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基因微阵列技术对常见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梅生 王征 +3 位作者 周蕊 马学军 舒跃龙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6-421,共6页
建立一种高通量的基因微阵列检测技术,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监控。根据公开发表的8个病毒科3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序列,计算其保守区域,设计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探针,制备呼吸道病毒检测基因微阵列。利用随机引物PCR方法标记样品中的病... 建立一种高通量的基因微阵列检测技术,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监控。根据公开发表的8个病毒科3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序列,计算其保守区域,设计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探针,制备呼吸道病毒检测基因微阵列。利用随机引物PCR方法标记样品中的病毒靶序列,标记产物与基因微阵列上的探针杂交,清洗、扫描后进行结果分析。采用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风疹病毒作为报告病毒,并对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验证测试。初步结果表明,该呼吸道病毒微阵列基因芯片检测是可行的,在利用基因微阵列技术对病毒监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有经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基因微阵列 病毒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对HBV、HCV、HIV、HAV、GBV-C/HGV和B19进行同时监测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周蕊 马学军 +4 位作者 孙梅生 李启明 匡治州 王征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8,共6页
探讨研制能同时检测HBV、HCV、HIV、HAV、GBV-C/HGV和B19的微阵列监控芯片。根据病毒公开发表序列,序列比对,得出保守区域,设计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探针,同时设置阴性、阳性参照探针,制备监控微阵列。利用随机引物PCR方法标记样品中的病毒... 探讨研制能同时检测HBV、HCV、HIV、HAV、GBV-C/HGV和B19的微阵列监控芯片。根据病毒公开发表序列,序列比对,得出保守区域,设计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探针,同时设置阴性、阳性参照探针,制备监控微阵列。利用随机引物PCR方法标记样品中的病毒靶序列,标记产物与微阵列上的探针杂交,清洗、扫描后进行结果分析。通过对质粒或模式分子的检测以及经HBV、HCV、HIV临床标本的验证,发现该微阵列监控芯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对质粒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2病毒拷贝数,对临床标本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3病毒拷贝数。此外,该微阵列监控芯片可检测出病毒混合感染血清。为微阵列监控芯片应用于此六种血液病毒的检测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寡核苷酸探针 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3
作者 李启明 马学军 +4 位作者 周蕊 彭夫望 高寒春 匡治州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4-338,共5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便捷、灵敏而又特异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分别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8个基因区段的3对特殊引物,并在反转录酶和Bst-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整个检测反应只需1~2h。利... 该文介绍了一种便捷、灵敏而又特异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分别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8个基因区段的3对特殊引物,并在反转录酶和Bst-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整个检测反应只需1~2h。利用这种技术成功检测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对60份经Real-timePCR或RT—-PCR验证阳性的血清样品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8%。同时,对扩增终产物进一步进行酶切分析,并与HIV、HBV和不同亚型流感病毒RNA进行交叉反应和特异性测试,均与预期结果吻合。将Real-timePCR定量后的RNA系列稀释后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在理论上可达到10个拷贝的RNA分子。以上结果证明,RT-LAMP扩增技术是一种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基因检测手段,在丙型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 实时监控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在H5N1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启明 马学军 +3 位作者 高寒春 周蕊 匡治州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4,共7页
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检测方法,即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该技术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8个基因区段的6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对51份实验感染动物及病毒培养标本的... 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检测方法,即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该技术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8个基因区段的6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对51份实验感染动物及病毒培养标本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NA基因区进行了RT-LAMP检测,并以SYBR Green I为反应指示剂进行了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对该反应进行实时监控,经对扩增产物做内切酶验证和测序分析,证明RT-LAMP技术的特异性;同时,用10倍系列稀释的RNA样品对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利用RT-LAMP技术成功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HA、NA基因区,且RT-LAMP与Real-time PCR结果呈现很好的一致性。