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团公司货币资金控制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培芝 胡建军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年第26期65-65,共1页
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实施控制的核心之一是资金集中管理。目前常见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基于银行账户设置上的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是集团公司内部需求与银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集团公司 货币资金控制模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约束机制与公司财务治理
2
作者 王丽莉 赵东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年第25期91-91,共1页
现阶段,公司财务治理呈现出国际趋向的发展趋势,在治理理念方面更多地向西方的治理模式靠近,强调企业应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单纯地向投资者负责,而公司治理的形式决定着财务治理的形式。为此,文章试将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引... 现阶段,公司财务治理呈现出国际趋向的发展趋势,在治理理念方面更多地向西方的治理模式靠近,强调企业应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单纯地向投资者负责,而公司治理的形式决定着财务治理的形式。为此,文章试将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引入到公司财务治理中作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约束机制 引入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3
作者 肖培芝 胡建军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年第23期108-108,共1页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逐步的股权分散化。从根本上说,股份全流通和大股东适度减持股份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绩效提升。但是具体作用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的...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逐步的股权分散化。从根本上说,股份全流通和大股东适度减持股份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绩效提升。但是具体作用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及规律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立东 《现代商业》 2013年第6期83-83,共1页
通过对农业宏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提出中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智能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微生物发酵业,动物养殖业,植物种植业四元循环结构。这是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结构。
关键词 农业 产业结构 一般规律 规律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宝国 张春峰 +5 位作者 于忠和 贾会彬 郭泰 孟庆英 王囡囡 马晓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1-283,共3页
按尿素种类和施肥量共设6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能够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且T6(控释尿素100%)提高最多。从R2到R6时期,叶绿素含量... 按尿素种类和施肥量共设6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能够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且T6(控释尿素100%)提高最多。从R2到R6时期,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R4和R2期施肥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4(控释尿素50%+常规尿素50%)叶绿素值最高,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LAI)值先增大后减小,R4时期最大,施肥处理LAI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且以处理T4最佳。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极显著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且以T4处理产量最高。控释尿素不同比例混施能够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并使蛋脂总量增加。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控释尿素50%+常规尿素50%为最佳混施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混施 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宝国 张春峰 +5 位作者 于忠和 贾会彬 郭泰 孟庆英 王囡囡 马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8期140-143,共4页
为了探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最佳比例,以施用常规尿素为对照,设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全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碱解... 为了探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最佳比例,以施用常规尿素为对照,设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全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碱解氮呈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呈上升趋势。控释尿素不同比例的施用,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生物量,R4到R8时期提高最明显,以控释尿素100%(T5)处理提高最大。大豆蛋白质上升,脂肪下降,蛋脂总量提高,改善品质。5个处理中,以控释尿素占50%(T3)产量最高,达到3019.88kg/hm2。与常规施肥(T1)相比提高11.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配施 氮含量 大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宝国 马晓明 +4 位作者 张春峰 贾会彬 于忠和 孟庆英 王囡囡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6期228-231,共4页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重,且从拔节到成熟期,控释尿素100%、控释尿素90%处理地上部干物重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控释尿素90%处理最大。控释氮肥合理用量提高了玉米的茎粗、穗粒数,减少了玉米秃尖长度。控释尿素90%处理产量最高,达到8637.6 kg/hm2,与不施氮肥相比产量提高16.7%,与常规施肥(基施)相比产量提高9.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控释尿素90%:处理是比较理想的肥料用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玉米 地上部生物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宝国 贾会彬 +5 位作者 于忠和 张春峰 孟庆英 王囡囡 马晓明 高雪冬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22-25,36,共5页
为了探讨机械作业改良白浆土,以常规机械作业为对照,设6个处理,研究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土2年后不同处理20~60cm混拌层都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幅1.02%~4.90%;降低土壤容重,降幅4... 为了探讨机械作业改良白浆土,以常规机械作业为对照,设6个处理,研究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土2年后不同处理20~60cm混拌层都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幅1.02%~4.90%;降低土壤容重,降幅4.93%~10.56%;降低土壤硬度,降幅3.05%~28.15%;以单向条沟改良(T2)效果最好。6个处理中,隔垄交错条沟改良(T5)和单向条沟改良(T2)大豆产量最好,分别达到1991.92kg/hm2和1969.57kg/hm2,比常规机械作业提高7.92%和6.7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土间隔混拌 白浆土 物理性状 大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宝国 马晓明 +5 位作者 张春峰 贾会彬 于忠和 孟庆英 王囡囡 刘姿彤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且铵态氮先升高后下降,抽穗期含量最高,硝态氮先下降后升高...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且铵态氮先升高后下降,抽穗期含量最高,硝态氮先下降后升高,抽穗-乳熟期含量最低。不同氮肥处理植株全氮逐渐升高,成熟期达到最大值,T3处理最高。控释氮肥处理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944.44 kg/hm2,与T2处理相比提高7.3%,与T1处理相比提高19.0%,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控释氮肥合理施用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及植株全氮的含量,促进了水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寒地水稻 氮含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晓明 朱宝国 +1 位作者 徐显国 王琴 《农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最佳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水稻植株的株高、促进分蘖数形成,且T4处理(控释氮肥90%)施用好于普通尿素施用;提高干物质积...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最佳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水稻植株的株高、促进分蘖数形成,且T4处理(控释氮肥90%)施用好于普通尿素施用;提高干物质积累,成熟期控释氮肥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与T2处理相比提高了4.82%~10.78%,与T1处理相比提高了12.45%~18.41%。控释氮肥处理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T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944.44kg/hm2,与T2处理相比提高7.3%,与T1处理相比提高19.0%,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从产量和农艺性状分析,控释尿素90%处理是比较理想的肥料用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干物质积累 寒地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晓明 朱宝国 +2 位作者 徐显国 王琴 刘美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55-57,共3页
