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GIS的铁路三维信息实景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聪旭 徐晓磊 +2 位作者 王雪甜 刘唯佳 焦雯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9,117,共11页
BIM+GIS技术可用于铁路环境的模拟分析,目前在BIM模型信息的语义场景转化方面的扩展尚显不足,造成部分BIM模型转化后信息冗余或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铁路BIM模型相对坐标转化为GIS地理坐标,并设计了一种考虑... BIM+GIS技术可用于铁路环境的模拟分析,目前在BIM模型信息的语义场景转化方面的扩展尚显不足,造成部分BIM模型转化后信息冗余或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铁路BIM模型相对坐标转化为GIS地理坐标,并设计了一种考虑铁路场景复杂度的三维模型与GIS地形匹配方法,以实现铁路BIM模型在不同三维场景下的精确匹配,基于构建的对象重要性评价模型,实现了符号化三维铁路场景多尺度表达,该方法有效解决模型漂浮或模型淹没等问题,满足大比例尺下探析三维场景要素和目视精确定位的场景需求,同时兼顾铁路BIM模型轻量化按需加载的应用要求。研究成果解决了铁路BIM模型与三维GIS地理场景精确匹配与表达的技术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GIS 坐标转换 铁路模型匹配 重要性评价 三维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融合技术的乘客信息服务增强系统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韩佩瑶 田源 陶韬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2期85-89,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加与乘客服务多样化需求带来的信息处理实时性挑战,提出基于云边融合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增强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以及信息服务推送、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紧急响应与安全预警、实时客流分析与...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加与乘客服务多样化需求带来的信息处理实时性挑战,提出基于云边融合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增强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以及信息服务推送、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紧急响应与安全预警、实时客流分析与管理、交互式信息服务、多模态数据集成、用户体验等功能。该系统通过云边数据协同处理、处理分析任务的动态调度策略及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技术,实现了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实时高效处理分析,助力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绿色化发展,为今后乘客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信息服务 云边融合 多模态数据集成 智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局集团公司工程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刘博 鲍榴 +1 位作者 解亚龙 李飞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1期28-31,共4页
为实现铁路局集团公司管理(简称:局管)建设项目与既有统建信息管理模式的融合,结合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局)工程管理需求,依托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既有架构和基础数据,设计并研发了北京局工程管理平台V1.0,实现北京局建设管理项... 为实现铁路局集团公司管理(简称:局管)建设项目与既有统建信息管理模式的融合,结合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局)工程管理需求,依托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既有架构和基础数据,设计并研发了北京局工程管理平台V1.0,实现北京局建设管理项目投资、进度、安全、质量等信息高效共享和数据动态集成管理功能。该平台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集约化管理、动态化集成、数字化分析提供应用工具,进一步推动了局管建设项目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 管理平台 项目管理 信息化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
4
作者 党啸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9期141-143,共3页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正逐步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全新阶段,从而催生了建筑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基于此,本文以电子信息技术和楼宇智能化技术的概念为出发点,旨在探究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正逐步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全新阶段,从而催生了建筑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基于此,本文以电子信息技术和楼宇智能化技术的概念为出发点,旨在探究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应用模式,为建筑楼宇智能化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 建筑楼宇智能化工程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架构的自主化铁路BIM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焕松 王万齐 +3 位作者 解亚龙 卢文龙 于胜利 乔立贤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5,215,共10页