此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能检测10个拷贝RNA分子水平。因此,RT-LAMP技术应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实时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广谱抑制多肽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匡治州 郑丽舒 +7 位作者 段招军 漆正宇 瞿小旺 刘文培 张万菊 李丹地 高寒春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5-171,共7页
以纯化的流感病毒颗粒H1N1、H3N2为靶点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12肽库进行了筛选。经ELISA、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鉴定,获得52个阳性噬菌体克隆。根据测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挑选出不同克隆间同源性最高的6条多肽进行化学合成。神经氨酸酶抑制... 以纯化的流感病毒颗粒H1N1、H3N2为靶点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12肽库进行了筛选。经ELISA、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鉴定,获得52个阳性噬菌体克隆。根据测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挑选出不同克隆间同源性最高的6条多肽进行化学合成。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显示,6条多肽中54-N1和69-N2的抑制活性最强,对N1、N2和乙型流感病毒三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54-N1的IC50值为7.486~14.693μmol/L,69-N2的IC50值为6.605~13.007μmol/L。同时,54-N1和69-N2可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生长。病毒空斑抑制实验显示,54-N1和69-N2可明显抑制空斑形成的大小和数目。通过分析,54-N1的IC50值为18.38-31.76μmol/L,69-N2的IC50值为16.56-25.49μmol/L。两条多肽的浓度在高达10mmol/L时仍对细胞无任何毒性。54-N1和69-N2作为新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与现有NA抑制剂Oseltamivir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为进一步研制局部应用的广谱抗流感病毒的鼻腔喷雾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噬菌体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凤才 张雪峰 +3 位作者 方捍华 余录根 赵静 张艺飓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灭活疫苗毒种特性和效力试验方法的研究和建立
7
作者 董关木 安祺 +6 位作者 刘文雪 孔艳 杨立宏 舒跃龙 王征 尹卫东 祝庆余 《药品评价》 CAS 2006年第1期30-34,62,共6页
目的验证SARS灭活疫苗生产用毒种和建立疫苗效力试验方法和评价疫苗有效性的方法和初步标准。方法将SARS灭活疫苗进行系列稀释后免疫小鼠、原液疫苗免疫家兔,用异株病毒作为攻击毒以蚀斑减少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并与一组SARS病人恢复期... 目的验证SARS灭活疫苗生产用毒种和建立疫苗效力试验方法和评价疫苗有效性的方法和初步标准。方法将SARS灭活疫苗进行系列稀释后免疫小鼠、原液疫苗免疫家兔,用异株病毒作为攻击毒以蚀斑减少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并与一组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进行比较,初步建立疫苗的效力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结果疫苗以不同稀释度免疫小鼠,能产生随不同稀释度疫苗相应梯度的中和抗体滴度,用原倍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可达495.2;原倍疫苗免疫家兔所产生的中和抗体GMT为55.0~79.9。无论是小鼠或家兔所产生的中和抗体对广东分离的病毒均较北京分离的病毒为高。南北不同区域的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GMT为50.12~54.95,且发现北方人群样本的抗体高于南方人群样本。结论用小鼠和家兔作疫苗的效力试验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且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选用的攻击病毒对多批用不同毒株生产的疫苗免疫后的动物抗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评价疫苗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灭活疫苗 中和抗体 效力试验 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多肽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丽舒 段招军 +3 位作者 彭夫望 高寒春 李启明 侯云德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5期722-724,共3页
目的:从噬菌体呈现12肽库中筛选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特异性结合的肽。方法:以甲三型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原液为靶分子,经过3轮生物淘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与之结合的噬菌体。用ELISA方法鉴定噬菌体克隆与靶分子的结合力,用荧光方法... 目的:从噬菌体呈现12肽库中筛选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特异性结合的肽。方法:以甲三型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原液为靶分子,经过3轮生物淘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与之结合的噬菌体。用ELISA方法鉴定噬菌体克隆与靶分子的结合力,用荧光方法测定噬菌体克隆对流感病毒A/Sydney/5/97(H3N2)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并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结果:经过3轮筛选后,42个噬菌体克隆与靶分子有高度亲和力,23个噬菌体克隆对流感病毒A/Sydney/5/97(H3N2)神经氨酸酶有抑制活性。对27个噬菌体克隆的测序结果表明,分别有10个和2个克隆的序列是一致的,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KSLSRHDHIHHH和WPRHHHSASVQT。结论:通过噬菌体肽库筛选到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12肽,为进一步研究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有抑制活性的分子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 噬菌体呈现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抗TNF抗体的CDR肽库中获得拮抗TNF的短肽
