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分层层析成像技术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傅健 张昌盛 +3 位作者 朱国港 王丙阳 袁生平 江柏红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4期49-54,共6页
X射线分层层析成像(Computed Laminography,CL)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无损三维检测技术,能以高分辨率图像的形式直观地三维可视化板、壳产品内部结构与缺陷,弥补了传统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不足。航空航天领域... X射线分层层析成像(Computed Laminography,CL)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无损三维检测技术,能以高分辨率图像的形式直观地三维可视化板、壳产品内部结构与缺陷,弥补了传统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不足。航空航天领域存在较多的诸如太阳能帆板、水平尾翼、发动机涡轮盘、叶片以及微电子芯片等板、壳类零部件。对其内部损伤与缺陷进行有效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是航空航天器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以航空航天板壳结构CL无损检测应用和笔者在此方面的工程实践为背景,简述了CL技术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和难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结构 无损检测 X射线检测 分层层析成像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薄壁零件切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忠群 丁鹏 +2 位作者 杨雨 欧阳芷楠 曾朝朋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53,共16页
航空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文系统综述了航空薄壁零件切削加工技术,包括夹具技术、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方法、颤振预测与控制技术,以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夹具技术详细研究了各种夹具的操作... 航空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文系统综述了航空薄壁零件切削加工技术,包括夹具技术、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方法、颤振预测与控制技术,以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夹具技术详细研究了各种夹具的操作模式、结构特点、功能与应用等方面。变形预测与控制分析了薄壁件加工变形原因,并介绍了相关的控制技术和方法。颤振预测与控制探讨了切削过程稳定性分析技术和颤振控制技术,包括在线监测与识别、主动与被动控制技术和方法。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部分介绍了该技术在薄壁件加工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航空薄壁零件加工技术的系统综述,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相关内容,可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薄壁零件 变形预测与控制 颤振 数字孪生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直线电机进给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研究
3
作者 李忠群 欧阳芷楠 +4 位作者 刘鸿 丁鹏 孙健聪 曾朝朋 朱思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8-85,共8页
针对数控机床中控制误差对零件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影响,探讨机床直线电机进给伺服系统的建模、参数辨识、评估与优化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型和进给伺服系统控制器进行建模,确立系统的基本框架。为了精准捕捉其动态特性,... 针对数控机床中控制误差对零件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影响,探讨机床直线电机进给伺服系统的建模、参数辨识、评估与优化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型和进给伺服系统控制器进行建模,确立系统的基本框架。为了精准捕捉其动态特性,在参数辨识方面,采用卡尔曼滤波的辨识方法对伺服系统的质量、黏性阻尼系数及库仑摩擦力进行辨识,并将辨识参数代入系统模型,验证了卡尔曼滤波辨识结果的准确性。最后,为减小机床控制误差,针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评估与优化提出时域性能指标,并通过试凑法对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进行参数优化,同时验证了优化参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进给伺服系统 动态特性 参数辨识 评估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热耦合仿真模型的切削引入残余应力形成规律研究
4
作者 闫坤 李昕 +3 位作者 赵勇博 张文宣 高瀚君 吴琼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9期35-44,共10页
金属切削加工方式是多因素多物理场耦合、涉及材料大变形、高度非线性的减材加工过程,为了实现切削加工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本文研究了切削材料的本构模型,利用AdvantEdge和Abaqus建立了切削过程的力-热耦合数值仿真分析模型... 金属切削加工方式是多因素多物理场耦合、涉及材料大变形、高度非线性的减材加工过程,为了实现切削加工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本文研究了切削材料的本构模型,利用AdvantEdge和Abaqus建立了切削过程的力-热耦合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利用切削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可靠性,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主轴转速、切削速度、铣削深度、铣削宽度4个因素对切削力、表面温度、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开始时切削部位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切削表面产生剧烈的热-弹塑性变形,这是引起残余应力生产的主要原因,针对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后的7050铝合金厚板,发现切削速度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大,得到了其表面残余应力最小的切削参数分别为:进给速度为1200mm/min,铣削深度为0.5mm,铣削宽度为12mm,主轴转速为4000r/min。本文为7050铝合金薄壁结构零件在切削加工中表面残余应力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航空航天领域的薄壁结构零件的高精度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 力-热耦合 数值仿真 正交试验 表面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S的射流火焰湍流辐射交互作用研究
5
作者 宋绪光 金捷 +1 位作者 张敏琦 王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67-2676,共10页