针对市场主流BIM建模软件以PC端为主,存在专业之间协作困难、阶段属性数据缺失、铁路标准支持不够等现状,导致BIM在各阶段传递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失、信息孤岛等数据不能互通的问题,提出以数据共享、云端协同为特征的新型铁路工程三维建... 针对市场主流BIM建模软件以PC端为主,存在专业之间协作困难、阶段属性数据缺失、铁路标准支持不够等现状,导致BIM在各阶段传递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失、信息孤岛等数据不能互通的问题,提出以数据共享、云端协同为特征的新型铁路工程三维建模软件—自主化云架构的铁路BIM软件。自主化铁路BIM云服务以NGINX为主体,搭建应用域、服务与支撑域、数据域的整体建模架构,研发多进程建模内核管理机制、建模服务器分离机制、调度算法和几何建模微服务弹性调度机制等自主化底层造型关键技术,形成二维草图设计、实体设计、约束求解器、参数化机制、曲线曲面等基础造型几何功能;研发了平纵曲线要素耦合生成线路中心线、地形要素三角剖分生成地膜等专业设计基本要素创建的功能。结合铁路专业设计规范文件和铁路相关BIM标准,以线路中心线为骨架,搭建铁路构件设计、专业工点设计(桥梁、隧道、路基等)建模功能和铁路参数化标准构件库,具备标准属性、材质、协同工作、数据转换、工程出图、模型轻量化发布、二次开发API等一体化应用和发布的功能,并且模型所有几何和非几何数据均存储于云端数据库,实现自主化铁路云端BIM协同建模功能,解决主流PC端建模软件的弊端,达到“一模到底”及数据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BIM技术 云架构 自主化 构件设计 专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处置技术的铁路客运安检禁限物品管理系统
6
作者 王椿钧 牟宏基 +2 位作者 段杰鹏 于均阳 贾鹏程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客运安检是铁路客运站旅客进站的必要环节,对保障运输安全至关重要。客运安检既有的禁止和限制(简称:禁限)物品登记为人工纸质化方式,效率低下,影响旅客出行体验。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铁路客运安检禁限物品管理系统,阐述了其总体架构和... 客运安检是铁路客运站旅客进站的必要环节,对保障运输安全至关重要。客运安检既有的禁止和限制(简称:禁限)物品登记为人工纸质化方式,效率低下,影响旅客出行体验。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铁路客运安检禁限物品管理系统,阐述了其总体架构和功能;重点介绍了禁限物品目标比对、基于时间差分的“包—图”关联和Ceph集中存储等快速处置技术。该系统已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铁路企业开展试点应用,试用情况表明,禁限物品类别识别准确率综合可达97.5%,“包—图”关联准确率可达99%,显著减少了禁限物品平均登记时间,提高了铁路客运安检效率,改善了旅客出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检查 禁限物品 旅客运输 登记处置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彦峰 王万齐 王辉麟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介绍国内外BIM技术的发展概况,深入研究BIM技术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精确建模、管线碰撞检测、虚拟仿真等BIM技术实现了客服工程相关单位对工程信息化、精细化的管理,为工程施工提供信息化支撑,使工程管理人员... 介绍国内外BIM技术的发展概况,深入研究BIM技术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精确建模、管线碰撞检测、虚拟仿真等BIM技术实现了客服工程相关单位对工程信息化、精细化的管理,为工程施工提供信息化支撑,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深化设计、预演预判、协同管理施工重难点和关键工艺,实现了工程数据的统一、可追溯性。对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工程中的普及应用提供试点参考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 智能建造 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车多源信息融合集成平台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解亚龙 王万齐 +5 位作者 沈海燕 岳亮 刘国跃 王志华 杨玲玲 鲁玉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199,206,共9页
高速综合检测车作为高铁日常检测和联调联试最重要的移动检测设备之一,缺乏高效信息融合集成及现场决策指挥的管理手段。结合日常检测与联调联试特点,提出高速综合检测车多源信息融合集成平台的建设目标,并对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界... 高速综合检测车作为高铁日常检测和联调联试最重要的移动检测设备之一,缺乏高效信息融合集成及现场决策指挥的管理手段。结合日常检测与联调联试特点,提出高速综合检测车多源信息融合集成平台的建设目标,并对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界面、硬件架构进行设计。分析信息融合与信息集成的联系,阐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高速综合检测车的实现过程。开展BIM信息融合、GIS信息融合、基础设施设备融合、多图协同联动、高体量BIM模型动态加载、跨平台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多维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高速综合检测车多源信息融合集成平台基于“一张屏+M张图”实现多维信息集成共享、多专业数据融合分析、一体化决策及可视化展示,提升多方协同沟通效率,提高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和养护维修指导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综合检测车 多源信息融合 日常检测 联调联试 BIM GIS 铁路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彦峰 王辉麟 +2 位作者 郭鹏飞 王志华 张俊尧 《铁路技术创新》 2020年第1期56-62,共7页
