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重精度降雨数据的北京市极端降雨事件研究
1
作者 张伟 王璇 +1 位作者 孙慧超 李俊奇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2,157,共11页
基于北京基本站1987—2016年逐分钟精度降雨数据,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1 min、1 h、3 h、6 h等不同精度数据获取的极端降雨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短历时极端降雨(SEP)、长历时极端降雨(LEP)、持续性极端降雨(PEP)3类极端降雨事... 基于北京基本站1987—2016年逐分钟精度降雨数据,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1 min、1 h、3 h、6 h等不同精度数据获取的极端降雨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短历时极端降雨(SEP)、长历时极端降雨(LEP)、持续性极端降雨(PEP)3类极端降雨事件降雨特征指标的差异,并利用Sen’s斜率、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等方法探究了极端降雨事件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市极端降雨以LEP事件为主,降雨数据精度会显著影响降水量和降雨历时的统计结果,1 h精度降雨数据可基本反映极端降雨事件的主要时间特征;数据精度差异会造成极端降雨事件的降雨集中度和降雨集中期识别出现偏差,北京市极端降雨多分布于6—10月,并主要集中在7—8月,但9—10月仍存在PEP事件出现的可能;SEP和LEP事件多出现在夜间,而PEP事件在7—12时更易形成降雨峰值,对居民紧急避险和内涝应急响应造成更高潜在风险;在统计年限内,数据精度差异对降水量和降雨频率趋势预测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会使得降雨历时预测不确定性增加,降雨特征指标突变年份产生“跳跃”;PEP事件的降水量、降雨频率、降雨历时和降雨集中度受数据精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事件 多重精度降雨数据 Kruskal-Wallis检验 Sen’s斜率法 MANN-KENDALL检验 有序聚类法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中的碳排放核算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俊奇 张希 李惠民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量化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北京某100 km^(2)片区为研究区,对其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径流总量控制率、压力流管网比例等控制指标与碳排... 为量化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北京某100 km^(2)片区为研究区,对其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径流总量控制率、压力流管网比例等控制指标与碳排放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阶段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材料生产阶段,多数设施的材料隐含碳占建设阶段总碳排放量的80%以上,施工相关的碳排放相对较少;在相同雨水控制水平下,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碳排放高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区在30 a全生命周期内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以CO_(2)计)分别为17.36万t和-16.71万t;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排水方式是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每提高1%,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约分别减少0.19万t和0.25万t,压力流管网比例每减少1%,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平均减少约249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海绵城市 雨水基础设施 全生命周期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奇 李小静 +2 位作者 王文亮 王二松 蔡然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3,共8页
合流制溢流即未经处理的雨污废水直接流入受纳水体,是造成受纳水体污染和城市内涝的主要来源。首先,对合流制溢流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简要梳理了源头控制、处理设施、调蓄设施、雨天合流雨污水处理最新技术及其控制效果,... 合流制溢流即未经处理的雨污废水直接流入受纳水体,是造成受纳水体污染和城市内涝的主要来源。首先,对合流制溢流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简要梳理了源头控制、处理设施、调蓄设施、雨天合流雨污水处理最新技术及其控制效果,以及合流制溢流控制实时控制、监测和预测的智能控制方法。