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激素水平与前列腺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桑培培 程昱璇 +9 位作者 彭薇 徐瑞 舒杨 崔佳奕 张民杰 檀旭东 史文杰 蒋涛 张春燕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常见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研究BPH患者激素水平与前列腺体积之间的关系,探索与BPH进展有重要关系的激素,为BPH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常见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研究BPH患者激素水平与前列腺体积之间的关系,探索与BPH进展有重要关系的激素,为BPH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我们对168例BPH患者,全部进行了前列腺超声检查,通过Terris公式计算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BPH患者血清激素水平,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BPH患者血清PSA和fPSA水平。结果最终纳入117例数据,通过对BPH的年龄、PV、激素和PSA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PV与PSA呈正相关(r=0.455,P<0.01),与DHEAS呈负相关(r=-0.28,P<0.01);年龄与DHEAS呈负相关(r=-0.288,P<0.01),与PV呈正相关(r=0.233,P<0.05);DHT水平与PSA呈正相关(r=0.325,P<0.01);对PV与激素进行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未调整年龄之前,DHT、DHEAS、17α-OHP与PV相关,其中DHT与PV呈正相关(B=24.783,β=0.377),DHEAS和17α-OHP与PV呈负相关(B=-5.875,β=-0.328;B=-11.835,β=-0.289),调整年龄后,PV与DHT、DHEAS具有相关性,其中DHT与PV呈正相关(B=24.435,β=0.392),DHEAS与PV呈负相关(B=-6.201,β=-0.359);PSA与激素水平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只有DHT与PSA呈正相关(P<0.0001)。结论我们发现BPH患者PV与年龄、DHT正相关,与DHEAS负相关,DHEAS可能在BPH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一种保护因素,其作用机制有待继续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硫酸脱氢表雄酮 双氢睾酮 老化 磁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参考区间的建立
2
作者 杜金龙 刘振东 +7 位作者 马佳 刘淑梅 杜海燕 唐春燕 董一红 李卓敏 田野 谭延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2822-2827,共6页
目的建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参考区间。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50例表观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62-A和《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相关标准,使用... 目的建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参考区间。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50例表观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62-A和《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相关标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2种胆汁酸亚组分[胆酸(CA)、脱氧胆酸(DCA)、鹅去氧胆酸(CDCA)、猪去氧胆酸(HDCA)、γ-鼠胆酸(γ-MCA)、β-鼠胆酸(β-MCA)、α-鼠胆酸(α-MCA)、熊去氧胆酸(UDCA)、12-酮基石胆酸(12-ketoLCA)、3-脱氢胆酸-1(3-DHCA-1)、石胆酸(LCA)、23-脱甲胆酸(23-Norcholic Acid)、异石胆酸(IsoLCA)、甘氨鹅脱氧胆酸钠盐(GCDCA)、甘氨脱氧胆酸钠盐(GDCA)、甘氨石胆酸(GL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胆酸(TCA)、牛磺猪脱氧胆酸钠盐(THDCA)、牛磺脱氧胆酸钠盐(TDCA-1)、牛磺猪胆酸钠盐(THCA-1)、牛磺熊脱氧胆酸二水合物(TDAD-1)]水平,依据CLSI C28-A3建立健康成年人群上述各项的参考区间。结果不同性别健康成年人总胆汁酸及胆汁酸亚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血清THDCA、GDCA、GLCA、γ-MCA、β-MCA、CDCA、HDCA、UDCA、12-ketoLCA、LCA和THC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年龄组可使用统一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00~65.26、0.59~677.13、0.52~40.21、0.33~81.39、0.00~13.83、5.02~1132.11、0.11~506.99、0.38~682.52、0.02~20.61、0.07~23.88、0.02~8.71 ng/mL。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血清TCA、TDCA-1、TDAD-1、GUDCA、GCDCA、α-MCA、CA、3-DHCA-1、DCA、23-Norcholic Acid和IsoLC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年龄组应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中青年组分别为0.51~130.46、0.28~254.25、0.03~50.39、0.92~618.28、29.26~1140.82、0.00~9.55、4.28~538.21、0.02~13.64、0.17~337.80、0.21~25.00、0.03~18.20 ng/mL;老年组分别为0.34~381.20、0.47~658.95、0.02~100.63、1.00~796.97、29.73~1767.08、0.03~48.84、5.05~1226.32、0.07~24.58、0.06~313.06、0.51~125.90、0.08~22.07 ng/mL。结论通过建立健康成年人群胆汁酸亚组分的参考区间,可为后续各种肝胆、胃肠、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胆汁酸亚组分 参考区间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磁珠法样本制备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儿茶酚胺代谢物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禹松林 马晓丽 +7 位作者 于佳磊 李明 郭雅聪 刘振东 邹雨桐 王丹晨 罗薇 邱玲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4,共7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儿茶酚胺代谢物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的性能。方法方法学评价类研究。参考CLSI C62-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等指南,本研究评估使用磁珠法提取血浆中儿茶酚胺代谢物3-甲氧基... 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儿茶酚胺代谢物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的性能。方法方法学评价类研究。参考CLSI C62-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等指南,本研究评估使用磁珠法提取血浆中儿茶酚胺代谢物3-甲氧基肾上腺素(MN)、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3-甲氧基酪胺(3-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的线性、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以及基质效应等,并收集132份临床剩余血浆样本,同时使用磁珠法和传统固相萃取法2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经LC-MS/MS测定后比较2种提取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自动化磁珠法提取MN、NMN和3-MT的线性均>0.99;定量限分别为0.0335、0.0547和0.0110 nmol/L;MN、NMN和3-MT重复性分别为:1.3%~5.1%、2.2%~5.6%和1.7%~7.1%;实验室内总不精密度分别为:1.5%~8.2%、2.2%~7.7%和2.1%~11.2%;虽然绝对回收率较低,但是MN、NMN和3-MT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1.5%~108.5%、92.0%~108.6%和89.3%~104.1%,与预期浓度百分偏差均在15%以内。经过同位素内标校正后,相对基质效应均在100%左右,可抵消潜在的基质效应。固相萃取和磁珠2种方法提取MN、NMN和3-MT结果相关性均良好(相关系数r>0.99),2种方法比较MN、NMN和3-MT平均相对百分偏差分别为0.2%、-1.4%和1.0%。结论本研究中自动化磁珠法前处理提取儿茶酚胺代谢物性能良好,有望提高临床检测自动化及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儿茶酚胺代谢物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胆汁酸亚组分的研究
4
作者 杜金龙 张昊宇 +5 位作者 刘振东 刘淑梅 杜海燕 唐春燕 李卓敏 谭延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7期786-790,共5页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17项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单独或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NAFLD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168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216例非NAFLD表观健康者(非NAFLD组),分别使用液相色谱-串联...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17项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单独或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NAFLD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168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216例非NAFLD表观健康者(非NAFLD组),分别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血清胆汁酸亚组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NAFLD组和非NAFLD组12项胆汁酸亚组分、12项常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常规生化指标,胆汁酸亚组分受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更小。联合3项胆汁酸亚组分[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包括牛磺胆酸(TCA)、牛磺脱氧胆酸钠(TDCA)、熊去氧胆酸(UDCA)]与3项常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核苷酸酶(5′-NT)、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诊断NAFLD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10。结论 NAFLD患者血液中有12种胆汁酸亚组分发生了变化,且将胆汁酸亚组分与常规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NAFLD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胆汁酸亚组分 非酒精性脂肪肝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