针对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建设存在施工工期紧张、多专业协同效率低、施工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研究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从设计规划到施工建造阶段的技术实现,并着重从BIM建模、深化设计、辅助施工、进度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针对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建设存在施工工期紧张、多专业协同效率低、施工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研究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机房工程从设计规划到施工建造阶段的技术实现,并着重从BIM建模、深化设计、辅助施工、进度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5个方面阐述其应用方法。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BIM技术在铁路客服信息工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可为未来新建铁路信息机房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BIM 信息机房 深化设计 施工管理 智能建造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边毅 白丽 +1 位作者 蔡晓蕾 高洪波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9期84-87,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传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操作复杂度高、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掌静脉识别技术原理,构建基于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管理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和功能。通过掌静脉识别的注册认证、算法匹配、电子...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传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操作复杂度高、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掌静脉识别技术原理,构建基于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管理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和功能。通过掌静脉识别的注册认证、算法匹配、电子交互、多元融合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该系统与传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的集成融合,达到了通过掌静脉识别快速乘车注册、识别、支付等通行目标。应用表明,该系统具备更高识别准确率、更低故障率等特点,具有无接触式进出站、掌码合一、实名制出行、多元化出行等优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生物识别 掌静脉 乘车管理系统 自动售检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影音数据融合的铁路工程调度指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广州白云站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焕松 张荣娜 +2 位作者 于胜利 郭祥 娄燕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59,共7页
为解决铁路行业工程建设阶段现场资源调度难、生产情况实时把控难,以及紧急事件应变处置难等问题,提升施工各参与方对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的掌控分析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决策能力。以广州白云站铁路工程项目为实际背景,通过对项目管理各... 为解决铁路行业工程建设阶段现场资源调度难、生产情况实时把控难,以及紧急事件应变处置难等问题,提升施工各参与方对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的掌控分析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决策能力。以广州白云站铁路工程项目为实际背景,通过对项目管理各方实际调度需求的梳理分析和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多源影音数据归纳管理,研究私有云+公用端模式的多层架构体系(MVC)、5G技术、数据融合、BIM+GIS、全IP网络结构等关键技术以及安全传输协议,结合多源影音数据融合与分析算法,研发涵盖“基础数据管理、即时通讯、预警分析、指挥调度以及调度移动端APP”等功能模块的铁路工程多源影音融合指挥调度平台。平台将施工现场的物联设施、监控设备、通讯工具等多源时效数据交互应用,实现高效管理与资源调度、现场即时管控与多方面综合考量、快速分析与应急决策的铁路工程项目调度指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白云站建设过程中示范应用,为白云站工程调度效率提升30%,减少25%的安全事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调度指挥 多源影音 信息化管理 5G技术 铁路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智能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强 解亚龙 +3 位作者 黄成峰 刘红良 聂现会 师圆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8,共11页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作为铁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成本和施工质量。对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的特征及工作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构建铁路工期指标库、施工组织计划智能编制、施工组织信息化管理的铁...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作为铁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成本和施工质量。对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的特征及工作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构建铁路工期指标库、施工组织计划智能编制、施工组织信息化管理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智能管理思路。详细阐述施工工期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施工工期指标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调研分析,以及铁路施工工期指标关联性分析。