合流制溢流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都是必要的,随着监测、降水预报、城市水文和水力模型及实时控制技术的成熟,合流制溢流系统向实时控制和模型优化预测策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溢流 实时控制 监测与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俊奇 王泓洁 李惠民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究核算了部分雨水设施部分阶段的碳排放因子,但存在核算范围不一致、方法不统一、排放因子不透明等问题,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核算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雨水设施碳排放因子完整性较差,与形成统一规范的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规范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截留式排水体制下雨水系统核算边界划分、直接碳排放精准测度和水能利用的碳抵消效应,逐步构建适用于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的综合因子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雨水系统 碳排放核算 碳抵消效应 碳排放因子法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典型汇水区域雨水径流温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子牧 李俊奇 +1 位作者 李璟 李小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354,共10页
城市化发展导致不透水地表面积率大幅攀升,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夏季城市汇水区域地表产生高温径流后汇入下游受纳水体所造成的雨水径流热污染,对水生态、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尤为突出。选取北京市典型汇水区域,... 城市化发展导致不透水地表面积率大幅攀升,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夏季城市汇水区域地表产生高温径流后汇入下游受纳水体所造成的雨水径流热污染,对水生态、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尤为突出。选取北京市典型汇水区域,对2021—2022年多场降雨径流出流温度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对气象因素、下垫面温度及管道内径流热量等数据进行同步采集,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季降雨常出现雨水径流温度升高现象,降水量小于12.5mm、降雨历时短于250 min的降雨场次更易于升温,升温幅度最高可达4.1℃;径流温度升高往往出现在径流过程初期,温度达峰平均时间为38 min;径流是否升温与降雨强度峰值位置之间没有明显关系;气温、不透水地表初始时刻温度、降雨历时及降水量是雨水径流温度的极显著影响因素(P<0.01);降雨期间气温、降雨历时、不透水地表初始时刻温度和管道内壁温度4个指标,可以基本解释研究区域96.7%的径流温度输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监测 径流温度 相关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ergyPlus和Jeplus+EA联合模拟的建筑围护结构及光储系统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邵兆楠 高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建筑本体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协同作用对于降低建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NSGA-Ⅱ的优化算法,以运行阶段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热舒适为约束条件,利用EnergyPlus和Jeplus+EA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开展建... 建筑本体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协同作用对于降低建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NSGA-Ⅱ的优化算法,以运行阶段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热舒适为约束条件,利用EnergyPlus和Jeplus+EA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开展建筑围护结构和光储系统的协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配置光储系统可较大程度降低建筑电网购电量及运行阶段碳排放,虽然生命周期成本会略有增加,但其减碳效果,大于单纯依靠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传统做法;尽可能利用建筑空间配置光伏对减少碳排放及生命周期成本都是有利的;通过软件联合模拟可实现建筑围护结构和光储系统的协同优化,且较于各自独立优化,能取得更好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plus+EA 围护结构 光储系统 联合模拟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综述
7
作者 张鑫男 李俊奇 +4 位作者 李小静 刘迪 李天世 陈东东 卜云博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1,57,共10页
为应对超出源头减排和雨水管渠承载能力的超量径流,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作为城市大排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并提升城市防涝韧性。明确了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的定义,详细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空... 为应对超出源头减排和雨水管渠承载能力的超量径流,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作为城市大排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并提升城市防涝韧性。明确了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的定义,详细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空间及其功能,总结国内外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系统发展现状,探讨相关政策、标准,指出当前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理论和技术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梳理平急两用排水防涝的理论框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总结经验并提出未来平急两用排水防涝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急两用 极端降雨 雨水多功能调蓄 排水防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技术应用与进展
