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5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专业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文将 诸嘉慧 +2 位作者 白明亮 王伟宗 汤海滨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1期73-76,共4页
社会实习实践是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中“学生不理解、导师不积极、合作单位培养计划不明确、评估与评价方法不健全”等问题,立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深入思... 社会实习实践是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中“学生不理解、导师不积极、合作单位培养计划不明确、评估与评价方法不健全”等问题,立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提出了“早、合、新、凝”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校+企业+课题联合攻关+成果创新产出”的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结果导向的评价评估方式,为校企联合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育 社会实践 校企联合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冉 张蕊 李惠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0期90-93,共4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航空航天类等理工科专业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也是航天类院校课程思政的重点。以“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航...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航空航天类等理工科专业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也是航天类院校课程思政的重点。以“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设计了融入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素养等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提出了适应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模式改进措施,为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航空航天 思政育人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航天器姿态预设性能容错控制
3
作者 金磊 杨绍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04-2412,共9页
针对惯量不确定性和执行机构故障的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预设性能容错控制方法。采用预设性能方法设计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器,以保证控制过程的暂态响应。为在线补偿惯量不确定,在预设性能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强化... 针对惯量不确定性和执行机构故障的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预设性能容错控制方法。采用预设性能方法设计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器,以保证控制过程的暂态响应。为在线补偿惯量不确定,在预设性能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强化学习算法,使用评判网络近似代价函数,用于评估系统性能,同时使用动作网络产生前馈补偿控制,用于处理惯量不确定;设计自适应补偿控制,补偿执行机构故障和外扰动对航天器姿态的影响。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容错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航天器执行机构故障情况下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容错控制 预设性能 航天器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入轨状态与偏差传播分析
4
作者 彭祺擘 刘将辉 +1 位作者 张海联 周建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7-2127,共11页
本文研究了航天器入轨状态和入轨偏差传播问题。推导了火箭熄火时的入轨速度平方比率及速度仰角与主要轨道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航天器的入轨状态。建立了航天器转移轨道的偏差传播矩阵,得到入轨偏差对转移轨道的影响。将本文的偏差... 本文研究了航天器入轨状态和入轨偏差传播问题。推导了火箭熄火时的入轨速度平方比率及速度仰角与主要轨道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航天器的入轨状态。建立了航天器转移轨道的偏差传播矩阵,得到入轨偏差对转移轨道的影响。将本文的偏差传播分析方法与传统轨道误差分析方法进行对比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航天器入轨状态和入轨偏差对转移轨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参数 入轨状态 入轨偏差 偏差传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动力系统分析软件发展途径思考
5
作者 尚现伟 秦政 +1 位作者 金平 蔡国飙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航天动力系统分析软件是推进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国内相关软件与国外前沿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明确我国高水平自主可控的航天动力系统分析软件的发展方向。首先对大型通用分析软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了其发展趋势;... 航天动力系统分析软件是推进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国内相关软件与国外前沿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明确我国高水平自主可控的航天动力系统分析软件的发展方向。首先对大型通用分析软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了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航空发动机领域中使用的典型分析软件发展规律与特征;通过借鉴上述软件的研发经验,结合目前航天动力系统分析软件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相关软件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研究建议,分3个阶段逐步突破具有航天动力特色的通用仿真平台开发、软件模型与求解器研发、数据融合与管理这3大方向,最终形成多领域、多物理场、多维度、智能化并集成数据融合管理的航天动力系统智能化分析软件体系,为我国航天技术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动力系统 工业软件 模型与求解器 CAE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网络协同赋能的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体系构建思考
6
作者 李林澄 徐明 +1 位作者 白雪 陈昭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6期14-17,22,共5页