9
作者 段招军 朱建高 +2 位作者 谢志萍 严斌 侯云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1,共5页
为设计来自抗体的短肽 ,以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嵌合抗体 (cA2 )CDRs为模板 ,在其两侧各加 3个随机氨基酸残基 ( X3 CDR X3 ) ,构建了 6个以CDR为基础的肽库 .经过 3轮亲和选择 ,挑取单克隆 ,进一步经ELISA检测TNF阳性噬菌体克隆 ,分离... 为设计来自抗体的短肽 ,以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嵌合抗体 (cA2 )CDRs为模板 ,在其两侧各加 3个随机氨基酸残基 ( X3 CDR X3 ) ,构建了 6个以CDR为基础的肽库 .经过 3轮亲和选择 ,挑取单克隆 ,进一步经ELISA检测TNF阳性噬菌体克隆 ,分离得到 7个ELISA阳性较好的噬菌体肽克隆 ,分别命名为CDR2L1、CDR2L2、CDR2L3、CDR1L1、CDR2H1、CDR3H1、CDR3H 2 .应用MTT方法 ,检测 7个克隆对TNF生物学活性的拮抗作用 .结果显示 :来自CDR2L ,CDR3H肽库中的CDR2L2、CDR2L3,CDR3H2噬菌体肽具有明显的拮抗TNF诱导L92 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其中以CDR2L2噬菌体肽的拮抗活性最强 .而来源于CDR1L ,CDR2H肽库的CDR1L1和CDR2H1噬菌体肽和来自CDR2L ,CDR3H肽库中的CDR2L1和CDR3H1噬菌体肽没有明显的拮抗TNF作用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从cA2抗体CDR肽库中筛选得到的噬菌体CDR模拟肽具有亲本抗体相似的结合活性和生物学效应 ,从而为开发已知抗体 (特别是治疗用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多肽拮抗剂 噬茵体呈现 互补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预防治疗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虹 张丽兰 +12 位作者 魏强 段招军 涂新明 喻志爱 邓巍 张利萍 鲍琳琳 张滨 佟巍 侯云德 张兵林 黄澜 秦川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10,301,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检测的咽拭子等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病毒。攻毒后病毒导致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的反应也较对照组弱。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攻毒后各项指标较试验前比较没有显著性改变;病理结果显示试验组2只恒河猴肺组织形态基本正常,其余3只猴有肺间质性炎,表现肺间隔增厚、单核样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其中1只增厚的肺间隔有局灶相互融合,这3只猴肺部病变与对照组的病变表现相似,且病变累及范围较对照组小;其他各受检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可以有效阻断或减弱SARS-CoV对恒河猴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科 预防卫生服务 治疗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鼻腔喷雾剂 试验研究 SARS 预防治疗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SARS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人群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于德宪 陈清 +10 位作者 张丽兰 刘翼 喻志爱 李志蜂 张丽萍 胡贵方 段招军 楚心唯 张滨 俞守义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预防SARS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391人,用药剂量为90万IU/次,每日2次,连用5d,未次用药后15d取血,或用药前和用药3周后采取双份血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检测血清抗S...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预防SARS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391人,用药剂量为90万IU/次,每日2次,连用5d,未次用药后15d取血,或用药前和用药3周后采取双份血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检测血清抗SARSCoVIgG抗体;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测定血清抗常见呼吸道病毒(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3、7型)的血清IgM抗体。结果两次实验中,干扰素组血清SARS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均较试验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组应用干扰素后副流感病毒1~3型,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3、7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依次为6.45%、4.52%、4.30%和17.20%)均低于对照组(依次为19.40%、13.60%、7.12%和25.62%)。其中副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3种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远策素喷雾剂鼻和咽部喷雾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用药人群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呼吸病毒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 呼吸道病毒感染 SARS病毒 试验研究 人群 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
原文传递