8
作者 张群力 苏媛 +3 位作者 刘涛 黄昊天 郭颖杰 李彦鑫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4,83,共8页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节能减排尤为重要。相比于传统化石燃料,天然气锅炉燃烧所生成的污染物较少,然而,燃气锅炉燃烧过程存在着NO_(x)排放量过高的问题。为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降低燃气锅炉燃烧全过程产生的NO_(x)排放量...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节能减排尤为重要。相比于传统化石燃料,天然气锅炉燃烧所生成的污染物较少,然而,燃气锅炉燃烧过程存在着NO_(x)排放量过高的问题。为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降低燃气锅炉燃烧全过程产生的NO_(x)排放量至关重要。相较于尾部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具有更优秀的经济性与更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常用于燃气锅炉改造中。简述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和还原机理,综述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加湿燃烧等多种应用较广泛的低氮燃烧技术,并分析各自的降氮原理、影响因素及减排效率,总结各技术的优缺点。除此之外,关于低氮燃烧技术存在燃烧不稳定、效率低的问题,分析多种低氮燃烧技术集成实现降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燃烧技术 燃气锅炉 NO_(x)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特征下透水沥青的径流系数变化
9
作者 杜晓丽 郭闯 +1 位作者 杨明哲 崔瀚武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7,共8页
针对不同降雨特征下透水沥青径流系数取值不清晰的问题,通过模拟降雨分析了不同降雨特征下透水沥青的径流系数变化,并得到了典型降雨条件时透水沥青径流系数建议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降雨重现期小于20 a、降雨历时小于120 min时,透水沥... 针对不同降雨特征下透水沥青径流系数取值不清晰的问题,通过模拟降雨分析了不同降雨特征下透水沥青的径流系数变化,并得到了典型降雨条件时透水沥青径流系数建议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降雨重现期小于20 a、降雨历时小于120 min时,透水沥青雨量径流系数的随降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增大、随雨峰系数增大而减小;流量径流系数随雨峰系数增大而增大,随降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是影响透水沥青雨量径流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雨峰强度是影响流量径流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拟合预测,降雨重现期为3~10 a、降雨历时小于120 min时,透水沥青雨量径流系数和流量径流系数建议取值范围分别为0.21~0.35和0.22~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透水沥青 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洪涝中人员疏散过程特征及其模拟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晓哲 陈韬 +2 位作者 李俊奇 李小静 高丽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9,共15页
【目的】近年来,洪涝灾害在城市地区频发,对人民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受淹道路上和建筑中的居民在灾前灾中的疏散行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后续影响。【方法】综合回顾了近年来关于洪涝中人员疏散的研究,对洪涝疏散的风险... 【目的】近年来,洪涝灾害在城市地区频发,对人民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受淹道路上和建筑中的居民在灾前灾中的疏散行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后续影响。【方法】综合回顾了近年来关于洪涝中人员疏散的研究,对洪涝疏散的风险、人员行为特征、建筑环境的影响和数值模拟四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洪涝疏散的风险评估已有一定基础,但研究与实际情况的偏差以及缺乏统一标准是主要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和路径规划研究了客观的疏散行为,基于经验总结和视频分析归纳汇总了主观的疏散行为;除避难所和楼梯外,其他建筑元素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各疏散模型当前虽能模拟简单场景中的疏散行为,但在复杂行为、建筑刻画和疏散方式等内容上仍需优化。【结论】未来应在试验和模拟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疏散风险控制和人员行为研究,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各种建筑因素在疏散过程中的帮助和阻碍程度,推进疏散过程特征的探究与模拟之间的成果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人员疏散 疏散速度 建筑环境 行为模型 疏散模型 降水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洪涝水流中车辆失稳阈值研究
