杉和川滇高山栎)的叶片高光谱数据并构建植被指数,同时,通过样地采样获取枯落物样本并计算样本的持水拦蓄性能,然后建立植被指数与有效拦蓄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Sentinel-2影像反演大峡谷主要树种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分布情况,最后结合验证点对反演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1)三类树种的叶片反射率趋势相似,川滇高山栎的反射率最高,高山松次之,林芝云杉最低;(2)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林芝云杉(48.36 t·ha^(-1))>川滇高山栎(39.24 t·ha^(-1))>高山松(32.32 t·ha^(-1))。林芝云杉枯落物的分解程度和蓄积量均最高,因此持水拦蓄能力最强;川滇高山栎的革质叶片不利于分解堆积,进而限制蓄水能力;高山松含有较多油脂,不易被水浸湿,导致持水能力较弱。(3)通过Pe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知,叶片蜡质参数和衰减程度越高,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越弱;植被生长态势越好、色素和叶片水分含量越高,其水源涵养能力越强。(4)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反演模型的精度评价结果良好,高山松、林芝云杉和川滇高山栎的样本检验点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43,0.815和0.81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597,2.270和1.953,表明模型可以用于大峡谷森林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的预测分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水源涵养 枯落物 遥感反演 雅鲁藏布大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重庆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泗强 刘琪 罗歆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1期32-36,I0005,共6页
基于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法,定量分析重庆市市域和县域尺度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土壤侵蚀面积81019.79 km^(2),土壤侵蚀总量20052.48万t/a,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475.01 t/(km^(2)·a);微度侵蚀... 基于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法,定量分析重庆市市域和县域尺度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土壤侵蚀面积81019.79 km^(2),土壤侵蚀总量20052.48万t/a,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475.01 t/(km^(2)·a);微度侵蚀面积占比最大,其次是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②酉阳、奉节、巫溪、彭水等区(县)侵蚀面积较大,分别为5009.11、4030.92、3972.35和3838.89 km^(2),各区(县)微度和轻度流失面积比例最大,均超过56%。③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是旱地,林地和旱地侵蚀面积占比分别为40.56%和31.98%;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者以微度侵蚀为主,林地、旱地和水田是重庆市侵蚀产沙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GIS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书乐 李少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基于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模式近2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内涵、体制及制度等方面对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水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要继续加强监管,构建人水和谐的管理模式,... 基于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模式近2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内涵、体制及制度等方面对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水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要继续加强监管,构建人水和谐的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市场化、结构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水资源管理者的决策效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模式 内涵 体制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剖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家林 《江西建材》 2015年第17期265-265,272,共2页
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壤退化,造成耕地的减少,流失的泥沙淤积在河流内抬高河床,严重时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严重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国民经济、人身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保持水土,利国利民。开发... 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壤退化,造成耕地的减少,流失的泥沙淤积在河流内抬高河床,严重时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严重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国民经济、人身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保持水土,利国利民。开发建设项目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采取监测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特点及内容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探寻合理的解决措施,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朋冲 孙婕 +7 位作者 刘然 朱国平 马骏 尹书乐 王炜炜 王沫思 王俊杰 冯和强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1期46-49,共4页
北京市朝阳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2020、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落实生产建设项目事前告知、事中跟踪、事后监管的要求。结合北京市朝阳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初步形成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流程与工... 北京市朝阳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2020、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落实生产建设项目事前告知、事中跟踪、事后监管的要求。结合北京市朝阳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初步形成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促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完整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北京市朝阳区 监督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