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工科研究生入学教育调查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美秀 辛玲玲 许飞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96-100,共5页
通过对北京邮电大学270名理工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理工科研究生的学习、社交和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入学教育的态度和需求。基于调查结果,结合目前理工科研究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理工科研究生 入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应急管理与信息科技深度融合——北京邮电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创立小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欢 熊炎 吴昊 《中国应急管理》 2021年第2期78-81,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邮电大学 深度融合 应急管理 特色和优势 决策部署 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 现代化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以北京5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祝阳 伊术通 +1 位作者 苗夏箐 杨瑞萍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3-67,共5页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愿、维护自身利益,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参与政治活动的新方式。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网络知识丰富、民族意识强、参与政治热情度高,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对北京5所高校469名学生进行...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愿、维护自身利益,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参与政治活动的新方式。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网络知识丰富、民族意识强、参与政治热情度高,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对北京5所高校469名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基于此,探索性地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并从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角度,提出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
4
作者 许凤娇董美秀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5年第8期00238-00239,共2页
加强辅导员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意义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北京邮电大学69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深入了... 加强辅导员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意义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北京邮电大学69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目前北北京邮电大学辅导员的基本状况以及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组织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支持体系四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继续教育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科学道德认知与科学道德教育——基于北京市389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伟 延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
通过对北京市389名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科学道德认知与教育领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了解甚少、教育强度不够、观念与行为不统一、受外部不良风气冲击严重等。高校可以从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学术评价... 通过对北京市389名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科学道德认知与教育领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了解甚少、教育强度不够、观念与行为不统一、受外部不良风气冲击严重等。高校可以从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学术评价制度、科研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改进科学道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道德 道德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非正式组织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为例
6
作者 李林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单纯地强调正式组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组织发展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是从正式组织发展而来的,其对组织整体的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同样在高校...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单纯地强调正式组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组织发展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是从正式组织发展而来的,其对组织整体的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同样在高校中也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会给正式组织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要建立和谐校园,不仅要关注正式组织的建设,更要注重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 核心领导人物 学习型非正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被引量:150
7
作者 和云 安星 薛竞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3期26-32,共7页
大数据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完整理解大数据包含的四个层次的丰富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数据必然引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思维变革,推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促使... 大数据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完整理解大数据包含的四个层次的丰富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数据必然引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思维变革,推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管理系统推陈出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组织构架的升级变革,利用大数据方法丰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方法,无疑成为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不容回避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快餐文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欢 祝阳 刘颖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5期24-28,34,共6页
网络成为快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价值观产生塑造与熏陶作用。在分析网络快餐文化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90后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特征,并论述二者之间... 网络成为快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价值观产生塑造与熏陶作用。在分析网络快餐文化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90后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特征,并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从网络红人、网络用语、隐私暴露行为3个方面,分别探讨该群体对网络快餐文化催生物的态度与观点,探讨网络快餐文化对价值观的塑造与冲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快餐文化 90后大学生 价值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网格化管理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权 尹昭慧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8-181,共4页
作为中国近年来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网格化管理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追捧。由部分城市试点到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在其所经历的启动、运行、维持、推广四个阶段分别存在一定的问题。网格化管理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模式本身却... 作为中国近年来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网格化管理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追捧。由部分城市试点到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在其所经历的启动、运行、维持、推广四个阶段分别存在一定的问题。网格化管理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模式本身却暂时还不能与当前社会体制兼容。各级政府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约束 长效机制 外部监督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探究网络对价值观形成与塑造的影响,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网络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力。从90后...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探究网络对价值观形成与塑造的影响,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网络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力。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思考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效用;对比分析五大媒体对价值观的影响;从上网时间和网龄两个维度,探讨上网情况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90后大学生 价值观 塑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新松 张焕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
