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英美文学教学初探——评《当代英美文学批评视角中的悖论诗学》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志洁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48,共1页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当前大学英语正处于改革的新时期。英美文学作品体现出英语语言丰富的表现力,也体现出一些西方的思想,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英美文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当前大学英语正处于改革的新时期。英美文学作品体现出英语语言丰富的表现力,也体现出一些西方的思想,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英美文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素质以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有比较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英美文学教学 批评视角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全面发展 诗学 悖论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华女阿五》中饮食在身份构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洪伟 孟凡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美国华裔文学之母"黄玉雪在其自传《华女阿五》中探讨了作为华裔女性的身份问题,而这部自传因对饮食的大量描写而受到文学评论界的批评。文章将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分析在这部自传中饮食对主人公身份构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饮食 性别身份 种族身份 中西文化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译学词典编纂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立胜 文军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建构译学词典理论体系迫切需要理清译学词典理论研究的现状。本文对1998-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定量描述各年译学词典文献数量并就各研究主题类型进行定性分析,就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提出具体建议,以进一步促进译学词典编纂理论... 建构译学词典理论体系迫切需要理清译学词典理论研究的现状。本文对1998-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定量描述各年译学词典文献数量并就各研究主题类型进行定性分析,就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提出具体建议,以进一步促进译学词典编纂理论的系统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词典 理论研究现状 问题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文军 张文鹤 《民族翻译》 2017年第1期41-56,共16页
近年来,随着翻译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翻译策略已成为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借助Excel与CiteSpaceⅢ工具,对CNKI核心与CSSCI期刊数据库中1999至2016年间的&qu... 近年来,随着翻译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翻译策略已成为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借助Excel与CiteSpaceⅢ工具,对CNKI核心与CSSCI期刊数据库中1999至2016年间的"翻译策略"主题文献进行了年度发文量、期刊发文情况、活跃机构、关键词聚类、共引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绘制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知识图谱,以期全面勾勒该领域的研究概貌。此外,本文还重点探究了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策略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与趋势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驯悍”的狂欢和女性的悲剧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俊武 徐思园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以狂欢化为出发点,就人物性格而言,莎士比亚《驯悍记》中的凯瑟琳娜是一个独立、有主见、大胆直率的新女性,其丈夫彼特鲁乔只不过是狂欢仪式中的小丑,一个自大、卑鄙的独裁者。凯瑟琳娜由"悍归"转化成"贤妻"在深层... 以狂欢化为出发点,就人物性格而言,莎士比亚《驯悍记》中的凯瑟琳娜是一个独立、有主见、大胆直率的新女性,其丈夫彼特鲁乔只不过是狂欢仪式中的小丑,一个自大、卑鄙的独裁者。凯瑟琳娜由"悍归"转化成"贤妻"在深层意义上揭示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悍妇 人物性格 狂欢化 女性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蔡青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3,148,共5页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她们的文本中,通过描写各类疾病,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了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他者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她们的文本中,通过描写各类疾病,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了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他者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反抗意识,更体现了后学语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超越性别、超越阶级、超越种族的执着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女性文学 身份探寻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宗教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田俊武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2,共5页
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对斯坦贝克的信仰造成巨大的影响,使他深感美国文明的堕落,并转而向基督教和东方道教寻求拯救西方文明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救赎意识、摩尼教的善恶说教和中国道教的道德启示,并通过各种... 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对斯坦贝克的信仰造成巨大的影响,使他深感美国文明的堕落,并转而向基督教和东方道教寻求拯救西方文明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救赎意识、摩尼教的善恶说教和中国道教的道德启示,并通过各种方式或隐或显地体现在他的创作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贝克 基督教 摩尼教 道教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期刊学术论文翻译述评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文军 郭凯琳 +3 位作者 倪雅莉 杨笑语 张赛 张晓天 《外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以《目标》期刊5篇论文的翻译述评为例,具体阐述了学术论文翻译述评撰写的各种具体要素,并归纳了这类写作的基本模式,以期对翻译硕士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术论文 翻译述评 模式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欧洲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 被引量:2