探讨铁路工期预测模型的建立,提出复合工期预测模型的概念;提出铁路施工组织计划智能化编排引擎的构建方法,明确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施工组织设计智能化管理系统架构以及融合信息新技术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旨在为实现施工组织的智能化管理、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施工组织设计 智能管理 系统架构 工期指标库 计划编制 施工组织评价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大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京楠 陈金泽 +2 位作者 王东妍 吴霞 姜帅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解决道岔大轨件(简称:大轨件)台账记录方式落后、现场作业人员无法快速掌握设备信息、备件重复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设计实现了大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优化大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精确、实时掌控大轨件服役状态,采用网... 为解决道岔大轨件(简称:大轨件)台账记录方式落后、现场作业人员无法快速掌握设备信息、备件重复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设计实现了大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优化大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精确、实时掌控大轨件服役状态,采用网页端与手持终端App相结合的形式,强化生产作业过程管控,保障大轨件信息获取与更新的时效性,已在某工务段试点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试用效果,验证了该系统对大轨件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大轨件 备件库 全生命周期管理 再利用 现场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信息系统用户身份自动化管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胡侠 陈勋 +1 位作者 李琪 于洪刚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2年第11期61-66,共6页
铁路信息系统网络架构复杂、业务数据量巨大、系统关联交错,用户身份信息管理长期存在账号信息易泄露、账号违规提权、账号共享等安全风险。通过研究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设计了用户身份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动检测、... 铁路信息系统网络架构复杂、业务数据量巨大、系统关联交错,用户身份信息管理长期存在账号信息易泄露、账号违规提权、账号共享等安全风险。通过研究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设计了用户身份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动检测、自动修改密码与验证、自动推送、安全备份、威胁分析检测等功能,解决铁路运行维护单位在用户身份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更全面地管理和保护各类资源的身份凭证,避免因用户身份信息管理不当,造成资源信息泄漏或被滥用,降低用户身份相关数据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账号风险 用户身份 自动化管理 用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AR技术在贵南高铁河池站建设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春红 赵成成 +3 位作者 卢其峰 黄华 郭祥 黎遵强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鉴于传统BIM技术很难将三维信息模型融入施工现场真实环境中,技术人员无法将BIM与现场深度结合应用的问题,依托贵南高铁河池站建设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BIM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将AR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研发基于BIM+A... 鉴于传统BIM技术很难将三维信息模型融入施工现场真实环境中,技术人员无法将BIM与现场深度结合应用的问题,依托贵南高铁河池站建设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BIM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将AR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研发基于BIM+AR的辅助施工管理平台。将BIM模型及相关信息加载到移动终端中,利用二维码进行模型与现场匹配的精确定位,通过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即可查看模型。在项目现场以真实的比例对建筑的结构、空间、管道设计等进行检查,实现更精准的进度控制和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AR 贵南高铁 站房 施工管理 模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期数据分类分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树宝 卢文龙 解亚龙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研究探讨铁路建设期数据的分类分级及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在数据分类方面,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和自身管理现状,将数据划分为5个业务一级子类,并进一步划分为多个业务二级子类,形成详实的数据分类表。根据国家规划... 研究探讨铁路建设期数据的分类分级及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在数据分类方面,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和自身管理现状,将数据划分为5个业务一级子类,并进一步划分为多个业务二级子类,形成详实的数据分类表。根据国家规划和铁路建设特点,对每个业务二级子类进行细致分割,构建了多层次的数据类别体系。在数据分级方面,以影响对象、影响范围、可控程度、影响程度、敏感程度为考量因素,将数据分为4个安全等级,从低敏感到极敏感,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清晰的层次划分。为了应对数据活动中的安全需求,提出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网络安全3个方面的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技术安全方面,明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6个方面的四级安全防护策略,以全生命周期角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管理安全方面,明确安全审核、检查考核、应急处置、安全监督等管理措施,规范相关操作的安全管理流程;网络安全方面,明确各单位配置边界安全设备、统一终端安全管理软件,划分不同级别的网络安全防护,以保障网络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传输。