在大涡模拟中,研究了亚格子湍流辐射交互作用(SGS-TRI)对Sandia Flame D和Flame 4D(Scaled Sandia flame D)辐射源项的影响。模拟中,采用概率密度函数输运方程(TPDF)湍流燃烧模型模拟湍流燃烧过程,球谐函数(P1近似)法、灰气体加权和模型... 在大涡模拟中,研究了亚格子湍流辐射交互作用(SGS-TRI)对Sandia Flame D和Flame 4D(Scaled Sandia flame D)辐射源项的影响。模拟中,采用概率密度函数输运方程(TPDF)湍流燃烧模型模拟湍流燃烧过程,球谐函数(P1近似)法、灰气体加权和模型(WSGGM)模拟辐射换热。采用湍流涡团光学薄脉动近似(OTFA)处理滤波吸收项,分别采用考虑和忽略SGS-TRI的方法求解滤波发射项。结果显示,SGS-TRI仅在辐射源项本身数值较小的区域对时均辐射源项有相对较大的影响(最大为25%);考虑和忽略SGS-TRI计算得到的时均温度以及CO_(2)浓度等径向分布基本重合(相对差别小于3%)。因此,亚格子湍流辐射交互作用对无碳烟湍流射流火焰(Flame D和Flame 4D)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辐射交互作用 亚格子 大涡模拟 概率密度函数输运方程模型 辐射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安检X光图像的违禁物品语义分割与识别研究
6
作者 李广睿 刘琼 +3 位作者 张熠卿 张馨瑶 黄景煦 傅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安检X光图像中违禁物品大小不一、物品摆放随意且存在重叠遮挡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RNet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模型,实现图像中违禁物品的自动分割与识别。在编码阶段,利用HRNet网络中的多分辨率并行网络架构,提取多尺度特征,... 针对安检X光图像中违禁物品大小不一、物品摆放随意且存在重叠遮挡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RNet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模型,实现图像中违禁物品的自动分割与识别。在编码阶段,利用HRNet网络中的多分辨率并行网络架构,提取多尺度特征,解决安检X光图像违禁物品尺度多样化的问题。在解码阶段,提出一种多层级特征聚合模块,采用数据相关上采样方法减少信息丢失,并聚合编码阶段提取的特征,以对物品进行更完整表征。在网络整体架构中,嵌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去遮挡模块加强模型的边缘感知能力,缓解安检X光图像中物品重叠遮挡严重的问题,提高模型的分割识别精度。通过在PIDray安检图像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Easy、Hard、Hidden 3个验证子集上分别取得了73.15%、69.47%、58.33%的平均交并比,相比原始HRNet模型,分别提升了0.49%、1.17%、5.69%,总体平均交并比提升约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X光图像 语义分割 违禁品识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理论体系架构研究 被引量:107
7
作者 刘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6,共13页
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变迁和面临的新挑战出发,分析了针对智能制造内涵及特征的认知发展过程,给出了对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的新认识,进而提出了智能制造理论体系总体架构,该体系架构由8个模块构成: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支撑技术、使能技术... 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变迁和面临的新挑战出发,分析了针对智能制造内涵及特征的认知发展过程,给出了对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的新认识,进而提出了智能制造理论体系总体架构,该体系架构由8个模块构成: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支撑技术、使能技术、核心主题、发展模式、实施途径和总体目标。分别阐述了体系架构中的总体目标、核心主题、支撑技术和使能技术四大模块的具体内容,讨论了推进和实施智能制造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展望了未来制造的新形态和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理论体系架构 支撑技术 使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下航空供应商质量数据管理平台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曹鹏勇 段桂江 阳祥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3-2231,共9页
为解决传统航空供应链管理存在的制造过程数据信息不明和监管不足等问题,设计区块链下供应商质量数据管理平台。结合生产车间检测业务阐述制造数据获取、归集、上链和应用的运行机制。提出针对航空供应商质量数据的全流程管理方案,涵盖... 为解决传统航空供应链管理存在的制造过程数据信息不明和监管不足等问题,设计区块链下供应商质量数据管理平台。结合生产车间检测业务阐述制造数据获取、归集、上链和应用的运行机制。提出针对航空供应商质量数据的全流程管理方案,涵盖数据的源头采集、质量数据融合与结构化、数据存储及响应和数据识别和溯源等关键技术。依托某航空产业园区对供方数据进行平台应用实践,提出数据管理可视化设计和基于数据应用的工序过程控制方案。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质量数据管理平台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商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融合 分布式存储 应用平台 统计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余应力重分布的导轨梁加工变形仿真与变形控制工艺方案研究
9
作者 刘雪丽 王宇航 +3 位作者 李超然 李彩红 张晟玮 孙剑飞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02-112,共11页
为解决大型薄壁铸件导轨梁在材料去除过程中因残余应力的释放与重分布导致变形超差的工艺难题,对导轨梁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实现零件模型的简化与子结构分割;同时开展零件毛坯表面残余应力测量,成功建立零件毛坯初始应力模型。在此基... 为解决大型薄壁铸件导轨梁在材料去除过程中因残余应力的释放与重分布导致变形超差的工艺难题,对导轨梁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实现零件模型的简化与子结构分割;同时开展零件毛坯表面残余应力测量,成功建立零件毛坯初始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工工艺开展零件加工有限元仿真,模拟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去除引起的残余应力释放,预测了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重分布规律和加工变形情况。总结了零件加工变形的有限元仿真结果,提出抑制零件加工变形的工艺方案。经验证,改进后的工艺顺序使零件最大变形量由0.485 mm降至0.081 mm,降低83.3%,避免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超差。同时该平面作为后续加工的基准,保证了后续加工的精度,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轨梁 残余应力 有限元仿真 加工变形预测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涵对开机匣精密高效加工工艺研究
10
作者 张世贵 张晟玮 +4 位作者 陈鹏飞 王灿 王宇航 王国名 孙剑飞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00-106,共7页
机匣的加工质量对航空发动机制造和使用性能极为重要,其中对开机匣由于自身的分割式结构导致其加工工序繁冗,加工质量难以控制。本文以高精度、高效率两项优化指标为重点对对开机匣加工工艺流程展开研究,结合材料特点及结构特点总结分... 机匣的加工质量对航空发动机制造和使用性能极为重要,其中对开机匣由于自身的分割式结构导致其加工工序繁冗,加工质量难以控制。本文以高精度、高效率两项优化指标为重点对对开机匣加工工艺流程展开研究,结合材料特点及结构特点总结分析钛合金外涵对开机匣的加工难点,针对重点加工难点设计工艺方案,包含高精度加工设备的选择、各工序工装夹具的选择及刀具选择与工艺参数的设定等。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特征复杂的机匣外型面铣削加工过程,对其加工区域进行划分,完成不同工序铣削方式及数控走刀路线的确定,最终对切削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获得完备细化的加工工艺流程。经实际零件加工验证,优化后的工艺在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本文从工艺路线及切削参数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减小了零件加工变形,获得外涵对开机匣加工的精密高效加工方法,为大型环形对开薄壁零件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夹具 刀具 外涵对开机匣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削任务的切削数据库系统研究
