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京蓉 袁玉兰 +2 位作者 周继唯 林海涛 焦小玲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534-1538,1542,共6页
目的对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简称金葡菌)菌株进行鉴定,为研制相关疫苗提供参考。方法将稀释的6株疫苗研制用备选金葡菌菌株49521、12602、49525、12605、55804、10832及质控菌株25923、12228菌悬液划线... 目的对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简称金葡菌)菌株进行鉴定,为研制相关疫苗提供参考。方法将稀释的6株疫苗研制用备选金葡菌菌株49521、12602、49525、12605、55804、10832及质控菌株25923、12228菌悬液划线接种TSA平板及Columbia血平板,观察菌落形态,并涂片染色镜检;利用API Staph生化试剂盒、staphylase test血浆凝固酶检测试剂盒及30μg头孢西丁药敏纸片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PCR法鉴定菌株16S r RNA基因、荚膜基因型及mec A基因;用系列稀释的菌悬液经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初步测定菌株毒力。结果6株金葡菌经平板培养,可见圆形、凸起、不透明、有光泽的菌落,Columbia血平板培养的菌落周围可见透明溶血环,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呈单、双或葡萄串状排列。6株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相同,且与质控菌株25923反应结果一致;6株菌株的凝固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均对头孢西丁敏感,均未扩增出mec A基因片段,为甲氧西林敏感菌株(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6株菌株均扩增出1 544 bp的16S r RNA基因片段,与Gen Bank中的参考序列NR_075000.1的同源性均为99%;菌株49521、12605、55804、10832均扩增出340 bp的cap5基因片段,与Gen Bank中序列U81973.1的同源性为99%-100%;菌株12602、49525均扩增出171 bp的cap8基因片段,与Gen Bank中序列U73374.1的同源性均为100%。6株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均在2.5×10^8-2.5×10^9 CFU之间。结论对6株疫苗研制用备选金葡菌进行了鉴定,为疫苗研制中菌株鉴定及不同荚膜型菌株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荚膜基因型 毒力
原文传递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W135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冶珊 刘梅影 +2 位作者 陈敬 林海涛 王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High-performance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amperometric detection,HPAEC-PAD)测定W135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High-performance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amperometric detection,HPAEC-PAD)测定W135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多糖蛋白结合物原液的混合液经HCl水解处理后,进样CarboPac PA10柱,以氢氧化钠-醋酸钠梯度流洗,脉冲积分安培检测器检测。筛选样品的水解条件;对HPAEC-PAD法进行专属性、精密性及准确性验证,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确定的样品水解条件为以2 mol/L HCl于85℃处理1 h。载体蛋白破伤风类毒素对检测结果无干扰;重复性、日内精密性和不同操作者之间精密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准确性试验中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HPAEC-PAD法测定多糖蛋白结合物原液的多糖含量与传统间苯二酚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成品疫苗中的W135群和Y群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符合《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草案》的规定(均≥4μg/剂)。结论 HPAEC-PAD法专属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良好,可用于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W135群和Y群多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W135群 Y群 多糖含量
原文传递
cGAMP可显著增强针对诺如病毒(GⅡ.4)病毒样颗粒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敬 刘梅影 +6 位作者 汤重发 刘钰 钟佑秀 唐芳 马智静 侯俊伟 魏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1-765,共5页
目的 评价环二核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GAMP)在诺如病毒(GⅡ.4)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疫苗研发中作为佐剂的免疫增强效应.方法 将cGAMP和铝盐佐剂(氢氧化铝)分别与... 目的 评价环二核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GAMP)在诺如病毒(GⅡ.4)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疫苗研发中作为佐剂的免疫增强效应.方法 将cGAMP和铝盐佐剂(氢氧化铝)分别与不同剂量诺如病毒(GⅡ.4)VLPs抗原配伍,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测定免疫血清中抗VLPs特异性IgG抗体及其亚型,检测阳性血清中模拟中和抗体水平,比较两种佐剂对VLPs抗原免疫效果的促进作用.结果 以cGAMP为佐剂,VLPs可诱导较高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应答;用相同剂量VLPs抗原免疫,配伍cGAMP佐剂诱导的IgG抗体应答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cGAMP配伍低剂量VLPs加强免疫后诱导的IgG抗体水平与铝佐剂配伍高剂量VLPs相当,模拟中和抗体水平与血清IgG水平相对应.结论 cGAMP可显著增强针对诺如病毒(GⅡ.4)VLPs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其佐剂活性高于传统铝佐剂,是一种有望应用于疫苗研发的新型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MP 诺如病毒 病毒样颗粒(VLPs) 铝佐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