9
作者 田俊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论文考察了以德国、法国、丹麦、荷兰和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大多数欧洲学者的视野中,当代中国文学不是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说的垃圾,但也没有受到极为系统性和规模性的研究。但欧洲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 本论文考察了以德国、法国、丹麦、荷兰和瑞典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大多数欧洲学者的视野中,当代中国文学不是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说的垃圾,但也没有受到极为系统性和规模性的研究。但欧洲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某个时期、某种现象、某个作家或作品的研究也的确具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国内的当代文学研究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欧洲汉学研究 顾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译数字的密码——解读《接骨师之女》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青 刘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12,共3页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部自传体形式的小说。在小说中,谭恩美创造性地使用数字作为能指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语言及作品的自传形式相结合,表达了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阐释和理解,即作为一个华裔作家,...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部自传体形式的小说。在小说中,谭恩美创造性地使用数字作为能指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语言及作品的自传形式相结合,表达了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阐释和理解,即作为一个华裔作家,在她的眼中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非是对抗而是一种和谐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师之女》 数字 能指 母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澳大利亚戏剧发展趋势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英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当代澳大利亚戏剧语言日趋多样化,各种澳洲方言土语形成了具有澳洲本土色彩、能够反映澳洲现实生活的英语语言。而积极的民族身份构建与民族文化自卑感共存,使澳大利亚戏剧从思考"我们是谁"发展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什... 当代澳大利亚戏剧语言日趋多样化,各种澳洲方言土语形成了具有澳洲本土色彩、能够反映澳洲现实生活的英语语言。而积极的民族身份构建与民族文化自卑感共存,使澳大利亚戏剧从思考"我们是谁"发展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什么?"20世纪末,澳洲土著以及非英语背景的剧作家分别把目光投向土著文化传统以及欧洲、美洲和亚洲人的生存现状,进而使澳洲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语言 民族身份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黑人无意识的他者化看斯托夫人潜在的殖民意识——《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丽 《外国语言文学》 2009年第1期64-70,共7页
传统评论通常把19世纪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做反奴隶制的代表作,本文则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斯托夫人对黑人形象的模式化描写。《汤姆叔叔的小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斯托夫人对黑人奴隶的同情和残无人道的奴隶制的愤... 传统评论通常把19世纪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做反奴隶制的代表作,本文则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斯托夫人对黑人形象的模式化描写。《汤姆叔叔的小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斯托夫人对黑人奴隶的同情和残无人道的奴隶制的愤慨,但斯托夫人无意识中对黑人形象的他者化显示了隐藏在文本之下的白人的优越感和其潜在的殖民意识。黑人作为一种主流文化中的弱势群体,处于主流文化的凝视之下,成为处于失语状态的沉默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模式化 他者化 沉默的他者
原文传递
汉语古诗典故英译策略研究——以《杜甫诗》(The Poetry of Du Fu)第一卷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文军 田玉 《民族翻译》 2019年第1期71-81,共11页
诗词的翻译实践中,由于典故具有文化特殊性,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不可避免。为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损失,译者在翻译典故时往往会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本文选取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第一卷的诗歌... 诗词的翻译实践中,由于典故具有文化特殊性,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不可避免。为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损失,译者在翻译典故时往往会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本文选取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第一卷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古诗翻译策略理论为支撑,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弥补典故翻译损失而采用的有效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典故英译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十三钗》英译本评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军 王昕娟 《外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44-50,共7页
