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发射过程中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绝热压缩(英文)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奇
纪艳华
+4 位作者
白春华
闫华
赵永涛
罗艾民
付智敏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4,共8页
燃料空气炸药武器战斗部装填的云爆剂一般是固液混合态,固液混合药剂介质内部难免存在孔隙,孔隙尺度对发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孔隙压缩物理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孔隙尺度对混合燃料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准则,给出发...
燃料空气炸药武器战斗部装填的云爆剂一般是固液混合态,固液混合药剂介质内部难免存在孔隙,孔隙尺度对发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孔隙压缩物理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孔隙尺度对混合燃料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准则,给出发射过载加速度、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尺度、孔隙绝热压缩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提出了发射模拟装置设计应考虑战斗部内装药缺陷的有关参数,给出相应的设计依据。固液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尺度越小,其压缩产生的温度越低,抗过载能力就越强。如果圆形孔隙的直径为70μm,在发射过载加速度为100km/s2的情况下,孔隙压缩产生的最高温度约573K。将该值与固液混合药剂能够承受的临界温度进行比较,就可判断药剂在发射过载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空气炸药
判别准则
混合态
介质
发射
最高温度
定量关系
战斗部
孔隙
混合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射过程中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绝热压缩(英文)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奇
纪艳华
白春华
闫华
赵永涛
罗艾民
付智敏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与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4,共8页
基金
SupportedbyfoundationresearchfundofBIT(BIT_UBF_2 0 0 30 2A0 2 )
文摘
燃料空气炸药武器战斗部装填的云爆剂一般是固液混合态,固液混合药剂介质内部难免存在孔隙,孔隙尺度对发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孔隙压缩物理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孔隙尺度对混合燃料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准则,给出发射过载加速度、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尺度、孔隙绝热压缩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提出了发射模拟装置设计应考虑战斗部内装药缺陷的有关参数,给出相应的设计依据。固液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尺度越小,其压缩产生的温度越低,抗过载能力就越强。如果圆形孔隙的直径为70μm,在发射过载加速度为100km/s2的情况下,孔隙压缩产生的最高温度约573K。将该值与固液混合药剂能够承受的临界温度进行比较,就可判断药剂在发射过载过程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
燃料空气炸药
判别准则
混合态
介质
发射
最高温度
定量关系
战斗部
孔隙
混合药剂
Keywords
fuel air explosive
mixed fuel
adiabatic compression
warhead
分类号
O413 [理学—理论物理]
TQ560.4 [化学工程—炸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发射过程中混合燃料介质内孔隙的绝热压缩(英文)
张奇
纪艳华
白春华
闫华
赵永涛
罗艾民
付智敏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