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科研团队为依托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践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春阳 冯妍卉 刘铄 《北京教育(高教)》 2022年第12期34-36,共3页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全程导师制,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科研团队为依托的导师主导,导师指导研究生、研究生辅导高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帮助低年级本科生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全程导师制,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科研团队为依托的导师主导,导师指导研究生、研究生辅导高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帮助低年级本科生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立德树人、学业辅导、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成效逐渐彰显。结合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实际情况,针对全程导师职责认知、地位重视度、学生主动性、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全程导师制 科研团队
原文传递
BOPPPS教学模式下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刘俊杰 梁宝瑞 +2 位作者 李婧男 宋娜 汪群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解决学生实验课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工程和创新思维训练薄弱等问题,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思路,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借助学习通、虚拟仿真实验等线上平台和线下实验操作平台,以粉煤灰配制混凝土实验为... 为解决学生实验课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工程和创新思维训练薄弱等问题,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思路,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借助学习通、虚拟仿真实验等线上平台和线下实验操作平台,以粉煤灰配制混凝土实验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实践证明,BOPPPS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综合实验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专业留学生全英文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环境专业留学生教育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玲玲 张钊溪 +3 位作者 李子富 马鸿志 李天昕 李宝铭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3期145-148,共4页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到来,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留学生教育是反映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指出了国际化背景下环境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在师资、留学生、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旨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到来,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留学生教育是反映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指出了国际化背景下环境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在师资、留学生、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强调定制化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教材的建设及国际化交流,取得了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英文教学 留学生教育 环境专业 教学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春阳 程世昆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环境工程专业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专业。新时代,面对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当前环境工... 环境工程专业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专业。新时代,面对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当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围绕教师队伍培训、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推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绿洲 林海 +2 位作者 陈秀枝 周远松 冯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1-224,共4页
以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结合环境工程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实验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展开讨论,探讨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明确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多年来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丰富了实践教学、... 以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结合环境工程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实验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展开讨论,探讨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明确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多年来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丰富了实践教学、完善了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冶背景下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远松 唐晓龙 +1 位作者 高凤雨 于庆君 《大学教育》 2020年第3期20-23,共4页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的环境工程原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因此,课程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校办...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的环境工程原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因此,课程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学科特点,通过对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建设,形成了具有矿冶背景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原理 矿冶背景 实验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矿冶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吕绿洲 刘娉婷 +3 位作者 林海 陈月芳 周远松 冯瑞 《中国冶金教育》 2018年第1期60-61,64,共3页
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突出矿冶特色,如实验背景设计、实验内容选择、课堂案例讲解、实习实践单位安排等。实验课程设计中体现"全体系课程"理念,即横向上多门专业课统筹规划实验内容,纵向上与课堂教学案例和学生现场实习... 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突出矿冶特色,如实验背景设计、实验内容选择、课堂案例讲解、实习实践单位安排等。实验课程设计中体现"全体系课程"理念,即横向上多门专业课统筹规划实验内容,纵向上与课堂教学案例和学生现场实习一脉相承。改进后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参与实验热情、实验结果分析深度有显著提高,建立起从课堂学习到工程应用的清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体系 矿冶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吕绿洲 林海 +2 位作者 陈秀枝 周远松 冯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22期138-140,共3页
以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介绍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实验教学 开放实验室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庆君 唐晓龙 +3 位作者 易红宏 赵顺征 高凤雨 周远松 《中国冶金教育》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结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的设置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 环境工程 教学改革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绿洲 林海 +3 位作者 陈秀枝 周远松 冯瑞 刘娉婷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5期106-108,共3页
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师队伍、教学制度、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设备与环境等方面阐述了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实践,总结了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与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基础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绿洲 林海 +2 位作者 周远松 冯瑞 刘娉婷 《中国冶金教育》 2018年第3期56-58,61,共4页