本文以《金陵十三钗》为例,通过分析英译本的相关评论,探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本在英语国家读者中的反响。研究发现,英美各类评论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同名电影的关注、对故事背景的关注、对小说内容及风格的关注、对译作身份的... 本文以《金陵十三钗》为例,通过分析英译本的相关评论,探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本在英语国家读者中的反响。研究发现,英美各类评论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同名电影的关注、对故事背景的关注、对小说内容及风格的关注、对译作身份的关注。而各类评论对译作身份的关注主要表现在译者和翻译质量两个方面,但其关注度远远不够,译者的"显形"仍有待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严歌苓 金陵十三钗 译本评论 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历史和过去——时间穿梭和历史奇幻小说中的主体性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英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儿童文学出现了两个创作趋向:一是时间穿梭题材,特别是关于过去的时间;二是历史奇幻题材。时间穿梭和历史奇幻都与"过去"密切相关,作家意图通过想象或超自然方法在文学中再现"过去",继而构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儿童文学出现了两个创作趋向:一是时间穿梭题材,特别是关于过去的时间;二是历史奇幻题材。时间穿梭和历史奇幻都与"过去"密切相关,作家意图通过想象或超自然方法在文学中再现"过去",继而构建儿童主人公的主体性。这两种题材成为战后英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两个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英国儿童文学 主体性 时间穿梭 历史奇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注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文军 葛玉芳 《民族翻译》 2018年第2期36-45,共10页
在西方传播了270多年的杜甫诗歌,终于在2016年迎来了首部英文全译本。自该译本出版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章多为对译本的宏观介绍,鲜有对其的微观研究。本文以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第一卷的注释为个案,对译本中注释的总体特点、注释... 在西方传播了270多年的杜甫诗歌,终于在2016年迎来了首部英文全译本。自该译本出版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章多为对译本的宏观介绍,鲜有对其的微观研究。本文以宇文所安英译《杜甫诗》第一卷的注释为个案,对译本中注释的总体特点、注释方法和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注释方法 注释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政策的研究与教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文军 陈晓璐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政策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国内外翻译政策研究按照主题内容进行分类,综合评述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综述,定义了翻译政策并规划其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9所大学翻译系学生培养方案及其课...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政策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国内外翻译政策研究按照主题内容进行分类,综合评述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综述,定义了翻译政策并规划其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9所大学翻译系学生培养方案及其课程用书情况,分析了翻译政策在翻译教学中的现状,以期能进一步规划翻译政策研究,提升翻译政策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政策 研究综述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背叛天主到遁入东方道教——尤金·奥尼尔的宗教意识发展历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俊武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宗教意识非常复杂,受尼采思想、家庭变故和时代动荡的影响,奥尼尔的宗教意识大致经历了信奉天主教、背叛与犯罪、惭愧与赎罪、皈依与融合以及遁入东方道教等几个阶段。这种复杂的宗教意识发展毫无例外地渗透在他的... 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宗教意识非常复杂,受尼采思想、家庭变故和时代动荡的影响,奥尼尔的宗教意识大致经历了信奉天主教、背叛与犯罪、惭愧与赎罪、皈依与融合以及遁入东方道教等几个阶段。这种复杂的宗教意识发展毫无例外地渗透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并通过必要的舞台手段或隐或显地体现了出来。揭示奥尼尔的复杂多变的宗教意识,对于研究奥尼尔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叛与犯罪 惭愧与赎罪 皈依与融合 遁入东方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比乌斯带、污点与凝视——以拉康视角阐释《去年夏天突然来临》中的悬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 《外国语言文学》 200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田纳西·威廉斯的力作《去年夏天突然来临》具有太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悬疑之处,构成悬疑的三个基石分别是戏剧结构上的莫比乌斯带、人物的污点以及他者的凝视。悬疑不但开启了象征性阐释运动的实在界空洞,而且阐释了拉康意义上... 田纳西·威廉斯的力作《去年夏天突然来临》具有太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悬疑之处,构成悬疑的三个基石分别是戏剧结构上的莫比乌斯带、人物的污点以及他者的凝视。悬疑不但开启了象征性阐释运动的实在界空洞,而且阐释了拉康意义上的对象小a,即一个"什么都不是"发动了一幕围绕其展开的、性命攸关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 莫比乌斯带 污点 凝视
原文传递
谈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杀现象
20
作者 田俊武 廖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64,共3页
有史以来.人类就存在一个尚未揭开的谜——人为什么要自杀?其实.自杀问题在人类彳丰为史和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所有文学样式的作品里.自杀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作为世界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几乎每... 有史以来.人类就存在一个尚未揭开的谜——人为什么要自杀?其实.自杀问题在人类彳丰为史和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所有文学样式的作品里.自杀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作为世界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几乎每一部主要作品里都建构过自杀的情节。据米诺瓦统计.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对各种情况、各个方面、各种动机的52种自杀进行了分析。米诺瓦认为.莎士比亚那大气磅礴的作品记录了“存在还是毁灭”的主题变化.他所利用的二难推理法使他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本文试图从对自杀的哲学探讨出发.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自杀现象 自杀问题 永恒主题 文学样式 文学大师 作品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