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贾崴崴 胡洋 柳星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34-1639,共6页
目的:探究LINC016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病人的口腔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40例,分析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处于对数期的口腔鳞癌细胞CAL-2... 目的:探究LINC016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病人的口腔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40例,分析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处于对数期的口腔鳞癌细胞CAL-27随机分为:CK组(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LINC01605组(转染si-LINC01605)、pcDNA组(转染pcDNA)、pcDNA-LINC01605组(转染pcDNA-LINC01605);q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LINC01605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神经型钙黏素(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体内移植瘤实验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LINC01605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与CK组、si-NC组比较,si-LINC01605组CAL-27细胞中吸光度值、克隆形成率、侵袭细胞数目、划痕愈合率、PCNA、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及裸鼠体内移植瘤质量均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CK组、pcDNA组比较,pcDNA-LINC01605组CAL-27细胞中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1)。结论:LINC016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LINC01605可抑制CAL-27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LINC01605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SP冷侧压法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填充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雪 曹灿 +1 位作者 李军 邵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iRoot SP冷侧压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填充效果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热牙胶垂直... 目的:分析探讨iRoot SP冷侧压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填充效果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研究组采用iRoot SP冷侧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填充效果、咀嚼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两组适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咬合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iRoot SP冷侧压法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iRoot SP冷侧压法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填充效果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受体样4蛋白在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表达临床研究
3
作者 邵扬 高靓 +1 位作者 曹灿 王雪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Fc受体样4(FCRL4)蛋白在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临床表达。方法 选取36例唾液腺MALT淋巴瘤标本为实验组,选取17例小唾液腺BLEL、40例大唾液腺BLEL及2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为参照组。观察各组FCRL4蛋白... 目的 探讨Fc受体样4(FCRL4)蛋白在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临床表达。方法 选取36例唾液腺MALT淋巴瘤标本为实验组,选取17例小唾液腺BLEL、40例大唾液腺BLEL及2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为参照组。观察各组FCRL4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实验组中FCRL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FCRL4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CRL4阳性表达患者中,年龄≥50岁占67.6%(23/34),极少数见于未成年人;发病部位腮腺占73.5%(25/34),其他部位占26.5%(9/34);29.4%(10/34)的患者确诊时患有Sjogren综合症;Lugano分期IE期的患者占82.4%(28/34)。术后41.2%(14/34)的患者行放化疗。结论 FCRL4蛋白在唾液腺MALT淋巴瘤中呈高表达,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唾液腺MALT淋巴瘤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Fc受体样4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后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情况研究
4
作者 朱浩 曹灿 +2 位作者 郑孟杰 刘畅 张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对环氧合酶(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且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收集患者术后0 h、...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对环氧合酶(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且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收集患者术后0 h、术后18个月的囊壁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上皮层中COX-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开窗减压术后0时,上皮层细胞周边柱状细胞排列成栅栏状,胞核深染、远离基底膜;开窗减压术后18个月,部分样本可见囊壁样组织伴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症细胞浸润。开窗减压术后18个月,COX-2在上皮全层阳性表达率为63.3%(19/30),低于开窗减压术后0 h的9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减压术后18个月,MMP-9在上皮全层阳性表达率为70.0%(21/30),低于开窗减压术后0 h的86.7%(26/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后,COX-2在成釉细胞瘤囊壁上皮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成釉细胞瘤 开窗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髓法治疗龋源性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景然 邵扬 吴刘中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短期疗效,并分析其与人口学指标、临床指标、龋齿深层腐质及微生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因深龋引起的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22... 