11
作者 高丽军 陈韬 +2 位作者 李俊奇 李小静 王晓哲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目的】道路行泄通道是大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保障道路在发挥行泄通道作用时车辆的安全与稳定性,【方法】以典型轿车奥迪A4L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选取洪涝水流的流速与水深,采用VOF方法,通过CFD数值模拟计算车辆... 【目的】道路行泄通道是大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保障道路在发挥行泄通道作用时车辆的安全与稳定性,【方法】以典型轿车奥迪A4L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选取洪涝水流的流速与水深,采用VOF方法,通过CFD数值模拟计算车辆受到的水流作用力并分析车身附近的水流自由液面高度变化,揭示车辆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失稳机理。【结果】结果显示:车辆受到的水流阻力与浮力同时受到水深与流速的影响,阻力系数的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水流自由液面高度的剧烈变化显著影响车辆受到浮力的大小。【结论】结果表明:当流速小于1 m/s时,失稳水深阈值为0.4 m;当流速介于1 m/s和4.5 m/s之间,摩擦系数为0.25或0.35时对应的失稳水深阈值可分别用关于流速的三次函数来表达;当流速为4.5 m/s时,失稳水深阈值分别为0.24 m(μ=0.25)和0.27 m(μ=0.35);最不利失稳阈值曲线下方区域为安全区,2条曲线之间的区域定义为失稳风险区。研究成果可为道路行泄通道车辆失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水流 车辆稳定性 失稳阈值 水流作用力 CFD 数值模拟 洪水预报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全螺栓装配式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12
作者 林晓俊 张爱林 +1 位作者 张艳霞 沈森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8,共13页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柱与柱连接节点现场焊接导致的污染严重、建设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十字形芯筒方便加工和施工的优点,在课题组提出的自攻螺栓芯筒式柱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连接节点,即内置十字形芯筒方钢管混凝土柱全螺栓装配式连接...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柱与柱连接节点现场焊接导致的污染严重、建设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十字形芯筒方便加工和施工的优点,在课题组提出的自攻螺栓芯筒式柱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连接节点,即内置十字形芯筒方钢管混凝土柱全螺栓装配式连接节点。基于该连接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以验证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并针对自攻螺栓、加劲肋和十字形芯筒的不同构造组合开展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自攻螺栓有效抑制了法兰板的翘曲变形和相对开口,使节点抗弯承载力平均提高了19.94%,延缓了节点的刚度退化;加劲肋抑制了法兰板变形,使节点抗弯承载力平均提高了3.70%,但增大了法兰板发生相对开口的可能性;十字形芯筒有效抑制了法兰板的翘曲变形和柱壁局部鼓曲,提高了节点承载力和刚度,延缓了刚度退化。总体来说,加劲肋对该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不大,且增大了上下法兰板的相对开口。因此可将方钢管混凝土柱全螺栓装配节点优化为芯筒和自攻螺栓的组合形式,十字形芯筒与自攻螺栓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优化前后的节点均能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性能化设计目标,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形芯筒 方钢管混凝土柱 自攻螺栓 抗震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ZIF-8纳米片复合珠的制备及其对水中As(Ⅲ)的去除
13
作者 高铭晨 孟宁宁 +1 位作者 简美鹏 李海燕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5,共6页
将二维ZIF-8纳米片(ZIF-8 NS)以不同配比负载到聚丙烯腈(PAN)微珠中制备不同负载量的ZIF-8纳米片聚丙烯腈复合珠(ZIF-8 NS@PAN复合珠)。通过TEM、SEM、EDS、XRD和FTIR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复合珠对... 将二维ZIF-8纳米片(ZIF-8 NS)以不同配比负载到聚丙烯腈(PAN)微珠中制备不同负载量的ZIF-8纳米片聚丙烯腈复合珠(ZIF-8 NS@PAN复合珠)。通过TEM、SEM、EDS、XRD和FTIR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复合珠对水中As(Ⅲ)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ZIF-8 NS对As(Ⅲ)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在6 h左右达到平衡,根据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其最大吸附量可达162.447 mg/g。复合后ZIF-8 NS仍保留着原有的片状结构,同时复合珠呈现出内部中空的孔隙结构。10%负载量的ZIF-8 NS@PAN复合珠对于As(Ⅲ)的吸附效果最佳,其吸附过程在20 h左右达到平衡,根据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其最大吸附量可达111.509 mg/g。研究表明ZIF-8 NS@PAN复合珠对水体中As(Ⅲ)具有优良的去除效果和一定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纳米片 固定化 聚丙烯腈微珠 As(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制度下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性能变化规律及特征