为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生产优质高效水稻,研究了不同有机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择的4种有机肥料5种配比中,处理1鸡粪、猪粪、牛粪(1∶1∶1)配比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影响最大,比对照高16.21%和20.5%;处理3... 为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生产优质高效水稻,研究了不同有机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择的4种有机肥料5种配比中,处理1鸡粪、猪粪、牛粪(1∶1∶1)配比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影响最大,比对照高16.21%和20.5%;处理3鸡粪、猪粪、牛粪(1∶3∶1)配比水稻产量最高,比对照产量高2.4%,差异极显著,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有机肥配比对土壤有机质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配比 水稻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壮秧剂在苗床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晓明 朱宝国 +1 位作者 陈广 单兴波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2期29-30,共2页
通过8种常见壮秧剂在龙粳31号进行应用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壮秧剂在苗床上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壮秧剂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秧苗生长发育,综合表现较好的壮秧剂是苗必壮、千穗和护苗。
关键词 壮秧剂 水稻 秧苗素质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尿素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宝国 张春峰 +4 位作者 于忠和 贾会彬 孟庆英 王囡囡 马晓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53-55,共3页
为探讨肥料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合丰55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常规尿素、控释尿素3个处理,对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提高了大... 为探讨肥料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合丰55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常规尿素、控释尿素3个处理,对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提高了大豆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值以及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大豆品质。控释尿素提高大豆产量,与不施肥相比产量提高21.19%,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普通尿素相比产量提高5.77%,差异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大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与示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军 黄启滨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通过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灌溉与浅湿干间歇灌溉,研究了2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田用水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较浅湿干间歇灌溉方法节水,同时提高产量,公顷节水660m3,公顷增产411kg,增产率为4.4%。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自动控制 应用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稳杆菌药剂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德权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第5期26-26,29,共2页
通过苗床喷施短稳杆菌药剂带药插秧和本田发生虫害时喷施短稳杆菌药剂,调查短稳杆菌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结果表明,水稻插秧前苗床喷施短稳杆菌对本田防治潜叶蝇效果不明显,而在本田发现潜叶蝇危害后喷施短稳杆菌,具有起效... 通过苗床喷施短稳杆菌药剂带药插秧和本田发生虫害时喷施短稳杆菌药剂,调查短稳杆菌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结果表明,水稻插秧前苗床喷施短稳杆菌对本田防治潜叶蝇效果不明显,而在本田发现潜叶蝇危害后喷施短稳杆菌,具有起效快、防治效果好的特点,但持效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稳杆菌 水稻潜叶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雷伯氏菌ASP-15抗菌蛋白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甄涛 殷博 +3 位作者 董桂军 王向平 安琦 陈静宇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8期6-7,共2页
为了研究克雷伯氏菌ASP-15抗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及生物稳定性。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方法获得20~40饱和度的抗菌粗蛋白。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抗菌蛋白粗提物对... 为了研究克雷伯氏菌ASP-15抗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及生物稳定性。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方法获得20~40饱和度的抗菌粗蛋白。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抗菌蛋白粗提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对其他6种病原菌抑制作用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能力,抑制率为80%以上。抗菌蛋白在pH4.0~10.0抑菌活性稳定,活性均能保持在90%以上,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结论:抗菌蛋白具有较强的酸碱、紫外线和酶的稳定性以及广谱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抗菌蛋白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
17
作者 董桂军 王向平 +2 位作者 曹亚彬 郭丽姝 孙宇峰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8期50-51,共2页
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分类、主要作用,以及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微生物肥料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 肥料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侧深施专用肥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德权 《现代农业》 2020年第10期30-30,共1页
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插秧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肥或者基孽穗肥同步施在株根侧3cm,深度5cm处,是减肥、省力、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措施。目前制约侧深施肥推广的主要因素是肥料,本试验将碳能量复合肥与中化掺混肥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能量... 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插秧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肥或者基孽穗肥同步施在株根侧3cm,深度5cm处,是减肥、省力、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措施。目前制约侧深施肥推广的主要因素是肥料,本试验将碳能量复合肥与中化掺混肥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能量复合肥作为侧深施肥用,肥料未发现潮解堵塞施肥口现象,产量与中化化肥对比,产量略微偏低,中化化肥和碳能量复合肥分别比对照亩增产14 kg和22.9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 水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
19
作者 马晓明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3期44-44,共1页
江滨农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国营企业,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因此水稻高产是农场职工增收的基础。农场水稻栽培有秧田和大田两个阶段,经验告诉我们“秧好八成粮”,但近年来立枯病频发,导致部分种植户不能实现壮... 江滨农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国营企业,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因此水稻高产是农场职工增收的基础。农场水稻栽培有秧田和大田两个阶段,经验告诉我们“秧好八成粮”,但近年来立枯病频发,导致部分种植户不能实现壮秧下地,或者死苗的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对本地区立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总结该病发病规律,以期为今后农场乃至整个寒地稻作区防治立枯病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为培育壮苗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发病原因 防治 水稻种植面积 国营企业 生产经营 水稻高产 水稻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斯科系列除草剂对防治东北水稻田杂草的药效试验
20
作者 陈德权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第6期21-23,共3页
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农技推广中心对水稻进行灵斯科系列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灵斯科系列GF-3565用量100〜120mL,每667m2稻杰80mL+灵斯科系列GF-3565用量50mL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中的慈菇、雨久花、稻稗及稗草,且对水稻安全。
关键词 灵斯科系列除草剂 水稻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