该文以北航卫星测运指控理论及实践课程为引,旨在探讨纵横网络协同赋能的新时代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体系的构建方法。纵横网络包括网络纵线和网络横线,其中纵线覆盖高中至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技能发展,横线则强调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该文... 该文以北航卫星测运指控理论及实践课程为引,旨在探讨纵横网络协同赋能的新时代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体系的构建方法。纵横网络包括网络纵线和网络横线,其中纵线覆盖高中至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技能发展,横线则强调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该文首先定义纵横网络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在航天教研中的应用。然后,详细描述纵横网络协同赋能航天教研的机制与策略,以及作为协同赋能载体的卫星指控大厅的组成、功能和运作模式。特别强调学生主导的卫星指控大厅与商业航天公司资源的联动模式,以及与国产大工业软件的互补关系。其次,提出面向学生“两总”(总设计师、总指挥)培养的、使用卫星指控大厅与真实卫星教具、融合高本研阶段全链条系统性知识框架的新型教学方法。最后,对纵横网络赋能的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新体系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网络 卫星测运指控 卫星指控大厅 真实卫星教具 协同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V模型的挠性航天器保性能姿态控制方法
7
作者 蔡赫 师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21-3929,共9页
针对带转动挠性帆板航天器的动力学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变参数理论(LPV)的鲁棒保性能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以太阳帆板转角作为变参数,建立挠性航天器姿态动力学LPV模型。考虑输入受限及输入信号变化率受限的约束,... 针对带转动挠性帆板航天器的动力学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变参数理论(LPV)的鲁棒保性能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以太阳帆板转角作为变参数,建立挠性航天器姿态动力学LPV模型。考虑输入受限及输入信号变化率受限的约束,并将二次型控制指标上限最优化,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求解得到随变参数调度的LPV状态反馈控制器,所求得的控制器能够在系统参数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保持鲁棒稳定性,并具备抗干扰能力。用数值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定常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相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LPV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的适应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姿态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线性变参数理论 鲁棒控制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员舱外操作载荷分析的逆运动学建模方法
8
作者 朱位 刁常堃 +4 位作者 王昊 孟令子 苏南 武晨滔 邓忠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5-1215,共11页
针对航天员舱外活动中操作动作对扶手和脚限制器约束点造成的载荷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运动特点进行了总结,采用逆运动学算法对航天员上肢操作动作进行建模;引入运动耗能、关节角与施力能力的关系、航天服活动反力矩等... 针对航天员舱外活动中操作动作对扶手和脚限制器约束点造成的载荷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运动特点进行了总结,采用逆运动学算法对航天员上肢操作动作进行建模;引入运动耗能、关节角与施力能力的关系、航天服活动反力矩等条件作为冗余系统约束;并考虑身高、体重、工作位点距离等精细化因素对操作载荷的影响。对沿扶手行走和搬运大质量物体典型算例的分析表明,此方法利用最小耗能准则进行出舱活动复杂运动的逆运动学求解具有可行性,基于本方法分析模型精细化参数影响,分析了操作力和力矩载荷与航天员体重、身高和工作位点距离的关系,并可据此开展更加精确的出舱活动操作载荷预测,为有关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舱外活动 逆运动学 动作建模 载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星机动接近威胁下航天器反包围规避方法
9
作者 肖前 李林澄 张景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8-1587,共10页
针对多个来袭航天器连续机动接近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轨道根数可达集的航天器反包围威胁规避方法。首先,给出航天器小推力机动轨道根数可达集的求解方法。其次,在轨道根数相平面中计算来袭航天器威胁在轨航天器的最小机动飞行时间,进而... 针对多个来袭航天器连续机动接近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轨道根数可达集的航天器反包围威胁规避方法。首先,给出航天器小推力机动轨道根数可达集的求解方法。其次,在轨道根数相平面中计算来袭航天器威胁在轨航天器的最小机动飞行时间,进而得到威胁“势场”与威胁区。然后,根据来袭航天器威胁在轨航天器的方位特征定义了包围威胁场景。最后,建立反包围约束条件及规避机动效能评价指标,给出了在轨航天器反包围威胁规避最优机动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定义的包围威胁场景是合理的,提出的方法能够使在轨航天器对多个来袭航天器所带来的包围威胁实现机动规避,并节省燃料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威胁规避 反包围 可达集 小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地空间航天器相对论自主天文导航新方法
10
作者 詹先军 王新龙 孙秀聪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相对论导航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高精度自主天文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星光引力偏折和恒星光行差这两类相对论效应与航天器位置、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航天器的位置、速度信息。可见,关系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相对论导航的精度... 相对论导航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高精度自主天文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星光引力偏折和恒星光行差这两类相对论效应与航天器位置、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航天器的位置、速度信息。可见,关系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相对论导航的精度。然而,目前在建立星光引力偏折与航天器位置的关系模型时,仅考虑离航天器最近天体引力的影响,而星光引力偏折不仅与航天器到天体的距离有关,还与天体引力系数、恒星-天体间的夹角等因素有关。为此,以近地空间航天器为对象,综合考虑多个天体引起的星光引力偏折,建立了星光引力偏折与航天器位置的关系模型,以及恒星光行差与航天器速度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光学干涉仪测得高精度恒星角距信息,结合轨道动力学模型和最优估计算法,得到航天器高精度位置和速度信息。最后,仿真验证表明,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恒星角距测量精度为1 mas时,所提方法的位置和速度误差小于100 m和0.0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导航 相对论效应 星光引力偏折 恒星光行差 自主导航 光学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气动耦合六自由度姿轨动力学多步法积分预报误差分析