14
作者 卞立波 丁林娜 +2 位作者 陶志 廖恒 李珉宇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31-35,96,共6页
为探究不同水接触条件下碱激发胶凝材料(AACM)硬化体的性能变化规律及微结构特征,对密闭干燥(AD)、密闭浸水(AI)、密闭泡水(AS)3种养护制度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的力学性能、Na^(+)分布规律以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I和AS... 为探究不同水接触条件下碱激发胶凝材料(AACM)硬化体的性能变化规律及微结构特征,对密闭干燥(AD)、密闭浸水(AI)、密闭泡水(AS)3种养护制度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硬化体的力学性能、Na^(+)分布规律以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I和AS养护条件下的AACM硬化体28 d抗压强度相较于AD养护条件下分别降低了1.9%、15.5%;AD养护条件下AACM硬化体中的28 d Na^(+)浸出率最大,达到5.02%;FT-IR、XRD、SEM/EDS分析表明,AD养护条件下AACM硬化体中的Na^(+)结合度更高,AACM硬化体的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养护制度 浸出率 结合Na^(+) 孔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污合流制排水管道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云青 李海燕 +1 位作者 谭朝洪 张晓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15,共7页
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旱季输送生活污水,雨季同时输送降雨径流,降雨量较大时易产生合流制溢流污染并对水环境造成危害。选取北京市2个典型合流制排水管道进行降雨径流监测,对典型降雨事件下径流SS、COD、TN、NH_(3)-N、TP、Pb、Zn七项水... 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旱季输送生活污水,雨季同时输送降雨径流,降雨量较大时易产生合流制溢流污染并对水环境造成危害。选取北京市2个典型合流制排水管道进行降雨径流监测,对典型降雨事件下径流SS、COD、TN、NH_(3)-N、TP、Pb、Zn七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SS、COD、TN、NH_(3)-N和TP在降雨径流过程中平均浓度(EMC)均超过参考标准限值,而重金属Pb、Zn污染程度较轻,2个监测点Pb、Zn的EMC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标准限值;管道水质变化过程受降雨强度、污染物地表累积情况、管道沉积物冲刷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污染物浓度与降雨强度成负相关,与雨前干期长度成正相关;降雨强度、雨前干期长度及降雨量分布均会影响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排水管道 降雨径流 水质污染 冲刷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效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静 李飞 +1 位作者 张政 周理安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1期6-10,43,共6页
为科学量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效益,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选取直接填埋为基准线,构建原料和废弃物运输、再生骨料生产以及废弃物填埋等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立碳减排核算框架,并以北京某典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为例,测算并... 为科学量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效益,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选取直接填埋为基准线,构建原料和废弃物运输、再生骨料生产以及废弃物填埋等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立碳减排核算框架,并以北京某典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为例,测算并分析碳减排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案例中每综合利用1亿t建筑垃圾可减少CO_(2)排放量约130.2万t。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命周期中,减排量受运输距离和资源化率的影响。当运输距离增加到60 km,电力运输车相较于柴油运输车减排量下降速率慢11.7%;当资源化率提高至90%时,电力运输车相较于柴油运输车减排量增加3.39 kgCO_(2)e,采用电力运输车更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运输距离 资源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的综合性能模拟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群力 郭颖杰 +2 位作者 黄昊天 刘涛 张秋月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目前燃气锅炉多采用烟气再循环降氮技术。为了深入探析烟气再循环技术的降氮效果与燃烧特性,利用CHEMKIN分析不同再循环率对NO生成的影响及其主要生成路径分析;利用FLUENT研究不同再循环率对炉内燃烧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从不... 