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信息接受的最重要媒介。作为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关乎社... 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信息接受的最重要媒介。作为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关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了解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信息能力 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态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祝阳 王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3-88,共6页
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社交沟通软件,微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大学生的青睐。文章旨在从实证调查角度研究该群体对微信社交的态度。基于对构成"态度"要素的解构,从对微信社交的总体认知、情感偏好、行为意向三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对... 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社交沟通软件,微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大学生的青睐。文章旨在从实证调查角度研究该群体对微信社交的态度。基于对构成"态度"要素的解构,从对微信社交的总体认知、情感偏好、行为意向三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态度的总体现状。从微信如何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新媒体文化熏陶三个层面,思考影响大学生上述态度形成的因素。从霍夫兰德观点的说服模型出发,针对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有的非理性的态度,探索性地提出引导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微信 社交 态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静 王欢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3,共6页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在带给人们自由与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信任程度下降的问题。作为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映射,新媒体中的人际信任还受网民个体、网络内容、网络环境、网络平台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在带给人们自由与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信任程度下降的问题。作为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映射,新媒体中的人际信任还受网民个体、网络内容、网络环境、网络平台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结果,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网络内容和个人是影响其人际信任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内容的重要性与可靠性及个体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人对个人可信任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简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人际信任 影响因素 信任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欢 祝阳 刘颖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8期42-46,共5页
网络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其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网络社会熏陶着当代大学生,在该群体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社会化基础、社会化途径、社会化内容与目标3个方面,建构个体社会化的一般模式。基于网络社会的... 网络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其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网络社会熏陶着当代大学生,在该群体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社会化基础、社会化途径、社会化内容与目标3个方面,建构个体社会化的一般模式。基于网络社会的特征,剖析网络社会如何冲击传统的个体社会化模式。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出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从提升技能、角色扮演、社会化内容角度,思考网络社会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探讨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潜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社会化 过程 大学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维系人际关系圈效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7期18-23,共6页
媒介即讯息,在对人的组合和行动的尺度和形态上,媒介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手机媒介改变人际交往行为和方式。以北京邮电大学462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手机媒介在维系人际关系圈中的影响力。从关系强度、信任程度和人际交往能力3个维度... 媒介即讯息,在对人的组合和行动的尺度和形态上,媒介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手机媒介改变人际交往行为和方式。以北京邮电大学462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手机媒介在维系人际关系圈中的影响力。从关系强度、信任程度和人际交往能力3个维度,分析了手机媒介维系人际关系时发挥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媒介 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圈 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永彪 王丹 赵梁钰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92-95,共4页
基于文献研究法、生态学和访谈,从认识与视野、理念与原则、战略与路径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学科规划、构建学科生态、实施峻峰战略、优化发展路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思路。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大学 学科发展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欢 常永亮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9-73,共5页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和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的习惯及其特点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中接受信息的方式、...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和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的习惯及其特点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中接受信息的方式、态度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给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教育备用材料,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网络 接收信息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信息认知风格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7期12-17,共6页
90后大学生的成长打着网络时代的烙印,网络渗透到学习、生活、交往和娱乐等方面,该群体早已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网络悄然改变着该群体的信息认知风格。基于对"认知过程"与"信息方式"概念的认识,依托342份调查数据... 90后大学生的成长打着网络时代的烙印,网络渗透到学习、生活、交往和娱乐等方面,该群体早已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网络悄然改变着该群体的信息认知风格。基于对"认知过程"与"信息方式"概念的认识,依托342份调查数据,分别从对网络自身的认知、对网络影响的认知、对网络信任的认知3个层面,剖析90后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认知方式。重点解析了整体型与分析型、形象型与语言型、齐平型与尖锐型、场依存与场独立4类认知风格。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探索了90后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概况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90后大学生 信息 认知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欢 郭禹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伴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形成,此外,市场经济因素的驱动,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填实等都成为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孕育的网络快餐文化的多种形成动力。网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伴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形成,此外,市场经济因素的驱动,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填实等都成为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孕育的网络快餐文化的多种形成动力。网络快餐文化正以其独有的易变性、娱乐性、商业性、互动分享性等特征,从正反两方面加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网络的传播内容、方式又与大学生的行为、价值观等具有某些契合性。因此,在此条件下,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价值观需要社会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学校给予指导教育,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快餐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及能力培养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小丽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0,共4页
探讨Web 2.0对个人管理知识的影响,分析个人知识管理过程,综合Web2.0环境下个人知识特性,提出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从创造、组织和共享三方面探讨了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WEB2.0 个人知识管理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