11
作者 孙子宾 李志辉 龚胜平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5期38-47,共10页
航天器轨降过程中的姿态估计是载人航天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随着近些年测站精度的提高,任务要求的增加,且研究表明姿态会影响航天器轨降过程中受到的气动力,进而对轨道产生影响,因此发展高精度姿轨耦合预报对航天器状态实时测控至关重要.... 航天器轨降过程中的姿态估计是载人航天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随着近些年测站精度的提高,任务要求的增加,且研究表明姿态会影响航天器轨降过程中受到的气动力,进而对轨道产生影响,因此发展高精度姿轨耦合预报对航天器状态实时测控至关重要.本文以“天宫一号”航天器轨降过程中姿轨耦合沿弹道联合预报为背景,研究线性多步法积分误差对大型航天器姿轨预报精度的影响.具体包括Adams-Bashforth法、Adams-Moulton法、预估校正法等,为大型航天器轨降过程中的姿轨耦合预报以及落点预报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动力学 线性多步法 姿轨耦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的多星成像与数传耦合规划方法
12
作者 刘佳 秦嘉豪 +2 位作者 李瀛搏 姚远 徐明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30,共15页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集群的大范围成像与数据下传耦合规划,提出了一种融合结构体编码与多层编码的多染色体遗传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对多个目标的同时优化。算法建立了成像与数传任务的约束满足模型,优化了卫星的拼幅成像与数据传...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集群的大范围成像与数据下传耦合规划,提出了一种融合结构体编码与多层编码的多染色体遗传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对多个目标的同时优化。算法建立了成像与数传任务的约束满足模型,优化了卫星的拼幅成像与数据传输方案,考虑了卫星姿态机动能力与多个区域的全覆盖需求。此外,采用多层编码方式,有效解决了成像与数传任务解空间映射关系。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机制显著提高了任务规划的效率。试验验证表明,在3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星座中,该算法实现了对超过5个大范围区域的全覆盖,卫星的能源和数据存储未超出约束上限;同时,单次规划的运行时间小于15 min,验证了其实用性和高效性。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任务的耦合规划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测运控 多星任务规划 多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 成像与数传任务耦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相控阵海浪波谱仪距离徙动校正算法研究
13
作者 王晓 周鹏 +3 位作者 叶洪玲 韩倩倩 江柏森 张振华 《遥测遥控》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作为探测海浪的Ku波段的小入射角真实孔径雷达,在探测海浪时通过积累天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上的回波获得该方向上的一维海浪谱,当雷达环扫一圈时便可获得二维海浪谱结果。在单个方向回波积累时间内,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观...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作为探测海浪的Ku波段的小入射角真实孔径雷达,在探测海浪时通过积累天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上的回波获得该方向上的一维海浪谱,当雷达环扫一圈时便可获得二维海浪谱结果。在单个方向回波积累时间内,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观测几何可简化为固定斜视角下沿直线轨迹飞行,期间平台移动与波前弯曲会使回波信号出现距离徙动,从而导致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探测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探测中存在的距离徙动现象,提出了一种针对相控阵海浪波谱仪距离徙动的校正算法,利用机载飞行试验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对比传统反演算法与距离徙动校正反演算法得到的后向散射系数与二维海浪谱,并将测量结果分别与同步观测浮标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距离徙动校正算法能够有效改善相控阵海浪波谱仪反演海浪谱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距离徙动校正算法 散射系数 二维海浪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数的核心矩阵及其在航天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万春 肖业伦 +1 位作者 赵丽红 邹晖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9-392,共4页
基于旋转群代数 ,以航天器姿态控制研究为背景 ,提出了四元数的核心矩阵的概念。以此为中心 ,首先导出了核心矩阵本身、逆、行列式及其导数的若干关系式 ,然后应用核心矩阵得到了四元数姿态误差及其运动学关系的非常简洁的表示形式 ,最... 基于旋转群代数 ,以航天器姿态控制研究为背景 ,提出了四元数的核心矩阵的概念。以此为中心 ,首先导出了核心矩阵本身、逆、行列式及其导数的若干关系式 ,然后应用核心矩阵得到了四元数姿态误差及其运动学关系的非常简洁的表示形式 ,最后利用核心矩阵证明了用缩减四元数为广义坐标和以常规 Euler角为广义坐标对描述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的等效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航天器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数 广义坐标 核心矩阵 航天器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推进系统发动机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黎辉 李家文 +2 位作者 张雪梅 金广明 魏彦祥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6-549,共4页
以一维流体瞬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特征线有限差分格式,编制航天器推进系统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的通用仿真软件,并对某多台发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系统瞬变特性和水击现象,所开发的软件可方... 以一维流体瞬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特征线有限差分格式,编制航天器推进系统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的通用仿真软件,并对某多台发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系统瞬变特性和水击现象,所开发的软件可方便进行其它推进系统的分析,为发动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航天器推进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特征线法 动态特性 水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天器天文自主定轨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博 房建成 +1 位作者 伍小洁 赵建辉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33-36,78,共5页
