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学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5期103-104,共2页
当前,高校心理中心的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普及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中国的国情,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转型和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大... 当前,高校心理中心的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普及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中国的国情,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转型和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大宣传,增强学生关爱心理健康的理念,将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由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从而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咨询 教育 心理健康 人格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学敏 张颖 《山东高等教育》 2015年第7期56-63,共8页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新型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最佳体验情景,引导学生自我察觉及反思,让学生在体验情景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其今后的生活中提升、整合,总结规律,使所学的...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新型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最佳体验情景,引导学生自我察觉及反思,让学生在体验情景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其今后的生活中提升、整合,总结规律,使所学的知识理论成为自己的理念和技能。教学实践证明,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传知型课堂教育模式,更多的普及心理健康课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提升心理素质。但是如何根据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有效地开展参与体验式教学还面临着相当多的困难,笔者根据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创新 参与体验式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效果评价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 臧伟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9期211-214,共4页
课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具有独特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还没有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本文以四所高校新生为被试,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的三个指标,以考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 课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具有独特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还没有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本文以四所高校新生为被试,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的三个指标,以考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探讨适合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小组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杜学敏 《文理导航》 2016年第4X期9-,共1页
分小组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已成为发达国家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分小组教学的含义和理论基础以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课堂上应用的良好效果,总结了分小组教学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分小组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业坚毅量表的编制
5
作者 杜学敏 杜敏佳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为了编制适合测量大学生学业坚毅品质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学业坚毅理论模型,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学业坚毅初始量表。通过方便取样对47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 为了编制适合测量大学生学业坚毅品质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学业坚毅理论模型,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学业坚毅初始量表。通过方便取样对47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目标和努力两个因子。二因素模型拟合良好。每个题目在所属因子上的载荷为0.61-0.83。总量表和目标及努力两个因子的信度分别为0.908,0.847,0.870。总量表与坚毅量表(r=0.541)、韧性量表(r=0.688)两个校标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业坚毅量表包括目标和努力两个因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学业坚毅品质的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坚毅 目标 努力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整合
6
作者 褚雕心 李婷 李智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060-063,共4页
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增强铸魂育人效果。而大学生群体处于成年早期这一全方位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学习理论对其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课程设计中,针对如“理想信... 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增强铸魂育人效果。而大学生群体处于成年早期这一全方位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学习理论对其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课程设计中,针对如“理想信念教育”等专题,可以通过于心理健康教育交叉进行,为彼此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教研案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将社会学习理论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习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坚毅与创新绩效关联之探析——以袁隆平为例
7
作者 杜学敏 刘阳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2期337-345,共9页