阐述了环境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并就实验装置、实验仪器、实验场地使用等方面进行实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惠雨 宫宝涵 +1 位作者 马鸿志 靳勇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将其应用到环保行业中,在环境监测、废物管理等领域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对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在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和固废管理方面的相关案例,分析了...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将其应用到环保行业中,在环境监测、废物管理等领域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对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在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和固废管理方面的相关案例,分析了目前该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在未来传统设备商应逐步向数据商转型,设计开发出本土化产品,且进一步优化传感设备以提高其性能。积极推动环保与其他行业跨领域整合,迎接环保产业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绿洲 林海 +1 位作者 周远松 冯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20期37-39,共3页
从发展定位、建设目标、建设思路等几个方面阐述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规划,及其在条件与环境、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辐射示范作用明显。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室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14
作者 吕绿洲 林海 +3 位作者 陈秀枝 周远松 冯瑞 刘娉婷 《大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66-68,共3页
该研究阐述了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践,对实验教学体系、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管理及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实验室改革 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软件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
15
作者 李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6期9-12,共4页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应用的交叉性学科,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和高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以“废水处理新技术”课程为例,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污水处理仿真软件B...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应用的交叉性学科,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和高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以“废水处理新技术”课程为例,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污水处理仿真软件BioWIN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采用改进课堂教学大纲、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结合热点问题设计课程作业等方式,在实际课程讲授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工程实践能力 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远松 唐晓龙 +2 位作者 易红宏 吕绿洲 高凤雨a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4期50-52,共3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对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管理体制与保障体系、资源利用与安全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将环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对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管理体制与保障体系、资源利用与安全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矿冶特色鲜明,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入户调查的农村民用源排放清单与清洁能源政策的减排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晨 鲍艾 +7 位作者 刘俊 周鑫 赵相怡 彭丽 王玉 安浩文 唐晓龙 易红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1-2822,共12页
以全国农村生活燃料消费入户调查数据建立的能源消费模型为基础,模拟2015年我国县级煤炭与生物质消费水平,构建农村生活能源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以2025年作为政策效应年份,评估农村生活能源清洁转型的减排效果.... 以全国农村生活燃料消费入户调查数据建立的能源消费模型为基础,模拟2015年我国县级煤炭与生物质消费水平,构建农村生活能源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以2025年作为政策效应年份,评估农村生活能源清洁转型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煤炭和生物质燃料的消耗量分别为169.5和242.0Mt,由此产生的PM_(2.5)、VOCs、SO_(2)、NO_(x)、CO、CO_(2)排放量分别为2.91Mt、1.98Mt、2.39Mt、524.3kt、43.0Mt和642.9Mt,其中河北省是排放最高的省份.到2025年,在无政策作用情景下,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2015年下降约15%,而在清洁转型政策作用最为明显的北方采暖地区,相对于无政策作用情景,PM_(2.5)、VOCs、SO_(2)、NO_(x)、CO、CO_(2)的排放量分别下降76.0%、76.7%、75.6%、55.4%、76.6%、43.2%,具有较理想的污染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能源 空气污染 排放清单 清洁取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碳在环境中的赋存、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特征
18
作者 盛雪莹 刘景富 +3 位作者 赖余建 于素娟 陈钰杭 周庆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0-1995,共16页
黑碳(black carbon,BC)作为典型的颗粒污染物,具有复杂的组成,能够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探究BC的赋存、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对深刻理解其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控制、健康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BC... 黑碳(black carbon,BC)作为典型的颗粒污染物,具有复杂的组成,能够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探究BC的赋存、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对深刻理解其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控制、健康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BC来源于自然和人为活动,并可在水-气-固三相间跨介质传输,增加了其溯源解析研究的难度.BC的时空分布受诸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气象和排放源等,其研究极具挑战性.本综述分析了BC的源与汇,归纳了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赋存、时空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总结了其分布规律与关键影响因素,可为更好的理解“碳循环”及实施“双碳战略”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 碳循环 双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的北京PM_(2.5)组分特征及氧化潜势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滑彤昕 刘蕾 +5 位作者 温维 刘晓宇 姜博 马欣 刘育松 邓子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于2019年3、7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站进行PM_(2.5)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并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交通源(19.10%)、二次组分(19.17%)和扬尘源(18.02%)是采样期间PM_(2.5)污染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以每立方米大... 于2019年3、7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站进行PM_(2.5)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并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交通源(19.10%)、二次组分(19.17%)和扬尘源(18.02%)是采样期间PM_(2.5)污染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以每立方米大气体积的抗坏血酸的消耗速率(OPv)表征PM_(2.5)的氧化潜势.3月北京的OPv值为(210.49±169.00)[pmol/(min·m^(3))],7月则为(313.34±131.84)[(pmol/(min·m^(3))).且OPv与Cu(r=0.801)、As(r=0.742)、SO_(4)^(2-)(r=0.701)等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将多元回归结果和WRF-Chem模型结合,构建了新的氧化潜势预测模型,发现OPv和PM_(2.5)浓度的空间特征存在差异,北京市OPv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 氧化潜势 多元回归分析 WRF-Che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环境学科本硕博课程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博 邢奕 苏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高效培养优质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新经济、新技术发展需求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双碳”目标的重大科技需求和环境学科的特点,在坚持专业特...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高效培养优质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新经济、新技术发展需求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双碳”目标的重大科技需求和环境学科的特点,在坚持专业特色、重视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从构建交叉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比重三个方面,探讨环境学科本硕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各学位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本硕博贯通 课程建设 碳达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