目的探讨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短期疗效,并分析其与人口学指标、临床指标、龋齿深层腐质及微生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因深龋引起的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220例,根据术中露髓情况分为直接盖髓术组(73例)、间接盖髓术组(73例)、活髓切断术组(74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短期疗效,并分析不可复性牙髓炎保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经术后3个月随访,成功202例,失败18例,活髓保存术的总体成功率为91.82%。三组活髓保存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的腐质颜色、腐质质地、龋齿微生物与活髓保存治疗预后相关(P<0.05),而性别、牙位、洞形、冷刺激痛、冷刺激延缓痛、热刺激痛、热刺激延缓痛、自发痛、夜间痛、叩痛、牙髓电活力差值、治疗方案与活髓保存术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龋源性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的腐质颜色(浅黄/黄色)、腐质质地(软)、龋齿微生物(乳酸杆菌属明显增加)是影响活髓保存术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短期疗效佳,腐质颜色、腐质质地、龋齿微生物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不可复性牙髓炎 保髓治疗术 短期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灵洁 徐丽丽 刘莹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5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照组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冠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照组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牙周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可显著提高预后,改善牙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性牙髓炎 根管治疗 冠修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钕双波长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牙周炎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邵扬 刘佼佼 +1 位作者 景然 董纪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5期363-365,371,共4页
目的 探讨铒钕双波长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内科门诊收治的Ⅲ期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选取患牙90颗,每个牙位6个位点,共计540个位点。A... 目的 探讨铒钕双波长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内科门诊收治的Ⅲ期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选取患牙90颗,每个牙位6个位点,共计540个位点。A组采用超声器械进行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B组采用铒钕双波长激光辅助超声器械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牙周指标[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螺旋体百分比。分别于治疗后即刻、3个月、6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评估患者治疗舒适度。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BOP率、PD、AL、PLI、螺旋体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B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即刻,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铒钕双波长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治疗Ⅲ期牙周炎效果更佳,能有效控制菌斑,减少牙龈出血,患者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激光 钕激光 龈上洁治 龈下刮治 Ⅲ期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微种植支抗钉植入安全位置的CBCT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星翰 李军 +5 位作者 孟怡彤 汤雨龙 徐佳琳 杨莹 董寅娟 张晓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测量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以不同角度植入微种植支抗钉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近远中向宽度,以及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路径的黏膜厚度和骨组织厚度,为临床选择微种植支抗钉植入位置提供参考。...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测量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以不同角度植入微种植支抗钉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近远中向宽度,以及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路径的黏膜厚度和骨组织厚度,为临床选择微种植支抗钉植入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成人患者,以其颌骨进行扫描重建的CBCT资料为研究对象,在上颌腭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2、14、16、18 mm的软组织标志点作为测量位置,分别测量与牙长轴成30°、45°、60°、90°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之间的近远中向宽度及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路径的黏膜厚度和骨组织厚度。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两两比较。结果植入微种植支抗钉角度越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的近远中向宽度越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90°方向相比,以60°方向植入时近远中向宽度更大,接触相邻牙根的概率更小;植入角度越大,黏膜厚度越小,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30°、45°方向相比,以60°方向植入时黏膜厚度更小,微种植支抗钉进入骨组织内的长度更大更稳定。植入微种植支抗钉位置越高,近远中向宽度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14 mm位置相比,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6 mm植入时近远中向宽度更大,接触相邻牙根的概率更小;植入位置越高,黏膜厚度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18 mm位置相比,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6 mm植入时黏膜厚度更小,微种植支抗钉进入骨组织内的长度更大,更稳定。