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SCT不同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向明
孔亚群
+1 位作者
王新明
张立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轴位扫描和螺旋扫描中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CCTA检查的60例患者,按扫描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轴位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每组3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轴位扫描和螺旋扫描中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CCTA检查的60例患者,按扫描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轴位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每组30例。分析两种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辐射剂量、检查过程平均心率、对中度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诊断价值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轴位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患者的CCTA影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6.67%(29/30)、93.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扫描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均低于螺旋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637、30.945、368.414,P<0.05);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平均心率、不同心率下DLP、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轴位扫描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螺旋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0、12.830、13.340、9.350、14.450,P<0.05)。轴位扫描组患者CCTA影像检查模式的患者扫描过程体验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螺旋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结论:CCTA轴位扫描影像质量的客观评价、诊断价值、患者满意度高于螺旋扫描模式,辐射剂量低于螺旋扫描模式。CCTA需依据患者心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扫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MSCT)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
轴位扫描模式
螺旋扫描模式
影像质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面屏蔽防护在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优化价值
2
作者
张立新
吴柯薇
+4 位作者
李向明
钟朝晖
杨正汉
孔亚群
王新明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8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腹前、后非照射部位双面屏蔽防护在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优化价值。方法用胸部模型模拟CCTA检查,前瞻性研究胸部模型检查区和检查区之外邻近非检查区分别在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单面防护组)以及胸腹...
目的探讨胸腹前、后非照射部位双面屏蔽防护在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优化价值。方法用胸部模型模拟CCTA检查,前瞻性研究胸部模型检查区和检查区之外邻近非检查区分别在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单面防护组)以及胸腹前、后双面屏蔽防护(双面防护组)条件下体表(设定测试点并放置热释光剂量计)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面防护组和双面防护组采用相同CCTA技术条件扫描,测试点的辐射剂量由热释光读出器读出辐射剂量当量数值。结果双面防护组CCTA受检者(胸部体模替代)上部非检查区体表测试点(R 3、L 4~6、R 7~9)辐射剂量当量小于单面防护组[(0.730±0.001)mSv比(1.090±0.005)mSv、(1.260±0.002)mSv比(1.610±0.005)mSv、(0.690±0.001)mSv比(0.960±0.009)mSv、(0.839±0.002)mSv比(1.340±0.001)mSv、(0.820±0.009)mSv比(1.009±0.015)mSv、(0.720±0.002)mSv比(0.910±0.008)mSv、(0.350±0.062)mSv比(0.672±0.079)mSv](P<0.05或P<0.01),下部非检查区体表测试点(R 10、L 11~13、R 14~15、X 16)辐射剂量当量小于单面防护组[(0.770±0.002)mSv比(1.230±0.003)mSv、(0.920±0.002)mSv比(1.200±0.004)mSv、(1.090±0.001)mSv比(1.353±0.036)mSv、(0.770±0.002)mSv比(1.360±0.004)mSv、(0.510±0.006)mSv比(0.990±0.000)mSv、(0.570±0.001)mSv比(0.700±0.008)mSv、(0.040±0.002)mSv比(0.080±0.005)mSv](P<0.05或P<0.01),整体测试点辐射剂量当量小于单面防护组(P<0.01)。两组CCTA受检者检查区体表测试点R 1、L 2及整体测试点体表辐射剂量当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方式相比,胸腹前、后双面屏蔽防护方式对CCTA的辐射防护更具优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胸部模型
热释光剂量计
辐射剂量当量
胸腹前、后双面屏蔽防护
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
检查区
非检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SCT不同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向明
孔亚群
王新明
张立新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
友谊医院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
友谊医院口腔科
北京贝特博瑞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13-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2068)。
文摘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轴位扫描和螺旋扫描中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CCTA检查的60例患者,按扫描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轴位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每组30例。分析两种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辐射剂量、检查过程平均心率、对中度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诊断价值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轴位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患者的CCTA影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6.67%(29/30)、93.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扫描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均低于螺旋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637、30.945、368.414,P<0.05);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平均心率、不同心率下DLP、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轴位扫描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螺旋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0、12.830、13.340、9.350、14.450,P<0.05)。轴位扫描组患者CCTA影像检查模式的患者扫描过程体验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螺旋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结论:CCTA轴位扫描影像质量的客观评价、诊断价值、患者满意度高于螺旋扫描模式,辐射剂量低于螺旋扫描模式。CCTA需依据患者心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扫描模式。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MSCT)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
轴位扫描模式
螺旋扫描模式
影像质量
辐射剂量
Keywords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
Axial scan mode
Spiral scanning mode
Image quality
Radiation dosage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面屏蔽防护在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优化价值
2
作者
张立新
吴柯薇
李向明
钟朝晖
杨正汉
孔亚群
王新明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
友谊医院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
友谊医院口腔科
北京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
北京贝特博瑞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8期1645-1650,共6页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医学发展专项“扬帆”计划(重点培育专业)(ZYLX202101)。
文摘
目的探讨胸腹前、后非照射部位双面屏蔽防护在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优化价值。方法用胸部模型模拟CCTA检查,前瞻性研究胸部模型检查区和检查区之外邻近非检查区分别在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单面防护组)以及胸腹前、后双面屏蔽防护(双面防护组)条件下体表(设定测试点并放置热释光剂量计)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面防护组和双面防护组采用相同CCTA技术条件扫描,测试点的辐射剂量由热释光读出器读出辐射剂量当量数值。结果双面防护组CCTA受检者(胸部体模替代)上部非检查区体表测试点(R 3、L 4~6、R 7~9)辐射剂量当量小于单面防护组[(0.730±0.001)mSv比(1.090±0.005)mSv、(1.260±0.002)mSv比(1.610±0.005)mSv、(0.690±0.001)mSv比(0.960±0.009)mSv、(0.839±0.002)mSv比(1.340±0.001)mSv、(0.820±0.009)mSv比(1.009±0.015)mSv、(0.720±0.002)mSv比(0.910±0.008)mSv、(0.350±0.062)mSv比(0.672±0.079)mSv](P<0.05或P<0.01),下部非检查区体表测试点(R 10、L 11~13、R 14~15、X 16)辐射剂量当量小于单面防护组[(0.770±0.002)mSv比(1.230±0.003)mSv、(0.920±0.002)mSv比(1.200±0.004)mSv、(1.090±0.001)mSv比(1.353±0.036)mSv、(0.770±0.002)mSv比(1.360±0.004)mSv、(0.510±0.006)mSv比(0.990±0.000)mSv、(0.570±0.001)mSv比(0.700±0.008)mSv、(0.040±0.002)mSv比(0.080±0.005)mSv](P<0.05或P<0.01),整体测试点辐射剂量当量小于单面防护组(P<0.01)。两组CCTA受检者检查区体表测试点R 1、L 2及整体测试点体表辐射剂量当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方式相比,胸腹前、后双面屏蔽防护方式对CCTA的辐射防护更具优化价值。
关键词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胸部模型
热释光剂量计
辐射剂量当量
胸腹前、后双面屏蔽防护
胸腹前单面屏蔽防护
检查区
非检查区
Keywords
Cardiac 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
Chest model
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s
Radiation dose equivalent
Double-sided shielding protection in front and back of chest and abdomen
Single-sided shielding protection in front of chest and abdomen
Examination area
Non-examination area
分类号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SCT不同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影响研究
李向明
孔亚群
王新明
张立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面屏蔽防护在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优化价值
张立新
吴柯薇
李向明
钟朝晖
杨正汉
孔亚群
王新明
《医学综述》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