为了了解科研人员的学术坚毅品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传记资料和采访资料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学术坚毅品质包括二维结构,即一致的目标和持续的努力。这两个维度均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 为了了解科研人员的学术坚毅品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传记资料和采访资料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学术坚毅品质包括二维结构,即一致的目标和持续的努力。这两个维度均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勇气、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系统、兴趣均与学术坚毅、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相关性。因此,建议重视科研人员学术坚毅品质的培养,以提升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坚毅 创新绩效 勇气 心理资本 社会支持系统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溺爱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杜学敏 杜敏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期1-2,共2页
当今中国家庭的子女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也以"4+2+1"居多。这就造成许多家庭把孩子当成"小太阳"来抚养。同时,物质条件的改善也为父母溺爱孩子提供了保证。本文阐述了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养育孩子的特点、原因以及... 当今中国家庭的子女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也以"4+2+1"居多。这就造成许多家庭把孩子当成"小太阳"来抚养。同时,物质条件的改善也为父母溺爱孩子提供了保证。本文阐述了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养育孩子的特点、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提出了停止溺爱的要求和科学教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爱表现 溺爱原因 溺爱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对于抑郁大学生的服务和支持——以某工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臧伟伟 张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为更深入理解并把握抑郁大学生的特点,促进对于抑郁大学生的服务和支持,通过访谈辅导员搜集31名抑郁大学生相关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情况以及康复情况。结果发现:抑郁大学生被诊断时所伴随的应激事件以学业压力和宿舍矛盾为主;大... 为更深入理解并把握抑郁大学生的特点,促进对于抑郁大学生的服务和支持,通过访谈辅导员搜集31名抑郁大学生相关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情况以及康复情况。结果发现:抑郁大学生被诊断时所伴随的应激事件以学业压力和宿舍矛盾为主;大学一年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出现抑郁状况的比例更高;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休学治疗,不足1/4的学生接受了系统的药物治疗;大学里较完备的辅导资源和支持系统有助于抑郁大学生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 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职工积极率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10
作者 杜学敏 《北京教育(德育)》 2015年第12期17-19,共3页
调查表明,高校教职工的积极率普遍有待提高,女性教职工的平均积极率高于男性教职工,专业技术岗位教职工的积极率明显高于非专业技术岗位教职工,文科教职工的积极率明显高于理工科教职工,职称因素对高校教职工积极率的影响不显著。高校... 调查表明,高校教职工的积极率普遍有待提高,女性教职工的平均积极率高于男性教职工,专业技术岗位教职工的积极率明显高于非专业技术岗位教职工,文科教职工的积极率明显高于理工科教职工,职称因素对高校教职工积极率的影响不显著。高校应重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职工自我调节意识;鼓励教职工丰富个人精神生活,增加积极情绪;引导教职工了解自我及工作性质,增进对工作价值感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职工 积极率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原文传递
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呈现内容与求助意愿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佳雨 张君睿 +3 位作者 李尧 黄甜 马丽萍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6-901,共6页
目的:考察在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呈现内容过程中,咨询师提供个人信息内容的数量对来访者求助意愿和对咨询师评价的影响。方法:根据提供咨询师个人信息内容的数量多少,设计长版和短版的模拟知情同意环节的视频,邀请年长(45岁)和年轻(22岁)... 目的:考察在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呈现内容过程中,咨询师提供个人信息内容的数量对来访者求助意愿和对咨询师评价的影响。方法:根据提供咨询师个人信息内容的数量多少,设计长版和短版的模拟知情同意环节的视频,邀请年长(45岁)和年轻(22岁)的咨询师各1名,分别录制长版和短版视频;选取非心理学专业、未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大学生97名,随机分为年长长版组(n=24)、年长短版组(n=27)、年轻长版组(n=22)、年轻短版组(n=24),向其播放内容不同的模拟心理咨询知情同意过程视频,之后填写自编求助意愿问卷(SWSH)和咨询师评定量表(CRF-S)。结果:受试大学生对视频中咨询师的评分,CRF-S总分和专业性维度分均是年长咨询师高于年轻咨询师(均P<0.05);CRF-S总分和SWSH总分的知情同意呈现内容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咨询师在知情同意中谈及个人信息的数量与来访者关于该咨询师的评价可能和来访者的求助意愿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临床伦理 知情同意 呈现内容 求助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入学不适应:积极认知疗法在个案辅导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杜学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9期43-47,共5页
一位初一女生因不适应初中生活而出现一系列情绪问题,心理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疗法帮助她觉察和改变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其以积极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提升自尊自信。经过多次心理辅导,来访学生的情绪困扰得到有效缓解,人际关系得到一定改... 一位初一女生因不适应初中生活而出现一系列情绪问题,心理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疗法帮助她觉察和改变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其以积极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提升自尊自信。经过多次心理辅导,来访学生的情绪困扰得到有效缓解,人际关系得到一定改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达到预期辅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适应 情绪困扰 积极认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研究生在学术梯队中的适应性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臧伟伟 谢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促进研究生在学术梯队中的心理适应和成长,进而促进高校学术梯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研究借鉴生态系统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某高校学术梯队部分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团队合作良好的学术梯队中,研究生更倾向于通过融... 为促进研究生在学术梯队中的心理适应和成长,进而促进高校学术梯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研究借鉴生态系统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某高校学术梯队部分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团队合作良好的学术梯队中,研究生更倾向于通过融入和合作的方式谋求自我成长和梯队发展。研究将研究生的发展置于学术梯队生态系统之中,建构了研究生成员、导师成员及梯队系统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内部作用模型,并着重指出研究生对于学术梯队维持和发展模式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其融入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心理适应 高校学术梯队 生态理论视阈 适应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特点与差异表现 被引量:77