11
作者 王国名 陈鹏飞 +2 位作者 李晓伟 张晟玮 孙剑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89,共5页
切削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切削加工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对现有切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和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切削加工的真实需求确定了系统主要功能和整体业务流程;在建立的切削数据多维描述模型和编码规则下,使用B/S网络结构和MySQL管理... 切削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切削加工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对现有切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和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切削加工的真实需求确定了系统主要功能和整体业务流程;在建立的切削数据多维描述模型和编码规则下,使用B/S网络结构和MySQL管理软件完成切削数据库系统的搭建;利用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据库系统与刀具管理平台的集成,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促进了切削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数据库 切削参数优化 刀具管理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的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忠群 欧阳芷楠 +2 位作者 曾朝朋 孙健聪 朱思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文章对机械系统中LuGre摩擦模型的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从参数辨识和误差补偿两个方面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LuGre摩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学表达式。其次,概述了常见的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文章对机械系统中LuGre摩擦模型的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从参数辨识和误差补偿两个方面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LuGre摩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学表达式。其次,概述了常见的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然后,讨论了LuGre模型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LuGre模型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的综述,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摩擦补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Gre摩擦模型 参数辨识 误差补偿 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律关系视角的产学研合同风险防控研究
13
作者 宗佳 《今日科苑》 2022年第4期24-30,共7页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越来越受到国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视。产学研合作将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企业的资金优势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强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但是,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暴...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越来越受到国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视。产学研合作将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企业的资金优势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强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但是,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合同法律纠纷和潜在的合同法律风险,给产学研合作各方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分析产学研合作方的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析产学研合作中的合同法律风险以及其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合同风险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况条件下舰载无人机着舰安全分析
14
作者 张子军 张山 王衍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针对无人机上舰的使用需求,本文对舰载无人机着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机-舰-环境综合模型和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引导控制系统;基于建立的舰载无人机着舰综合模型对不同海况下的着舰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海况条件以及航母不... 针对无人机上舰的使用需求,本文对舰载无人机着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机-舰-环境综合模型和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引导控制系统;基于建立的舰载无人机着舰综合模型对不同海况下的着舰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海况条件以及航母不同航速和遭遇角对着舰安全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在复杂海况下,航母可通过适当提高航速以获得更高的着舰成功率,但过高的航速会导致舰尾流扰动加剧,使得着舰成功率显著下降;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海况下的着舰安全范围,为无人机着舰辅助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全自动着舰系统 安全分析 机舰适配性 着舰控制技术 无人机 航母 甲板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分析与评估
15
作者 李忠群 刘鸿 +1 位作者 刘强 宁智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5-180,共6页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评估,并辨识出关键误差项;最后,通过对比辨识得到的优化模型和原模型,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可以通过补偿关键误差项来获得较高的机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误差 D-H齐次坐标变换 拉丁超立方采样 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 精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教学用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李忠群 杨尚臻 +3 位作者 刘强 殷振朔 张伟峰 杨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2-129,共8页