该研究对铁路建设期数据的分类分级和安全保护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为铁路工程建设领域数据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分类分级 铁路信息数据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与GIS融合技术的铁路三维电子沙盘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庆华 刘德军 +1 位作者 伍思同 张彦云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满足庞大复杂的空间三维铁路建设设计要求,而代表数字化的BIM技术可以在技术上极大地弥补传统设计建设方式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杭温铁路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本文对杭温铁路三维电子... 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满足庞大复杂的空间三维铁路建设设计要求,而代表数字化的BIM技术可以在技术上极大地弥补传统设计建设方式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杭温铁路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本文对杭温铁路三维电子沙盘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期。该系统可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结合GIS技术创建杭温铁路信息模型,开展杭温铁路三维电子沙盘应用,了解杭温铁路设计信息获取问题、掌握施工情况,并为杭温铁路特点与特色展示提供智能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BIM技术 GIS技术 电子沙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智能车站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18
作者 陈瑞凤 史天运 +3 位作者 李超 刘小燕 张亚伟 吴首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8,208,共10页
铁路智能车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客便捷出行、车站温馨服务、客运高效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提升客运管理工作效率。为满足智能车站旅客便捷出行、客运高效组织的精准定位需求,首先归纳了几何测量法、位置指纹... 铁路智能车站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客便捷出行、车站温馨服务、客运高效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提升客运管理工作效率。为满足智能车站旅客便捷出行、客运高效组织的精准定位需求,首先归纳了几何测量法、位置指纹识别法和临近关系定位法3种室内无线定位原理及方法。然后综合对比和分析了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不同类型无线定位技术的特征和性能,包括5G通信、低功耗蓝牙、UWB、Wi-Fi、RFID等多类型无线定位技术。最后面向智能车站客运管理场景提出了基于5G融合新型反向散射技术的定位方案,采用更小体积、更广连接、更低功耗、更长使用周期的反向散射移动标签,实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面向旅客服务场景提出了基于低功耗蓝牙融合Wi-Fi/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位方案,满足旅客只使用一部手机便可实现站内无盲区精准定位的需求,实现便捷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智能车站 无线定位 便捷出行 客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旅客综合换乘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刘伟 付志霞 李佳鹏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针对铁路旅客接续换乘时无法准确获取下阶段旅程综合交通信息的情况,设计了铁路旅客综合换乘服务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实现了铁路旅客综合换乘的数据接口管理、数据处理、系统管理和信息展示等功能,能够在方便... 针对铁路旅客接续换乘时无法准确获取下阶段旅程综合交通信息的情况,设计了铁路旅客综合换乘服务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实现了铁路旅客综合换乘的数据接口管理、数据处理、系统管理和信息展示等功能,能够在方便旅客接续换乘的同时,缓解铁路客运站客运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服务 5G移动通信技术 数据整合 铁路旅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铁路入侵检测监测系统测试技术及平台研究
20
作者 史维峰 张万鹏 +1 位作者 陈中雷 包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4,131,共10页
随着智能铁路、数字铁路的发展和技防手段在铁路入侵检测监测中的应用,对依托各种智能识别技术建设的入侵检测监测系统的测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的依托物理实际测试环境的硬件在环测试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需要研发虚实结合的测试... 随着智能铁路、数字铁路的发展和技防手段在铁路入侵检测监测中的应用,对依托各种智能识别技术建设的入侵检测监测系统的测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的依托物理实际测试环境的硬件在环测试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需要研发虚实结合的测试技术和平台,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列车运行环境安全检测监测系统测试需求。为此,对基于虚实结合的铁路入侵检测监测系统的测试场景构建、测试方法、测试关键技术等进行研究,对测试平台的架构、功能进行设计,为铁路入侵检测监测相关系统的测试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提供试验环境,助力智能检测监测技术、设备和系统的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入侵检测监测 虚实结合 场景驱动 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