结论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6 mm以60°方向植入微种植支抗钉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钉 锥形束CT 安全位置 上颌腭侧 上颌第一磨牙腭尖 植入高度 植入角度 黏膜厚度 骨组织厚度 近远中向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齿种植方案在老年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灵洁 刘莹 《当代医学》 2022年第6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牙齿种植方案对老年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牙列缺失患者80例,采用单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即刻种植牙法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牙齿种植方案对老年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牙列缺失患者80例,采用单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即刻种植牙法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SQ)、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IS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牙齿美观度、牙齿功能、医务人员操作技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种植牙法比较,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行即刻种植牙法效果更显著,可提高修复成功率,促进牙齿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牙列缺失 即刻种植牙法 种植体稳定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马团紧急空运医疗后送指挥调度体系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哲 曹灿 +2 位作者 高源 周开园 张建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708-710,共3页
2012年西非地区马里共和国发生大规模反政府叛乱,继而引发了军人独裁、地区分裂和恐怖主义活动的升级。应马里政府请求,联合国安理会于2013年4月通过第2100号决议[1],成立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联马团),协助马里政府维护社... 2012年西非地区马里共和国发生大规模反政府叛乱,继而引发了军人独裁、地区分裂和恐怖主义活动的升级。应马里政府请求,联合国安理会于2013年4月通过第2100号决议[1],成立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联马团),协助马里政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联马团由东、西、北3个战区构成,任务区面积广阔,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马里国内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伤病员发生率高。2016年5月~2017年3月,联马团遭到的暴力突发事件共计137起,其中恐怖袭击77起,造成110余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维和局势及地理特点均凸显了空运医疗后送在伤员救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伤病员空运后送协调负责人,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参与组织东部战区空运医疗后送51人次(表1),现将任务区伤病员空运后送的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和 空运医疗后送 指挥调度 分析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 YAG激光治疗复发性唇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邵扬 高靓 +1 位作者 曹灿 董纪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6期394-396,404,共4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复发性唇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复发性唇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激光组使用Nd:YAG激光治疗,常规组采用3%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复发性唇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复发性唇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激光组使用Nd:YAG激光治疗,常规组采用3%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痂、脱痂、止疼时间及痊愈时间以及两组治疗7 d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2年的复发率。结果激光组的结痂、脱痂、止疼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1/3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1.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治疗后2年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治疗复发性唇疱疹可有效控制疼痛,促进愈合,并随着时间推移减少复发次数,延长发病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复发性唇疱疹 阿昔洛韦 低能量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唇部糜烂型扁平苔藓临床疗效
12
作者 李子木 刘莹 董囡囡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唇部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0例唇部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将患者分为湿敷组、贴膜组和雾化治疗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唇部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0例唇部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将患者分为湿敷组、贴膜组和雾化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日复诊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病损面积缩小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3组患者治疗10次后,糜烂面积缩小率均较5次治疗结束时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10次后,雾化治疗组患者的糜烂面积缩小率均高于湿敷组和贴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10次后,雾化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湿敷组和贴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治疗唇部糜烂型扁平苔藓,相较于湿敷和贴膜方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糜烂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价值研究
13
作者 孙海欧 赵灵洁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2期46-46,48,共2页