为满足教学型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数控系统高精度、实时性和适教化要求,设计基于PC及TwinCAT3 PLC的五轴激光光机电协同教学数控系统。在上位机中,使用基于Windows 7的QT Creator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以实现对PLC和CNC的实时状态监测、控制和... 为满足教学型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数控系统高精度、实时性和适教化要求,设计基于PC及TwinCAT3 PLC的五轴激光光机电协同教学数控系统。在上位机中,使用基于Windows 7的QT Creator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以实现对PLC和CNC的实时状态监测、控制和非实时任务处理。在基于TwinCAT3 PLC的下位机中,使用ST语言编程实现了实时功能模块的开发与伺服运动、光束运动的控制。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ADS通信实现了数据交换,而下位机与伺服控制系统之间则使用EtherCAT实时以太网总线通信。最后,对教学用五轴激光加工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包括基本运动控制测试与激光控制测试,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为后续激光教学机床控制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CAT3软件 数控系统 激光加工 教学用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粒子滤波的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臣 魏巍 刘晓波 《机械与电子》 2024年第10期22-27,共6页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中可能出现的重采样导致粒子贫化和多样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的哈里斯鹰优化粒子滤波算法。首先,在粒子滤波中引入哈里斯鹰算法,通过将粒子表示为单个哈里斯鹰来模拟其捕猎过程。其次,利用狼群算法...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中可能出现的重采样导致粒子贫化和多样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的哈里斯鹰优化粒子滤波算法。首先,在粒子滤波中引入哈里斯鹰算法,通过将粒子表示为单个哈里斯鹰来模拟其捕猎过程。其次,利用狼群算法的狩猎机制改进哈里斯鹰的捕猎过程,特别是在全局搜索阶段策略中,使粒子主要聚集在目标高似然区域,同时合理选择性地保留一部分低似然区域的粒子。最后,设计了基于3种运动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并将其与哈里斯鹰优化的粒子滤波融合。对不同噪声强度下的机动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有效解决粒子贫化问题,并在机动目标跟踪中表现出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相较于其他算法表现更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交互式多模型 粒子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R辅助装配的多源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18
作者 王鄢 魏巍 +1 位作者 汤柏韬 陈峥廷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9期8-15,共8页
针对增强现实辅助装配过程中装配引导信息仍需人工手动处理并添加的问题,构建了面向辅助装配的多源信息模型,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装配引导信息,对获取原始数据源信息、数据库存储信息、辅助装配系统利用信息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提升了装配所... 针对增强现实辅助装配过程中装配引导信息仍需人工手动处理并添加的问题,构建了面向辅助装配的多源信息模型,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装配引导信息,对获取原始数据源信息、数据库存储信息、辅助装配系统利用信息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提升了装配所需的各类信息的管理效率,使得信息模型与辅助装配系统相对独立,能够针对新产品进行灵活快速的装配信息模型构建,无需重新开发新系统,便可对新产品进行定制化开发。并将多源信息模型与移动端系统结合,实现了辅助装配系统自动识别装配步骤、辅助查找装配零件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辅助装配 引导信息 信息模型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分析
19
作者 陈莹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33期149-152,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科研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其税收筹划水平,研究介绍了税收筹划的含义、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指出其中涉及税务筹划观念不强、专业素养不足以及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随后提出正确认识... 文章旨在分析科研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其税收筹划水平,研究介绍了税收筹划的含义、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指出其中涉及税务筹划观念不强、专业素养不足以及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随后提出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税收筹划实践能力及单位内部协调配合的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系统的税收筹划优化方案,以促进其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筹划 科研企业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68
20
作者 刘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7-770,共14页
从工业化进程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机床进化史和数控机床发展历程,分析了数控机床核心关键技术演进过程。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划分为初始发展阶段、持续攻关和产业化发展阶段、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阶段,并分别梳理介绍了各阶段技术... 从工业化进程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机床进化史和数控机床发展历程,分析了数控机床核心关键技术演进过程。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划分为初始发展阶段、持续攻关和产业化发展阶段、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阶段,并分别梳理介绍了各阶段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列举了全球数控机床领域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以及该领域部分先进工业国家的技术发展状况,进一步对数控机床领域涉及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展望了数控机床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加工技术 机床产业 发展历程 高性能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