不同型别重组人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上抗SARS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段招军 张丽兰 +12 位作者 谢志萍 喻志爱 张丽萍 张滨 刘永清 王健伟 李武平 张成海 马学军 舒跃龙 段淑敏 李德新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人横纹肌瘤 (Rda)细胞系培养上测定干扰素的抗SARS病毒活性。结果 高度纯化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人横纹肌瘤 (Rda)细胞系培养上测定干扰素的抗SARS病毒活性。结果 高度纯化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α1b、β1b和ω1b在Rda细胞培养上抑制SARS病毒产生 5 0 %细胞病变 (CPE)的最小活性单位各为 (16 0 5± 12 9 5 )IU ml、(14 9 0± 71 7)IU ml、(6 9 5± 6 1 5 )IU ml、(87 3± 4 7 1)IU ml或各为 (0 6± 0 5 )ng ml、(10 6± 5 1)ng ml、(3 5± 3 1)ng ml、(0 9± 0 5 )ng ml。结论 本研究中所用的重组人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上均具有较好的抑制SARS病毒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 细胞培养 SARS病毒 临床应用 免疫机能
原文传递
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cDNA芯片的研制以及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舒跃龙 段招军 +7 位作者 王征 孙梅生 张晶 张丽兰 马学军 彭俊平 金奇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2,T003,共5页
目的 在细胞水平上 ,利用研制的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已经发表的SAR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设计包括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各个可能编码区的PCR引物 ;... 目的 在细胞水平上 ,利用研制的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已经发表的SAR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设计包括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各个可能编码区的PCR引物 ;将所有PCR产物用来制备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cDNA芯片。利用该芯片来探讨人重组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分子基础。结果 通过PCR方法研制了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cDNA芯片 ,并说明cDNA芯片可以准确地检测SARS病毒各个基因的RNA水平。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干扰素抗SARS病毒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 ,人重组干扰素α2b可以明显抑制SARS病毒复制过程中几乎所有病毒RNAs的转录 ,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关系 ;并发现一个目前还没有确定功能的SARS病毒新基因 ,命名为U基因 ,转录最早 ,转录水平最高 ,对干扰素的抑制作用也很敏感 ;它可能在病毒的转录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SARS冠状病毒cDNA芯片可以用来研究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的研究。本文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人干扰素α2b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基因转录动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冠状病毒 全基因组cDNA芯片 重组干扰素Α 重组干扰素2b 病毒复制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人群中对风疹、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后干预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静 朱凤才 +10 位作者 舒跃龙 周蕊 刘丽琦 张丽兰 史智扬 唐震 林里卓 喻志爱 张丽萍 张滨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鼻腔喷雾剂对风疹、麻疹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后免疫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合适人群进行对比试验,一组为干扰素(IFN)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IFN试验组提前2天使用rhIFNα2b喷雾剂,然后IFN试验... 目的初步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鼻腔喷雾剂对风疹、麻疹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后免疫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合适人群进行对比试验,一组为干扰素(IFN)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IFN试验组提前2天使用rhIFNα2b喷雾剂,然后IFN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风疹、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鼻腔接种。在疫苗接种前以及接种后第21和28天分别采集试验对象血清测定其对应的IgG特异性抗体,以抗体滴度的差异观察IFNα2b对病毒感染的干预效果。结果麻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差异分别为1.26(21d)和2.96(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差异为0.95(21d)和0.37(28d),差异不明显。结论⑴单价麻疹和风疹疫苗鼻腔喷雾接种可以加强基础免疫;⑵rhIFNα2b鼻腔喷雾剂对风疹和麻疹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的免疫效果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风疹病毒 麻疹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 麻疹减毒活疫苗 鼻腔喷雾剂 风疹疫苗 免疫效果 干预作用 接种后
原文传递
四价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建华 赵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19-320,F0003,共3页
本综述介绍近期国外国内季节性流感流行情况,说明为什么需要在三价疫苗中增加另一个谱系B型病毒抗原组成四价流感疫苗,重点是在近几年流感流行季节中有关B型流感病毒和B型病毒二个谱系分布和流行的情况,以及四价流感疫苗研发的临床... 本综述介绍近期国外国内季节性流感流行情况,说明为什么需要在三价疫苗中增加另一个谱系B型病毒抗原组成四价流感疫苗,重点是在近几年流感流行季节中有关B型流感病毒和B型病毒二个谱系分布和流行的情况,以及四价流感疫苗研发的临床进展及注册批准的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季节性 疫苗预防 B型流感病毒 B型病毒 流行情况 病毒抗原 三价疫苗