提出用星敏感器和地平仪测量星光角距作为主要观测量 ,用地平仪直接测量得到地心方向矢量 ,用间接测得的地心距离作为补充观测量 ,并用推广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实时确定航天器的轨道。文中对系统的构成、模型的建立、以及卡尔曼滤波的方法... 提出用星敏感器和地平仪测量星光角距作为主要观测量 ,用地平仪直接测量得到地心方向矢量 ,用间接测得的地心距离作为补充观测量 ,并用推广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实时确定航天器的轨道。文中对系统的构成、模型的建立、以及卡尔曼滤波的方法都作了认真的仿真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天文导航 自主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运载器磁悬浮助推发射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宇 杨文将 +1 位作者 段毅 陈晓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80-1185,共6页
以航天运输为背景,研究了磁悬浮助推发射的磁悬浮、直线电机、空气动力影响和运载器分离发射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磁悬浮系统比较,确定高温超导体EDS(E lectro-dynam ic Suspension)系统是适合的磁悬浮技术方案,在单元静、动态实验测试... 以航天运输为背景,研究了磁悬浮助推发射的磁悬浮、直线电机、空气动力影响和运载器分离发射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磁悬浮系统比较,确定高温超导体EDS(E lectro-dynam ic Suspension)系统是适合的磁悬浮技术方案,在单元静、动态实验测试基础上,研究其基本静态悬浮导向性能和刚度、阻尼特性,并建立缩比研究试验平台以评估磁悬浮系统的综合性能.通过分析2种直线电机类型及优缺点,确定双边感应直线电机是适合磁悬浮发射系统的一种直线电机加速方式,并确定脉冲磁流体发电的能量供给方案.通过磁悬浮发射空气动力影响分析,优化设计磁悬浮发射装置气动外形和气动布局,得出其基本气动特性,并提出利于实现系统俯仰力矩平衡的气动翼控制方案.研究了运载器同时滑离导轨式定向器分离发射方案,并通过动静法计算分析得出运载器从定向器滑轨上成功分离所需具备的基本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行 航天地面支持 磁悬浮装置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弹性附件的航天器的动力学与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贾英宏 徐世杰 荆武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一类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姿态的稳定控制以及弹性附件振动的有效抑制问题 ,首先用拟坐标下的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中心刚体上铰接有给定数目弹性附件的航天器的准确动力学方程 ,然后在基于非线性和低阶模态的动力学模型基础... 为了研究一类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姿态的稳定控制以及弹性附件振动的有效抑制问题 ,首先用拟坐标下的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中心刚体上铰接有给定数目弹性附件的航天器的准确动力学方程 ,然后在基于非线性和低阶模态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系统的反馈控制律 ,使星体姿态和弹性附件的振动同时得到了有效控制 .研究结果表明 ,这样一类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系数时变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弹性附件的低阶模态对主体的姿态运动起主要影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动力学 弹性附件 拟坐标 变结构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推力下的航天器绕飞轨道保持与控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师鹏 李保军 赵育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7-760,共4页
基于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有限推力下的航天器绕飞轨道保持与控制问题.首先,针对绕飞轨道控制问题推导了精确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经过线性化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在线性二次性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针对绕飞轨道的反馈控制系统... 基于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有限推力下的航天器绕飞轨道保持与控制问题.首先,针对绕飞轨道控制问题推导了精确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经过线性化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在线性二次性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针对绕飞轨道的反馈控制系统,同时为了实现有限推力,设计了一个有界的非线性环节对控制加速度进行限制.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渐进稳定、收敛快速,并且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最后,通过计算不同相对位置误差时轨道控制系统需用的发动机工作时间,估算了轨道维持与轨道控制的燃料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飞 轨道控制 最优控制 有限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比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超声速射流噪声试验研究
20
作者 程奥 杨丹奇 +3 位作者 孔凡超 张家仙 金平 蔡国飙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时产生的噪声分布特性,以某液体火箭发动机为原型设计了缩比发动机及配套试验系统,研究发动机室压、喷管扩张比、安装高度及倾斜度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产生的超声速射流噪声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室... 为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时产生的噪声分布特性,以某液体火箭发动机为原型设计了缩比发动机及配套试验系统,研究发动机室压、喷管扩张比、安装高度及倾斜度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产生的超声速射流噪声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室压越大,噪声声压级越大,但对噪声指向性与噪声峰值频率影响不大;喷管扩张比对噪声声压级和指向性影响不大,但增大扩张比促使噪声峰值频率减小;安装高度与倾斜角对噪声声压级大小影响不大,但降低安装高度、倾斜喷管会导致噪声指向性偏转,以及噪声峰值频率的移动。试验获得了缩比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超声速射流噪声变化规律,结合缩比准则可以获得真实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时产生的噪声频谱特性。研究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或发射阶段噪声控制技术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超声速射流噪声 发动机室压 喷管扩张比 安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