14
作者 伍新春 齐亚静 臧伟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2,189-190,共7页
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全国5 67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特点与差异表现。结果发现:(1)中国中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水平较高,非人性化水平较低,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特点;(2... 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全国5 67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特点与差异表现。结果发现:(1)中国中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水平较高,非人性化水平较低,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特点;(2)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男性、已婚、教龄10—20年、中级职称、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对较高;(3)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也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中学教师、农村教师、北京及东部和西部地区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伦常日用:诠释学对叙事治疗的启发
15
作者 谭天 张继元 +1 位作者 赖诚斌 翁开诚 《阴山学刊》 2021年第3期74-80,共7页
现代心理学自诞生之时起就将自身定位成一门科学学科,客观、实证是它的研究态度。百年后,后现代取向的叙事治疗正在心理学中崭露头角,它与人文学科的“诠释学转向”有着密切联系。诞生于这场转向之后的叙事治疗重视脉络性,关心人的主体... 现代心理学自诞生之时起就将自身定位成一门科学学科,客观、实证是它的研究态度。百年后,后现代取向的叙事治疗正在心理学中崭露头角,它与人文学科的“诠释学转向”有着密切联系。诞生于这场转向之后的叙事治疗重视脉络性,关心人的主体性以及互为主体性的研究关系,正积极地走进日常生活。诠释学能“整体地”“视域融合地”理解叙事文本,同时能从对话与教化、语言与权力两方面提醒叙事治疗者。可能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关注叙事的布鲁纳与关注叙事治疗的怀特均提及回到生活世界中的“俗民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治疗 诠释学转向 主体性 “俗民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心理咨询中言语表达之外的可能性
16
作者 李婷 《心理与健康》 2024年第8期44-45,共2页
初见小A在咨询室里第一次见到小A时,他进入咨询室后环顾四周,转身将咨询室的门锁上。随即坐在了远离心理咨询师的沙发一端,双手不自觉放在膝盖上来回摩挚。小A回避着我的目光,说话的声音低沉,轻描淡写地叙述着预约咨询的起因。
关键词 言语表达 心理咨询师 咨询室 轻描淡写 可能性
原文传递
如何找寻心理咨询中的“灯塔”?
17
作者 李婷 《心理与健康》 2022年第7期18-19,共2页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航行,在困顿迷茫时,看到闪光的灯塔,自然会有种“峰回路转”的欣喜。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同来访者探讨围绕自我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无法看到真我时的自我探索,如何保持自我而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问题,自...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航行,在困顿迷茫时,看到闪光的灯塔,自然会有种“峰回路转”的欣喜。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同来访者探讨围绕自我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无法看到真我时的自我探索,如何保持自我而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问题,自我在生存环境中受到压制而引发的情绪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探索 心理咨询 融洽相处 人际关系问题 生存环境 来访者 灯塔 情绪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进一步修订 被引量:40
18
作者 伍新春 齐亚静 +1 位作者 余蓉蓉 臧伟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6-860,共5页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进行本土化的进一步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旨在形成具有文化适用性和时代特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方法:在原问卷和对15名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选取中小学教...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进行本土化的进一步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旨在形成具有文化适用性和时代特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方法:在原问卷和对15名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选取中小学教师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433份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1380份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154份用于效标效度和重测信度检验。结果: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共22个题目,分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良好;三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90、0.75和0.82,重测信度分别为0.69、0.56和0.61;三维度与效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进一步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问卷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用“过往”的钥匙打开当下的心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婷 《心理与健康》 2021年第11期22-23,共2页
知名心理学者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写道:“一个人一生所受的种种困扰大都源于幼年的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有所创伤的内在小孩生活。这个内在小孩会以各种形象出现,例如自卑的、哭泣的、无助的、无力的、无望的,... 知名心理学者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写道:“一个人一生所受的种种困扰大都源于幼年的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有所创伤的内在小孩生活。这个内在小孩会以各种形象出现,例如自卑的、哭泣的、无助的、无力的、无望的,或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怀疑、不安全感的,对别人怀着厌恶和憎恨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感 心理学者 创伤
原文传递
共情:我和你站在一起
20
作者 李婷 《心理与健康》 2023年第11期50-51,共2页
学习心理学之初,对“共情”最深刻的印象是来源于一则动画视频。一只头顶乌云的小狐狸掉进黑洞里,大喊“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一只熊爬到黑洞里面,站在小狐狸面前跟小狐狸说:“我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了,你并不孤单。”一... 学习心理学之初,对“共情”最深刻的印象是来源于一则动画视频。一只头顶乌云的小狐狸掉进黑洞里,大喊“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一只熊爬到黑洞里面,站在小狐狸面前跟小狐狸说:“我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了,你并不孤单。”一只鹿把头探向洞口跟小狐狸说:“真是糟糕,你要来块三明治吗?”熊共情了小狐狸,而鹿是在向小狐狸表达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心理学 小狐狸 共情 三明治 黑洞 动画视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