目前燃气锅炉多采用烟气再循环降氮技术。为了深入探析烟气再循环技术的降氮效果与燃烧特性,利用CHEMKIN分析不同再循环率对NO生成的影响及其主要生成路径分析;利用FLUENT研究不同再循环率对炉内燃烧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对烟气再循环技术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5%再循环率时,NO质量浓度仅为19.26 mg/m^(3),降低了89.79%。18%再循环率时,排烟中CO质量浓度最低,约为150 mg/m^(3)。炉内燃烧温度可从1927℃下降至1595℃,N_(2)直接转化为热力型NO的反应路径占比大幅降低,仅为29.14%。燃气锅炉随再循环率的提升呈现出低NO排放以及低锅炉效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烟气再循环 低氮燃烧 燃烧特性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氧化饮用水中醛类嗅味物质的效果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君枝 刘方 +4 位作者 王齐 李璐玮 廖宇 张慧鑫 于建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433,共9页
我国北方呼和浩特市以黄河为水源的JH饮用水厂近年来冬季经常有醛类嗅味物质检出,常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等对其去除效果有限,需要对其进行其它处理工艺的探究.本文选择高锰酸钾对水厂检出频率和浓度均较高的反,反-2,4-庚二烯醛(tt24h... 我国北方呼和浩特市以黄河为水源的JH饮用水厂近年来冬季经常有醛类嗅味物质检出,常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等对其去除效果有限,需要对其进行其它处理工艺的探究.本文选择高锰酸钾对水厂检出频率和浓度均较高的反,反-2,4-庚二烯醛(tt24hept)、反-2-辛烯醛(t2oa)、反,反-2,4-辛二烯醛(tt24oda)、反,反-2,4-癸二烯醛(tt24dda)和β-环柠檬醛(β-cyclo)5种醛类嗅味物质进行氧化控制研究,探究其去除效果、氧化动力学和氧化机理.结果表明,20℃,pH=7时,2 mg·L^(-1)高锰酸钾氧化5种醛类嗅味物质30 min后,去除率达75%以上.根据动力学分析可知,高锰酸钾氧化5种醛类嗅味物质属于伪二级动力学过程,其伪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25×10^(4)、2.66×10^(4)、4.50×10^(4)、2.71×10^(4)、5.37×10^(3)L·mol^(-1)·min^(-1),醛类嗅味物质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数目越多、含亚甲基数目越少,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同时,氧化过程会产生新生态二氧化锰,促进高锰酸钾对嗅味物质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水厂原水加标实验效果验证,理论反应方程可为饮用水厂应对醛类物质嗅味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并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醛类嗅味物质 氧化动力学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径流胶体与溶解性有机物下渗共迁移行为
19
作者 杜晓丽 荆文会 +2 位作者 刘殿威 匙中文 付霄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1-577,共7页
针对城市地表径流胶体与溶解性有机物(DOM)共存特性,考察下渗柱中径流胶体和DOM的出流浓度,分析进水流速、pH值、离子强度和胶体粒径变化时城市地表径流胶体与DOM的共下渗迁移行为.结果表明,径流胶体与DOM结合后,会显著促进对方向下迁移... 针对城市地表径流胶体与溶解性有机物(DOM)共存特性,考察下渗柱中径流胶体和DOM的出流浓度,分析进水流速、pH值、离子强度和胶体粒径变化时城市地表径流胶体与DOM的共下渗迁移行为.结果表明,径流胶体与DOM结合后,会显著促进对方向下迁移;进水流速越高,径流胶体对DOM的携带迁移越明显,两者的出流浓度越高;进水流速为10 mL·min^(-1)时,径流胶体和DOM的穿透曲线相对峰值浓度分别比5 mL·min^(-1)时提高了3.5%、8.1%;径流胶体-DOM混合溶液在pH值为6时的下渗共迁移速度最快;Na^(+)存在抑制了径流胶体与DOM的下渗共迁移;共存地表径流胶体粒径越小,DOM的下渗出流时间越早、出流峰值浓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胶体 溶解性有机物 下渗 共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钙和木屑预调制污泥的低温干化特性研究
20
作者 张群力 王瀚 +2 位作者 王宝忠 程煊锐 张秋月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05,共7页
热泵干化是一种低碳节能的污泥干化方法,其运行温度一般不超过70℃。为提升污泥在低温条件下的干化速率,采用实验研究加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空气温度、风速和添加剂比例对污泥低温干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温度在50~70℃,风... 热泵干化是一种低碳节能的污泥干化方法,其运行温度一般不超过70℃。为提升污泥在低温条件下的干化速率,采用实验研究加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空气温度、风速和添加剂比例对污泥低温干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温度在50~70℃,风速为0.5~1.7 m/s时,提高空气温度、风速和增大添加剂比例均可以提高污泥干化速率,CaO和木屑预调制污泥比纯污泥的平均和最大干化速率分别提高了14.2%和25.7%。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干化温度比干化风速对污泥干化的影响更大。通过非线性拟合,构建温度和风速变化对污泥干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为低温条件下污泥干化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木屑 氧化钙 低温干化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