目的:研究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行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双盲法”分常规组(常规修复治疗)、科研组(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各4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修复... 目的:研究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行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双盲法”分常规组(常规修复治疗)、科研组(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各4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修复前比较牙周指数、炎症程度无意义,P>0.05;修复后较常规组,科研组PLI、PPD、PAL、GI指标更低;IL-6、IL-8、IL-1β及TNF-α指标更低,科研组并发症率(7.50%)低于常规组(25.00%),P<0.05。结论: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可改善牙周指数、减轻炎症程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正畸修复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牙周指数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点保存材料对拔牙后牙槽嵴宽度及高度变化影响:基于随机对照研究网状系统评价
14
作者 罗妍彦 赵雪莹 +6 位作者 宁博 杨露 崔琳 朱敏 孟繁彤 曹灿 孙淏海 《临床军医杂志》 2025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通过网状系统评价分析,比较不同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材料对牙槽嵴宽度和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6个数据库,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相关文献。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常... 目的通过网状系统评价分析,比较不同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材料对牙槽嵴宽度和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6个数据库,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相关文献。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干预措施为拔牙后植入矿化牛骨矿物质(DBBM)、DBBM+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或DBBM+可吸收胶原膜(CM),常规组为拔牙后自然愈合(SH)。采用Stata 17软件进行网状系统评价分析,结局指标采用均数差(MD)及95%可信区间作为效应量进行分析。干预效果通过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值排序,通过比较校正漏斗图检测小样本效应。结果最终纳入了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涉及849例患者的861个拔牙窝。DBBM+CM组在牙槽嵴高度变化方面显著优于SH组(MD=-1.15,95%可信区间:-2.23~-0.06,P<0.05);SUCRA排序显示,牙槽嵴高度变化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DBBM+PRF组(71.7%)、DBBM+CM组(68.6%)、DBBM组(47.6%)、SH组(12.1%)。DBBM+PRF组(MD=2.03,95%可信区间:1.01~3.04)和DBBM+CM组(MD=1.77,95%可信区间:1.08~2.46)在牙槽嵴宽度变化方面显著优于SH组(P<0.05);SUCRA排序显示,牙槽嵴宽度变化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DBBM+PRF组(83.3%)、DBBM+CM组(64.9%)、DBBM组(49.6%)、和SH组(2.2%)。漏斗图的对称性表明小样本效应或发表偏倚的风险较低,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论不同干预材料在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效果存在差异,DBBM+PRF在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变化方面优于DBBM+CM、DBBM和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嵴位点保存 随机对照试验 网状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晓悦 闫虹 +1 位作者 张怡萱 曹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67)与B组(n=66)。A组患者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治疗,B组患者应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RANKL)、骨保护素(OPG)、RANKL/OPG]、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MMPs(MMP-2、MMP-8、MMP-9)、牙周状况[牙齿松动度(TM)、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X3CL1、RANKL、RANKL/OPG、TNF-α、IL-1β、IL-6、IL-8、MMP-2、MMP-8、MMP-9、TM、PD、SBI、PLI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PG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60/66),高于A组的79.10%(5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牙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超声龈下刮治 替硝唑冲洗 趋化因子 炎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弧氧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涂层多孔镁材料对修复大兔颌骨缺损模型效果影响
16
作者 赵雪莹 张怡萱 +1 位作者 曹灿 颜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82-687,691,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弧氧化(MAO)、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复合涂层多孔镁材料对修复大兔颌骨缺损模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多孔镁柱形材料用超声MAO和PLGA溶液浸泡后... 目的探讨超声微弧氧化(MAO)、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复合涂层多孔镁材料对修复大兔颌骨缺损模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多孔镁柱形材料用超声MAO和PLGA溶液浸泡后得到新型多孔镁材料。将新型多孔镁材料(Mg-MAO-PLGA组)、传统MAO多孔镁柱(Mg-MAO组)分别植入大兔颌骨骨缺损区域,同时设置大兔颌骨骨缺损自愈组(对照组)。在第2、4、8周后取材,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免疫组化分析不同材料植入后的材料变化及骨缺损区域愈合变化情况。结果Mg-MAO组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管阵列结构,而Mg-MAO-PLGA组孔隙结构被涂层遮盖。手术后,锥形束CT显示植入物位置良好。Mg-MAO-PLGA组植入物界面清晰连续且边界区域面积比Mg-MAO组小。Mg-MAO-PLGA组边界区域的Ca、P信号强于同时间点的Mg-MAO组,即新骨生成更为活跃。Mg-MAO-PLGA组新生骨组织密度高,且BMP-2阳性表达率高于Mg-MAO组和对照组。结论经过超声MAO和PLGA复合涂层处理的多孔镁材料可以有效减缓生物体内的反应速率,且有助于骨缺损区域新骨生成。本材料在促进骨缺损愈合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为骨缺损愈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镁柱 超声微弧氧化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降解行为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与骨面型关系研究
17