原文传递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雪峰 方捍华 +3 位作者 赵静 余录根 张艺飓 朱凤才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溧水县选择672名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的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组接种1针后全身、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2%、3.41%,...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溧水县选择672名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的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组接种1针后全身、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2%、3.41%,临床反应率与对照疫苗(凡尔灵)相比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疫苗除H3N2型对照疫苗优于试验疫苗外,其它两型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疫苗易感者免疫后保护率达到94.9%以上,非易感者免疫后各型抗体呈≥4倍增长比例均>45.9%;免疫后3个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增长了5.1~18.7倍.结论国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与进口同类疫苗类似的临床安全性;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 临床安全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人群试验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清 张丽兰 +23 位作者 于德宪 喻志爱 刘翼 张丽萍 李志锋 段招军 王斌会 卫学军 胡贵方 刘玉清 楚心唯 韩艳红 吴敏 江晓玲 李建栋 戴迎春 聂军 龙军 朱利 孙素霞 芮勇宇 张定康 俞守义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人群应用预防SARS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平行对照的现场流行病学实验方法进行评价,用药5d,随访10d。结果用药期间,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体温未见异常;用药期间用药...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喷雾剂)人群应用预防SARS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平行对照的现场流行病学实验方法进行评价,用药5d,随访10d。结果用药期间,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体温未见异常;用药期间用药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头痛(4.83%~7.09%)、头晕(7.17%~11.63%)、乏力(8.55%~15.06%)、肌肉酸痛(4.43%~7.09%)、咽干(12.10%~17.85%)、咽痛(6.25%~8.72%)、腹痛(2.30%~5.50%)、腹泻(2.45%~5.66%)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的前3天;除咽干和乏力外,其他症状在停药后显著下降,其发生率甚至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期间鼻塞、咳嗽和咯痰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用药组。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未发现国外志愿者试验发生的血涕现象。结论应用远策素喷雾剂可引起一些较轻的流感样不良反应,但所有症状均为可逆性反应,停药后可消失;未见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人群中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安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 安全性评价 人群试验 严重不良反应 呼吸道病毒感染 用药期间 现场流行病学 对照组
原文传递
干扰素及其临床应用(续)九干扰素-β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征 赵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1概述 干扰素-β(ineterferonbeta,IFN-β)在历史上又称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Fibroblast interferon,Fi-IFN,F-IFN);I型干扰素(Typ-1 interferon;)pH2-稳定干扰素(pH2-stable interferon);R1GI因子等。
关键词 干扰素-Β 临床应用 成纤维细胞 IFN-Β I型干扰素
原文传递
十其他Ⅰ型干扰素
19
作者 赵静 王忠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8-320,F0003,共4页
1干扰素-δ(interferon delta。IFN-δ) 干扰素-δ(interferon delta,IFN-δ)是8~12d孕期(在子宫植床期)的猪孕体的滋养外胚叶与干扰素-δ共同表达的1型干扰素蛋白质。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DELTA 蛋白质 外胚叶
原文传递
十二 干扰素诱生剂
20
作者 高寒春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8-400,F0003,共4页
干扰素诱生剂是一种能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和释放的物质。其种类很多:包括促细胞分裂剂、脂多糖和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如poly I:C和poly A:U(聚腺苷酸-聚尿苷酸)和磷酸多糖;病毒、细菌和寄生虫都被证明可以诱生干扰素,还有许多低分... 干扰素诱生剂是一种能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和释放的物质。其种类很多:包括促细胞分裂剂、脂多糖和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如poly I:C和poly A:U(聚腺苷酸-聚尿苷酸)和磷酸多糖;病毒、细菌和寄生虫都被证明可以诱生干扰素,还有许多低分子物质如Tirolone等。在1986年重组人干扰素被美国FDA批准投放市场以前,干扰素诱生剂曾经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最多的是聚肌胞(poly 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生剂 十二 重组人干扰素 POLY 分子物质 促细胞分裂 诱生干扰素 FDA批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