作者 孙红静 何静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23-925,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与矢状骨面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形成反[牙合]对颌面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60例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并形成反牙合的患者为研究... 目的分析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与矢状骨面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形成反[牙合]对颌面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60例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并形成反牙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一颗侧切牙腭向错位的患者纳入A组(n=30),将两颗侧切牙腭向错位的患者纳入B组(n=30)。对两组头颅侧位X线影像进行定点、测量、分析,评价上下颌骨矢状方向的指标。将我国恒牙期青少年的面型构成比作为对照组,与A组、B组矢状骨面型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A组SNB角、AB平面角大于正常值,ANB角、Wits值小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NB角、AB平面角大于正常值,SNA角、ANB角、S′-Ptm、A′-Ptm、Wits值小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NB角、Wits值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矢状面型构成比及总和与对照组比较,Ⅲ类骨面型比例增高,且B组增高幅度更大。结论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形成反牙合可导致上颌基骨长度缩短,下颌齿槽基骨相对于上颌齿槽基骨位置靠前,趋于Ⅲ类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侧切牙 腭向错位 反[牙合] 矢状骨面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向分牙法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8
作者 王天珏 赵晓雯 +4 位作者 隋健夫 张开 汤雨龙 张力 林森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矢向分牙法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3年1—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00例行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男124例,女76例,年龄(29±11)岁,年龄范... 目的探讨矢向分牙法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3年1—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00例行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男124例,女76例,年龄(29±11)岁,年龄范围为18~40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组与矢向分牙法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T字法或三段法分牙去除近中牙冠阻力,而后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方式挺松后拔除,矢向分牙法组通过矢向分牙法进一步分牙后拔除。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矢向分牙法组手术时间[(13.08±2.35)min]与传统治疗组[(12.16±4.3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向分牙法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程度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向分牙法组舌侧骨板损伤发生率[0(0)]、术中意外断根发生率[3.0%(3/100)]、神经损伤发生率[0(0)]均低于传统治疗组[6.0%(6/100)、12.0%(12/100)、3.0%(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矢向分牙法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中并未延长手术时间,且可减轻术后肿胀、疼痛、开口受限程度,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下颌 水平阻生 矢向分牙法
原文传递
SOX4基因表达特征的泛癌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子木 闫虹 +1 位作者 董囡囡 康媛媛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76-582,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并验证SOX4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对SOX4基因进行泛癌分析,从基因表达、生存分析、基因突变、免疫浸润及富集分析等多个方面挖掘SOX4在不同肿瘤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并验证SOX4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对SOX4基因进行泛癌分析,从基因表达、生存分析、基因突变、免疫浸润及富集分析等多个方面挖掘SOX4在不同肿瘤致病中的作用。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SOX4在3种常见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OX4在大多数肿瘤中高表达,且与部分肿瘤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SOX4 mRNA和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SOX4的突变发生率最高。在部分肿瘤中,SOX4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SOX4可能通过“病毒致癌”和“肿瘤MicroRNA”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结论SOX4在多种肿瘤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治疗肿瘤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4 肿瘤 预后 免疫浸润 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Ⅲ类畸形患者上气道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楠 张晓东 孟怡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扫描成像技术(CBCT)与Mimics软件分析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的上气道体积、表面积及横截面积的变化。方法选取于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2020年接受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扫描成像技术(CBCT)与Mimics软件分析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的上气道体积、表面积及横截面积的变化。方法选取于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2020年接受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CBCT文件导入Mimics 17.0中,测量气道体积(V_(1)、V_(2)、V_(3))、表面积(S_(4)、S_(5)、S_(6))与横截面积(S_(1)、S_(2)、S_(3))变化。结果患者矫治后的气道体积(V_(1)、V_(2)、V_(3))、表面积(S_(4)、S_(5)、S_(6))与横截面积(S_(1)、S_(3))均小于矫治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矫治后的横截面积S_(2)小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矫治前后的气道体积、表面积与横截面积均减小,其中,口咽区过悬雍垂与舌接触点作平行于眶耳平面的水平面改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正畸联合正颌治疗 上气道 锥形束计算机扫描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